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广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1页
武广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2页
武广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3页
武广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4页
武广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 汉 至 广 州 客 运 专 线乌龙泉至花都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DK1238+750DK2167+000)1 编制依据和范围1.1 编制依据(1)铁道部铁鉴函2005783号关于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初步设计的批复;(2)铁计函2004230号关于报送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3)铁道部铁建设200095号文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计办法;(4)建标1991235号文发布的铁路工程建设工期定额(以下简称“工期定额”);(5)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及第二勘察设计院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设计的相关图纸及工程数量;(6)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等;(7)现场勘测调查资料;(8)初步设计阶段与地方签订的有关协议及纪要。1.2 编制范围乌龙泉至花都段(以下简称“本段”)正线全长为868.62Km,起迄里程为:DK1238+750DK2167+000,包括沿线车站、段(所)及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等。2 工程概述2.1 设计标准2.1.1 武广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上;正线线间距:5m;最小曲线半径:7000m;最大坡度:一般12,最大20;到发线有效长度:70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2.1.2 其它线路主要技术标准株洲北联络线:140200Km/h;株洲南联络线:120200Km/h;株洲十里冲西南(南西)联络线:120200Km/h;长沙(株洲)枢纽西北联络线:140Km/h;动车组联络线:不大于120Km/h;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不大于100Km/h;其它线路按确定的速度目标值采用相应的技术标准。2.2 工程概况本段线路北起武汉枢纽南端乌龙泉(DK1238+750),南至新广州枢纽北端花都站(DK2167000),包括长沙(株洲)、衡阳枢纽配套工程。沿途经过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的咸宁、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韶关、清远等市。本段线路主要工程量: 拆迁房屋224.8757万平方米,征地7.0853万亩;路基土石方工程,全段填挖方总量为9646.21万断面方;桥梁632座共341938.37延长米,其中:特大桥194座共247151.86延长米,大中桥419座共94496.46延长米,小桥19座共290.05延长米;隧道及明洞工程218座共161861延米;轨道工程正线1728.5铺轨公里,站线(含联络线)140.178铺轨公里;生产及生活房屋50万平方米; 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工程以及引入武汉、长沙(株洲)、衡阳、广州等枢纽引起的既有线改建工程,其中:有线通信系统新设2.5G传输系统和SDH-622接入网,敷设各类通信电缆235.16条公里,敷设各型光缆2242.185条公里,无线通信系统包括GSM-R基站设备348套,铁塔268处,架设漏泄同轴电缆269.26公里;信号工程,新建CTC站段级系统22处,自动闭塞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914.41Km(含正线、联络线及动车出入库线)、列控车站控制中心19处、列控中继站控制中心46处,车站(段)联锁系统20处共计联锁道岔364组;改建既有TDCS中心设备1处、站级设备5处,车站联锁设备5处共计联锁道岔75组;敷设各类信号电缆11136.34条公里;电气化工程,牵引供电系统AT供电方式,动车段采用直接供电方式,接触网采用AT所和末端AT分区所并联的单边供电。全线新建变电所18座、AT所35座、分区所17座;接触网新建正线采用全补偿简单直链型悬挂方式,正线区段架线2171条公里;电力工程10KV架空线路851.1Km,10KV电缆线路984.44Km,低压电缆线路343.7Km,10KV变配电所27座,10KV变电所12座,10KV箱变、变台312座,10KV开关房65座,接触网接电变电台102座,动力配线27073kW,灯桥、灯塔64座。综合调度及信息系统:在武汉设置综合调度信息化中心1处;动车组运用维修设备:在广州、武汉各设置动车段1处;长沙设动车运用维修所1处;综合维修机构:在武汉设置综合检测基地1处;在武汉设大型养路机械段1处;全线设综合维修段3处;设跨线列车联络线5条,分别为:株洲北联络线上下行;株洲南联络线上下行;株洲西北联络线;预留武汉南联络线、株洲西南联络线。2.3 自然地理特征2.3.1 地形地貌本段位于中南、华南地区,线路行经于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线路自江汉平原,穿越湘鄂交界的五尖大山进入洞庭湖盆地,之后线路行经于长沙、株洲、衡阳三大红层盆地,进入湘南中高丘陵区,线路过郴州后行经于五盖山与骑田岭夹持地带于武水东穿越南岭瑶山山脉后进入韶关断陷盆地,然后线路顺北江西岸南行,穿越粤北低山丘陵区或河谷区,进入珠江三角洲平原。沿线城镇星罗棋布,建筑群、开发区等比比皆是,部分基本城市化,107国道及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武汉至咸宁段、花都地区地处江汉平原及珠江三角洲,以垄岗地貌为主间剥蚀残丘,区内发育湖汊港地,湖泊、水塘星罗棋布,水网密布。其他以丘陵地貌为主,间中低山区,其中赤壁至岳阳、易家湾、白石铺至衡阳北一带、耒阳至郴州、乐昌至沙口以中高丘陵为主,山岭海拔标高一般为462702.9m,相对高差100270m,山势较陡,自然边坡在2545度间,丘坡植被茂密,多有基岩出露,风化剧烈,其内丘谷相间,且多发育V型谷地;郴州至连江口段发育岩溶盆地、峰丛等岩溶地貌景观;岳阳至汩罗、长沙、株洲、衡阳地区为盆地地貌,以剥蚀丘陵为主,地势波状起伏,切割深度一般1030m,部分地段小于10m,一般海拔标高60100m左右,区内沟谷宽浅,呈树枝状,谷地水塘星罗棋布,“梳状”坳沟发育,沿主干沟谷及沟谷交会部位,多形成宽阔的溪谷平原,与区域外围的中、高丘陵地形相比较,高差一般在40100m之间。临湘至岳阳之间的五尖大山,以及湘粤交界的南岭瑶山山脉为中低山区,五尖大山峰岭标高为588.1m,相对高差170393m;南岭瑶山山脉区内最高峰岭标高近千米,山峦巍峨,河谷深切,地形险峻,东有五盖山,西为骑田岭,南为大瑶山东西向山脉,武水乘隙穿凿其间,两岸沟壑纵横,河床狭窄,水流湍急,是著名的九龙十八滩险地所在,是全线地形、地质最困难地段。沿线植被茂盛,大部分山区为封山育林区,水土保持较好。长江、湘江、北江及其一级支流两岸,多发育冲积平原,由河漫滩及一至五级阶地组成,宽几公里至十多公里,以乌龙泉至咸宁、岳阳、长沙、株洲、衡阳、清远、花都为典型,其内沟塘密布。其中二至五级阶地大多“丘陵化”,组成岗状平原地貌,地势波状起伏,坡度410度;一级阶地,阶面标高一般为3040m,阶面平坦,微向河谷倾斜,宽一般数百米。部分地段发育埋藏古河道;河漫滩,地势平坦,高出当地河水位16m,洪水季节多被淹没。2.3.2 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沿线地层岩性从元古界至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出露齐全。耒阳以北以软质岩为主,耒阳以南以沉积岩为主,碳酸盐岩大面积出露,郴州地区及韶关地区二迭系及石炭系含煤地层广泛分布。(2)地质构造本段跨越两个一级构造单元:长沙以北属杨子准地台,长沙以南属南华后加里东准地台。先后通过山字型弧型构造、华夏系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纬向及经向构造体系。郴州至乐昌段线路穿越南岭纬向构造及粤北山字型构造,构成复杂的地质背景,褶皱强烈、区域性大断裂及富水性构造发育,岩溶等不良地质普遍,分布广泛而复杂。(3)工程地质条件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发育,对线路有影响的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有:采空区、岩溶,软土及松软土,膨胀土及网纹状红土等为主,危岩落石、堆积体、坍岸、滑坡、地震区,茶山坳岩盐等沿线零星分布。2.3.3 水文地质(1)地下水类型本段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裂隙孔隙溶洞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四大类。(2)地下水化学类型根据水质分析,除了岩溶水、溶洞水局部具侵蚀性外,本段主要河流、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2.3.4 沿线主要不良地质沿线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主要分布情况如下:(1)岩溶本段岩溶主要分布在乌龙泉至临湘、长沙芦狄塘、株洲中路铺及马家堰,耒阳至英德车站、狮岭至花都间段,总长度约304.2Km,占全线总长度的34.77,是全线最主要的不良地质问题之一。发育岩组主要有: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q)(广东地区称东岗岭组(D2t)、上统佘田桥组(D3S)、上统锡矿山组(D3x1)、石灰系下统岩关阶组(C1y1)、大塘阶石蹬子组(C1d1)、梓门桥组(C1d3)、石灰系中上统壶天群(C2+3)、二迭系下统栖霞组(P1q)、三迭系中下统、寒武系(13)中的泥质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等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程度与岩组、构造等密切相关,且地区差异性大。其中咸宁至临湘部分地区以及郴州至英德段,岩溶大多为中强发育,分布岩溶洼地、地下暗河、岩溶大泉等,经钻探揭示,韶关地区个别溶洞洞径达22m,工程地质、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差,对客运专线影响相对较大。(2)软土及松软土本段软土及松软土地基主要分布在乌龙泉至咸宁的湖汊港地区、蒲圻至临湘丘间谷地、岳阳地区的新墙河冲积阶地,汩罗至长沙的捞刀河、浏阳河冲积一级阶地区,湘江冲积一级阶地区,北江一、二级阶地及支流谷地,狮岭至花都间珠江三角洲平原,其他河流冲积阶地区、丘间谷地区零星分布。多呈层状及透镜状分布,厚一般小于7.3m,部分地区厚达15m,主要为淤泥、淤泥质黏性土、软黏性土,具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模量大,物理力学性质差等特点。桥梁通过一般应采用桩基础,路基通过应视基底稳定及工后沉降,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3)矿产采空区矿产采空区沿线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郴州地区及韶关地区。目前大部分矿区线路已基本绕避,仅韶关地区的仙人影小煤窑、沙元煤矿以及DK1995+300DK1995+600段有三个矿区采空对线路有所影响,线路均以隧道从采空区底部通过,须加强支护及防水处理。(4)风化剥落、坍塌及顺层本段线路局部挖深较大,由于山势较高、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受断层带、岩层接触带及破碎岩体软弱结构面组合等,切坡后斜坡在水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极易产生边坡失稳,沿线软岩变形、顺层问题及郴州至韶关一带的二迭系及石岩系软硬岩(夹)互层高边坡问题尤其突出,工程地质条件差,隧道通过易产生围岩变形及塌顶等危害,需加强衬砌,路基通过边坡稳定性差,应尽降低边坡高,并加强支护措施,部分地段需采取边坡监测措施。(5)膨胀土及灰岩残积层红黏土沿线乌龙泉至咸宁的垄岗区,第四系更新统黏性土及耒阳至英德的丘陵区的灰岩残积层黏性土,部分地段属弱膨胀土或红土,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往复胀缩性,水理性差,其工程地质条件差,桥梁通过应注意基坑防水,基础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路基通过边坡稳定性差,应尽量控制边坡高度,并加强支挡防护措施。(6)有害气体本段有害气体主要存于二迭系龙潭组(P2l2)、石炭系下统测水组(C1d2)中含煤系地层、侏罗系下统、三叠系地层中夹炭质页岩、煤层,震旦系及寒武系地层中的炭质板岩夹石煤层,内中含有瓦斯及CO2,根据调查,含量一般较低,沿线小煤窑亦未出现过瓦斯爆炸,但对隧道工程具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应做好监测及通风工作,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理措施。(7)放射性粤北山区,沿线广泛分布燕山一期、三期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根据有关资料,粤北山区燕山期侵入岩一般含放射性物质,临近我国三大主要铀矿成矿带,可能具有较高的放射性。在樟市小江林场附近曾经进行过铀矿勘察,现武广线以牛岭隧道通过。(8)其他滑坡、坍塌、岩堆、坍岸、堆积体等不良地质体,在本段沿线零星分布。2.3.5 地震动参数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编制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见“武广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地震动参数划分表”。武广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地震动参数划分表序号区 段地震动峰值 加速度(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s)1乌龙泉至岳阳(不含)(DK1238+750DK1402+500)0.050.352岳阳(含)至汩罗(含)(DK1402+500DK1471+400)0.13汩罗(不含)至长沙(含)(DK1471+400DK1587+300)0.054长沙(不含)至荷叶坪(含)(DK1587+300DK1840+500)0.055荷叶坪(不含)至杨梅山(不含)(DK1840+500DK1891+900)0.056杨梅山(含)至梅村(DK1891+900DK1962+200)0.057梅村至花都(DK1962+200DK2167+000)0.052.3.6 气象特征本段线路跨越湖北、湖南、广东三省,湖北、湖南及广东省乐昌以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夏季湿热、冬季干寒,汛期雨量集中;乐昌至花都段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5,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17.3,年平均降水量在7501500mm之间,每年洪水期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0左右,日最大降水量为317.4mm;湖南省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43.7,极端最低气温-11.8,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50mm之间,每年洪水期在47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6左右,日最大降水量为259.5mm;广东省北部年平均气温19.1,极端最低温度-4.3,极端最高气温42,年平均降水量1537.4 mm,平均相对湿度76%,日最大降水量208.8 mm;南部年平均气温21.8,极端最低气温-1.9,极端最高气温38.5,年平均降水量1667mm,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年蒸发量1513.9mm,日最大降水量284.9mm,4月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0%,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秋季常发台风,台风经过夹带暴雨,最大风速35.4m/s。本段线路所经地区降雨量集中在春、夏两季,汛期(49月)降雨量占全年雨量70%左右,洪水发生时间多出现在37月。各地区雨季施工月份见下表:沿线各地区雨季施工月份序号省、市、地区降雨集中月份雨季月份1湖北省段武汉市548咸宁市5372湖南省段其它地区638衡阳地区4363广东省段韶关地区638其它地区6492.4 工程施工条件2.4.1 交通条件(1)铁路本段线路与既有京广线并行,两端接武汉及广州两大枢纽,中间接长沙(株洲)枢纽、衡阳枢纽。在客运专线的北端有汉丹线、武九线、长荆线;中部有湘黔线、浙赣线、湘桂线;南端连广深线、广三线,铁路运输条件非常方便。施工时可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的运输能力,将主要材料运至既有京广线武广段各个车站,再转运到工地。(2)公路本段线路所经地区公路发达,除与本线并行的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外,还有106、318、319、320、322、323等国道与之交叉;除个别地区外,本段线路通过的大部分地区的县乡公路较发达,公路运输较为便利。(3)水路本段线路所经地区的长江、湘江、武江、北江等河流,均通航,虽然有些河流的通航等级较低,但均可为本工程的施工提供运输服务。本地区的航运比较发达,为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4.2 生活、施工用水本段线路所经地区河网密集,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根据对全线主要河流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质分析,其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施工用水可就近取水或打井取水,进入城区范围内施工用水可利用城市自来水。2.4.3 生活、施工用电沿线电力资源丰富,3.5KV、10KV、35KV等高压电力线或交错或平行线路分布,施工用电可就近引入。2.4.4 可资利用的土源和地材(1)土源情况本段沿线路基A、B组填料缺乏,沿线所确定的取土场大多属C组填料,需改良。(2)工程用砂线路所经地区的砂源较为丰富,除线路所处的湖北省段的砂需由长江外运而来外,郴州至大瑶山段需由较远的一六镇砂场供应外,其它地段的砂均可就地开采并购买,其产量和质量均可满足本工程施工的需要。(3)石料本段线路所处地区石料资料极为丰富,既有石场较多,其质量、数量均可满足工程的需要,因而,工程所需石料,均可就近由沿线地方石场供应。(4)石灰沿线石灰厂丰富,可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5)砖沿线各县、市郊、乡镇均设有砖厂,生产的标准砖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2.5 工程特点、难点和主要对策本段线下部分按350Km/h的速度目标值进行设计,分析和研究其有别于传统普通铁路的建设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引入新的施工理念、施工技术、施工装备和材料,将对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5.1 工程主要特点(1)建设规模大 全线跨越湖北、湖南、广东三省,涉及武汉、长沙(株洲)、衡阳、新广州四大枢纽,正线全长868.62Km,是目前我国批准开工建设里程最长的一条客运专线。 (2)系统集成难 工程采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通信信号、多功能综合调度及信息系统,各专业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大量的信息交换。不可预见因素多,调试时间长。(3)技术标准高 全线基本铺设无碴轨道,要求路、桥、隧等结构物的强度高、刚度大、整体性强,轨道、接触网必须满足平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工程技术新、要求高,建筑及安装工艺复杂。(4)环保要求严 需采用各种高新技术措施以减少轮轨、弓网及空气动力噪声,提高轨道弹性降低列车振动以提高旅客乘车的舒适度,对电磁污染及其它生态环境也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设绿色长廊,修建环保铁路。(5)管理体制新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运营和维修管理与传统铁路差异大,由铁道部与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共同出资成立的武广铁路客运有限公司负责全线的建设、运营管理,实行“建营合一”的建设管理新体制。 2.5.2 各专业工程的主要特点(1)路基工程本段穿越的地形以丘陵为主,挖方量大于填方量,弃方数量大,对沿线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大,必须采取足够的工程措施。沿线地形和地质结构复杂,支挡结构形式多,软土路基段填筑和沉降期长,对架梁、轨道、四电工程的施工工期影响大。路基作为箱梁架设及无碴轨道道床施工的运输通道,必须制定保障路基质量的措施。客运专线轨道的高平顺性和均匀一致性的特点,对路基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工程采用了较多的新的工程措施,必须严格控制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施工中必须对地质条件进行核对。路基施工要求设置专门的沉降观测装置,对路基沉降进行观测分析,据此确定和指导下道工序的施工和确定路基的沉降期,依据观测分析结果确定无碴轨道道床的开始铺设时间。路基工程与桥梁、隧道、轨道、四电等相关专业接口的施工协调复杂,施工干扰大。过渡段的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是控制差异沉降的重点部位。(2)桥梁工程本段河流沟谷遍布,公路纵横,新型大跨结构多,如大跨钢箱系杆拱、钢管提篮拱、T形刚构桥与连续梁、钢构连续梁、结合梁等。无碴轨道对桥梁上部结构的线型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施工中必须采取严格的技术工艺保证措施控制收缩徐变引起的结构线型变化。严格控制墩台沉降和相邻墩台的差异沉降,按设计要求对墩台沉降进行观测。本段双线整孔预制箱梁数量庞大,制运架设备投入多,与路基、桥隧等工程干扰大,其预制、运输、架设施工是本工程的关键线路。(3)隧道工程本段隧道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影响因素多,长大隧道是关键的工期控制工程,宜尽早开工。沿线地形、地质复杂,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地段长,各区域性大断层,富水结构发育,岩溶、岩爆、高地应力地质灾害风险大。隧道开挖断面大,主体结构设计寿命100年,一级防水标准,施工标准高。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包括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围岩及初期支护量测和监控。隧道弃碴量大,部分地段有可能因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失水、地面下陷或塌陷,影响生态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隧道工程施工必须制定严格可行的环保措施。(4)轨道工程采用无碴轨道结构,其施工组织和工艺与传统有碴轨道结构有本质区别,施工一次成型,轨道状态一次达标,施工精度控制技术是无碴轨道施工技术的关键。无碴轨道施工时间短,与箱梁架设、路基填筑预压及铺长轨工序密切相关,其分区段、分阶段的快速施工技术是施工组织的关键。具体施工时间必须根据路基及结构物的沉降观测和桥梁徐变上拱观测的结果分析确定,必须排除不确定因素对施工组织存在较大的干扰。首次采用100m定尺轨,500m长轨条,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从长轨的运输、铺设、现场焊接、应力放散及锁定都要采用一套全新的与传统国铁干线不同的施工工法与工艺,须采用现代化自动控制技术和大型施工设备。(5)四电工程通信工程通信工程采用GSM-R系统,部分设备需从国外引进,采购周期长,手续复杂,工作量大;通信工程涉及国外、国内的多种技术、标准,并且需考虑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接口,除完成本系统的调试外,还要完成各种庞大复杂的网络软、硬件的连通与联合调试,调试工作量大,调试周期长,对工期影响大。信号工程信号工程采用较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特别是综合调度系统、信号列控系统涉及国外、国内的多种技术、标准,除完成本系统的调试外,还要完成上述系统各种庞大复杂的网络软、硬件的连通与联合调试,调试工作量大,调试周期长,工程复杂。目前信号系统部分标准尚未确定,而国外设备采购周期长,手续多,工作量大;全线大部分采用无碴轨道对轨道电路影响大,需对相关信号设备进行选择及安装方案的研究。电气化工程电气化工程特“四新、二高、一紧、一多”,采用电气化工程采用较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标准高、质量等级高、工期紧、交叉施工多。部分设备国外采购,采购周期长,手续多,工作量大,国内尚无施工和调试经验,具体操作时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接触网施工需轨道具备条件,并且客运专线速度等级高,因此对冷滑、热滑试验的要求很高,而铺轨完成后留给接触网冷滑试验的工期很短,工期相当紧张。电力工程本段一条10KV贯通线采用电缆、沿铁路侧边预制电缆槽敷设,另一条网上取电,车站供电变压器采用室内变电所或箱式变电所,区间采用小型落地变电箱,设置电力远动系统,对本段供电设施进行集中监控,配电所按无人值班的工作方式设计。2.5.3 工程的难点和主要对策(1)本工程的突出难点技术本线突出难点技术是:路基工程:线路经过软土及松软土等特殊与不良地质地段,路基与桥台、路基与路堑、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路基与隧道过渡段多,为了确保线路的平顺性、稳定性,软土及松软土区段的路基压实与过渡段的沉降控制是工程的技术难点。桥梁工程:全线桥梁具有跨度大、结构新颖、桥隧错落分布的特点,桥梁基础沉降控制、现浇梁的徐变控制、箱梁通过隧道运输是施工的难点。全线需采用架桥机架设的常用跨度双线简支箱梁有7562孔(全部9844孔),数量庞大,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箱梁制、运、架与下部工程施工进度及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形成秩序井然,快速、高效的施工作业线。隧道工程:全线隧道工程量大,隧道开挖面积达到150m2,地质复杂,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无碴轨道:全线共铺设1728.5Km,要在路基堆载、桥梁上部结构及长大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具有工期紧、质量要求高、施工场地狭窄、施工接口多的特点,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各专业工程及相互间的施工接口多,加大了站前土建工程、轨道工程、站后工程施工协调的难度。 主要承重结构的使用寿命要确保满足100年的要求,砼圬工普遍采用耐久性混凝土,对混凝土拌合设备、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路基、桥梁、隧道工后沉降检测与评估,无碴轨道精确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的精度要求高。武汉、新长沙、新广州站等站房按照“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要求,对站房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主要对策和措施分析序号项 目主要难点或关键技术主 要 对 策1土建控制工程的施工(1)长隧大桥控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安全质量(1)加强领导、各控制工点建立专家委员会,研究和确定优选的施工方案,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2)建立监控技术系统,对控制工程和新型结构工程必要时建立第三方监控量测,及时评估,尽早采取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与质量;(3)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地方支持,及时化解矛盾,降低对工程的不良影响;(4)建立重点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组织设计、施工、科研联合攻关组,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工程施工。(2)路基与隧道弃碴及失水对环保的影响(1)做好调查与规划,在工程开工前督促施工单位与地方联保,达成协议;(2)制定严格的工程施工环保的技术措施;(3)加强隧道工程的防水措施,成功解决或减少隧道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失水;(4)合理选择弃碴位置,避免因弃碴造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3)确保下部工程满足工后沉降要求(4)路基与结构物过渡段的施工技术(1)全面推进工程试验段的科研与工艺技术的试验和总结工作,在此基础上尽早制定指导全线施工的技术规范、验收标准、评定标准与文件;(2)根据工期目标,尽早组织对软土、松软土地基加固方案与路基沉降稳定期的科学评估,并逐个区段或工点地落实进度安排与施工技术措施;(3)制定对路基成品的保护措施,对使用路基做运输道路的标准,要求和维修作业作出必要规定;(4)加强对基础工程的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2整孔箱型简支梁的预制与架设(1)预制场的合理布局;(2)箱梁运输和架设不能通过隧道和特殊结构的桥梁;(3)架桥与下部工程施工干扰。(1)尽早沿线调查,多次优化、确定各种参数(如运输半径、生产周期),完善预制场布局设计;(2)多种方法解决山区难的选定占地大的预制场问题;(3)研究箱梁运输割断翼板的方案和改用现浇移动模架浇注方案,作出优化比较;(4)有针对性地引导或督促施工单位优化制、运、架梁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和养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生产率;(5)指导施工单位研究和设计便于通过隧道的架桥机。3无碴轨道施工技术(1)无碴轨道自主研发结合外方指导施工;(2)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3)线路长,安排给无碴轨道施工时间短,工期紧迫。(1)尽快确定无碴轨道型式,编制施工技术规范、验收评定标准文件;(2)变更传统轨道工程施工理念,化整为零,解决无碴轨道施工线长,工期短的矛盾;(3)加快箱梁架设速度和路基基层施工速度,为无碴轨道施工留下足够的时间;(4)合理配置无碴轨道铺设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5)加快无碴轨道施工技术和装备的开发,成功研制全套的国产化设备。4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施工技术(1)统一规划、合理布置焊铺轨基地,根据总体部署确定铺轨口和铺轨作业面;(2)解决一次性跨区间铺设无缝线路的关键技术。(1)尽早制定和颁布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文件;(2)加快研制无碴轨道道岔系统及道岔区施工技术。(3)培训队伍,完善工艺和工装设计,加强设备的国产化研究。5四电工程与土建工程的配合协调及系统联合调试(1)四电工程引进多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2)与站前工程联系密切,工程数量大,工期紧;(3)设备调试及联合调试工作量大,周期长;联合调试的技术复杂;(4)接触网调试复杂,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国内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1)统一规划、科学决策、尽早明确装备技术体系,有计划地安排引进设备的采购;(2)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站前与站后工程施工组织观念,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新理念,站前工程与站后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做出统一部署和安排。站前工程要为四电工程创造条件;(3)提前做好技术交流和培训,总结出完善的施工工艺和调试方案;(4)做好各区段调试和联合调试的设计,缩短调试周期。2.6 征地拆迁本段征地拆迁工作量巨大,分别涉及到湖北省、湖南省和广东省。征地拆迁工作应以不影响工程施工为目标,以法律为工作准绳,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施工单位的积极性,有计划的分步实施。3 施工组织安排3.1 施组安排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3.1.1 建设总体目标(1)质量目标实现设计无隐患、主体工程零缺陷、材料设备无隐患;线路工后沉降、差异沉降及结构变形有效控制,确保设计开通速度,全面满足运营需要;(2)工期目标总工期54个月,其中:施工期48个月,综合调试期6个月;(3)投资目标将总投资控制在铁道部批准的范围之内。(4)建设组织管理目标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树立全新的建设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小业主、大咨询”的建设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咨询、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强化过程控制,建立逐级监控体系,整合好各方资源,优化施工组织,加快工程进度;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努力实现“三个一流”的建设目标。(5)环境保护目标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型客运专线。3.1.2 施组安排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1)施组安排指导思想按照“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装备水平,一流的运营管理”的建设目标,依靠科技,精心组织,均衡有序,安全优质,把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成我国铁路快速客运专线的示范性工程,成为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2)施组安排编制原则站前工程以严格控制工后沉降、差异沉降和结构变形,保证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平顺性、稳定性、耐久性为核心,保证线下部分速度目标值350Km/h;站后四电工程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标,确保设计措施到位,工程质量可靠;工期安排上以路基、预架箱梁、无碴轨道施工和长轨铺设为主线,工期服从质量。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要体现科学性,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和选择施工方案。坚持实事求是,准确实用。整体推进,均衡生产,确保总工期的原则。为确保总工期,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指导性施组按关死后门,倒排工期,确保总工期的原则;站前、站后各专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同步进行的原则;尽量减少过渡,确保一次到位的原则;建设与创优、环保并举的原则;以及全面规划,均衡生产的原则编制。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至上的原则。根据本工程工期紧迫,技术标准高、施工质量高、科技含量高、开通速度高的特点,必须坚持统筹安排,保证重点,优先安排控制重点工程的原则;组织专家进行攻关,突破技术难点,确保质量的原则。保持施组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指导性施组织一经制定,就要严格按其实施,不得随意更改,维护其严肃性;由于本工程技术复杂,需随时掌握施工动态,对不能符合施工现场要求的计划、方案要及时研究调整,保证施工组织科学有序进行。3.1.3 施组安排总体部署总体部署:精心组织尽快开工 突破控制有序生产 三年完成线下工程 四年轨道站后配套 稳步调试确保开通 全线优质一次建成2005年:积极筹划准备 征地拆迁先行 控制重点开工 完成土建招标2006年:主攻控制重点 迅速掀起高潮 线下完成过半 开始箱梁架设2007年:突破控制重点 路基全部完成 完成桥隧大部 形成制架高潮 部分站后开工2008年:突击无碴轨道 铺轨形成高潮 房建基本完成 四电完成过半2009年:完成铺轨四电 站后配套完善 稳步联合调试 按期正式开通3.2 标段划分3.2.1 土建工程本段土建工程划分为6个标段,重点控制工程单独设标,各标段划分情况如下表:站前工程标段划分表标段工程范围正线长度主要工程量重点工程桥梁隧道路基Km座延米座延米KmXXTJ标DK1238+750DK1341+415起点至鄂湘省界102.857447172154756.495淦河特大桥3405m;汀泗河特大桥3167m;胡家湾特大桥2255m;陆水特大桥3991m;新咸宁站、新赤壁站XXTJ标DK1341+415DK1592+585鄂湘省界至成田塘大桥(含)(不含SDI标)209.3119856743813295110.3梁家湾特大桥819m,新墙河特大桥4792m,汨水特大桥2935m,捞刀河特大桥4320m,浏阳河特大桥9657,五尖大山隧道6857m;临湘特大桥2335m;新岳阳、新长沙站XXTJ标DK1592585DK1713+536成田塘大桥(不含)至石机头大桥(含)119.910448060391067361.165株洲西湘江特大桥1845m、衡阳湘江特大桥2400m、新株洲站、新衡山站。含十里冲联络线XXTJ标DK1713+536DK1901+261石机头大桥(不含)至湘粤省界182.218369368663944473.422丹水岭隧道2203m、吊沟岭隧道3520m、海棠隧道2898m、九子仙隧道2728m、天鹅岭隧道2365m、新南岭隧道3069m、金星冲特大桥2991m、大禾特大桥1036m、章水河特大桥2401m、新衡阳站、新郴州站。含衡北联络线XXTJ标DK1901+261DK1989+500湘粤省界至二、四院设计分界(不含SDII、SDIII标)63.44531478271370318.241煤隆岭隧道1188m、天子岭隧道1247m、北乡特大桥4029m、西瓜地2特大桥2606m、武江特大桥1516m、新韶关站XXTJ标DK1989+500DK2167+000二、四院设计分界至终点(不含SD标)142.4926471040.53807139.619三王石特大桥1097m、连江大桥378m、白庙北江特大桥1773m、大燕河特大桥5318m、狮岭特大桥4618m、花都特大桥4908m、黄秋山特大桥4237m、黄秋山隧道4237m、山天尾隧道3864m、坪岭隧道4216m、大窝山隧道3894m、新清远站重点控制工程标段划分表标段工 程 范 围正线长度主要工程量重 点 工 程桥梁隧道路基Km座延米座延米KmSDI标DK1378+781.26DK1385+725.426.944168590.085五尖大山隧道长6857m,斜井长128mSDII标DK1908+200DK1920+53012.3311711.5121020.060大瑶山一号隧道长10081m,平行导坑长2268m,横洞长888m,导流洞长126m;大瑶山二号隧道北段长2021m,横洞长341m,疏散通道长203m SDIII标DK1920+530DK1932+982.0312.4861451.5123950.046大瑶山二号隧道南段长4006m,横洞长320m;大瑶山三号隧道长8389m,进口平行导坑长256m,出口平行导坑长1272m,导流洞长253mSDIV标DK2015+500DIK2025+500DK2064+076.8DK2058+62216.75839362131461.938牛岭隧道长7588m,横洞长93m;高岭隧道长5558m 3.2.2 无碴轨道工程本段无碴轨道工程划分为6个标段,各标段划分情况如下表:无碴轨道工程标段划分表标段工程范围正线长度(Km)无碴轨道类型(含隧道标)工程主要内容工装设备配置标DK1238+750DK1341+415起点至鄂湘省界102.8双块式无碴轨道204.4Km道岔20组5套标DK1341+415DK1592585(含SDI标)鄂湘省界至成田塘大桥(含)216.2双块式无碴轨道425.1Km道岔40组9套标DK1592585DK1713+536成田塘大桥(不含)至石机头大桥(含)119.9双块式无碴轨道239.8Km道岔20组4套标DK1713+536DK1901+261石机头大桥(不含)至湘粤省界182.2双块式无碴轨道364.5Km道岔36组7套标DK1901+261DK1989+500(含SDII、SDIII标)湘粤省界至二、四院设计分界88.3双块式无碴轨道176.5Km道岔18组3套标DK1989+500DK2167+000(含SD标)二、四院设计分界至终点159.2板式无碴轨道318.5Km道岔16组6套注:表中工装设备未包括道岔施工设备3.2.3 轨道工程分别在武汉、白马垅、衡阳、安口设焊轨基地,在武汉、白马垅、衡阳、安口设长轨铺设基地,按6个方向进行长轨铺设。轨道工程(主要为长轨焊铺)划分为4个标段,各标段划分情况如下表:轨道工程标段划分表标段工程范围铺轨基地作业范围正线长度(Km)基地设备配置标DK1188+000DK1341+415武汉铺轨基地DK1188+000DK1238+75049.8152.6一焊一铺DK1238+750DK1341+415102.8标DK1341+415DK1713+536白马垅铺轨基地DK1593+196DK1341+415216.8336.1一焊二铺DK1593+196DK1713+536119.3标DK1713+536DK1901+261衡阳铺轨基地DK1713+536DK1901+261182.2一焊一铺标DK1901+261 DK2167+000安口铺轨基地DK1953+100DK1901+26151.8247.5一焊一铺DK1953+100DK2167+000195.7DK1953+100K1341+415DK1713+536DK1593+196DK1341+415DK2167+000铺轨施工顺序如下图箭线所示:安口焊轨基地衡阳焊轨基地武汉焊轨基地白马垅焊轨基地DK1901+261DK1188+000对应1个线下标对应1个线下标标标标标152.6km对应2个线下标对应2个线下标247.5km182.2km336.1km3.2.4 房建工程房建工程划分为5个标段,各标段划分情况如下表:乌龙泉至花都段房建工程标段划分表标 段工程范围建筑面积(m)主要工程备 注I标乌龙泉至鄂湘省界23000咸宁站房II标鄂湘省界至长沙79000岳阳站房III标长沙站房50000IV标长沙至湘粤省界66000株洲、衡阳、郴州站房不含长沙V标湘粤省界至花都57000韶关、清远站房3.2.5 四电工程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DK1188+000DK2220+250计968.67Km)的通信、信号及牵引供电系统集成设1个标段。 3.2.6 施工监理标段的划分根据全线线下土建工程、轨道工程和站后四电工程的标段划分及公司管理区域的划分情况,监理拟划分为4个标段,各标段划分情况见下表:施工监理标段划分表标 段工程范围正线长度(Km)重 点 工 程JL标DK1188+000DK1341+415武汉站至鄂湘省界152.6淦河特大桥3405m;汀泗河特大桥3167m;胡家湾特大桥2255m;陆水特大桥3991m;新咸宁站、新赤壁站。JL标DK1341+415DK1713+536鄂湘省界至石机头大桥(含)336.1梁家湾特大桥819m,新墙河特大桥4792m,汨水特大桥2935m,捞刀河特大桥4320m,浏阳河特大桥9657,五尖大山隧道6859m;临湘特大桥2335m;新岳阳、新长沙站、株洲西湘江特大桥1845m、衡阳湘江特大桥2400m、新株洲站、新衡山站、含十里冲联络线。JL标DK1713+536DK1901+261石机头大桥(不含)至湘粤省界182.2吊沟岭3520m、天鹅岭隧道2365m、新南岭隧道3069m、金星冲特大桥2991m、大禾特大桥1036m、章水河特大桥2401m新衡阳站、新郴州站,含衡北联络线。JL标DK1901+261DK1989+500湘粤省界至花都 247.5煤隆岭隧道1188m、天子岭隧道1247m、北乡特大桥4029m、西瓜地特2大桥2606m、武江特大桥1516m、新韶关站、三王石特大桥1097m、连江大桥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