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基帷幕灌浆施工报告.doc_第1页
堰基帷幕灌浆施工报告.doc_第2页
堰基帷幕灌浆施工报告.doc_第3页
堰基帷幕灌浆施工报告.doc_第4页
堰基帷幕灌浆施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云南 金沙江金沙江 金安桥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 大坝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大坝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合同编号:JAQ/C3) 上、下游围堰基础处理工程上、下游围堰基础处理工程 分部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 施施 工工 报报 告告 中国水电四局金安桥工程项目中国水电四局金安桥工程项目 二二 0000 六年七月六年七月 批准: 审查: 校核: 编写: 一、概述一、概述 1 1. .1 1 简简述述 金安桥水电站上、下游围堰为不过水土石围堰,上游围堰位于坝轴线上游约 130m 处。 堰顶 EL1345.0m,堰顶宽 15m,堰顶长度 257.8m,采用全年 3.33%的流量 10600m3/s,做 为挡水设计标准,相应上游水位 1342.21m。堰体采用复合形式防渗,即河床部分 EL1307.0m 以下采用混凝土墙防渗,墙体厚度 0.8m,两岸岸坡采用帷幕灌浆处理防渗, EL1307.0m 以上堰体采用土工膜防渗。 下游围堰位于坝轴线下游约 705m 处。堰顶 EL1316.0m,堰顶宽 15m,堰顶长度 189m,采用全年 3.33%的流量 10600m3/s,相应下游水位 1312.08m。下游围堰堰体防渗与 上游相同,河床部分 EL1298.2m 以下采用混凝土墙防渗,墙体厚度 0.8m,两岸岸坡采用 帷幕灌浆处理防渗,EL1298.2m 以上堰体采用土工膜防渗。 1 1. .2 2 水水文文地地质质条条件件 上游围堰右岸为一台地,地形平缓,平均坡度约为 1015,左岸地形较陡,岸坡 坡度为 3545,局部为陡壁。两岸基岩裸露,出露岩层为玄武岩夹火山角砾熔岩及凝 灰岩。围堰部位两岸边坡岩体强风化深 24m,弱风化上部深 517m,弱风化下部埋深 2035m,河床部位缺失强风化及弱风化上带岩体,弱风化下带埋深 1018m,其上部岩 体具弱中等透水性,透水率 2Lu60Lu 不等。 下游围堰右岸为 12 号冲沟口,冲沟上游江边为一基岩陡坎,陡坎 EL1320m 以上地形 平缓,坡度约 2025,左岸地形相对较陡。右岸基岩裸露,仅冲沟口有少量坡洪积物, 左岸江边基岩裸露,EL1330m 以上为崩塌松散堆积体。围堰部位两岸边坡岩体强风化深 510m,弱风化上部深 1015m,弱风化下部埋深 2035m,河床部位缺失强风化及弱风 化上带岩体,弱风化下带埋深 1020m。堰基岩体一般为弱透水性,浅表部局部属于中等 透水性。 1 1. .3 3 堰堰基基帷帷幕幕灌灌浆浆防防渗渗标标准准、参参数数及及灌灌浆浆压压力力 1、堰基帷幕灌浆防渗标准: 幕厚:5m;透水率:q7.5Lu;允许渗流梯度J6;渗透系数 k=10- 4cm/s10-5cm/s。 2、堰基帷幕灌浆防渗参数: (1)上游围堰 幕厚:5m; 幕深: d30m; 排数:N2 排; 排距:R1.5m; 孔距:a1.52.0m。 (2)下游围堰 幕厚:2.53.0m; 幕深: d20m; 排数:N1 排; 孔距: a1.52.0m 。 3、灌浆压力 设计最大灌浆压力:P=0.70Mpa; 起始段灌浆压力:P=0.25Mpa0.3Mpa; 各排孔在 16m 以下灌浆压力 0.60Mpa0.70Mpa,并随深度视地质情况酌情增加。 1 1. .4 4 堰堰基基帷帷幕幕灌灌浆浆主主要要工工程程量量及及工工期期安安排排 1、主要工程量 堰基帷幕灌浆主要工程量见表 1 上游堰基帷幕灌浆工程量统计表上游堰基帷幕灌浆工程量统计表 钻孔深度(m) 单元编号 混凝土岩石合计 注灰量 (kg) 封孔 (kg) 单耗 (kg/m) 备注 119388.6407.6133990 344.80 212343.2355.294621.6 275.70 312311.6323.6138779.6 445.38 456260316106663.7 410.25 512287.3299.326082.7 90.79 612289.2301.261399.8 212.31 712271.2283.294261.0 347.57 812271.2283.242389.4 156.30 912271.2283.231452.6 115.98 1011.8271.4283.226366.3 97.15 1111.6271.6283.222106.8 81.39 1211.2272283.218787.5 69.07 1311.2272283.226275.7 96.60 1431.9251.5283.416964.7 67.45 155224129333415.6 138.65 合计288.742734561.7873557 204.44 下游堰基帷幕灌浆工程量统计表下游堰基帷幕灌浆工程量统计表 单元编 号 钻孔深度(m) 注灰量 (kg) 封孔 (kg) 单耗 (kg/m) 备注 混凝土岩石合计 18155.5163.551747.7 332.8 240130170118464.4 911.3 2 16.4218.4 3810010837566.7 375.7 410120.8130.852284.9 432.8 521.342.6263.9256408.7 1323.5 5 72.6927.65100.3414017.3 507.0 合计合计 176.39176.39578.57578.57754.96754.96330489.7330489.70 0571.2571.2 3、施工工期: 上游围堰帷幕灌浆 2006 年 2 月 15 日2006 年 5 月 21 日;下游围堰帷幕灌浆 2006 年 2 月 19 日2006 年 6 月 21 日。 由于上游围堰开挖体型更改,增加 9 个灌浆孔施工时段为 2006 年 4 月 29 日2006 年 5 月 16 日 下游围堰加密孔施工时段为: 2 单元加密孔:2006 年 4 月 3 日2006 年 4 月 29 日 5 单元加密孔:2006 年 4 月 24 日2006 年 5 月 6 日 在下游围堰帷幕灌浆施工过程中,由于和填筑施工互相干扰,左岸 1 单元 1#、2#,右 岸单 3 单元 1#、2#孔,在填筑施工完成后于 2006 年 6 月 17 日至 2006 年 6 月 23 日施工完 成 二、施工布置二、施工布置 2 2. .1 1 施施工工道道路路 上、下游围堰右岸帷幕灌浆施工道路均利用围堰水下部分填筑时已形成的道路,左岸 施工道路主要为 R9 道路(上游)和 R5 公路(下游) 。 2 2. .2 2 施施工工供供水水 施工用水主要为钻孔、灌浆用水,上游围堰在左岸堰头与R9公路相交部位布置10m3的 水箱,采用4水泵从金沙江抽取供给,从水箱至工作面主管采用2钢管,然后采用1 橡胶管分支向各作业面供水。 下游围堰在R6公路终点上游侧EL1320部位(右岸堰头)布置10m3的水箱,采用4水泵 从1#导流洞出口明渠抽取供给,从水箱至工作面主管采用2钢管,然后采用1橡胶管分 支向各作业面供水。 为了保证施工作业面所需水压力,从水箱至工作面的2钢管上增设一台2的增压泵。 2 2. .3 3 施施工工用用电电及及照照明明 上下游围堰当时正进行防渗墙施工,施工用电均以接引至施工面,上下游围堰帷幕灌 浆施工用电均可从现有线路上直接接取。 施工照明在上、下游围堰堰头部位各架设 1 个 3KW 镝灯,工作面采用 1KW 碘钨灯照明。 2 2. .4 4 施施工工通通讯讯 施工时采用手机配合内部无线对讲机联系。 2 2. .5 5 制制浆浆系系统统 上、下游围堰左右岸堰头部位各设一个制浆站,制浆站采用 40 钢管搭设能储存 10t 水泥的水泥平台及防护架,制浆站面积约 40m2。制浆站内采用 1 台 ZJ-800 型高速搅拌机 制浆,1 台 1m3贮浆桶储浆,1 台 BW250/50 型输浆泵输浆。 制浆站拌制标准浓浆输送至各中继站,由各中继站输送至各施工机组,各施工机组根 据所需配制浆液,各灌浆机组安装 1 台 2200L 搅拌桶,1 台 SGB610 型灌浆泵。 2 2. .6 6 废废渣渣废废水水处处理理 施工废水、废浆和岩粉等通过临时排水沟引至集水坑(上游围堰集水坑布置在堰体下 游侧,下游围堰集水坑布置在堰体上游侧) ,经沉淀后排放,集水坑内沉积物定期清理并 运至指定弃渣场。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三、施工工艺及方法 3 3. .1 1 钻钻孔孔 1、孔位布置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位置进行布孔,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 10cm。如有 特殊原因需调整孔位时,报经监理人批准后实施,并记录实际孔位、孔深。 2、钻孔设备 帷幕灌浆孔采用 12 台 SGZ型回转式地质钻机配人造金刚石钻头进行钻孔。 钻机固定:水平段沿围堰轴线铺设轨道,即在浇筑齿墙混凝土时预埋插筋与槽钢 (10)焊接固定,地质钻机座在槽钢上用螺杆固定。斜坡段的采用钢角架搭设施工平台进 行施工。 3、钻孔顺序 孔口装置帷幕灌浆序孔序孔压水检查孔。 双排帷幕孔区按先下游排后上游排的顺序施工。 4、钻孔孔径和钻孔深度 帷幕灌浆孔孔口段钻孔孔径为 76mm,以下孔径一般为 56mm。孔口及质量检查 孔开孔孔径为 91mm,终孔孔径为 76mm。覆盖层内钻孔孔径为 91mm,岩石内第一 段钻孔孔径为 76mm,以下为 56mm。帷幕灌浆孔孔深达到弱风化岩石下带 1m。 5、孔向、孔斜控制 (1)钻孔时钻机固定平稳并用罗盘量测钻机立轴角度,使之符合设计孔向。 (2)帷幕灌浆孔、质量检查孔均测孔斜,以确保防渗帷幕的连续性,采用测斜仪进 行孔段测斜,垂直的或顶角小于 5的帷幕灌浆孔,孔底偏差不得大于表 2 的规定值。发现 钻孔偏斜值超过设计规定时,应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 帷幕灌浆孔孔底允许偏差帷幕灌浆孔孔底允许偏差 表表 2 孔深(m)2030405060 单排孔0.250.450.701.001.30 允许偏差(m) 二排孔0.250.500.801.151.50 顶角大于 5的斜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上表中的规定适当放宽, 但方位角的偏差值不应大于 5。 深孔钻进时,应严格控制孔深 20m 以内的偏差。 6、钻孔记录 钻孔时,对孔内情况(如钻孔漏水、涌水、塌孔、掉块、掉钻、回水颜色等)按要求 进行详细记录。 7、特殊处理 钻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块难以钻进时,先进行灌浆处理,再行钻进。如发现集中涌 水,应查明情况、分析原因,经处理后再行钻进。 8、钻孔冲洗 各类钻孔钻进结束之后对钻孔进行冲洗,将孔内钻孔岩粉冲洗出孔外,直至回水澄清, 洗孔结束后孔内残留岩粉在孔底的沉淀厚度不大于 20cm。 9、孔口保护 钻孔结束待灌或灌浆结束待钻孔,孔口均加木塞妥善保护,以防其他杂物掉入孔内。 3 3. .2 2 裂裂隙隙冲冲洗洗及及压压水水试试验验 1、裂隙冲洗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环式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帷幕灌浆时,各灌浆孔(段) 在灌浆前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净时止。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 80, 并不大于 1MPa。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各灌浆孔可在灌浆前全孔进行一次裂隙冲洗。 对岩溶、断层、大型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以及设计有专门要求的 地段,裂隙冲洗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帷幕灌浆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试验采用单点法。 2、压水试验 帷幕灌浆先导孔、检查孔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特殊部位采用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一般帷幕灌浆孔各灌浆段在灌浆前采用简易压水法。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环式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帷幕灌浆时,各灌浆段在灌浆 前进行简易压水,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 80,并不大于 1MPa,压水时间 20min,每 5min 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终读数为计算岩体透水率 q 的 计算值。 (单点法及五点法压水试验:在稳定的压力下,每 5min 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 4 次读数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 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 1Lu,以最 终读数作为计算岩体透水率 q 的计算值。 ) 在岩溶泥质充填物和遇水性能易恶化的岩层中进行灌浆时,不进行裂隙冲洗和简易压 水,也宜少做或不做压水试验。 在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和灌浆施工过程中进行抬动变形监测,观测成果报送监理,抬动 变形值超过设计值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报请设计、监理研究处理措施。 3 3. .3 3 灌灌浆浆材材料料及及制制浆浆 堰基帷幕灌浆采用 Po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品质必须符合 GB175 的规定, 水泥的细度宜为通过 80m 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 5。水泥妥善保存,严格防潮并缩短 存放时间,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等外加剂符合设计及规范 要求,并严格按产品说明使用和保存。 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 堰基帷幕灌浆一般使用纯水泥浆液,制浆材料必须按规定的浆液配比计量,计量误差 应小于 5%。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质量(重量)称量法计量。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并 测定浆液密度。集中制浆站宜制备水灰比为 0.5:l 的纯水泥浆液。输送浆液的管道流速宜为 1.4m/s2.0m/s,各灌浆地点测定从制浆站或输浆站输送来的浆液密度,然后调制使用。纯 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应大于 30s;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大于 3min,浆 液在使用前过筛,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不宜大于 4h。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应使 用高速搅拌机并加入减水剂,搅拌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细水泥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 宜小于 2h。 各类浆液中加入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种类及数量,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 定。 特殊地质条件下,根据需要通过现场灌浆试验,并经监理工程批准后,可使用其他类 型的浆液。 3 3. .4 4 灌灌浆浆程程序序及及施施工工方方法法 1、灌浆试验 为了确定灌浆施工参数及工艺,在灌浆施工前进行生产性灌浆试验。灌浆试验包括浆 液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试验场地布置在上游围堰堰肩部位。 (1)浆液材料试验 施工之前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对不同水灰比、不同掺合料和不同外加剂的浆液进 行下列项目的试验: 浆液配制程序及拌制时间; 浆液密度或比重测定; 浆液流动性或流变参数; 浆液的沉淀稳定性; 浆液的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或终凝时间; 浆液结石的容重、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性; 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其它试验内容。 用于现场灌浆试验的浆液水灰比以及掺合料、外加剂等的品种及其掺量要通过浆 液试验选择,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 (2)生产性灌浆试验 灌浆试验的要求: 灌浆试验结束后,及时进行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成 果报送监理工程师。 根据灌浆施工图纸的要求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选定进行验证性生产试验,验证内 容为灌浆分段、灌浆压力及浆液配比等施工参数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在试验区内,按拟定的施工程序、方法进行试验,通过资料的整理、分析各序孔 和检查孔的透水率、单位耗灰量等的试验资料,以便检查灌浆的效果。 2、灌浆施工程序 上游围堰堰基帷幕灌浆为两排孔,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下游围堰堰基 帷幕灌浆为单排孔。同排帷幕孔采用分序加密法灌注,即分两个次序施工,先施工序孔, 后施工序孔,帷幕灌浆同一排相邻两个次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的间隔高差不小于 15m。 帷幕灌浆单孔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 3、灌浆施工方法 帷幕灌浆在混凝土盖板达到 50设计强度后开始钻孔灌浆。 (1)灌浆方法 堰基帷幕灌浆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式灌浆,并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主要采取自 上而下分段灌浆。 (当岩石破碎、孔壁不稳,裂隙发育,渗漏严重时,采用自上而下分段 灌浆法;当岩石完整、裂隙不发育,渗漏不严重时,也可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 ) 孔口无涌水孔段,灌浆结束后不待凝,直接进行下一段钻灌作业。断层破碎带等地质 条件复杂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待凝后进行下一段钻灌作业,待凝时间一般为 24h,另根据 地质条件和工程需要确定。 (2)孔口管安装 灌浆孔口管埋入岩石 1m,并在混凝土盖板中镶铸牢固。 (3)灌浆段长 灌浆段长经灌浆试验确定,、次序孔灌浆段每段长为 5m。 各排孔、各次序段长视地质情况可适当加长。 帷幕灌浆单孔施工工艺流程帷幕灌浆单孔施工工艺流程 冲孔、实测孔深 阻塞灌浆段 裂隙冲洗 压水试验 灌浆 扫孔、实测孔深 埋设孔口管、待凝 钻进下一段 冲洗、压水试验 灌浆 终孔后封孔 图图 1 (4)灌浆塞和射浆管位置:若采用非孔口封闭灌浆法时,浆塞应阻塞在灌浆段段顶 以上 0.5m 处,以防漏灌;射浆管距段底距离不大于 0.5m。 (5)灌浆压力:起始段灌浆压力为 0.25MPa0.3MPa,各排孔在 16.0m 以下灌浆压 力为 0.60.7MPa,并随深度增加,具体按监理人指示执行。现场实施过程中,根据现场 灌浆试验成果确定。 采用循环式灌浆时压力表安装在孔口回浆管路上。压力值宜读取压力表指针摆动的中 值,指针摆动范围应小于灌浆压力的 20,摆动范围宜做记录。如采用灌浆自动记录仪时, 自动记录仪应能测记间隔时段内灌浆压力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钻孔(第一段) 灌浆时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灌浆过程中注入率较大时,采用分级升压或间歇升压法 灌注,使灌浆压力与注入率相适应。 堰基帷幕灌浆各灌浆段压力划分见表 4 堰基帷幕灌浆各灌浆段压力划分表堰基帷幕灌浆各灌浆段压力划分表 表表 4 孔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及以下各段备注 0.25MPa0.4MPa0.6MPa0.7MPa 0.25MPa0.4MPa0.MPa0.7MPa (6)浆液配比和变浆标准: 灌浆浆液按现场灌浆试验确定。堰基帷幕灌浆浆液配比拟采用 5:1、3:1、2:1、l:1、0.8:1、0.6:1(或 0.5:l)等六个比级,开灌水灰比取 5:l。特殊情况下可 采用特殊水泥浆液,并使用前报监理人,经批准后使用。 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施灌,浆液按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灌浆压 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 水灰比。 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 300L 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 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 均无显著改变时,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当注入率大于 30L/min 时,根据施工具体情 况,越级变浓。 (7)灌浆结束标准: 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 1L/min 时,继续灌注 60min,灌浆即可结束;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当注入率不大 于 1L/min 时,继续灌注 30min,灌浆即可结束 当灌浆孔段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设计和监理工程师,并按其指示或批准 的措施处理。 (8)封孔: 每个帷幕灌浆孔全孔灌浆结束后,会同监理人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封孔。 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孔封孔采用 “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 若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孔封孔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封孔。 四、特殊情况处理四、特殊情况处理 1、灌浆过程中,每隔 1530min 测记一次浆液浓度,当发现回浆失水变浓(回浓一 个比级)时,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 30min,报监理 人批准后,停止灌注或按监理人指示执行。 2、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 限流、限量、间歇、待凝等方法进行处理。 3、帷幕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灌浆,应一 泵灌一孔,否则将串浆孔用塞塞住,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并待凝 24h 后,串浆孔再行扫孔、 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灌浆。 4、对孔口有涌水的孔段,根据涌水情况,按下述方法处理: (1)自上而下分段灌浆; (2)缩短段长,对涌水段单独灌注; (3)相应提高灌浆压力,一般按设计灌浆压力+涌水压力作为实际灌浆压力控制; (4)灌浆结束后采取屏浆措施,屏浆时间不少于 1h; (5)闭浆待凝 48h; (6)进行纯压式灌浆; (7)灌注浓浆; (8)根据实际情况,掺加速凝剂; (9)采用分段灌浆封孔法或全孔封孔灌浆法封孔 涌水孔段按上述方法处理后,重新扫孔至该段孔底,观测涌水情况。如无涌水,可直 接进行下段钻灌;如仍有涌水,再次测记涌水流量、涌水压力,并进行复灌。 5、灌浆工作须保持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应尽早恢复灌浆,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 再恢复灌浆。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再恢复灌浆。恢复灌浆时,应使用 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即可采用中断前水泥浆的比级继续 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应逐级加浓浆液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 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 6、对注入量单耗大于 1000kg/m 灌浆难以结束的孔段的孔段,采用降压、浓浆、限流、 限量、间歇灌浆或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等方法处理,必要时,报监理人批准后,采用稳定浆 液或混合浆液灌注;对注入量单耗大于 3000kg/m 灌浆难以结束的孔段的孔段,立即报告 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并按监理人的指示处理。 五、帷幕灌浆质量检查五、帷幕灌浆质量检查 1、帷幕灌浆质量检查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对施工记录、成果资料和检 验测试资料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 2、检查孔布置 (1)帷幕中心线上; (2)断层、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强岩溶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3)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4)钻孔偏斜过大、灌浆过程不正常等经分析资料认为可能对帷幕质量有影响的部 位。 3、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可为灌浆孔总数的 10左右,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布置一 个检查孔。 4、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 14d 后进行,采用单点法。 5、各类检查孔检查工作结束后,应按技术要求进行灌浆、封孔。 6、帷幕灌浆的封孔质量逐孔进行检查。 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6.1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1、堰基帷幕灌浆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施工前有技术管理部门组织,进行技术交底; 3、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发证后上岗; 4、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三检制”组织验收; 5、在已完成或正在灌浆的地区,其附近 30m 以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若因施工需要 进行爆破作业时,严格控制爆破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避免爆破影响; 6、帷幕灌浆施工原始记录必须完整、准确、齐全,具有可追溯性。 6.2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1、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施工现场设明显的安全警示牌,按照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作业人员 按要求配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机械操作人员熟悉机械性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施工现场由专职安全员负责检查,及时有效的排除安全隐患。 七、施工安全及质量验收情况七、施工安全及质量验收情况 1 1、施工安全情况、施工安全情况 本分部工程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2、质量验收及控制情况、质量验收及控制情况 1、施工过程质量检查 本工程原材料质量经抽检全部符合质量要求,灌浆压水试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及渗透系数满足设计要求上游最大值 7.04 Lu,最小值 1.109 Lu,平均值 3.94 Lu。详见下表: 单 元 孔号 孔深 (m) 段 次 透水率 (Lu) 平均 单 元 孔号 孔深 (m) 段 次 透水率 (Lu) 平均 14.47 1 5.120 24.50 2 4.096 35.49 3 3.072 1 SWYJ-1-1 20.00 45.25 4.88 4 1.148 16.18 8 SWY8-J 23.60 5 1.109 3.07 25.26 1 4.095 36.16 23.365 45.76 32.933 55.60 42.612 2 SWYJ-2-01 29.60 66.80 5.96 9 SWY9-J-123.60 51.672 2.93 16.06 1 4.352 27.04 2 4.864 36.92 3 2.654 46.40 4 3.072 56.54 10 SWY10-J- 1 23.60 5 1.982 3.07 3 WJ3-01 29.60 66.14 6.47 1 4.200 12.47 2 3.560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