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doc_第1页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doc_第2页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doc_第3页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doc_第4页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12020)乐亭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项目组二一二年六月前 言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原名乐亭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2002年5月29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3774.7hm2,其中,核心区1223.43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2.41%,缓冲区993.00hm2,占26.31%,实验区1558.27hm2,占41.28%。主要保护对象为由海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岛陆及海洋生物共同组成的海岛生态系统。保护区成立以来,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保护区进行管理,海岛主要生境和自然景观相对稳定,生物物种基本保持正常生存、繁衍。但是,由于“保护区”建区之初,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有限,对未来发展前瞻性不足,造成“保护区”范围不完整,功能分区不尽科学合理,影响和制约了“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为了使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分更加科学合理,以利于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并保证国务院批准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确定的旅游业重点项目“唐山湾旅游岛综合开发”的有序推进、国家海洋局批复的唐山湾三岛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09-2020)所确定的海岛保护与利用工程和“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省级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唐山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调整河北省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的请示”(唐政字201119号),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相关问题的函”(冀环然函2011193号)的要求,唐山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启动了保护区调整工作,在对“保护区”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经综合论证确定了保护区调整方案,参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20399-2006)要求,编制了调整后的保护区总体规划。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22020年,分两个阶段: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本规划难免存在各种纰漏,敬请批评指正。乐亭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项目组二一二年六月目 录前 言- 1 -第一章总论- 1 -1.1规划背景- 1 -1.2规划依据- 3 -1.3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4 -1.3.1指导思想- 4 -1.3.2规划原则- 4 -1.4规划期限- 5 -第二章保护区概况- 6 -2.1资源环境条件及社会发展状况- 7 -2.1.1环境条件- 7 -2.1.2资源状况- 10 -2.1.3社会经济状况- 18 -2.2现状评价- 20 -2.2.1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20 -2.2.2有效管理评价- 23 -2.2.3保护价值- 24 -2.2.4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25 -第三章总体布局- 28 -3.1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28 -3.1.1保护区性质- 28 -3.1.2保护区类型- 28 -3.1.3保护对象- 28 -3.2规划目标- 29 -3.2.1总目标- 29 -3.2.2阶段目标- 29 -3.2.3具体目标- 29 -3.3保护区功能区划- 31 -3.3.1区划原则- 31 -3.3.2区划依据- 31 -3.3.3功能区划- 31 -第四章规划内容- 36 -4.1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 36 -4.1.1自然保护管理- 36 -4.1.2生态恢复- 37 -4.1.3防灾减灾- 39 -4.2科研与监测- 40 -4.2.1科学研究- 40 -4.2.2监测- 43 -4.3宣传教育- 44 -4.3.1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 44 -4.3.2宣传教育设施- 45 -4.4社区发展与共建共管- 46 -4.4.1社区共建共管- 46 -4.4.2社区发展- 47 -4.5生态旅游- 47 -4.5.1基本要求- 47 -4.5.2旅游资源评价- 47 -4.5.3环境容量- 48 -4.5.4旅游发展定位- 49 -4.5.5功能分区- 49 -4.5.6生态旅游管理- 51 -4.6基础设施与配套工程- 51 -4.6.1管理处址工程- 51 -4.6.2教学实习基地工程- 52 -4.6.3配套工程- 52 -4.7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 52 -4.7.1机构设置- 52 -4.7.2人员编制- 54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事业费测算- 55 -5.1投资估算- 55 -5.1.1建设投资估算- 55 -5.1.2资金筹措- 55 -5.2事业费测算- 55 -第六章效益评价- 57 -6.1生态效益- 57 -6.1.1海岛生态系统基底得以恢复- 57 -6.1.2海岛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57 -6.2社会效益- 57 -6.2.1提供海岛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野外实验室”- 57 -6.2.2提供海洋科普教育的“天然课堂”- 57 -6.3经济效益- 58 -6.3.1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58 -6.3.2拉动社区经济,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 58 -第七章实施保障措施- 59 -7.1政策保障- 59 -7.2组织保障- 59 -7.3资金保障- 60 -7.4人才保障- 60 -7.5管理保障- 61 -附表1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统计表- 62 -附表2 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表- 85 -附表3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表- 85 -附表4 自然保护区主要建设项目规划表- 86 -附表5 自然保护区建设投资估算与安排表- 88 -第一章 总论1.1 规划背景海岛是一个集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特征于一体的复杂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资源、生态功能和价值,是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同时,由于海岛面积一般较小,生态环境较脆弱,抗干扰能力较差,海岛生态系统极易遭受破坏,且破坏后恢复难度较大。因此,对海岛生态系统实施有效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乐亭大清河口附近海域是河北省海岛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拥有渤海湾最具代表性的海岛生态系统,其中,菩提岛(石臼坨)和月岛(月坨)等岛屿成岛历史较长,生境条件多样,植被组成丰富、覆盖率高;周边滩涂、海域初级生产力高,海洋生物类型多样;地处东亚地区鸟类南北、东西迁徒的交汇区,鸟类组成丰富,珍稀种类众多。其总体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堪称河北省海岸带的缩影,是研究海岛的形成与发育、海岛生境及其演替特征以及鸟类迁徙规律的理想场所,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2002年5月29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乐亭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简称“保护区”),保护对象为由海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岛陆及海洋生物共同组成的海岛生态系统。“保护区”成立以来,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保护区进行管理,海岛主要生境和自然景观相对稳定,生物物种基本保持正常生存、繁衍。但是,“保护区”建区之初,受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加之对未来发展前瞻性不足,造成“保护区”范围不完整,功能分区不尽科学合理,影响和制约了“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首先,“保护区”范围在未通过大比例尺遥感调查对菩提岛、月岛等岛屿潮间带边界进行详细界定的情况下,仅以地形图的0米等深线为依据划定“保护区”范围,未“兼顾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适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因缺乏明显地物标志,造成实际管理工作中很难在现场确定保护区边界,不利于管护工作的开展。其次,功能区划分过于强调对海岛陆域的保护,将开发利用基础较好、旅游资源较丰富的菩提岛全部列入核心区和缓冲区,而将部分对维系海岛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菩提岛和月岛之间的潮沟体系划为实验区,使“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保护区核心区西侧直接与区外利用海域相连,缺失缓冲区(带)的隔离,不符合“核心区与自然保护区外界应采用缓冲区(带)完全隔开”(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的保护区功能区划分的要求。第三,为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大清河口附近海岛资源,国家海洋局批复了唐山湾三岛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09-2020),并将该区域设定为“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拟采用工程措施对保护区内易受海洋动力侵蚀的菩提岛、月岛等沙基海岛实施修复治理,在提升海岛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推进海岛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但因部分区域位于“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海岛修复治理工程难以实施。第四,保护区拥有独特海岛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等特色旅游资源,利用前景广阔。1990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被认定为AAAA景区、2010年成为“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2011年获批建立首个“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2011年国务院批准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唐山湾旅游岛综合开发”确定为旅游业重点项目。受现行功能分区的限制,AAAA景区、风景名胜区、试验区、示范基地建设以及“旅游岛综合开发”的有序推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此外,2010年国家海洋局部署的“海岛地名普查”,拟将石臼坨岛更名为菩提岛,月坨岛更名为月岛,作为地名的“石臼坨”未来将不存在,根据自然保护区命名规则“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等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名称须作相应调整。为此,唐山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调整河北省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的请示”(唐政字201119号),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相关问题的函”(冀环然函2011193号)的要求,于2011年启动了保护区调整工作,在对“保护区”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经综合论证确定了保护区调整方案,并编制本规划。1.2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1994第167号令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国海法发1995251号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203992006)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HJ/T 129-2003)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LY/T 1764-2008)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GB/T 19571-200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环函2009195号)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技术规范(LY/T 5126-04)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林计发2002242号)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LY/T1814-2009)海洋自然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国务院关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133号)国务院关于环保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批复(国函2002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63号)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相关问题的函”(冀环然函2011193号)国家海洋局关于唐山湾“三岛”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批复(国海管字2009138号)关于在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建立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的批复(国海岛字2011567号)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冀政201081号)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1-2015)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15)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河北省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的请示”(唐政字201119号)唐山湾“四点一带”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2007)唐山湾“三岛”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09-2020)1.3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3.1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保护为中心,确保海岛、滩涂、鸟类及其栖息地等保护对象安全、稳定、自然生长与发展;充分利用区内生物多样性、生态自然性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构建集保护、科研、宣教和利用于一体的综合型、开放式的自然保护体系;从严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探索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模式,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区内生态环境系统和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科学、运营高效的省级海岛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海岛保护与利用示范区。1.3.2 规划原则 保护优先、协调发展立足海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岛陆及海洋生物等保护对象的安全、稳定、自然生长与发展。以保护为主,保护和开发相协调;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协调;以远期效益为主,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相协调;以治本为主,治本与治标相协调。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围绕规划期内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自然保护与生态修复、科研与监测、宣教、社区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基础工程建设,以及管理体系、规章制度、经营开发等经营管理措施进行整体、全面和综合规划;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科学规划、注重实效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资源环境特征和保护对象特点,以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和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为出发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目标、划分功能区、编制规划项目、制定实施措施。 公众参与、共建共管自然保护作为一项公益事业,需要社会自主群体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公众参与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自然保护意识,更有利于保护区开展各种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因此,在规划编制、论证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积极听取、采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营造社区共建共管的和谐氛围,促进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1.4 规划期限本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22020年,分为两个阶段: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第二章 保护区概况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简称“保护区”)是2002年5月29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大清河口外(图2-1),介于39510.4239929.69、东经1184647.581185253.13之间,由菩提岛,月岛、腰坨、西坨等海岛和周边滩涂水域组成(图2-1)。保护区总面积4281.55 hm2,其中,海岛陆域面积542.02hm2,海域面积3739.53hm2。保护对象为由海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岛陆及海洋生物共同组成的海岛生态系统。图2-1 保护区位置示意图图2-2 保护区范围示意图2.1 资源环境条件及社会发展状况2.1.1 环境条件 地质条件菩提岛、月岛及周边滩涂海域地质构造属于华北拗陷区,黄骅拗陷内的次一级构造乐亭凹陷、马头营凸起、南堡凹陷、昌黎滦县丰润断裂是海岛发育的基础构造。地貌发育受到燕山构造运动、滦河口变迁等内外营力控制。全新世中期以来的构造运动,造成滦河河道由西向东摆动,河口东迁、三角洲渐次蚀退,老滦河三角洲成为菩提岛、月岛发育的母质。菩提岛、月岛第四纪沉积分为冲积海积、海积、风积、沼泽堆积、潟湖堆积5个类型。与大陆第四系地层为同一地质体,是冀东平原第四系地层向海的延伸。 地貌状况菩提岛、月岛地貌分为潮间带地貌、陆地地貌两种类型。陆地地貌又分为风成沙丘地、海积平原和人工地貌;潮间带地貌分为海滩和潮滩(表2-1)。表2-1 菩提岛、月岛地貌成因类型一级类型二级类型三级类型海岛陆地地貌风成沙丘地风成沙丘、丘间平洼地、沙地海积平原沼泽洼地、草甸洼地、低平地人工地貌海堤、水渠、养殖场、人工湖、码头海岛潮间带地貌海滩海滩、水下沙坝潮滩潮滩、潮沟风成沙丘地:包括风成沙丘、丘间平洼地、沙地等类型,主要发育于菩提岛、月岛向外海侧。海积平原:包括沼泽洼地、草甸洼地、低平地等类型,主要发育于菩提岛、月岛向内海侧。人工地貌:包括海堤、水渠、养殖场、人工湖、码头等类型,主要分布于菩提岛北部、月岛东南部。海滩:包括海滩、水下沙坝等类型,主要发育于菩提岛、月岛向外海侧。海滩宽几十米至几百米,滩面坡度910,受激浪作用的影响,在海滩的前沿,一般发育23列水下沙坝。潮滩:发育于菩提岛周围和月岛向内海侧,潮滩含泥成分较高,由高潮带到低潮带沉积物由粗变细,分选由好变差,高潮带有龟裂发育,中潮滩发育潮沟,低潮滩平缓,贝壳碎片含量增高。潮沟:形式多样,大小不一,深度一般不超过2m,潮沟底部的组成物分选较差,组成物质一般为细粉沙、粉沙和细沙,海岛内侧的潮沟内常有浮泥。 气侯条件菩提岛、月岛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因距离陆地较近,主要气候特征与大陆相似,主要气候特点为:光照足、降水多、湿度大、风速大、蒸发量大、夏季比较凉爽。全年太阳总辐射为4995MJ/m2,年日照时数为2520.8h;年平均气温为10.6,0积温4437,10积温4020;年平均降水量617.5mm,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年平均风速5.2m/s,年大风日数为42天,全年有效风速(320m/s)时数为7360h,年有效风能贮量1460kwh/m2。 土壤状况受气候、生物、地貌、母质、时间和人为活动等成土要素影响,菩提岛、月岛陆域和潮间带发育有6个土类,11个亚类。潮土集中分布在菩提岛的海积平地,包括潮土、盐化潮土2个亚类。草甸土主要分布在菩提岛、月岛(1)的海积平原,包括草甸土、潜育化草甸土、盐化草甸土3个亚类。沼泽土主要分布于菩提岛、月岛(1)海积平原地势低洼地段,包括滨海沼泽土1个亚类。盐土主要分布于距潮滩较近的海岛陆域,包括滨海盐土、滨海草甸盐土和滨海潮滩盐土3个亚类。风沙土分布于菩提岛和月岛的风成沙丘地带,包括滨海风沙土1个亚类。新积土是在海相沉积物上发育的幼年土,包括滨海新积土1个亚类。 海洋水文特征菩提岛、月岛周边海域水温的季节变化与气温一致,夏季最高、一般为2228,冬季最低、一般在-1.0左右;海域盐度在29.0230.57、最大为32,属盐度相对较小海区;海水透明度与水色的平面分布变化很大、分别在0.26.0和620之间,其等值线分布均与等水深线的分布一致,呈现近岛处透明度小、水色号高,远岛处透明度大、水色号低的特点。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类型,潮差可达110cm,落、涨潮历时相差2.6h,平均高潮间隙在1.93h左右。海域出现增、减水的机率较大,冬半年出现次数为多。增水一般1.5m,减水一般2.0m。台风风暴潮增水可高达23m以上,危害较大。潮流以往复流为主,从分潮流引起的旋转流,在近岛海域顺、逆时针交替出现,近岛区最大潮流流速105109cm/s,外侧海区最大潮流流速100138cm/s。波浪以风浪型波为主,涌浪次之;主浪向为S向,频率10.2%;强浪向为ENE向,波浪高度达2.0m左右;波浪破碎水深一般23m左右。海水含沙量空间分布具有近岛高、远岛低,底层高、表层低的特点,近岛海区含沙量可达0.10.4kg/m3(58月),外侧海域只有0.10.01kg/m3(58月)。 海洋环境状况2010年12站位海洋环境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及周边海域海洋环境状况良好:海水水质除月岛南部局部磷酸盐浓度超二类水质标准(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各项指标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2-2)。海域沉积物类型主要有泥、粉砂和砂等。沉积物各项指标均符合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表2-3)。表2-2 菩提岛、月岛附近海域水质状况项目单位数值范围水质标准水深m1.214.0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透明度m0.20.8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温21.5022.77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盐度27.80429.866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pH7.958.05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DOmg/L6.297.31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COD1.041.43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悬浮物7.448.7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磷酸盐g/L18.842.10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129204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油类8.6212.1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汞0.01430.107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铅0.7451.60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镉0.05370.150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铜0.9451.91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锌8.5716.9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铬1.152.50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2-3 菩提岛、月岛附近海域沉积物质量项目单位调查分析结果沉积物标准粒度FS、MFS、ST、SYT、TY总汞(10-6)0.02440.0359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铜(10-6)14.926.5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铅(10-6)14.823.0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镉(10-6)0.1290.166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铬(10-6)14.627.9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锌(10-6)19.629.5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有机碳(%)0.4030.552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石油类(10-6)3.16196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硫化物(10-6)0.15047.4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2.1.2 资源状况 空间资源状况保护区共有空间资源4281.55hm2。其中,海岛陆域面积542.02hm2,海岛岸线32.55km(表2-4、图2-3);海域面积3739.53hm2。共有海岛13个,成因类型均为堆积岛,可续分为蚀余岛和离岸沙坝岛两种类型,其中,蚀余岛11个,离岸沙坝岛2个。表2-4 保护区海岛基本状况表序海岛名称类型物质面积岸线号组成(hm2)(km)1菩提岛蚀余岛中细沙339.978.672月岛(1)蚀余岛细沙160.688.33月岛(2)蚀余岛细沙1.120.54腰坨(1)蚀余岛细沙5.571.675腰坨(2)蚀余岛细沙1.241.056西坨蚀余岛细沙3.811.537无名岛(1)蚀余岛细沙0.850.778无名岛(2)蚀余岛细沙0.941.189无名岛(3)蚀余岛细沙0.090.1810无名岛(4)蚀余岛细沙0.250.4311无名岛(5)蚀余岛细沙0.770.5812沙坝(1)离岸沙坝岛中沙17.013.813沙岛(2)离岸沙坝岛中沙9.723.89合计542.0232.55图2-3 保护区空间资源分布图蚀余岛由古滦河三角洲在滦河改道后,经海水侵蚀及再堆积改造而成,包括菩提岛、月岛(1)(2)、腰坨(1)(2)、西坨和无名岛(1)(5),主要由中细沙、细沙组成,发育风成沙丘、丘间洼地、古潟湖洼地、洼地、潟湖、平地、沼泽等地貌类型。岛屿向海坡坡度较大,组成物质较粗;向陆侧坡度平缓,组成物质较细。岛体相对较大、有植被生长,较为稳定。蚀余岛自然景观海岛特色鲜明、植被类型多样,并栖息有以鸟类为代表的多种野生动物,极具自然保护和生态旅游价值。离岸沙坝岛分布于月岛南部向海测,岛体呈长条形,东北西南向延展,两端因受潮水冲刷,向内陆弯曲。物质组成以中细沙、细沙为主,分选极好,沙坝向海坡的坡度较陡,向陆一侧,坡度平缓,离岸沙坝露出水面经风吹扬发育小型风成沙堆,局部发育有风成沙坡,偶见有零星沙生植物生长。由于规模小,物质组成松散,几乎无植被覆盖,岛体极不稳定,动态变化较大。海域主要为潮间带,其中,高潮滩555.51hm2、中潮滩1330.72hm2、低潮滩1580.77hm2、潮沟272.53hm2。高潮滩紧邻海岛,高程较大适宜围填成陆地扩展岛体面积;中潮滩和低潮滩生物多样性丰富,为鸟类觅食区域;潮沟是各岛之间的分界线,对维持岛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生物资源据2010年9月调查统计,保护区及周边海域海洋生物有(附表1.1):浮游植物39种,其中,硅藻33种、甲藻5种、其他1种;细胞密度(18.4259.3)104个/m3,平均值108.0104个/m3;优势种为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浮游动物14种,其中,桡足类7种、浮游幼虫类5种、毛颚类2种;生物量(1.4270.0)mg/m3,平均值59.3mg/m3;生物密度(7.7115.0)个/m3,平均值40.4个/m3;生物密度优势种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和太平洋纺缍水蚤(Acartia pacifica)。底栖生物64种分属环节、棘皮、节肢、纽形、腔肠和软体6个动物门,其中,环节门多毛类34种,节肢动物门的甲壳类14种,软体动物13种,其余各门均1种,占1.56%。底栖生物生物量(0.14224.66)g/m2、平均为36.22g/m2,其中,软体动物占生物量总数的86.42%。底栖生物生物密度(20680)个/m2,平均为222个/m2,以多毛类最高,占40.24%。隶属于纽形、环节、节肢、软体、腕足、脊椎等6个动物们潮间带生物44种,其中,软体动物15种,甲壳类13种,多毛类13种,纽形、腕足类和鱼类各1种,主要分布于中潮带和低潮带,高潮带较少;高潮带优势种为长趾股窗蟹(Scopunera longidactyla (Shen))和泥螺(Bullacta exarata (Philippi)),生物量分别为27.20和4.72g/m2,生物密度分别为40.00和8.00个/m2;中潮带上区的优势种为红明樱蛤(Moerella rutila (Dunker))和泥螺,生物量分别为31.12和25.60g/m2,生物密度分别为96.00和24.00个/m2;中潮带下区优势种分别为长竹蛏(Solen strictus (Gould))、托氏昌螺(Umbonium thomasi (Crosse))、四角蛤蜊(Mactra (Macira) veseriformis (Reeve))、日本镜蛤(Dosinia (Phacosoma) japonica (Reeve))和红明樱蛤,生物量分别为10.00、9.28、64.16、20.48和5.52g/m2。生物密度分别为160.00、40.00、16.00、24.00和40.00个/m2;低潮带上区的优势种为日本大眼蟹和日本镜蛤,生物量分别为2.24和20.48g/m2,生物密度分别为56.00和16.00个/m2;低潮带下区的优势种为日本大眼蟹和泥螺,生物量分别为3.84和25.36g/m2。生物密度分别为为48.00和24.00个/m2。游泳动物44种(引用2008年908调查数据),其中,鱼类31种,平均生物量为34.550kg/h,优势种为尖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 (Richardson))、小带鱼(Trichiurus muticus)、黄鲫(Setipinna taty (Cuvier&Valenciennes))、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pi (Gunther)、青鳞鱼(Harengula zunasi (Bleeker) )、短鳍衔(Callionymus kitaharae (Jordan et Seale))、矛尾刺鰕虎鱼(Symechogobius hasta(Temminck et Schlegel))、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 (Houttuyn))、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银鲳(Stromateoides argenteus)等;无脊椎动物13种,虾类6种,头足类4种,蟹类2种,口足类1种,平均生物量为15.997kg/h,优势种为口虾蛄(Squilla oratoria (de Haan)、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 (Miers))、短蛸(Octopus ocellatus)、日本鲟(Charybdis (Charybdis) japonica (A.Milne-Edwards)、三疣梭子蟹(Portuns trituberculatus (Miers)、长蛸(Octopus variabilis (Sasaki)、褐虾(Crangon crangon (Linnaeus)、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 (steenstrap) )和葛氏长臂虾(Palaemon (Palaemon) gravieri)等。 植被资源菩提岛和月岛(1)由于长期脱离海水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相对稳定,植物种类较多,植被类型复杂,覆盖率高。共有维管束植物54科155属205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50科150属200种(附表1.2)。被子植物中,木本植物较少,仅29种,代表种为:小叶朴(Celtis bungeana)、杜梨(Pyrus betulifo-lia)、刺槐(Robinia pseudoccacia)、酸枣(Zizyphus jujuba var. spinosa)、杠柳(Periploca sepium)等;藤本植物10种;草本植物161种,代表种为: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碱蓬(Suaeda glauca),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獐毛(Aeluropus littoralis varsinensis)、香蒲(Typha augustifolia)、扁杆藨草(Scirpusplaniculm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野古草(Arundinell ahirta)等。受土壤盐化程度、地表积水条件以及地貌条件等主导生境条件空间分异的影响,形成了多样的植被类型,包括8个植被型组,12个植被型,28个群系(表2-5)。表2-5 保护区海岛植被类型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天然植被阔叶林1 落叶阔叶林小叶朴林杜梨林灌丛1 落叶灌丛酸枣灌丛草丛1 草丛白茅草丛野古草草丛狗尾草草丛荻草丛2 灌草丛酸枣-沙蓬灌草丛滨海盐生植被1 肉质盐生植被盐地碱蓬群落盐地碱蓬-獐毛群落盐地碱蓬-芦苇群落2 禾草型盐生植被獐毛群落獐毛-芦苇群落3 杂类草型盐生植被盐蒿-獐毛群落野艾蒿-阿尔泰狗娃花群落滨海沙生植被1 草本沙生植被砂钻苔草-滨旋花-匍匐苦荬菜群落砂引草群落沼生水生植被1 沼生植被芦苇群落芦苇-盐地碱蓬群落香蒲群落人工植被木本栽培植被1 防护林刺槐林杨树林合欢林紫穗槐灌丛草本栽培植被1 农作物群落旱地农作物群落2 人工草地栽培花卉群落早熟禾群落大米草群落局地小生境变化,形成了植被群落多样的格局,其中,既有盐渍化生境的滨海盐生植被,又有非盐渍化生境灌草丛和草丛植被,也有干旱、沙生生境的滨海沙生植被,还有潮湿、积水生境的沼泽水生植被。较好地反映了河北省滨海地区植物演化扩展过程及地理特征,对于研究海岛乃至河北省滨海地区植被的组成、结构及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陆域面积较小的限制,各类资源植物的资源数量有限,以草本植物为主,森林群落所占比例过小,抵御各种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不宜作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湿地和鸟类资源菩提岛、月岛等海岛及周边滩涂湿地因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河北省重要湿地名录”。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潮上带湿地、潮间带湿地、人工湿地三大类,其中,潮上带湿地16.21hm2,占湿地总面积的0.41%;潮间带湿地3739.53hm2,占95.62%;人工湿地155.31hm2,占3.97%(表2-6)。表2-6 保护区各类湿地面积(单位:hm2)类型菩提岛月岛合计分类比%潮上带湿地平原沼泽88.2116.210.41 潮间带湿地沙泥质滩涂1848.831890.523739.3595.61 咸水沼泽湿地05 *人工湿地水库与水工建筑7.4914.7822.270.57水生动物养殖池塘133.04133.043.40 合计1997.541913.513911.05100海岛平原沼泽和咸水沼泽湿地共有植物33种,分属于14科27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双子叶植物9科14属18种,单子叶植物4科12属14种(附表1.3)。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各类湿地植物组合形成不同的湿地植物群落芦苇群落、芦苇-盐地碱蓬群落、香蒲群落、盐地碱蓬-芦苇群落、大米草群落。并栖息有蟾蜍、蛙、蛇等两栖爬行动物6种(附表1.5)。沙泥质滩涂湿地有潮间带生物44种,其中,多毛类12种,软体类12种,甲壳类19中,纽形1种,腕足类1种。保护区及附近海域地处东北区和华北区两大动物地理区系交接处,是中、俄、朝、日、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鸟类间南北、东西迁徙的交汇点,因具有独特的气候、地貌、植被、海洋生物等自然环境条件,成为众多鸟类的栖息场所。据调查统计,保护区海岛陆域和附近海域曾见鸟类19目56科共334种(附表1.4),鸟类生态组成分为水域鸟类、潮间带鸟类、草地鸟类、林地鸟类、庙宇住宅鸟类等类型,并以水域和潮间带鸟类为主体。鸟类组成珍稀性较强,有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鸟类9种;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鸟类53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鸟类27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的鸟类234种,列入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鸟类64种,列入河北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16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附录、附录中的鸟类分别为11种、40种、6种。 旅游资源以菩提岛、月岛为目的地的旅游区资源总量较大,独特性资源较多,主要为岛屿、沙滩、游憩海域等单体资源,其观光游憩海域、温泉、海岛景观等旅游资源在京津冀地区具有较强的垄断性,1990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008年被认定为AAAA景区,目前,菩提岛、月岛已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的热点旅游目的地之一。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保护区范围内具有6大类、11中类、17小类旅游资源(表2-7)。表2-7 保护区主要旅游资源汇总表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名称大类中类小类地文景观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岸滩古滦河三角洲岸滩岛礁岛区菩提岛、月岛、腰坨、西坨等水域风光泉地热与温泉菩提岛、月岛地热、温泉河口与海面观光游憩海域菩提岛、月岛周边海域生物景观树木草原与草地菩提岛、月岛草甸和沙丘草本植被丛树小叶朴树、杜梨树等生物景观水生动物栖息地菩提岛、月岛潮间带底栖生物栖息地鸟类栖息地菩提岛观鸟基地遗址遗迹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废弃寺庙菩提岛朝阳庵遗址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月岛海水浴场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菩提岛潮音寺、朝阳庵交通建筑港口渡口与码头菩提岛、月岛码头人文活动民间习俗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唐文化、渔文化、老呔文化艺术乐亭皮影传统和现代剧目百余种乐亭大鼓中、长篇书目数十部,短篇唱段100余段评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文学艺术作品灵珠传奇、紫贝壳传说、四面八方佛传说、百鸟朝凤传说、凤凰传说等 地热资源菩提岛、月岛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热储层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两个层状热储。地下热水温度一般3075,属低温-中低温地下热水,可作为供暖和医疗矿泉水开发利用。明化镇组深度为6001300m,水温一般3045,具有埋藏浅,水量大、水质优的特点,可用于洗浴、游泳、养殖等;馆陶组深度为13002100m,水温一般5075,水温较高,适宜采暖,弃水还可以进行梯级开发利用。岛内第三系热储地热资源量为468.34311016J,相当于159.8026106t标准煤或111.8618106t石油。上第三系热水储存总量为9901.1073106m3,地下热水热资源量为195.68671016J,相当于66.77106t标准煤或46.7391106t石油。地下热水总可采有效利用地热资源量折合热能22.9585WM,相当于中型地热田。 风能资源菩提岛、月岛等海岛年平均风速5.2m/s,高于大陆沿岸4.55.0m/s的平均风速。月平均风速以4月最大,达6.7m/s,8月最小,为4.2m/s。年最大风速为26m/s,比乐亭县城高5m/s,比大清河高4m/s;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全年有效风速(320m/s),出现时数为7360h,占全年总时数的84%,比大清河多870h。年有效风能密度199W/m2,比大清河大30W/m2,年有效风能储量1460kwh/m2,比乐亭县高983kwh/m2,比大清河高362kwh/m2。 渔业资源菩提岛、月岛等海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拥有许多鱼,虾,蟹,贝类的海洋及淡水动物。由于境内河岔、坑塘较多,有利于淡水鱼蟹和苇蒲等野生动植物生长。境内海岸线长,渔场多,海洋鱼虾蟹种类繁多,但因近些年的酷捞滥捕、河口淤浅、外海洄游鱼虾类减少以及近年来周边区域工业污染导致水质环境恶化等原因,使原有种类减少,有的已经绝迹(如鲷鱼)。菩提岛、月岛等海岛附近海域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贝类增养殖场,主要增养殖品种有青蛤(Cyclina sinens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魁蚶(Anadara uropygimelana)、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牡蛎(Concha Ostreae)、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蛏(razor clam)等。其中,文蛤、杂色蛤、青蛤销往欧美、东南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1.3 社会经济状况 人口菩提岛、月岛等海岛均为无居民岛,除旅游服务、管理、设施建设人员以及游客外,无常住人口。 经济发展状况保护区所在区域为河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和AAAA级旅游景区,除旅游业外,无其他产业。拥有客房723间(其中,菩提岛96间,月岛627间),餐厅11家(其中,菩提岛3家,月岛8家),主要景点有密林探幽、观海望潮、三日同辉、潮音寺、朝阳庵、百花园、百果园、百禽园、温泉城等。日接待能力4500人(其中,菩提岛1500人,月岛3000人)。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12.4万人,旅游收入855万元,旅游从业人员430人(含码头公司110人)(表2-8)。表2-8 2010年菩提岛、月岛旅游开发状况一览表项目菩提岛月岛合计接待人数(万人)2.89.612.4收入(万元)135720855从业人员(人)902303 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区现已形成公路为主的对外交通网络。对外主干线由沿海、唐港、唐津和京沈四条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