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政治学理论方面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具有献身科学和关怀社会的精神,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学生拥有系统广博的专业知识、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娴熟精炼的研究分析方法和技术,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与最新进展,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专业学科理论和应用方面开拓性与创新性研究的能力。二、研究方向1政治哲学与政治转型2地方政府与地方政治3政体理论与宪政制度4政治发展与政策分析5西方政治法律思想6中国政治法律文化7转型社会与劳动政治三、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四、课程设置类别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任课教师(职称)考核方式必修课公共课0000001101英语English2120外语学院考试0000001102马克思主义理论Theory of Marxism172理论部考试基础理论课0302011101政治学经典著作研读Classics of Political Science 140肖滨等考试 0302011102政治学方法论研究Approaches to political studies140郭正林教授何高潮教授考试0302011103基础社会科学统计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 in social science140马骏教授袁政副教授考试0302011104高级社会科学统计Advance statistics in social science240马骏教授考试0302011105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240马骏教授考试选修课专业选修课0302011201中西政治理论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ical Theories240任剑涛教授考试0302011202公共政策分析专题研究Analysis of Public Policy240郭巍青教授考试选修课专业选修课0302011203宪政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y in Constitutionalism240肖滨教授考试0302011204选举与议会制度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f Elections and Representative Systems240郭正林教授考试0302011205政治学前沿问题研讨班Workshop on advanced Topics in political Science240博导小组与外校专家考试0302011206政治法律文化Culture of Politics and Law240徐忠明教授考试0302011207政治法律思想Thought of Politics and Law240刘星教授考试0302011208劳动政治理论Studies in New Institution Economy240何高潮教授考试五、课程要求(一)、必修课:高级社会科学统计课只要求“地方政府与地方政治”以及“政治发展与政策分析”两个方向的学生必修。其他方向的学生则必须在第二学期多修一门专业课以替代。如在本科或硕士阶段已经修过有关的统计方法和定性方法课程,则可以申请免修,由学院研究方法教研组审批,由博士导师建议改为选修其它课程。(二)、选修课:(1)、所有博士生至少必须修满9门课 (包括2门公共课)。(2)、博士生应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知识结构特点,积极在本院系和其他院系选修有关课程。具体选修课程,应主动与本人的导师商量。六、博士资格考试博士生必须在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开始的第一周内参加博士资格考试。博士资格考试包括两门专业的内容,即本人专业和自选其他一门专业的内容。如果不能通过第一次博士资格考试,还可以在第三学期最后一周参加最后一次博士资格考试。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者,即从“博士生”身份正式转为“博士候选人”身份。七、博士论文开题答辩博士候选人必须在第四个学期的第一周参加博士论文开题答辩。开题答辩由博士导师和论文委员会成员参与。开题答辩提纲必须有15到20页的篇幅,包括定义研究问题、讨论现有文献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提出自己的学术质疑和研究方向、以及描述本人所要采取得研究方法等内容。通过论文开题答辩者,则可全力以赴从事博士论文的研究和写作。八、博士论文答辩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学院有关规定执行。九、必读和选读书目必考科目:政治学理论与方法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美 格林斯坦和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美 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5美 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8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9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选考科目一:政治哲学与政治转型10美贝蒂H齐斯克: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87年版。1、英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上下卷),上海三联书店,20032、美列奥施特老斯等主编,李天然等译:政治哲学史(上下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3、美詹姆斯A 古尔德等编:现代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19854、意圭多德拉吉罗著,杨军译:欧洲自由主义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5、美乔萨托利著,冯克利等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6、美斯科特戈登著,应奇等译: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7、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8、俄德谢利哈乔夫著,吴晓都等译:解读俄罗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匈玛利亚乔纳蒂著,赖海榕译: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0、李剑农:中国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选考科目二:地方政府与地方政治1、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3、董礼胜:欧盟成员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刘君德等: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6、美斯科特戈顿: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7、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2000。8、美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选考科目三:政体理论与宪政制度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2 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3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4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5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6 MJC维尔: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1997年版。7 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8 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宪政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9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10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上海三联,1999版。选考科目四:政治发展与公共政策1【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年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3【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4【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美】斯图亚特尼古:政策学:综合与评估,中国人事出版社,1991年6【美】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美】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美】约翰金登:议程选择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Michael Howllet and M. Ramesh,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10William N. Dunn and Rita Mae Kelly, ed., Advances in Policy Studies since 1950.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2选考科目五:西方政治法律思想1,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2,德沃金:法律的帝国,李常青、徐宗英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3,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4,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5,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6,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7,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8,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9,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10,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选考科目六:中国政治法律文化1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2 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美】布迪、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4张晋藩:中国法律传统及其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5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6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7武树臣等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8马作武: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9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