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条好途径_第1页
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条好途径_第2页
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条好途径_第3页
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条好途径_第4页
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条好途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条好途径 我市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区教育相比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均衡状况,尤其是农村村级小学教育更是堪忧。以 为例,初在校小学生 9894 人,有完小 45 所、教学点 10 个,其中在校学生不足 50 人的学校就有 12 所,“一师一校”的教学点 6 个。分散办学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一师兼多课程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布局与办学条件的改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学校分散点多、教师配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低、办学效益不高的状况成为制约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道难题。 学校布局不合理,村小点多面广,教育经费很 难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使用,经费投入象撒胡椒粉一样,浪费很大;师资本来就不足,面对班额严重不足的村小、尤其是“一师一校”的教学点,教师力量更是提肘见襟;很多学校的校舍年久失修,不同程度上出现新的危房,给学校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解决这个难题,当然是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但多年来的实践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农村边远山区生源不足、上学路途较远,特别是由于撤并学校后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并没有大的改变,村民们不满意、不同意,致使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最佳的解决。 兴办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做法,为加快我市农村义 务教育发展的创出一条好途径。 该区认为只有在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中创新办学机2 / 5 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才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而兴办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则是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后覆盖面扩大、学生上学路途较远、留守学生无人照顾等新情况的有效办法,是从实际出发为农民办实事的最佳选择。为此,该区抓住蛤湖乡撤并到湖边镇、蛤湖中学撤并到湖边中学的契机,在原蛤湖中学的校址上改建成寄宿制蛤湖小学,原蛤湖乡区域只办蛤湖小学一所寄宿制完小,其余完小改为一、二年级教学点。 通过一年的办学实践,蛤湖小学寄宿制办学模式取得了显 著的成效,具有以下一些特色: (一)教育资源优化了 1、撤并 8 个村小,富余 12 名教师;充分利用原哈湖中学并入湖边中学后空出的校舍,建设成为一所花园式学校;现有教师 20 名(其中 4 名生活老师),学生 339 人(其中住校生 130 人),在校吃中餐学生有 200 人。 2、按照农村学校的收费标准收费。住校生伙食费 68 元 /生( 50%有生活补助,分三个等次: 20、 30、 40 元,特困生全免)。因为撤并 8 个村小而富余了 12 名教师,除去 4 名转为生活老师,还多出 8 名教师,意味着节约了教育经费 8 万元,因此区财政每年给该校补助 3 万元 支付 4 名做饭的临时工工资、每年约 5000 元的水电费、住校生伙食费补助等。 (二)教学设施现代化了 1、校园绿化美化,建成有 200 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宽敞明亮的学生宿舍,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和浴室,冲水式和光控式厕所、小便器等。 2、教学设备3 / 5 先进,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阶梯教室、电子备课室、语言实验室、自然实验室等。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也正在筹建之中。 (三)教学质量提高了 农村学生辍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厌学,厌学的原因又是教学质量差。教学质量的原因一是教师素质不高、二是教学实施落后,致使师生双方都缺乏信 心和希望,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厌学。现在师资优化了,教学条件好了 ,教学、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好转。 1、同上一年比较,一、二年级语、数及格率分别提高了 29和17,优秀率分别提高 22和 15;三年级语文、数学及格率达 91%以上;四、五年级语、数及格率分别提高 13%和11%,优秀率分别提高 14和 9。许多家长说,孩子的学习习惯好了,学到了很多东西。学生们说,现在我们不仅学习成绩更好了,还能在学校读许多课外书,在这里不仅学习语文、数学,还学了英语和计算机。 2、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他们可以根据所学专业,分科教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了业务素质。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明显提高,达 100,其中本科 l 人、专科 3 人。教师们深有体会地说,过去一个人上几门主课,不要说钻研教材,就是备课、批改作业都忙不过来。现在不仅可以与同事一起学习新课标、探讨新教法,还和大家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自学考试,提升了学历层次。 由此,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也充分享受到了教学成功的成就4 / 5 感,师生皆增强了学习、教学的信心和希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养成教育 落实了 素质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根本在于良好的生活、学习、道德品质等习惯的养成。这里的孩子从某种角度来说,比城市的孩子是更幸运的(城市里的养成教育一般是侧重在说教上,而这里的养成教育已经落实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他们能够在学校里寄宿,不仅在学习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帮助,而且在生活上也受到了良好的指导,比如起居、饮食、卫生、与人相处、生活自理等等方面。仅以身体素质来看,他们统计的数据就已经表明,在身高、体重等方面均比其他学校的同龄儿童更优。 学生朱小梅在作文中写到,“过去在村小读书、体 育等活动都很少。现在学校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竞赛活动,我们非常有劲,学到很多东西。”学生李明跃的父亲说:孩子的自理能力强了,原先很担心,现在很放心。 (五)家长的后顾之忧解决了 以前家长每天需要花许多时间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孩子寄宿后,每天匀出 3 小时以上的时间,为田间劳作和进城务工提供了方便。 叶山村村主任蒋孔卓说:“学校实行寄宿制后,进城务工的人明显增多,农民的家庭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更好了,家长对学校感到非常满意。” (六)教育公平实现了 教育公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公平程度的一项重 要指标。在现实当中,最明显的教育不公平就体现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不公5 / 5 平,诸如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巨大反差。 这种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巨大反差,不仅只对广大农村学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对从事农村教育的广大教师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教学条件差、机会少、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等。这种不公平导致教师、学生对教学和学习都缺乏信心和希望,以至于教学质量差,学生厌学,教师想走。 这种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就是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协调、持续的发展,促使政府有限的财力得到更好发挥,促使学校资源得到有效的调配,促使现代教 育技术装备的步伐得到加快,促使办学效益的增加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正是由于教育资源优化了、教学设施现代化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养成教育落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