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一期环境影.doc_第1页
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一期环境影.doc_第2页
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一期环境影.doc_第3页
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一期环境影.doc_第4页
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一期环境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公示-简本) 建设单位:慈利县澧洲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湖南葆华环保有限公司目 录一、 建设项目概况41.1 任务来源41.2 拟建项目概述51.3 评价范围6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二、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102.1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02.1.1 勘察设计期102.1.2 施工期102.1.3 营运期112.2 评价因子筛选122.3 污染源强分析132.3.1 水污染源强分析132.3.2 大气污染源强分析152.3.3 声环境污染源强分析182.3.4 固体废物202.3.5 生态影响212.3.7 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22三、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分析233.1 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233.2 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243.3 水环境243.4 大气环境243.5 社会环境影响253.6 事故风险评价25四、评价结论264.1 综合结论264.2 建议26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27六、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及起止时间27七、联系方式27一、 建设项目概况1.1 任务来源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山岭地区,属张家界辖区,东北与常德市石门交界,东南与常德市桃源毗邻,西南与张家界市永定区接壤,西北连接张家界市桑植和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是风景名胜张家界市的重要一翼。其土地肥沃,生长着银杏、珙桐等427种珍贵树木,种植名贵药材40万亩,被誉为“中国杜仲之乡”;其山青水秀,生态环境优越,集聚了云豹、大鲵等472种野生动物;其矿产资源丰富,珍藏着27种矿产,尤其是大理石,工业储量达3亿m3。但受地形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区域路网建设进度十分缓慢,公路总体规模较小,影响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它各种天然资源开发利用。拟建项目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起于慈利溇水大桥桥头,对接G353石门至慈利段公路规划终点(对应原S306慈利县城至通津铺公路相接桩号:K5+256),经慈利零阳镇及岩泊渡镇、宜冲桥乡、甘堰乡、阳和乡、许家坊乡,终于慈利县与永定区交界的许家坊乡岩口村,辐射慈利县中西部的多个乡镇,是慈利县连通永定区重要的交通纽带,也是常张高速公路重要的平行集散道路。由于现有公路(老X007)大部分建于上世纪50年代,技术标准较低,坡陡弯急,路面病害严重,导致通行条件差,难以满足区域经济迅猛发展对交通快速、安全、舒适的需求,已成为慈利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也难以满足常张高速公路的交通集散要求,制约了常张高速辐射纵深,不能承担常张高速公路突发状况下的交通转移任务,不利于提高公路路网可靠度。 为抓住湘西大开发的契机,更好地利用常张高速公路的辐射带动作用,承接长沙等东部地区的经济辐射,从而带动区域矿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被列入湖南省“十三五”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十二五”期间,其规划名称为“S306慈利-张家界城区(一期)”)。2016年3月慈利县澧洲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进行“G353慈利万福至甑山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2016年8月25日,慈利县澧洲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湖南葆华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评单位”)承担“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一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成立了由生态、水、大气、噪声、社会及环境经济评价等人员组成的环境影响评价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1.2 拟建项目概述1、地理位置拟建项目全线长63.58km,位于慈利县境内。图1.2-1 项目地理位置图2、线路走向本项目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中西部,呈东西走向。路线起于慈利溇水大桥桥头,对接G353石门至慈利段公路规划终点(对应原S306慈利县城至通津铺公路相接桩号:K5+256),沿老S306布线,至慈利永安大桥北,然后利用老路X007布线,经岩泊渡镇、宜冲桥乡、甘堰乡、阳和乡、许家坊乡,至终点许家坊乡岩口村西侧,终点与国道G353永定区段顺接。3、主要控制点项目的主要控制点:起点、永安大桥北、岩泊渡镇、宜冲桥乡、甘堰乡、阳和乡和许家坊乡及终点。4、建设内容拟建项目选取桩号K20+500作为分界点,分两期建设,第一期(K0+000K20+500)路线里程20.500公里;第二期(K20+500K63+581)路线里程43.081公里。项目总投资79057.5053万元,工期3年。推荐方案的建设规模如表1.2-1所示。表1.2-1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一览表序号项 目单位一期工程K0+000K4+530K4+530K20+500一期小计1线路里程km4.53015.97020.5002公路等级一级二级-3设计速度km/h6060-4车道数42-5路基宽度m24.512-6占用土地公顷18.9038.1057.00其中老路占地公顷3.8422.3426.187新增土地公顷15.0615.7630.828房屋拆迁m2116194720163399路基土石方万m319.21327.06846.28110挖方m319213010324629537611填方m314722527068041790512平均每公里土石方万m34.2411.6952.25813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千m317.14140.46857.60914平均每公里防护和排水千m33.7842.5342.81015路面千m399.187167.418266.60416大桥m/座-96/296/217中桥m/座-18小桥m/座19/1139/7158/819涵洞处17718820立交处-21平面交叉处8445222投资估算金额万元10411.076815645.933226057.010023平均每公里投资估算万元2298.2510979.70801271.073724投资估算金额(扣除桥梁)万元10195.982114069.421224265.403325平均每公里投资估算(扣除桥梁)万元2260.2487894.14821198.5283注:本项目采用商品沥青混凝土,不设置水泥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混凝土拌合站、预制场;1.3 评价范围根据本工程施工期、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见表1.3-1。表1.3-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拟建项目中心线及施工便道两侧200m;取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工程周边200m以内范围。2声环境拟建项目中心线及施工便道两侧200m;取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工程周边200m以内范围。3地表水环境拟建项目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范围水域;拟建项目所设置桥梁桥址上游500m至下游10km范围。4生态环境拟建项目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及公路沿线动土范围(包括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取土场)。5社会环境拟建项目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敏感点如学校、幼儿园、居民点等)。6环境风险拟建项目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范围水域;拟建项目所设置桥梁桥址上游500m至下游10km范围。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拟建项目的建设是实施湘西大开发战略、促进慈利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慈利县是张家界市“两区两县”中的一县,处于湖南省“老、少、边、穷”的武陵山区,是湖南省主要的经济欠发达和少数民族地区之一,与中国西部相邻,受各种因素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发展与湖南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属湘西大开发战略范畴区,是湖南省重点扶贫开发区。近年来,慈利县紧紧围绕建设“四个慈利”这一奋斗目标,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在特色农业上下功夫,在旅游业上找突破,工农业和旅游业全面发展,国民经济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2015年慈利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5亿元,县域经济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受落后交通条件的限制,慈利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以及可持续能力均处于全省下游,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存在较大距离。拟建项目G353慈利至张家界城区公路(慈利段)工程,横贯慈利县中西部区域,直接联系了慈利县城以及岩泊渡、宜冲桥、甘堰、阳和和许家坊等乡镇和重要经济点,路线把慈利中西部地区各个乡镇与慈利县经济政治中心的县城及常张高速岩泊渡、阳和等出口较好的联系起来,加强了慈利县中西部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拟建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源优势在有序开发的前提下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创造条件,加强沿线乡镇之间的联系,提高区域农资、农产品的运输效率,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快速扩大就业规模,从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城市经济结构,引导农民快速脱贫致富,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湖南省湘西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2、拟建项目建设是完善和优化区域交通网络的需要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属地势较高、山峦起伏、地形复杂的地区,加上经济落后,与发达地区相比,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慈利公路网的骨架公路大多呈东西向,如常张高速公路、S305、S306,南北向骨架仅有县城东部的S304,其公路网密度均低于张家界市和湖南省同期水平,且公路网技术等级偏低,等级干线公路里程所占比例较小,造成路网运行效率低,运输成本高,路网建设已与慈利县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从区域路网结构图中可以看出,G353位于慈利县中西部,与常张高速相伴而行,是一条横贯慈利县中西部的交通的纽带和经济走廊,同时也是常张高速公路的最便捷分流道路。拟建项目起点位于慈利溇水大桥桥头,对接G353石门至慈利段公路规划终点(对应原S306 桩号:K5+256),经慈利零阳镇及岩泊渡镇、宜冲桥乡、甘堰乡、阳和乡、许家坊乡,终点位于慈利县与永定区交界的许家坊乡岩口村,顺接G353 永定区段,中间与S311、S243、S310,以及多条县乡公路相交,改造完成后,进一步实现了张家界方格网状干线公路的高等级化。同时,G353作为常张高速最便捷的分流道路,其升级改造将可更高效地发挥应急分流功能,大大提高路网可靠度。因此,拟建项目的实施对于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高区域交通通行能力和路网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3、拟建项目建设是满足交通增长需求的需要现有老路(S306、X007)始建于抗战时期,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路线等级低。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虽有局部改建,但受投资的限制,仍只按三、四级路标准改建。而且,拟建项目大部分老路为沿溪线或越岭线,平纵技术指标低、回头弯多,受地质灾害影响大,行车速度慢、通行能力小、晴通雨阻、交通安全难以保证,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调查,现有老路主要为四级公路,目前交通量已接近或超过2000 辆/日(小客车),已经趋于饱和。同时,随着沿线经济的发展,老路过镇路段公路街道化严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合行驶,安全事故逐年上升,平均行车速度仅达20km/h,由于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公路服务水平不断降低,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沿线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区域交通需求将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按照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拟建项目的建设将提高通道技术等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提高地区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对沿线群众发展经济,安全、便捷出行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拟建项目的建设是改善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方便区域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需要。 二、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2.1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工程所处阶段紧密相关,不同的工程阶段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也不同。根据工程特点,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可按照勘察设计期(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三个阶段进行分析。2.1.1 勘察设计期勘查设计阶段主要是线路走向的选择。这一阶段的选择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对项目直接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城镇规划、土地利用、居民生活、自然生态及景观均会产生重大影响。1、线位的选择将影响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公路网规划以及工程附近的人群生产生活等。2、线位的选择涉及到占用各种类型土地的比例、数量,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地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农业生产,农民收入。3、线位选择关系到居民拆迁问题,从而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4、线位布设及设计方案选择会影响到农田灌溉水利设施、电力通讯等公用设施的正常运行。5、新建路段的设计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沿途景观格局发生变化。2.1.2 施工期1、在施工准备期,拟建公路征地涉及到永久性和临时性占用地,从而将影响到当地农、林业生产。2、在施工准备期,公路征地将引起部分居民的拆迁,在短期内会对其生活和生产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3、工程各类填、挖作业将对沿线自然植被及野生动物的生境形成破坏。另外,路基工程开挖与填筑将破坏地表原有植被,形成的裸露松散的地表和边坡,在雨水的作用下极易形成水土流失,从而影响生态环境;在天气干旱时,又容易引起扬尘,对附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4、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和氨氮等),可能会对沿线水体环境、农田产生影响。5、路基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扬尘、粉尘污染,沥青混凝土摊铺时产生的沥青烟也会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6、施工便道等施工期临时工程以及弃土场也将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因此,施工期工程临时用地也将对当地耕地资源和农业生产产生短期影响。同时,弃渣堆填及运输过程中易产生粉尘,并导致占地区地表植被的完全丧失,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引发水土流失。7、施工机械的运转将产生噪声和废气污染,从而对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声环境质量和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8、工程施工会影响正常的公路交通环境,对沿线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工程施工会影响到原有水利排灌系统及电力通讯设施的正常运行。9、施工期间路面、桥涵的施工,将产生一定量的生产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和石油类),污染附近地表水体,另外,施工也对沿线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10、施工期间,工程建设对沿线的生态及景观环境的影响。2.1.3 营运期1、交通量增长将促进沿线物质交流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居民交通便利和旅游业的发展。2、随着交通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将影响邻近公路的居民点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环境;汽车尾气中所含的多种污染物,如NO2、CO等,会污染环境空气。3、突发性交通事故会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营和安全,危险品运输车辆事故易引发环境空气、土壤污染、水环境污染等事件。4、由于局部工程防护稳定和植被恢复均需一定的时间,水土流失在工程营运初期可能存在;5、公路建成后对沿线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环境切割效应加强,影响野生动物的觅食和生物种群的交流产生不利影响。工程各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汇总见表2.1-1。表2.11 工程各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汇总表项目阶段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工程前期永久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类型迁移沿线公用设施影响公用设施正常运行涵洞设置影响农田灌溉及排水改变景观单元景观格局发生变化施工期居民区附近路段施工干扰阻断现有交通,影响居民出行摊铺路面以及施工扬尘影响大气环境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居民生活农田段施工施工扬尘导致靠近公路两侧的农作物受到影响施工堵塞灌溉沟渠,影响农事生产林地段施工临时占用土地,破坏地表植被施工中会因风蚀和水蚀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运营期改善区域交通能力,提供交通便利。促进地区物质交流和经济、旅游业的发展车辆交通产生的环境污染影响沿线的大气与声环境质量风险交通事故对沿线构成风险环境污染2.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对拟建项目的特点、沿线环境特征、工程的环境影响要素分析和识别,筛选出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2.2-1。表2.2-1 拟建项目环境影响因子筛选表环境要素影响因子施工期营运期社会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占用土地利用开发居民生活质量(拆迁安置、交往便利性)生态环境局部地貌植被及农作物水环境地面水环境质量水文地质水土流失量声环境交通噪声环境空气TSP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NO2)注:显著影响,一般影响,轻微影响2.3 污染源强分析2.3.1 水污染源强分析2.3.1.1 施工期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生产生活区,其中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污水,主要含COD、SS氨氮等污染物,污染物成分及浓度详见表2.3-1。表2.3-1 施工生产生活区生活污水成分及浓度 单位:mg/L主要污染物名称BOD5CODTNTPSS油脂浓度20032040822050南方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按0.1m3计,污水排放系数取0.8,则按下述公式计算可得每个施工人员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量按下式计算:Qs=kqi式中:Qs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m3/人d); k施工生产生活区污水排放系数(0.60.9),取0.8; qi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定额(m3/人d)。根据上式,计算得到施工人员每人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约为0.08m3。类比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分析,路基工程每标段约80人,路面施工每标段约40人,则施工生产生活区生活污水量估算见表2.3-2。表2.3-2 施工生产生活区生活污水产生量估算序号主要施工行为工作人员数产生污水量(m3/d)项目总污水产生量(m3/d)1路基施工80人/标段6.425.62路面施工40人/标段3.212.82、钻孔灌注桩基废水桩基废水包括围堰初期排水、基坑积水(堰体及堰基渗水)。排水量取决于围堰渗水量、覆盖层中含水量、排水时降水量、施工弃水量等。钻孔灌注桩基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钢护筒下沉穿过河床表层引起泥沙上浮,钻孔出渣排水、一、二次清孔、混凝土浇筑、养护以及机械设备漏油等。其中, 钢护筒定位、下沉、钻孔、下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等环节均在钢围堰内进行,不与外界水体发生交换,因此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根据近年来众多桥梁工程施工的经验,一般在采用围堰法环保施工工艺下,水下构筑物周围约200m范围内的水体中悬浮物将有较为显著的增加,随着距离的增大,这一影响将逐渐减小。但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排出的泥浆、钻渣,由于量大浊度高,若在施工过程中泄漏或没有得到及时处置,其产生的悬浮物将对水体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3、机械含油污水施工区江段油污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区的燃油机械、运输车辆的滴漏以及施工机械的运行和维修中燃油的滴漏,随雨水或人工排水进入施工区江段污染水质。根据工程施工机械和车辆数量,施工区工程综合加工厂、机修厂含油废水产生量约40m/d,约为2.0m/h,其特点是废水量较少,污染物主要为SS、石油类,其浓度分别为3000mg/L、30mg/L。若含油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在水体表面上形成油膜,使水中溶解氧不易恢复,影响水质,因此,需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尽量回收综合利用。4、建筑材料堆放场雨季冲刷废水各施工生产区建筑材料堆放场雨季由于雨水冲刷产生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经场地周边导排渠导入沉淀池处理后外排。5、预制场废水、混凝土搅拌废水本项目所有的预制件均是在预制场预制好后,托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吊装拼接,因此,本项目无预制件废水产生;本项目外购商品混凝土,因此不产生混凝土搅拌废水。2.3.1.2 营运期工程营运期主要的水污染源为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是SS、石油类和COD、BOD5,污染物浓度受限于多种因素,如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原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曾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进行过试验,试验方法为:采用人工降雨方法形成路面径流,两次人工降雨时间段为20d,车流和降雨是已知,降雨历时为1h,降雨强度为81.6mm,在1h内按不同时间采集水样,测定分析路面污染物变化情况见表2.3-3。表2.3-3 路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测定值 单位:mg/L项目520min2040min4060min均值SS231.42158.52185.5290.3690.3618.71100BOD57.347.307.304.154.151.265.08石油类22.3019.7419.743.123.120.2111.25由上表可见,从降雨初期到形成径流的30min内,雨水中SS和石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30min之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较快,降雨历时4060min之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路面径流污染物的浓度相对稳定在较低水平。降雨期间桥面产生的径流量由下式计算:WAhL10-3式中:W单位长度桥面径流量(m3/a);A路基宽(m);L桥面长度(m);h降雨强度(mm/a)。由上式可以看出,桥面径流量决定于降雨量,本项目路段所经地区平均降雨量为1360mm/a,本工程桥梁数量相对较少。其径流量值详见表2.3-4。表2.3-4 运营期主要跨河桥面径流估算结果中心桩号桥名桥梁宽度(m)长度(m)年平均桥面径流量(m3/a)K4+090氮肥厂桥24.5019.00633080K6+828史家溪桥12.0019.00310080K8+360曲水溪桥12.0048.00783360K9+880柳林铺桥12.0019.00310080K11+345团岩溪桥12.0048.00783360K13+500平山村桥12.0019.00310080K14+600济庵桥12.0019.00310080K17+190岩泊渡桥12.0022.00359040K17+855红柒溪桥12.0022.00359040K19+340迴龙岗桥12.0019.003100802.3.2 大气污染源强分析2.3.2.1 施工期1、扬尘污染源强扬尘污染主要在施工前期路基填筑过程,以施工公路车辆运输引起的扬尘和施工区扬尘为主。根据某公路施工期的监测数据,施工期道路沿周边TSP浓度表2.3-5。表2.3-5 某公路施工期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序号施工类型主要施工机械距路基(m)TSP(mg/m3)1凿石、电焊搅拌机1台,装载机1台200.230.252桥台浇筑发电机1台、搅拌机1台、升降机1台200.170.283边坡修整、护栏施工挖掘机1台,装载车3台200.130.124路基平整发电机1台,4台运土车,40-50台/d300.220.205平整路面装载机1台,压路机2台,推土机1台,运土车40-60台班/d400.230.226路基平整搅拌机1台,运土翻斗车2台,运土车20台班1000.280.257桥梁浇筑、桥台修建发电机2台,搅拌机2台,拖拉机2台,振动器2台,起重机1台,运土车30-40台班1000.210.258电焊搅拌机1台,装载机1台1000.210.209桥台修建运土车30-40台班1100.210.20另外由于项目拆迁量相对较大,在旧楼房拆迁中,往往造成扬尘污染,拆迁扬尘的排放与拆迁场地的面积和施工活动频率成比例,还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日照等有关。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在大风时,拆迁扬尘将更严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沥青摊铺烟气本工程采用商品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会有少量沥青烟气产生。采取相应防护和规避措施即可,如铺设时避开居民出入高峰期,设置警告标识要求避让等。3、道路扬尘灰土运输车辆将产生道路二次扬尘污染。根据桑植至张家界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汽车运输引起的扬尘现场监测结果,灰土运输车辆下风向50m 处浓度为10.421mg/m3;下风向100m 处为7.634mg/m3;下风向150m 处浓度为4.073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污染较严重。4、燃油机械废气施工中将使用各类大、中、小施工机械,主要以汽油、柴油等燃烧为动力,特别是大型工程机械将使用柴油作动力,排放的尾气、烟气对区域环境空气有一定的影响。燃料废气中主要含CO、NOX、HCH、烟尘等。根据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系数统计,每燃1升柴油排放CO:22.6g、HCH:51.3g、NOX:83.8g、烟尘41.5g。若每公里标段工地柴油使用量按50L/d计算,则施工期每公里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为CO:1130g/d、HCH:2565g/d、NOX:4190g/d、烟尘2075g/d。5、其它大气污染源强工程施工期将不设置沥青及混凝土搅拌站,均采购成品混凝土料,由专业运输车辆运送,施工期无沥青拌和烟气、混凝土拌和粉尘等产生。施工期路面灰土拌合采用专用灰土拌和机进行路拌,不专设灰土拌和站,无灰土拌和站扬尘产生。仅在沥青摊铺过程中,有少量的无组织沥青烟气产生,属无组织排放。另外在项目沿线进行旧楼房拆迁中,往往造成扬尘污染,拆迁扬尘的排放与拆迁场地的面积和施工活动频率成比例,还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日照等有关。2.3.2.2 营运期1、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为氮氧化物。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本工程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本项目车辆单车排放因子推荐值详见表2.3-6。表2.3-6 现阶段车辆单车排放因子推荐值 单位:g/(km辆)车型污染物排放因子推荐值小型车CO14.76NOX3.71中型车CO25.47NOX8.30大型车CO4.01NOX14.71根据特征年交通量预测数据以及表2.3-6,计算出本项目特征年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详见表2.3-7。表2.3-7 特征年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量 单位:kg/(kmd)污染物年份排放量kg/(kmd)CO2019年52.872025年11.62033年173NOx2019年7.332025年14.22033年18.932、扬尘扬尘污染也是公路运营期的污染源之一,其产生原因一方面为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轮胎接触路面而使路面积尘扬起,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另一方面为运输车辆在运送物料时,由于洒落、风吹等原因,产生扬尘污染。2.3.3 声环境污染源强分析2.3.3.1 施工期公路建设施工阶段噪声源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根据公路施工特点,施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施工、路面施工、交通工程施工,各施工阶段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机械见表2.3-8,各类机械运行噪声源强见表2.3-9。表2.3-8 不同施工阶段采用的施工机械施工阶段主要路段施工机械工程前期拆迁涉及工程拆迁路段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运输车辆等软土路基处理软基路段打桩机、压桩机、钻孔机、空压机路基填筑全线路基路段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路面施工全线装载机、铲运机、平地机、振动式压路机、光轮压路机结构施工附属设施钻孔机、打桩机、起吊机交通工程施工全线电钻、电锯、切割机表2.3-9 主要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声压级 单位:dB(A)序号施工机械源强测距(m)噪声值dB(A)1装载机5892平土机5763推土机5904挖掘机5835打桩机51036振捣机5937振动式压路机5868推铺机5872.3.3.2 营运期公路投入营运后,在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噪声源为非稳态源,车辆行驶时其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也会产生噪声;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而使行驶中的汽车产生整车噪声。1、汽车行驶平均速度计算车速计算公式:式中:Vi预测车速,km/h; ui该车型的当量车数;i该车型的车型比;vol单车道车流量,辆/h;m其他两种车型的加权系数;k1、k2、k3、k4分别为系数,详见表2.3-10。表2.3-10 车速计算公式系数取值表车型k1k2k3k4m小型车-0.061748149.65-0.000023696-0.020991.2102中型车-0.057537149.38-0.000016390-0.012450.8044大型车-0.051900149.39-0.000014202-0.012540.709572、各类型车在离行车线7.5m处参照点的平均辐射噪声级Loi按下式计算:小型车:LoS=12.6+34.73lgVS 中型车:LoM=8.8+40.48lgVM 大型车:LoL=22.0+36.32lgVL 式中:i表示小(S)、中(M)、大(L)型车Vi该车型车辆平均行驶速度,km/h。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本工程营运期小、中、大型车平均辐射声级预测结果,根据计算结果估算设计车速80km/h时距交通噪声源7.5m处噪声单车源强详见表2.3-11。表2.3-11 交通噪声单车排放源强 单位:dB(A)时间段车型2020年2026年2034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小型车75.9376.1875.5976.1375.0076.03中型车77.0776.4877.3676.6777.4876.90大型车73.1782.7783.4082.8983.5483.042.3.4 固体废物2.3.4.1 施工期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及土石方弃渣,其中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沿线房屋拆迁。1、拆迁建筑垃圾工程需拆迁建筑物约21515m2。根据拆迁工程类比调查,在回收大部分有用的建筑材料(如砖、钢筋、木材等)后,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约为0.01m3/m2(松方),则房屋拆迁将产生建筑垃圾215.15m3。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作为填方填筑路基,多余建筑垃圾进入弃渣场。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0.9kg/人d计算,每个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人员以40人计,则每个施工生产生活区日排放量约为0.036t/d,每个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39.42t(施工期为36个月)。2.3.4.2 营运期本项目沿线不设服务区,营运期基本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但在营运的过程中,若司乘人员不注意公德,可能会导致沿线有部分交通垃圾(如纸屑、果皮、塑料用具等废弃物)产生,这将对工程沿线环境卫生产生不利影响。2.3.5 生态影响2.3.5.1 施工期1、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分析施工期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下桩基础施工造成的机械燥声、振动及施工污水等对鱼类及其水生态的影响。 对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影响施工期间,水下基础施工扰动局部水体,造成水中悬浮物浓度升高,透明度下降,水体生产力下降。本项目水下基础施工采取钢围堰施工方式,钢护筒定位、下沉、钻孔、下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等主要施工环节均在围堰内进行,悬浮物对围堰外水体的影响较小,因此,桥梁施工对河流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影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 对鱼类资源的影响桥梁施工对鱼类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机械噪声对施工区周围鱼类的驱赶作用。2、对陆生生态的影响分析项目施工占用耕地、林地等土地,损毁植被,将对沿线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地面裸露将造成水土流失。 场地平整、基础开挖以及施工机械、车辆和人员的践踏均使沿河的自然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本工程陆地施工范围较小,且本项目所在区域人工化程度较高,因此,对陆生动物影响较小。2.3.5.2 营运期营运期主要是交通扬尘、尾气影响沿线两侧植被的影响。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和汽车尾气,会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带来直接的影响。扬尘降落到植物的叶面上,会堵塞毛孔,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使之生长减缓。2.3.6 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2.3.6.1施工期项目永久占用部分耕地和居民房屋,将对沿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的施工可能对沿线交叉的公路的车辆通行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期老路改造路段因施工对交通产生短期不利影响。2.3.6.2 营运期项目营运期由于项目涉及部分新建路段,对沿线两侧居民产生阻隔影响。三、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分析3.1 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 生态影响公路经过地区植被以农业栽培植被为主,自然植被只有次生灌丛和灌草丛,没有成片的林地,野生植物都为当地常见物种。工程建设占用耕地造成一定数量的农作物损失。公路沿线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可见的陆生动物主要为家庭喂养的禽畜,野生动物以蛙类、蛇类、雀形目鸟类和小型兽类为主。工程建设、施工活动会迫使这些野生动物暂时离开施工区域。受现有人为活动的影响,沿线野生动物分布较少,且对人为活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公路建设和运营基本不会对沿线野生动物造成不利影响。跨河桥梁建设对施工水域附近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随着水质恢复,水生生物可基本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营运期对水生生物基本不造成影响。取土场和施工便道将使原地貌形态、地表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破坏,使其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增加土壤侵蚀强度,降雨时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形成局部地段的水土流失。 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施工期管理,保证在征地范围内进行,施工便道及临时占地要尽量缩小范围,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对占用耕地部分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施工结束后用于复耕或绿化。公路绿化尽可能保留老路两侧现有的樟树、意杨等,减少绿化投资。公路两侧绿化范围内采取乔、灌、草结合的形式进行绿化,绿化树种尽量选择乡土物种,乔木可选择樟树等。跨越水体施工安排在枯水季节,合理规划施工场地,桥墩施工应选择围堰施工方案,桥梁弃渣及时外运,减少对水生生物生境的破坏。对工程占用的耕地应按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补偿。施工单位应按公路工程有关规定,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期,减少水土流失,并做好取土场水土防护措施。3.2 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公路施工期间,在结构阶段,昼间施工在距离施工机械50m处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70dB(A)的标准,夜间施工在距离施工机械300m处可以满足夜间55dB(A)的标准。合理布设施工场地,尽量避开各敏感点;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在学校附近的路段高噪声设备可考虑在节假日或学生放学后进行施工;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个人护如采取戴保护耳塞或头盔等劳保措施。 交通噪声防治:采取加强绿化、设置限速和禁鸣牌等工程措施,同时营运远期进行跟踪监测,并预留环保降噪费用,视监测结果采取实际可行的降噪措施;通过采取多种降噪措施使各敏感点的噪声值均能达到相应声环境质量标准。3.3 水环境 水环境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设化粪池或利用现有居民设施收集后农用,对水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跨河桥梁基础施工废水对其水质或渔业养殖有一定影响,通过采取围堰施工工艺,桥墩基础施工对水质影响有限。公路营运期路面径流对河流中各类污染物的贡献量极小,不会改变原有水体的水质类别。 水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营地、施工场地和建材堆场的位置;公路沿线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都要通过化粪池统一收集和处理后用于农肥;施工场地砂石材料的冲洗废水必须经过临时沉淀池的沉淀处理后优先回用。公路施工期间严禁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同时应做好施工机械保养,避免跑冒滴漏油品等造成水质污染。营运期公路路面和路基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定期检查清理雨水排水系统,保证畅通,保持良好的状态。3.4 大气环境 灰土拌合站的影响范围为下风向150m左右,通过加蓬盖或表面淋湿,控制扬尘后,影响范围将小于50m,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类比分析,公路营运期,汽车尾气NO2、CO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污染影响。3.5 社会环境影响 工程符合湖南省“十三五”交通规划,娄底市城乡总体规划,工程建设符合地方交通规划,工程的建设,可以很好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落实国家和地方征地拆迁安置、土地复垦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制定合理的土地复垦、拆迁安置方案,落实各项补偿措施,可以使影响降至最低。 对公路建设受影响的资源及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矿产、电力、通讯等,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