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滨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1页
漳州滨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2页
漳州滨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3页
漳州滨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4页
漳州滨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州滨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5年(讨论稿)一、产业发展现状漳州海岸线长达680多公里,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五县(市)沿海。资源情况:海滨风光秀丽:有国家4A级旅游区东山风动石景区,东门屿景区,国家级海滨森林公园乌礁湾,“天然海滨浴场”马銮湾、金銮湾,“海上动物园”龙、虎、狮、象屿;云霄漳江口红树林旅游区等。海岸地质地貌景观奇特: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拥有“天然火山地学博物馆”的美誉,这里有举世罕见的“海上兵马俑”龙海牛头山古火山口、“火山岛”漳浦林进屿、南碇岛等景观,以及漳浦六鳌抽象岩画画廊等。绿色生态诱人:有国家4A级旅游区东南花都花博园、漳浦天福茶博物院,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漳浦天福石雕园、龙海龙佳生态温泉山庄,以及“文化名山”龙文云洞岩等。海峡两岸宗教朝圣府地:东山关帝庙、龙海白礁慈济宫分别是台湾关帝庙、慈济宫的祖庙和祖宫,在台湾影响力很大,尤其是“关帝文化”已具雏形。可以说,我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较好,旅游产品品味档次较高,基本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区、海滨火山地质地貌探险旅游区和台胞寻根谒祖旅游区,滨海旅游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滨海旅游产业带初具规模,成为漳州旅游产业的龙头。二、产业发展目标巩固和完善滨海旅游产业带,加快漳诏高速公路和国道324线环型交通网沿线海滨休闲度假、火山地质探秘、漳台民俗史迹三大旅游资源所形成的漳州“滨海旅游圈”的建设;抓好“三湾、三岛”(即隆教湾、浮头湾、东山湾的海滨浴场、海水温泉、红树林,以及林进屿岛、莱屿列岛、东山岛的火山地貌、海蚀景观、岛礁风光)的开发;挖掘漳台民俗文化、东山关帝文化、云霄开漳文化的内涵(即提升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园、赵家堡、东山关帝庙、慈济宫、威惠庙、将军山等景区的品味),形成海上、海岸、腹地系列旅游产品,对接联动商贸文化、生态观光两大旅游产业带,延伸我市旅游产业链,推动漳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发展的主要指标是:至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31万人次,旅游创汇2.8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15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2亿元人民币。2015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3万人次,旅游创汇3.6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8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6亿元人民币。建成国家5A级旅游区1个、4A级旅游区4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东山、漳浦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县”;把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建成我市滨海旅游的旗帜产品,东山岛建设成全国知名的滨海度假胜地,漳州“滨海旅游圈”打造成国内外有影响的精品旅游线。三、产业发展布局滨海旅游产业带漳州滨海旅游产业带包括连接龙海市及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在内的滨海地区及岛礁旅游地。滨海旅游资源既有国家极品沙滩,又有各类海蚀景观和岛礁景观体系以及动人的古火山、古生态景观,岸边有大量的木麻黄防风林点缀,海底有红珊瑚等各类海洋生物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可观赏性海滨景观,具有多样化、独占性、互补性、基础建设良好等特征。滨海旅游产业以其特殊位置和资源特征形成漳州旅游强势带状发展空间,产业带中各产业单元之间因地缘关系,形成整合、互动发展的滨海带状产业格局,其所产生的边际效应及其高关联度影响,对漳州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龙头作用。“十一五”期间至2015年将重点发展火山地质公园、海上温泉度假、抽象画廊、红树林四类景区,使其成为滨海旅游产业带支柱。滨海旅游产业带主要建设项目一览表景区性质区位状态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二期工程、牛头山景区度假、观赏漳浦县龙海县待建、改良九龙江口红树林旅游区观赏、度假龙海市待建南太武旅游区度假、观赏龙海市待建赵家堡旅游区观赏漳浦县改良六鳌抽象画廊旅游区度假、观赏漳浦县待建古雷滨海旅游度假区观赏、度假漳浦县待建石榴温泉度假区度假漳浦县待建赤湖湾古森林旅游区度假、观赏漳浦县待建蔡屿列岛旅游区观赏、度假漳浦县待建上准滨海温泉山庄度假漳浦县待建漳江口红树林观赏云霄县待建海水温泉度假村度假云霄县待建金銮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度假东山县待建金紫荆旅游区度假东山县待建塔屿风景区观赏东山县改良海底红珊瑚观赏区观赏东山县待建马銮湾海滨度假区度假东山县改良乌礁湾海滨森林公园度假区度假东山县待建百亿新城度假区度假东山县改良滨海卫星旅游城镇建设滨海旅游小城镇建设对漳州市滨海旅游产业带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目前资源分析和景观质量及空间关系,东山县海滨浴场周边、龙海市隆教乡及漳浦古雷镇适宜作为首批试点。滨海城镇建设需遵循高级别、高品质的原则,一批高质量的卫星旅游小城镇将为滨海旅游提供购物、生活服务功能,不仅是滨海的区域性小集散地,同时亦成为旅游滨海城市景观,改变漳州城市结构和布局,从而扩大滨海旅游容量,并成为优美的海滨优质生活区,成为漳州沿海靓丽的风景线。滨海旅游小城镇宜以东山县、漳州港为两极,向两侧沿海扩展,以东山现有滨海景区建设为基础,优先规划建设。四、重点建设项目东山金銮湾旅游度假区资源背景东山金銮湾旅游度假区(海峡论坛)位于东山县康美镇东沈村与樟塘镇南埔村交接处,即金銮湾一带,东至金銮大道,西至砂矿路,南至环岛路,北至西铜公路,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约合3748亩)。东山岛是全国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岛县,与台湾隔海相望,距澎湖98海里,距高雄143海里,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县份之一。岛上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显著的“海滨风光、海洋气候、海鲜风味、海峡风情”的“四海”特色,是开展游泳、垂钓、潜水、水上运动、滨海娱乐、度假休闲的优良场所。项目所在地独具沙滩、岛屿、森林和人文景观特色:该区海岸线长5500米,海浴沙滩平均宽度为90米,海浴海面宽度为155米,地域平坦开阔,具有良好的山、林、海景观生态环境;交通条件便利、休闲度假设施成熟完善,片区东邻有百亿新城度假村和大众型沙滩度假区马銮湾景区,北部有金銮湾大酒店。产业地位及评价东山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缘相通、文缘相同,建设“东山金銮湾旅游度假区(海峡论坛)”项目,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同根同源的人文特色,而且与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相一致,可以在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作用。景区建设框架规划设计思想借鉴博鳌亚洲论坛的发展模式,立足海峡两岸情况,充分利用东山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因素,努力打造成福建省旅游经济重要的高品位滨海度假旅游区。定位集旅游、度假、文化、国际会议、商业、体育、高档生态居住区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设计原则应充分考虑东山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社会条件、人文因素、历史变迁及其相互关系等。总体构想借鉴博鳌亚洲论坛的发展模式,立足海峡两岸情况,构筑增强协调联系,多领域、全方位、跨区域的对话平台,建设形成集旅游、度假、文化、国际会议、商业、体育、高档生态居住综合功能布局为一体,具有一流水准的“海峡论坛”,努力打造成福建省旅游经济重要的高品位滨海景区,提高漳州市、东山县的综合竞争能力。功能区东北部以旅游度假集散地为主要功能,设置为全岛服务的旅游服务中心,可以安排旅游接待中心、客运中心、商务票务中心等接待设施。东部以高品位旅游娱乐服务接待为主要功能,建设五星级别墅酒店,会展中心等。南部沿岸线带为环岛休闲风情区和海上活动竞赛区,开辟海上运动项目、垂钓观景、沙滩运动等。西部生态休闲农庄服务区,以东山沙生植物、时鲜果园为基,结合生态防护林带,建设观光、生态农业体验等休养项目。西南部海滨康体休闲区,建设国防教育基地暨军事游乐园, 以军事科普和军体运动为主题娱乐健身区。东南部以水陆娱乐康乐休闲为主要功能,依托东赤港水面,可建设大型水陆游乐、游艺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二期工程及牛头山景区建设资源背景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全国第一批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称号的海洋地貌火山公园,也是我国滨海火山景观规模最大、保持最完好、最有特色的滨海地质地貌公园,经国内外专家确认为世界极为罕见的、保存较为完整的、珍贵的古火山地质地貌资源景观,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教、旅游观光价值。景区内的火山地貌均属于在新生代中新世2861万年前及在1541万年前、1320万年前到100余万年前间的陆地间断性多次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产物。其间壮观罕见的景观可分为:柱状节理玄武岩景观、不同规模古火山喷口群景观、海底各种火山熔岩景观、熔岩发状石林景观、完全裸露的巨大火山颈景观、海蚀熔岩平台景观、玄武岩球状海蚀书廊景观、玄武岩熔岩锥群景观、柱状玄武岩浪花蚀崖景观、海蚀埋藏型熔岩湖景观、海蚀熔岩洞景观等大规模成片的自然景观。除了这些神奇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火山自然地貌以外,还有可与夏威夷相媲美的优质沙滩,专家鉴定为国家极品沙滩。景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四季如春,常年平均气温在21摄氏度,是旅游度假最佳选择点。产业地位及评价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香山景区的建设,二期工程及牛头山景区建设正在筹备。火山地质公园属于独占性旅游资源,是我国唯一的海洋火山公园,也是漳州唯一的极品资源,打好火山牌,对其它景观开发将起到推动作用,对漳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3景区建设框架规划设计思想根据漳州特有的海底火山资源,利用游客对火山神秘向往的心理和特殊的地理地貌,建成世界级的火山地质地貌观赏区和海滨休闲度假地。定位以火山地貌、海洋景观观赏为主体,以沙滩、海洋旅游为补充的观赏度假探密型旅游区。设计原则严格保护现有地形地貌及空间关系项目设计充分表现火山历史序列的原始场景造型及风格古朴、厚重,与火山主题吻合以木、石、铁等自然元素为建筑用材,以寻求主题语言的一致总体构想充分利用火山景区特别是地形地貌和火山的概念冲击力,设计具有概念冲击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单体建筑,使景区具备观赏、休闲、科普等功能。利用岛、滩、海、山各类资源,形成海上海下、陆下陆上立体交叉的漳州最具影响的极品景区。功能区:地貌观赏区科普基地海上娱乐区沙滩浴场服务中心景区外围环境控制为营造景区古老苍凉的氛围,需各方面密切配合,除在香山的海岸景区进行控制外,外围景观亦需控制,拆除现代化建筑等一些不和谐景观,营造苍凉、古朴、深邃的渐入性景区。项目框架 火山喷口群景观 火山深岩景观 火山石林景观 地貌观赏区 海蚀熔岩景观 玄武岩锥、柱状节理景观 玄武岩球状画廊景观 火山岛景观漳州 地球大观(构造、历史)滨 科普宫 认识火山(火山形成及喷发)海 火山爆发及对地球影响火 原始景物模拟(火山爆发前)山国 阿拉伯飞毯家 快艇地 海上功能娱乐区 热气球质 海战模拟公 潜水园 游泳区沙滩浴场 更衣区 服务区服务中心(管理、服务)鳌海滨抽象画廊资源背景抽象画廊位于漳浦六鳌海滨,海滩沙质良好,滩涂中有礁石,上面有经风化和海水侵蚀而形成的天然岩画,形象生动,尤为难得的是全部出自天然,是珍贵的天然画廊,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近海处有坚石巨礁,凸凹相错,地形富有变化,后景有大面积成片的木麻黄防风林,是可以观赏和度假的复合型海滩,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产业地位及评价抽象画廊以其大器天成的独占性产品,将引发公众的好奇心和购买欲望,与海滩及其它滨海资源组合起来,会有很好的前景,可与火山地质公园共同构成独特的滨海旅游观光带。景区建设框架规划设计思想建设以观赏天然画廊为主题、以休闲度假为补充的海滨旅游度假区,促进滨海旅游产业带的发展。定位观赏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滨海天然画廊。设计原则严格保持抽象画廊景区的自然状态以整体地形板块为依据进行少量辅助景点的设计以石为本,以适宜花木进行海滨园林式美化设计风格自然、轻松,人工造型呼应天然画廊的风格和艺术语言,力求达到“天造”与“人造”的天人合一总体构思以景区内海面、礁石群、沙滩画廊、休闲林及别墅区的有机组合,形成以抽象画廊为主体,多品种多方位项目体系,拓展购物功能,增加根雕、观赏石等各类天然或准天然艺术品,形成漳州滨海特色的天然艺术品长廊,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条件具备,建设小型旅游码头以接通海上旅游线路。功能区:画廊景区休闲观赏区天然艺术长廊海滨浴场别墅区服务中心六大功能区项目框架壁画景区画廊观赏区海韵景区 海韵景区海门景区海洋垂钓景区抽 休闲观赏区 相思林 观景台象 海茗屋海洋大棚画奇石区廊 天然艺术长廊 根艺术品区综合天然艺术品区景泳区区 海滨浴场 更衣区 小商亭小码头 别墅区(非主景区,石木结构为宜)服务中心(管理、服务)云霄海水温泉度假村资源背景景区位于云霄县东山湾海区南端,距省道双码线200米,总占地面积1800亩,已钻探人工井一口,日出水量1250吨,天然井一口,日出量700吨,每日的总出水量为1950吨,是我国稀有的优质地热资源之一。海水温泉水质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测算分析,海水温泉水温68,PH值6.44,盐度21.63,含氟(F)2.63mg/L,氯度12.07,含氧1.8ml/L,汞0.26ppb,钙(Ca)29.3ppm,铜(Cu)2.69ppb,锌(Zn)2.43ppb,水质量cl-Naca型,由于温泉中含有盐分及一些阴离子等有益人体的元素,因此洗后普遍感觉轻松,特别是对皮肤病、老人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等均有明显的疗效。产业地位及评价温泉在海上的概念使温泉更具有浪漫气息和诱惑力,同时亦因为温泉的资源特征差异性而构成互补,丰富了滨海旅游产业带,进一步提升漳州旅游总体形象,加强了漳州滨海旅游产业带的龙头作用。景区建设框架规划设计思想以漳州稀有的海上温泉资源,建设以健身度假为主体的特色旅游基地,充实漳州旅游品种,进一步丰富滨海旅游产业带。定位以温泉洗浴为主体、以康体、健身、娱乐为辅助的度假性海上旅游基地。设计原则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政策,进行保护性开发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设计和建设风格和用材与海上度假村高度和谐总体构思以温泉为中心,建设海上温泉度假村。为强化温泉及度假的“海上”特征,温泉宜建在海上,以增加浪漫气息和概念冲击力,辅助性配套设施向陆地延伸,力求建成跨越海陆的“两栖”度假胜地。建设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环保规定,对生活垃圾、污水做好净化处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功能区海上温泉中心区游泳中心娱乐中心戏水乐园海上渔村海滨馆餐饮区服务中心项目框架 海慈宫 健身中心 海上温泉中心区 净心室 美容厅云 温泉游泳中心霄 保龄球馆县 娱乐中心 轻型体育馆海 游戏厅水 竞技馆温泉 戏水区度 海水乐园 滑水区假 水文化雕塑区村 音乐喷泉水体表演区(水幕电影等)海上渔村(捕渔、海味烧烤等)海上宾馆餐饮区服务中心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观赏区资源背景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特有的森林类型。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海洋与陆地的动态交界面,周期性遭受海水浸淹的潮间带环境,使其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既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不同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性,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云霄县漳江口,距离云霄县城10km,地处东经11724071173000,北纬235345235600,海拔68m,面积2360km,是中国红树林自然分布最北的大面积湿润地类型保护区,也是福建省迄今为止种类最多的红树林天然群落,它同台湾的淡水河口红树林保护区隔海相望(淡水河口保护区主要为秋茄纯林),是北归线北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红树林天然群落,常常是蟹虾成群、白鹭齐飞,是天然的鸟类及海洋生物的生态王国,具有极大的科考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发展前景。产业地位及评价海上的森林红树林,为国内所罕见,与海水、潮汐、海产品等构成复合型的旅游资源,为天然的滨海生物、生态宝库,开发价值巨大,规划建设好,可为架构漳州滨海生态旅游产业带发挥作用,成为漳州市旅游产业的主体性资源。景区建设框架规划设计思想以海上红树林稀有生态产品结合海洋概念、海洋资源及海产品资源,建设以红树林观赏、海洋滩涂观赏及赶海活动相结合的旅游区。定位集红树林海洋植物观赏、海洋滩涂湿地旅游、海上捕捞采撷活动为一体的度假观赏复合型海洋旅游基地。设计原则严格的生态保护原则乡村海洋设计原则滩涂资源最大化利用原则山、海、川并用的大旅游原则总体构思以红树林景区、海洋养殖区、入海口风景区、湿地景区、海上乡村、码头区、服务中心及山地辅助景区为板块,构成山、海、滩互补,稀有资源与海洋资源互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