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来历_第1页
元宵的来历_第2页
元宵的来历_第3页
元宵的来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元宵的来历 元宵作为一种食品,原本是元宵节的专有节令食品。元宵成为一种节令食品,据说是从宋代一种名叫饣追( 的食品发展而来的。饣追子,实际就是一种圆的薄饼,玉篇中说蜀人呼蒸饼曰饣追。北齐书陆法和传记载说:于是设供养,具大饣追薄饼。这说明,饣追作为圆饼并不是宋代才出现的,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只是在当时还没有成为节令食品而已。 另据唐人卢言的卢氏杂说记载,在宋以前,饣追子已经成为了宫廷里的主要食品。太平广记引录了卢氏杂说所记载的一位专为唐代宫中做饣 追子的能手尚食令(专供膳食的官):冯给事入中书祗候宰相,见一老官人衣绯,在中书这里记载的是造饣追子能手(尚食令)在冯给事家做饣追子的过程。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唐代的饣追子已经不同于南北时期的大饣追薄饼了。南北时期的大饣追薄饼可能是蒸的或者是烙的,唐代的饣追子,已经是油炸的大圆饼了看上去有点近于今天的油炸糕或油炸元宵了。 这种近于今天的油炸糕或油炸元宵的饣追子,到了宋代又有很多称谓,而且发展为元宵节的节令食品了。例如北宋人陶谷撰清异录就把这种饣追子称之为上元油2 / 4 饣追了,说明 在北宋时饣追子就已经成为了元宵节的专门食品。可能因为上元油饣追又圆又光又好吃,所以又得名油画明珠。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元宵节的食品,就有这种饣追子。但并不称油饣追,而是称焦饣追。东京梦华录十六日介绍汴京所卖元宵节食品时写道;市人卖玉梅、夜蛾、蜂儿、雪柳、菩提叶、科头圆子、拍头焦饣追。唯焦饣追以竹架子出伞上,装缀梅红缕金小灯笼子,架子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街巷处处有之。从这段记载看,焦饣追乃是元宵节的重要节令食品,所以售卖时还要打旋罗。 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圆子饣追拍也是焦饣追,是焦饣追的另一种称谓。 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元宵节的食品时写道;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宜利少、澄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玉消膏、生熟灌藕、诸色花缠、蜜煎、蜜果、糖瓜蒌、煎七宝姜豉、十般糖之类,皆用镂装花盆架车儿,簇插飞蛾红灯彩益,歌叫喧阗。这里记载的食品是元宵节街上售卖的节令食品。乳精圆子、饣追子居首位。乳糖圆子和饣追柏即后来的元宵,乳糖圆子可能是水煮的,饣追柏可能是油炸的 。 元宵节食品油饣追之所以被称为圆子(浮圆子、3 / 4 乳糖圆子),主要因为这种食品的形状是圆的。圆子之所以逐渐被人们选定为元宵节食品,可能也主要是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元宵之夜,天上的月亮圆圆的人们食圆子有拜月和祭月的意思;圆子圆圆的,象征着天上的月亮。另外,元宵夜,全家人团聚一起,吃着圆圆的圆子,仰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寄托着人们希望团圆幸福的情思。宋代一些诗人颁圆子,也寄托着诗人希望团圆的情思。 宋诗人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坐间成四韵写道: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烂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的团圆事事同,似是在说元宵夜里月是圆的、圆子是圆的、人是团聚的等意思。诗中描写的水煮圆子的情况,很像今天的水煮元宵的情况。圆子浮在水里,像珠子一样翻滚,盛在碗里又白白的、圆圆的,很像天上的月亮,这可能也就是后来圆子又称汤圆的原因。元人伊士珍在郎环记中还记载了一则用以解释元宵节吃圆子的传说:嫦娥奔月之后,异昼夜思惟成疾。正月十四夜忽有童子诣宫求见,曰: 臣,夫人之使也。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4 / 4 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如期果降,复为夫妇如初。这是元宵节食圆子的风俗形成之后附会出来的传说,但传说中的团团如月的思想,耳实地反映了人们元宵之夜追求团聚的理想。元宵节的食品油饣追、圆子被称为元宵始于清代,清代可以说是元宵、汤圆、圆子多种名称并存的时代。这从清代诗人的一些诗中可以得到证明。从当时诗中的描写看,清代已经把圆子称作元宵了,而且做法已经基本与今天的做法一样了清代的文学家李调元在元宵诗中 描写元宵道: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格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元宵夜里人已散去,可是那卖元宵的小饭还在叫卖汤圆。这说明,汤圆一词,在清代已出现了,而且一直相沿到今天今天的南方仍把元宵称作汤圆。清代的时候已经把圆子称作汤圆了,可见那种认为汤圆之始于袁世凯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据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记载,苏州一带的元宵食品还有圆子和油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