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轨道交通三号线土建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编制: 审核: 批准: XXX公司二一四年六月目 录第1章 工程概况1第2章 编制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2第3章 工程测量精度要求3第4章 工程测量职责划分6第5章 施工测量监理目标、监理程序及监理工作内容8第6章 施工准备阶段测量监理工作11第7章 施工阶段测量监理工作137.1 地上控制测量监理工作137.2 联系测量监理工作157.3 地下施工控制测量监理工作177.4 高架区间施工测量监理工作187.5 车站工程施工测量监理工作217.6钻爆法隧道工程施工测量监理工作227.7复合式TBM掘进施工测量监理工作237.8停车场、车辆段施工测量监理工作257.9铺轨基标施工测量监理工作25第八章 竣工测量28第九章 测量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29第十章 测量监理组织机构、设备投入30第1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XX市轨道交通十号线(建新东路-王家庄段)工程线路长度33.42km,其中地下段长度为27.04km,高架线长度为6.38km。本段工程共涉及车站19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1座。环线XX北站纳入十号线BT工程范围,该站沿环线方向长234m,为15m岛式站台车站,西端下穿既有三号线,其余区段位于龙头寺火车站南广场既有地下广场下方。十号线全线设朱家湾车辆段一座,位于环山公园至长河区间东侧,规划用地47.88ha;设王家庄停车场一座,位于规划会展大道北侧,规划用地25.94ha。朱家湾车辆段和王家庄停车场均在本工程内一并建设。建新东路王家庄工程新建1座主变电所和一座二级电源开闭所。新建主变电所为大寺坝变电所,二级电源开闭所为XX北站二级电源开闭所(引自环线所建的周家院子变电所)。本工程控制中心位于大竹林,与轨道交通四、五、九、环线合用,集中运营调度。十号线全线与10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换乘,本段工程与9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换乘,涉及换乘车站10座。1.2 采用的坐标体系本工程平面坐标系统采用XX市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要搞清楚坐标系有地区的独立坐标、54坐标、80坐标三种,高程有独立高程系、56年高程系、吴淞高程、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1.3 计划工期XX轨道交通十号线工程已于2014年4月开工,计划2017年12月全线建成,计划工期3年8个月。第2章 编制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2.1编制依据2.1.1昆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2.1.2昆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施工监理规划;2.1.3昆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设计施工图文件。2.1.4施工合同及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2.1.5国家及XX市现行有关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规范。2.1.6本项目有关文件及会议纪要2.2采用的规范、标准2.2.1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2.2.2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2.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2.2.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2.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2.2.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2.2.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911-2013)2.2.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50299-1999)2.2.10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446-2008)2.2.1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第3章 工程测量精度要求3.1 测量仪器鉴定的要求根据国家和昆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规定:所有使用于施工测量的仪器和工具,必须检定的应定期到指定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检定单位进行检定。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应每年送测绘计量检定所检定;钢尺应有北京市顺义县计量检定测试所(TEL或云南省技术监督局的逐米检定结果,要有贴地和悬空丈量两组数据。在作业时应消除作业环境对仪器的影响。3.2 施工控制网测量要求工程勘测设计前在城市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已建立了专用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施工前应对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按规范要求的精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复测。根据XX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网中各条线路建设的先后顺序,沿线路独立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各条交叉线路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在交叉地段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相重合,每个施工合同段都必须有一个平面控制点和一个水准点与相邻标段的控制点重合。3.3精密导线测量规定3.3.1施工过程中应在业主移交的平面控制网基础上布设精密导线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平均边长(m)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水平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级全站 仪级全站 仪3503441/600002.5465n1/350008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全站仪的分级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规定3.3.2 精密导线应沿线路方向布设,并应采用附合导线或多个结点的导线网。3.3.3 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宜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3.3.4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内2C较差,级全站仪为9,级全站仪为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级全站仪为6,级全站仪为9。3.3.5 水平角观测遇到长、短边需要调焦时,宜采用同一方向正倒镜同时观测法,此时一个测回中不同方向可不考虑2C较差的限差。3.3.6在附合精密导线两端的GPS点上观测时,应联测两个高级方向,若只能观测一个高级方向,应适当增加测回数。3.3.7测距时,一测回三次读数的较差应小于3mm,测回间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4mm,往返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5mm。气象数据每条边在一端测定一次。3.4精密水准测量规定3.4.1施工过程中应在业主移交的高程控制网基础上布设精密水准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符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符合或环线平坦地山地2424DS1因瓦尺往返测各一次往返测各一次8L5n注:L为往返测、符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以Km计);N为单程的测站数。3.44.2精密水准网应沿工程线路布设成附合线路、闭和线路或结点网。车站、隧道洞口或竖井应设置2个以上水准点。3.4.3精密水准点应选择在离施工场地变形区外稳固的地方,墙上水准点应选在永久性建筑物上。水准点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精密水准点间距平均为300m。3.4.4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mm)。标尺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仪器等级视距视线长度20m以上视线长度20m以下因瓦DS1601.03.00.50.33.4.5精密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mm)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0.50.73.01.03.4.6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应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应取三次成果的平均数。3.4.7水准网的数据处理应采用严密平差,并应计算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高差全中误差、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和相邻点的相对高差中误差。第4章 工程测量职责划分根据建设程序和规定,轨道交通十号线土建工程测量任务,由XX市勘测院、第三方三级测量监理(以下简称测量监理分部)、二级测量监理、施工单位测量队负责,各自有明确的责任划分:4.1轨道交通十号线工程各标段的首级控制点由XX市勘测院负责布设,并通过业主主持现场交接桩点,XX市勘测院向施工单位测量队提供使用成果,作为施工放样的基本控制网点。4.2施工单位测量队收到施工区域内施工控制网成果后,应进行复测。复测时对成果没有异议则签字认可;如对该成果有异议,应在接到成果15日内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测量分部申请复核,监理测量分部收到报告后联系业主,要求XX市勘测院复测,重新提供测量控制成果。4.3施工区范围内的加密导线点、加密水准点及以下控制点(主要轴线点、高程点、金属结构安装基准点等),由施工单位测量队负责布设和施测,并提交监理测量分部进行复测、审查。测量监理分部将审查结果和意见以书面形式返回施工单位。4.4对于各个工程部位的施工放样,应根据其工程部位的等级、精度要求,采取相应的放样方法。重要部位的测量放样参数及方法应先报测量监理分部审查,测量成果应在二级测量监理旁站监督认可的基础上报送监理测量分部申请检查,测量监理分部在收到施工单位的报验资料后及时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返回施工单位测量队;一般部位的测量成果由施工单位测量队报二级测量监理确认。4.5重要部位的测量工作内容如下:4.5.1:工程施工前,测量控制点交接桩后出现争议的检测确认工作;4.5.2:非包干制的土石方工程,原始地貌和施工完成面的检测工作。4.5.3:全线施工方加密控制导线点、加密控制水准点的检测;4.5.4:隧道洞口开挖轮廓放线、隧道仰拱首段模板、隧道二衬不同形体钢模台车首次模板定位检测。4.5.5:隧道初支断面及完工后隧道净空断面的检测。4.5.6:隧道贯通误差检查。4.5.7:高架区间和车站桩基、承台定位检查(桩基开挖净空尺寸、垂直度和深度由驻地监理负责),墩柱、盖梁(含支座垫石)模板定位检查(垂直度由驻地监理负责),预制桥面预制梁线性检查、现浇桥面模板定位检查,车站各结构层定位轴线和标高检查,站台板模板检查;成品检查。4.5.8:轨行区人防隔断门安装定位和成品检查。第5章 施工测量监理目标、监理程序及监理工作内容5.1施工测量监理目标测量工作是一项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影响很大的专业性技术强的工作,它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全过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地上地下联系测量、复合式TBM掘进施工测量、地下控制测量、贯通测量、竣工测量等。测量监理必须完成监理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切实执行监理的基本原则,对业主负责。按设计要求保证全部构筑物、设备管线、预埋件准确安装到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因控制点测量、细部测量、基点测量超出规范限差或要求偏差等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或影响设计要求,不能为工程留下测量方面的隐患。具体如下:5.1.1、确保全线按设计要求准确就位,在线路上不产生由于施工控制测量、放样测量的误差而引起修改线路设计。5.1.2、在任何贯通面上,贯通误差均满足规范要求。5.1.3、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测量质量事故的发生,不因测量工作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5.1.4、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并达到业主的预期目的,确保以上监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测量监理工作中将严格树立规范意识,保证测量工作规范化、标准化。5.1.5、建立完善的施工测量交接制度,业主交付的测量成果(GPS点、水准点和精密导线点等),施工单位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查,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控制点遭到人为破坏。其它各测点的原始记录各施测单位必须妥为保存,以备必要时监理进行抽检。5.1.6、对测量工作进行日常的管理和协调。5.1.7、重要部位测量复核工作。 5.2施工测量监理程序施工测量监理程序:承包商按批准的测量方案实施工程师是否批准承包商编制测量方案报工程师审核是否承包商对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成果经自检后报工程师审核是否工程师审查是否合格承包商对成果进行修测、补充与完善是否合格是否进入下一道工序是报第三方测量队审批批准5.3施工测量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1)参加由业主主持的勘测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控制桩交接工作。对交桩点位提出意见和认可,并对交接桩的复测成果进行审核,并监督施工单位对所交桩的保护。(2)审查施测项目的专项施工测量方案、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资质和配备、测量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和年检情况,监督施工单位按测量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测量。(3)负责管理各标段的施工测量质量行为,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4)负责施工加密控制网布设的合理性、完整性、稳定性、成果的可靠性检查。(5)定期开展测量工作检查。(6)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测量资料的完整性、要求施工单位的测量资料上报及时、签字完整。(7)重要部位进行现场旁站监理,随时检查施工单位测设的精密导线、施工放样控制点、细部点及已完工的结构物、构筑物的形体和位置。(8)有权要求承包商提交相应的测量成果,或对其测量成果进行审核,或提示施工单位对其测量成果进行复核。(9)参加各标段内的施工测量工作会议,并定期开展测量工作检查。5.4 施工单位测量队的工作内容施工单位测量队是施工测量的直接责任者,对其承包项目的所有施工测量成果负有不可推卸的全部责任。它的任务是:制定其施工区内的施工测量技术方案,主要测量设备的配制,测量人员的构成等事项,并向测量监理进行报审;其次是对施工区域内的控制网进行核查和根据需要报测量监理认可;施工单位测量队应独立完成工程施工中的细部放样、轴线放样、土石方开挖工程量测量、工作基点测量、竣工测量并及时将测量成果报驻地监理初步审核,合格后报测量监理审查、检验、批复。对施工区内的测量控制点的稳定性、可靠性负有保护的责任,对怀疑点位有变化或施工中不慎碰撞的控制测量桩点负有及时上报给业主测量中心和监理部的责任,并应承担监理要求进行的复检工作。对若因施工影响需要拆除的测量桩点,施工测量单位应提出申请,报监理、业主批准后实施。第6章 施工准备阶段测量监理工作6.1 施工准备阶段测量监理工作6.1.1、测量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包商质保体系的完善程度,在施工准备阶段,测量监理的重点是对各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测量多级复核制度的落实情况、测量技术人员、设备、施测方案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重点监控,以确保监理总目标的实现。6.1.2、为确保本工程隧道顺利贯通,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事先编制施工测量专项测量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网的布设,仪器的选用,观测方法的确定,测量精度的分析预估,保证质量的方法及措施等方面。6.1.3、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须提交的专题测量方案主要有:控制网的复测与加密方案,各子项的定位测量方案,深基坑的施工监测方案,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方案,地上地下联系测量方案,地下导线的布设方案,复合式TBM姿态人工测量校核方案、管片姿态人工监测方案,复合式TBM自动导向系统的人工监测方案,贯通测量方案,竣工测量方案等。6.1.4、监理方法:(1)审核施工单位测量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是否完善;(2)审核施工单位测量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是否健全;(3)审核施工单位测量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资格条件是否具备;(4)审核施工单位拟投入的测量仪器及设备是否满足本工程的需要;(5)审核施工单位投入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及设备的检定情况;(6)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测量技术方案是否达到了工程要求,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6.2 测量控制点交接 由业主主持,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方人员共同参加勘测单位的控制点交接工作,实地查看控制点的位置、标志,经各方认可后签订交接桩协议。 施工单位应对照勘测方提供的数据成果,复测所有交接的控制点并以书面形式的复测报告提出意见或给与确认。对施工单位有疑问的控制点位由业主通知勘测方进行再次核实。6.3 测量控制点加密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可适当加密导线点和水准点。加密导线应为附合(或闭合)导线,加密导线按精密导线技术要求;加密水准点为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施工单位的加密控制点成果必须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而且施工单位应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复测、检查。6.4 原地面的复测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在隧道口、深基坑、出入口通道、车辆段和停车场等开挖、填筑等原地面进行测量时,应及时向监理报验,同时通知业主、总包单位共同参加收方。第7章 施工阶段测量监理工作7.1 地上控制测量监理工作7.1.1、地面控制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复测业主移交的GPS控制点、精密导线点、精密水准点,布设为满足工程需要而加密的施工控制网,以及专项调查与测绘等。7.1.2、工程开工前,业主应向相关施工单位和监理提供首级控制网点,各方签署交接桩文件纪要。施工单位接桩后,必须对首级控制网进行复测和对桩点进行保护,复测情况及保护措施报告须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并于接桩后15天内上报至业主审定。7.1.3、地面首级控制网检测无误后,施工单位应根据检测的控制点再进行施工专用控制网的布设,以保证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平面控制网的加密1)业主移交提供的首级控制点的密度与数量并不一定能满足施工的需要,为了施工的便利,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施工加密控制网,以满足施工放样、隧道贯通测量等测量工作的需要。2)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应根据设计文件及测量规范确定,一般应按照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所示(表3.4-1):表3.4-1平均边长(m)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级全站仪级全站仪3503561/600002.5461/350008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全站仪的分级标准见下表(表3.4-2):表3.4-2级 别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11+110-6D23+210-6D65+510-6D注:表中D是测距的边长,以km为单位。3)导线应沿线路方向布设,并应采用附合导线或多个结点的导线网形式。4) 精密导线测距边在进行严密平差前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高程归化和高斯投影改化,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严密平差,并按规定进行精度评定。(2) 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1)在对业主提供的首级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的同时,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沿线路走向布设施工专用高程控制网。施工专用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附合路线、闭合路线或结点网,高程控制点必须布设在沉降影响区域以外且能长久保存的地方。2)施工专用高程控制网应采用城市轨道交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其路线高程闭合差应在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之内,并采用严密平差法进行平差。3)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7.1.4、监理方法:(1)参与业主主持的对施工单位进行交接控制点的工作,并签署交接桩文件纪要。(2)审核施工单位的首级控制点复测方案、作业过程及复测成果,检查施工单位对控制点的保护措施。(3)审查施工单位的加密控制测量方案,旁站施工单位的测量过程,并根据施工单位外业观测记录计算复核控制测量测角、测距、高差测量精度,抽检控制点的测量数据,检查加密点的成果资料。7.2 联系测量监理工作(一般盾构才有)本复合式TBM区间联系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地面导线测量、水准测量、竖井定向及高程传递测量、地下导线测量及地下水准测量等工作。7.2.1、导线及水准测量(1)地面导线及水准应附合在高等级控制点上。近井点应与GPS点或高等级控制点通视,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图形。(2)导线应参照如前所述的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并进行严密平差,地面导线全长不应超过350m,近井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10mm,相邻两导线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应小于8mm。(3)水准应参照城市轨道交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其近井水准附合或闭合路线的闭合差应小于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7.2.2、定向测量定向测量的方法主要有:铅垂仪、陀螺经纬仪联合定向法;联系三角形定向法;导线定向法及钻孔定向法。(1)铅垂仪、陀螺经纬仪联合定向法1)采用此法进行定向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应采用级以上全站仪,其标称精度不应低于2”,3mm+210-6D;陀螺经纬仪一次定向精度应小于20”; 铅垂仪投点中误差应在3mm以内;全站仪测定铅垂仪纵轴坐标的中误差应在3mm以内;从地面近井点通过竖井定向,传递到地下近井点的坐标相对地面近井点的允许误差应10mm以内。2)铅垂仪投点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铅垂仪的支承台(架)与观测台应严格分离,互不影响作业;铅垂仪的基座或旋转纵轴应与棱镜旋转纵轴同轴,其偏心误差应小于0.2mm;全站仪独立三测回测定铅垂仪的纵轴坐标互差应小于3mm。3)陀螺经纬仪定向方法应采用手动逆转点法等,也可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定向方法,定向时符合下列规定:独立三测回零位较差不应大于0.2格;当绝对零位偏移大于0.5格时,应进行零位校正,观测中零位读数大于0.2格时应进行零位改正;测前、测后各三测回测定的陀螺经纬仪两常数平均值较差不应大于15”;三测回间的陀螺方位角较差不应大于25”;两条定向边陀螺方位角之差的角值与全站仪实测角较差应小于10”;每次独立三测回测定的陀螺方便角平均值较差应小于12”。独立三次定向陀螺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应小于8”。(2)联系三角形定向法每次联系三角形定向均应独立进行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定向成果。1)井上、井下联系三角形应满足下列要求:两悬吊钢丝间距不应小于5m;联系三角形应尽量布设成伸展形状,近井点与两钢丝形成的定向角应接近于零,在任何情况下其定向角都应小于3;近井点与其最近钢丝间距离与两钢丝间距离比应大约等于1.5;传递方向时应选择经过小角的路线。2)三角形边长测量应采用检定过的钢尺,读数时应估读至0.1mm,每次应独立进行测量三测回,每测回往返三次读数,各测回较差应小于1mm。地上与井下测量同一边的较差应小于2mm。3)角度观测应采用级以上全站仪或DJ2级光学经纬仪,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六测回,测角中误差应控制在2.5”以内。4)各测回测定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不应大于12”,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为8”。(3)导线定向法1)从地面向地下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定向,其垂直角应小于30。2)导线定向时应采用具有双轴补偿功能的全站仪。当采用光学经纬仪进行定向时,应严格检查仪器横轴的倾斜误差,当横轴倾斜误差较大时,必须进行横轴倾斜改正,导线定向的距离必须进行对向观测。3)导线定向测量应按照如前所述的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作业,定向边中误差应控制在8”以内。7.2.3、高程传递测量传递高程的测量方法有:悬垂钢尺法;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将地面上的高程传递到地下去时,必须先对地面上的近井水准点进行稳定性检查,确认其高程数据无误时,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1)悬垂钢尺法1)悬垂钢尺法传递高程,就是将检定过的钢尺一端悬挂在架子上,其零端放入竖井中,并在该端挂一重锤(一般为10kg),一台水准仪A安置在地面上,另一台水准仪安置于隧道中,两台水准仪同时进行观测,再经过计算,则可将地面上的高程数据传递至井下近井水准点。2)传递高程时,每次应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应变换仪器高度,三测回所测得的地上、地下水准点的高差较差应小3mm。(2)水准测量法及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当明挖施工或暗挖施工通过斜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或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其测量精度与地下施工控制水准测量相同。7.2.4 监理方法:(1)审查施工单位的联系测量施测方案和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精度及预测误差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2)旁站联系测量的全过程,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按批准的测量方案进行施测,施测时的操作方法是否规范。(3)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并对施工单位报验的成果进行确认。7.3 地下施工控制测量监理工作7.3.1、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1)当隧道掘进在直线段每200米、曲线段每100米时,应布设地下施工控制导线。(2)地下施工控制导线点应布设在隧道的两侧墙壁上,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线隧道应每100m左右布设一点,曲线隧道应每60m左右布设一点,以竖井定向建立的基线边为坐标和方位角作起算依据。(3)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应采用级以上全站仪进行测量,左、右角各测六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4”,边长往返观测各三测回,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应小于2*(a+bd)。(4)施工控制导线最远点点位横向中误差应25mm以内。(5)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前,应对已有的施工控制导线前三个点进行检测,选择稳定的施工控制导线点进行施工控制导线延伸测量。(6)地下施工控制导线在隧道贯通前最少应测量三次,重复测量的坐标值与原测量的坐标值较差应小于10mm。7.3.2、地下施工高程控制测量地下施工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施测,并应从地下水准点开始起算。7.3.3监理方法:(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地下控制点测量方案,审核方案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能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2)旁站施工单位控制测量的全过程,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批准的测量方案进行施测。7.4 高架区间施工测量监理工作7.4.1 一般规定(1) 高架区间施工测量应包括桩基放样、承台放样、墩柱放样、和架梁施工测量。(2)对高架区间线路中线进行测量前,应对有关精密导线点、GPS点和精密水准点进行检测,检测所有的仪器、方法与精度要求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桥墩放样测量前,应对线路中线进行检测。(3)线路中线的测设,应从高架区间线路的整体考虑,分施工区段编制实施性方案。线路导线应布设成起讫与GPS点或精密导线点的附合导线,平差后应将各线路中线点规划到设计位置上。桥墩中心线点的横向允许误差应在5mm之内,分区、分段放样的相邻墩位、中线和导线点的连接部位应进行联测。(4)高架区间线路施工高程测量,应附合到施工高程控制点上,并应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高架线路施工高程控制测量,应按精密水准测量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施测,其水准线路闭合差应在8Lmm之内。(5)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下述内容进行复测,并向测量监理提供完整的复测资料。7.4.2 高架区间的桩基础、承台、高架桥墩、盖梁等重点部位施工测量监理工作(1)桩基础施工开挖时,应以施工控制桩为依据,测设桥墩基坑边线和基础结构混凝土模板位置。当桥墩采用灌注桩结构施工时,同样应以施工控制桩为依据测设灌注桩位置。基底或灌注桩底的高程和基础结构混凝土面或灌注桩承台混凝土面的高程,应利用施工水准点测定,两次测量的较差应小于10mm。(2) 桩基础测量所要达到的施工精度见下表:项目允许误差中心位置纵横向5mm平面尺寸20mm桩孔垂直度0.5%基底高程土-50mm 石+50mm -200mm基顶高程20mm(3) 桥墩承台施工测量必须满足的施工精度要求见下表:项目允许误差中心位置纵横向10mm平面尺寸30mm厚度30mm顶面高程20mm(4)桥墩施工测量一般规定: 1)根据主控制网和中线控制桩施放桥墩墩位。先将线路分成若干段,每段包含几个桥墩,确定各段的起止点,要求各段的起止点间通视。首先应用两个以上的控制点放样起止点,测量两次放样出来的点位之间的距离,如果此距离小于7mm,测取平均位置作为使用点位。2)观测起止点间距离,若该段包含n跨,则距离误差应小于5mm,再检测每一跨的距离,和设计值之差也应小于5n mm。3)在起止点间内分出各桥墩中心,内分时应将距离误差平均分配给各跨。4)检测各中心的横向误差,其值应小于5mm,再检测每一跨的距离,和设计值之差也应小于5mm。5)控制点放墩中心,横向放样允许误差应在5mm之内,墩中心间距的允许误差为5mm。各跨的纵向累积允许误差应在n mm(n为跨数)之内。6)桥墩放样后,应测设施工控制桩。施工控制桩中的一条连线必须垂直于线路方向,每条线的两侧应至少测设2个施工控制桩。7) 桥墩中心定位后,应测设如下图所示的“米”字形施工护桩。桥墩中心桩和米字桩埋好后,应通知测量监理检测合格后,才能施工。8)桥墩及基础施工,用米字桩进行平面控制。基底和承台的高程,应使用附近的施工水准点引测,两次测量的较差应小于10mm。基础施工完毕或到达承台面时,需根据米字桩恢复桥墩中心。9)墩身施工中,要对墩中心平面位置和高程以及墩身垂直度进行控制。墩中心平面位置由米字桩检测,误差三角形边长应小于5mm,取重心。分段施工墩身,其高度从基础顶面或承台面用钢尺在四个位置向上量取,四个高度值的较差应小于10mm。墩身每灌注一段砼,承包商应进行墩中心和墩身垂直度的检测,墩中心纵横向偏差应小于10mm,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自检结果填表呈报给测量监理。10)墩身建成,在墩中心位置埋设钢板,钢板边上预先焊接一突起物,以备设置水准点。然后用米字桩两次投影中心,较差小于5mm时,标志平均位置。精确测量墩顶钢板上预埋水准点高程。11)相邻几个桥墩建成后,要对恢复后的墩中心位置进行检测,和另外承包商邻接的3-4个桥墩应和相邻的2-3个桥墩连测,进行墩顶中心点位的改正和归化工作。12)高架桥墩身施工精度要求见下表:项目允许误差中心位置纵横向10mm轴线偏差距3mm垂直度0.1%且小于10mm平面扭角5mm墩顶高程10mm13)盖梁施工精度要求如下表:项目限差盖梁纵横向5mm盖梁尺寸20mm盖梁轴线偏距5mm盖梁顶面高程-10, 0 mm7.4.3 监理方法测量监理负责现场旁站监督检查、测量资料的审核和签署。7.5 车站工程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根据施工特点,车站施工测量应包括: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测量,施工开挖施工测量,主体结构施工测量,附属结构施工测量等,其具体监理实施方法分别如下。7.5.1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测量 围护基坑时,其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围护结构地面中心线应依据精密导线点或加密点进行放样,放样误差应在5mm之内;(2) 对于各种沟槽施工中应测量其深度、宽度和铅垂度;(3) 竣工后,测定围护结构实际中心位置和设计中心线的偏差。7.5.2施工开挖施工测量 采用自然边坡的基坑,其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设计图纸,其边坡线位置放样允许误差为50mm;(2)当及其冠梁施工完成后,即将基坑轴线及线路中线设放到冠梁上,随时指导开挖,检查宽度和深度,其放样误差控制在5,其中各轴线间应相互检测,轴线误差为3mm;(3)基坑开挖至底部后,应采用附合路线形式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基底线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为10,横向允许误差为5mm。7.5.3主体结构施工测量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将平面及高程控制点传递到基坑后,以这些控制点作依据,设放线路中线及各轴线和高程点于基坑四面的墙上,再以这些控制点指导各项施工。施工放样主要有:墙板边线,梁、柱中线及预埋件位置。(1)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依据线路中线,在底板垫层上标定出钢筋摆放位置,放线允许误差为10。(2)结构边、中墙模板支立前,按设计要求,依据线路中线放出边墙内侧和中墙中心线,放样偏差控制在10。(3)顶(中)模板安装过程中,将线路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在模板上,并测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测量误差控制在+100之内,中线测量误差控制为10,宽度测量误差控制在-1015之内。(4)梁柱中线放样。根据线路中线和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把梁柱中线放样到实地上,并检查其施工误差,放样误差为10。(5)预埋件位置放样。先按图纸算出预埋件的平面位置,然后根据线路中线和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把坐标设放到实地上。其精度控制为5。7.5.4 附属结构施工测量附属结构放样包括:钻孔桩中线放样,开挖轴线放样,结构中线放样,变形缝位置放样等。其方法和精度与主体结构施工放样相同。7.5.5 监理方法测量监理负责重要部位的旁站监督检查、测量资料的审核和签署。7.6钻爆法隧道工程施工测量监理工作7.6.1线路中线或结构中心线测设应利用地下平面控制点及施工导线点,高程控制线测设应利用地下高程控制点或施工高程点。7.6.2线路中线或结构中心线测定宜采用不低于级全站仪,高程控制线宜采用不低于DS3级水准仪测定。隧道每掘进3050m应重新标定中线和高程控制线,标定后应进行检查。763曲线隧道施工应视曲线半径的大小、曲线长度及施工方法,选择切线支距法或弦线支距法测设中线点。7.6.4利用激光指向仪指导隧道掘进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激光指向仪设置的位置和光束方向,应根据中线和高程控制线设定;(2)仪器设置必须安全牢固,激光指向仪安置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m。(3)隧道掘进中,应经常检查激光指向仪位置的正确性,并对光束进行校正。7.6.5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时,宜以中线为依据,安装超前导管、管棚、钢拱架和边墙格栅以及控制喷射混凝土支护厚度,其测量允许误差为20mm。7.6.6采用弦线支距法测设曲线时,与弦线相对应的曲线矢距在下列条件下,应以弦线代替曲线:(1)开挖土方和进行导管、管棚、格栅等混凝土支护施工,矢距不大于20mm;(2)混凝土施工时,矢距不大于10mm。7.6.7隧道二衬结构施工测量前应进行贯通测量,贯通测量误差应满足:横向贯通误差不应大于50mm、高程贯通误差不应大于25mm。相邻车站或竖井间的地下控制导线和水准线路应形成符合线路并进行严密平差。7.6.8隧道二衬结构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以平差后的地下控制点作为二衬施工测量依据,进行中线和高程控制线测量。(2)在隧道未贯通前必须进行二衬施工时,应采取增加控制点测量次数(联系测量和控制点复测)、钻孔投点以及加测陀螺方位等方法,提高现有控制点精度,并以其调整中线和高程控制线。同时应预留不小于150m长度的隧道不得进行二衬施工,作为贯通误差调整段。待预留段贯通后,应以平差后的控制点为依据进行二衬施工测量。7.6.9用台车浇筑隧道边墙二衬结构时,台车两端的中心点与中线偏离允许误差为5mm。曲线段台车长度与其相应曲线的矢距不大于5mm时,台车长度可代替曲线长度。台车两端隧道结构断面中心点的高程,应采用直接水准测设,与其相应里程的设计高程较差应小于5mm。7.6.10监理方法测量监理负责重要部位的旁站监督检查、测量资料的审核和签署。7.7复合式TBM掘进施工测量监理工作7.7.1TBM掘进隧道施工测量工作包括洞内施工导线测量、施工水准测量、隧道中线测量、TBM始发位置测量、TBM拼装测量、TBM姿态测量、衬砌环片测量及自动导向系统准确性的人工监测等。7.7.2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复合式TBM掘进过程中隧道中线平面和高程位置的允许偏差均不能大于50mm。为控制复合式TBM的掘进方向,各复合式TBM均配备了一套自动导向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激光经纬仪、激光接收靶、控制箱、计算机及其它配套设备组成。7.7.3该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首先由固定在隧道上方的激光经纬仪(已根据后视参考点确定自身位置)发出的激光束被固定在复合式TBM前体上方的激光接收靶接收到,根据激光束的照点位置,可以确定激光接收靶的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根据激光接收靶内的双轴测斜传感器,可以确定激光接收靶的俯仰角和滚转角,激光经纬仪可以测得其与激光接收靶的距离。以上数据随推进千斤顶和中折千斤顶的伸长值及盾尾与管片的形式显示在控制室的屏幕上,通过对复合式TBM当前位置和设计位置的综合比较,复合式TBM操作手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操作方法尽快且平缓地逼近设计线路。如此往复操作,就可以在每环的掘进中很好地控制住复合式TBM的掘进方向,使之与设计线路的偏差保持在较小的允许范围内。7.7.4导向系统的控制和检测激光经纬仪第一次定位采用人工测量,随后的定位可由自动导向系统自己确定,激光经纬仪与激光接收靶的距离一般为100200m,为了确保该自动导向系统的准确性,将利用人工测量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其主要测量内容为:(1)导向系统的正确性与精度复核,主要包括对导向系统中的TCA仪器和棱镜位置进行测量与复核。(2)复合式TBM掘进时的实时姿态测量。主要包括复合式TBM与线路中线的平面偏离值、高程偏离值、纵向坡度、横向旋转和切口里程的测量,各项测量误差应满足规范要求。(3)施工中对导向系统进行检核,保证初衬砌环的中心偏差和环片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姿态正确。(4)施工中的成环管片环位置和姿态测量。(5)复合式TBM姿态测量,提供瞬时复合式TBM与线路中线的平面、高程偏离值、复合式TBM的旋转角度。7.7.5复合式TBM掘进中测量监理的重点:(1)复合式TBM数据计算和输入。由于设计图纸仅提供线路的平面、高程参数,指导隧道掘进的主要数据为隧道中心线的三维空间坐标,隧道掘进前施工单位测量队应进行隧道中心线三维空间坐标数据计算(逐米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报监理复核确认。(2)自动导向系统准确性的人工监测是确保隧道正确掘进和贯通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施工单位测量队对自动导向系统准确性的人工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应报监理确认,监理视具体情况跟踪检查或独立复核。7.7.6监理方法: (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复合式TBM试验施工测量专项技术方案,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2)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数据,检查其数据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3)旁站监督检查施工单位过程测量是否按专项方案进行,测量数据是否真实可靠。(4)检查施工单位地下施工导线测量、水准测量成果;审查施工单位自动导向系统准确性的人工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确保复合式TBM的正确掘进。7.8 停车场、车辆段施工测量监理工作针对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的施工条件及其施工内容,土石方开挖均较大、人工开挖边坡、锚杆挡墙的施工等。测量方面有下面的要求:7.8.1施工前对停车场、车辆段原始地貌进行复测。利用10m方格网覆盖整个车辆段、停车场,原始数据施工、监理、业主三方签字确认。7.8.2在开挖过程中,检查清表后的断面数据,对其进行复测。中间回填及其中间开挖的监理检查。7.8.3开挖到设计高程、回填到设计高程的部位,施工单位要上报测量资料,测量监理进行复核确认。7.8.4断面测量:应视地形情况,结合施工放线和土方量计算的需要,合理选定横断面的位置和数量(填挖零点断面必须测绘)进行测量。测绘误差(与实地比较)允许值为:高程误差:(h/100+L/200+0.1)(m)横向距离误差: (L/100+0.1)(m)(其中h和L分别为检查点至中线桩的高差和水平距离)7.8.5边坡的测量监理工作(1)在边坡施工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开挖边线,边坡高度不大于8米的一次性开挖到位后通知测量监理进行检查,同时施工单位要把放线资料提交监理部。检查合格后才能浇注砼。大于8米的边坡,每个工作循环驻地监理都要严格控制。(2)在边坡开挖和施工完成后每10 米施工单位要测量一个横断面(断面资料包括断面数据和断面图)。并且上报测量监理审核、复测。7.9铺轨基标施工测量监理工作为确保地铁轨道铺设位置的设置精度,铺轨前需要建立高精度铺轨测量控制网,并埋设铺轨基标作为铺轨测量控制点。铺轨基标不但是建设期间指导轨道的铺设的测量控制点,也是运营期间用于轨道维护的测量控制点。为保证架设轨道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准确及行车的平稳与舒适,精确的测设铺轨基标是保证轨道线形质量的关键。7.9.1基标种类及埋设(1)基标种类基标分为控制基标与加密基标。 (2)基标埋设 1)埋设位置:铺轨基标的埋设位置主要根据道床设计的类型、排水沟设计位置确定。可埋设在线路中线上(轨道中心线上)以及线路一侧的排水沟内、道床上、结构边墙上或路肩上。2)埋设间距:控制基标的埋设位置与对轨道中心和轨顶高程为固定值为等高距,通常为300500mm。控制基标的中心位置与对应线路中线点在法线上的距离为固定值D,当采用碎石道床时D=3000mm,当采用整体道床、水沟设置在两侧时D=1500mm。控制基标在直线段每120m设置一个,曲线段除曲线要素点上及竖曲线的变坡点和道岔中心点设置控制基标外,还应每60m设置一个。加密基标在直线段每6m设置一个,在曲线段每5m设置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西北旺外墙改造项目质量保障及施工合同
- 2025年度事业单位员工退休待遇补充合同
- 2025保险代理咨询服务合同模板(含保险科技)
- 河北省昌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光伏产品代理进口合作协议
- 海南省万宁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电脑包年维护合同含硬件更换与故障响应服务
- 海南省澄迈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石材幕墙安装与工程款支付进度合同
- 2025年度拆迁安置房买卖及物业管理合同
- 现代农业技术讲座课件
- 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交底
-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课件
- 初中数学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修订)第十三章轴对称等边三角形 导学案
- DB11-T1515-2018养老服务驿站设施设备配置规范
- 政府会计制度应用课件
-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 有色金属贵金属冶金
- 2020外研社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课文翻译
- 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
- 外科医学—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