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经验探析.doc_第1页
关于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经验探析.doc_第2页
关于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经验探析.doc_第3页
关于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经验探析.doc_第4页
关于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经验探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经验探析 论文关键词: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国家创新体系经验分析 论文摘要: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形式。国外大学科技园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批业绩突出、具有广泛影响的典型园区。这些科技园促进了国家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了高科技企业成长,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总结国外大学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对于指导和促进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科技圃是大学与社会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大学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渠道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大学科技园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批业绩突出、具有广泛影响的典型园区认真研究这些园区的发展历程分析它们在国家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技术进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世界著名大学科技圃的成功经验对于指导和促进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 大学科技圃的发展历史比较短世界各国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初衷、模式甚至称谓都不尽相同但是大学科技园作为知识社会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它以一种崭新的社会组织和区域形态为科技、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相互结合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成为2O世纪科技产业化领域最重要的创举之一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组织形态。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kTean)教授倡导兴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斯坦福研究圃(即现在的硅谷)斯坦福大学的师生仅用很短的时间,就将硅符发展成为美国电子工业最大的研究、制造中心与高技术的摇篮。1959年美国又依托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在波士顿128公路地区建立了高技术区依托杜克大学等3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园等大学科技园受美国发展大学科技园模式的启发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开始从“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并着手实施本国的大学科技圃筑波科学城计划自1963年决定兴建到1980年建成筑波科学城历时l7年到1982年筑波科学城已有43个国家研究所(约占日本40的主要科研机构)、2家私人研究所和筑波大学等2所大学,约有11万多名研究人员专家和后勤人员I21。法国在1969年开始建设索非亚安蒂波里斯科学城,之后又陆续建立了几十个各种类型的大学科技园,其中有些大学科技园成效甚佳如雷恩大学科技园、蒙彼利埃大学科技园、里昂大学科技园、马赛大学科技园等。 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对美国的大学科技园特别是硅谷进行考察后认为科技园不仅能促进大学的科研和教学,而且也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所以英国政府学习美国经验,先后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设立各种基金推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扶持高科技类型的中小企业发展。1972年英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在赫利奥瓦特大学诞生1975年剑桥大学又创建了著名的剑桥科学园此后英国又相继建立了包括阿斯顿大学科技园、沃里克大学科技园在内的众多大学科技园。 1974年韩国政府创办大德科学城经过3O多年的发展,该园区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产、学、研综合园区,汇聚了4所高等学校、70多家政府和民间科研机构、2000余家高技术企业、几万名研发人员和全国一流的研发设施嘲。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开始复苏,大学科技园随之得到快速发展。不仅美国、英国、法国等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学科技园而且其他很多国家也都纷纷尝试进行大学科技园建设德国于1983年依托柏林工业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科技园西柏林革新与创业中心之后又陆续启动了新的建设计划至199o年德国已建立7O多个科技园区14-511990年印度电子工业部批准成立3个软件科技园区:班加罗尔fBangalore)、布巴内斯凡尔fBubaneshuar)和浦lg(Pona),被称为“I,I金三角”。其中,发展最快的班加罗尔科技园经过l0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甚至被外界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因此班加罗尔科技园拥有“亚洲的硅谷”的美誉旧。此外,意大利、加拿大、芬兰、瑞典、巴西、新加坡等国也都先后建立了为数不少的大学科技园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学科技园作为促进国家和地区发展知识经济的载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极大地推进了所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国外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坦福研究园、剑桥科学园等世界著名大学科技园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关键是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既体现于外在的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高端人才的大量聚集,更体现于内在的官、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机制的形成和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实现 1大学科技园促进了国家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并保持国际竞争能力需要一个在技术上和运作模式上同国际经济发展主流接轨的产业体系国外一流大学科技园的共同特征就是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拥有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发展领域。据上个世纪末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信息高科技产业为美国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比钢铁、汽车和建筑三大支柱产业总和还要大 2大学科技园促进了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大学科技园的重要功能之一国外成功的大学科技园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硅谷是在美国率先创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和率先实现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的主要地区之一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在知识、人才等方面的互动带动了硅谷经济的发展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诞生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硅谷60一8O的科技成果都能够转化为市场商品。牛津大学建立科技园(BegbrokeSciencePark)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促进大学的专利成果转化明确科技园的主要目标是成为促进大学专利转化和科技产业发展的孵化器171。 3大学科技园促进了高科技企业成长。大学科技园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通过整合利用大学、企业和社会的各种资源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硅谷由于具备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条件使其成为世人公认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到2001年。硅谷的高科技公司达到9324家,成为国外最大、最密集、最具有创造性的高科技产业群f81。 4大学科技园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世界上著名大学科技园都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淡化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依靠其优惠政策和自身活力从全球范围吸引大批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当然这些企业和人才反过来又促进了大学科技园的持续、健康发展。一般情况下我们研究硅谷往往比较重视它的体制、机制,而不太关注其企业和人员构成。实际上,硅谷的国际化程度是相当高的它能够取得今天的业绩,可以说是国外各地优秀人才共同聚集和努力的结果。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公共政策研究所2000年发表的报告书显示硅谷中仅由中国和印度人经营的高科技企业就达2775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24印度的班加罗尔由于是以软件外包业为主,因此更加重视国际合作 三、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经验分析 世界上成功的大学科技园虽然发展历程、发展目标、组织形态等不尽相同但是在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吸引风险投资、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等方面的做法是基本一致的这也是最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的地方。 1确立良好的区位环境优势。在国外比较成功的大学科技园中硅谷良好的区位环境是最有代表性的。硅谷的区位条件使得硅谷既不受大城市喧闹气氛的干扰,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城市优良的配套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依托城市便利的交通、服务和优良的人力资源,借助大城市所集中的信息源和资金流促进自身建设和发展。 2政府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由于政策的规范力和约束力远大于任何方式的行政干预因此法律政策的保证是发达国家促进技术创新的通常做法。早在1985年美国政府就颁布了中小企业投资法,从税收、融资、贴息贷款等方面扶持中小企业。促进了中小企业包括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一整套法规对金融、证券、票据、会计、知识产权、企业破产、财产清算等都有周密的规矩可循,而这些规矩都立足于鼓励竞争、鼓励创新。 3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值得我们思考的还有硅允许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他们的信条是要奖励敢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些因冒风险而遭失败的人。因此。硅谷人始终对创业津津乐道对失败表现出极高的宽容。 4努力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从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状况来看风险投资发展得好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也就高;反之,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例如美、英、法、日、德5国的风险投资之和占世界总额的90以上。其高新技术产业占据了世界发展的主导地位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也是最好、水平最高的I91。 5充分发挥依托高校的积极作用综观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大学科技园,一般都依托于一所或几所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成果科技园与高校形成鱼水交融的关系有一份统计报告显示1995年“硅谷”高科技公司所创造的850亿美元产值中62来自斯坦福大学师生和校友创办的企业。 参考文献 1StanfordFacts:ResearchandInnovationEBOL2008-l1-lhttp:llwwwstanfordeduaboutfactsresearchhtm1 2SANGCHULPARK,IheRolesofHigh-TechOrientedPrivateCompaniesinScienceCities:ACaseStuayofTsukubaScienceCityinJapanandTaedeokScienceTowninSouthKoreaJKoreaObserver,2000:31,1;ProQuestAsianBusinessandReference 3CasestudyofTaedoksciencetown,TaonmetropolitancitKoreaJHabimtInternational,2oo0(26):213228 4TechnologyandInnovationTransferEBOE12008-11-101http:llwwwrwthaachendeawmainenglishThemesinstitutionscentraladministrationdepartmentuniversity_officeoftechnologytrbtidivisiontechnologyandinnovation 5TechnologieparkHeidelbergEB/OL200-11-1http:/wwwteehnologiepark-heidelbergdefindexphp?id=11 6刘双云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的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06) 7郭晓娟浅谈英国牛津大学科技园的成功之道J中国高等教育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