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doc_第1页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doc_第2页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doc_第3页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doc_第4页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 作者:钟鸣,卞正乾,唐伟军,汤佳音,丁圣豪,谢辉【摘要】 目的:总结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体会。方法:年月至年月,我院为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根治术。其中男例,女例,岁,平均岁。腹部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会阴部手术按常规手术进行。结果:例中例()采用完全腹腔镜术式,例()采用腹腔镜辅助术式。手术中均未行盆底腹膜关闭和结肠造口旁间隙关闭。平均手术时间为()min,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有会阴部切口感染例(),不全性肠梗阻例()。术后随访个月,平均个月,最长无瘤生存期个月,造口旁疝例(),远处转移例(),无局部复发,无戳口和切口肿瘤种植以及肠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用于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的优势;术中造成的系膜裂孔和盆底腹膜均无缝合关闭的必要,但结肠造口必须严密缝合腹膜防止造口旁疝形成;会阴部手术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腹腔镜微创技术是手术的较好方式。 【关键词】 直肠肿瘤年月至年月我院开展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年月至年月为例患者施行手术。其中男例,女例,岁,平均岁。术前均经纤维肠镜检查定位并取病理确诊,肿瘤下缘距肛缘平均()cm。病理分期期例,期例,期例。 手术方法 手术操作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制定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版)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标准。在脐上cm处做一mm戳孔安置斜面镜头,右侧脐旁腹直肌外缘做mm戳孔安置辅助器械,右下腹麦氏点做mm戳孔作为主操作孔,左侧内麦氏点做一mm戳孔安置辅助器械,同时作为手术结束时近端乙状结肠造口处。乙状结肠在腹腔内用线形切割器切断。2 结果例患者中例()完全在腹腔镜下操作;例()因骨盆狭小、肿瘤局部浸润较严重采用腹腔镜辅助术式,即在会阴手术开始时,于耻骨联合上缘腹部做一正中切口长cm,协助完成分离直肠侧韧带和肿瘤。近端乙状结肠自扩大的左侧戳孔牵出腹腔做腹壁造口,未行结肠旁间隙关闭和盆底腹膜关闭。会阴部手术同常规直视术式。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min。术中失血ml,平均ml。围手术期术后发生并发症例,例()会阴部切口感染,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好转,例()术后尿潴留个月后拔除导尿管。患者术后腹部切口d拆线,会阴部切口d拆线。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个月,平均个月,最长无瘤生存期为个月,例()造口旁疝,例()远处转移。例中无局部复发,无戳口和切口肿瘤种植及肠梗阻。手术前后线片比较,未发现小肠垂入盆腔底部(见图、图)。未对性功能障碍作专门随访。图 术前线腹部平片,小肠在盆腔部位置(略)图 术后线造影,未发现小肠垂入盆腔底部(略)3 讨论 腹腔镜微创的优势及术式选择 我国直肠癌患者中为中低位直肠癌,多位于盆底腹膜返折以下。虽然对直肠淋巴回流的研究使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得以实现,但对于肿瘤下缘距肛缘cm以下的病例仍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为主。传统的中,腹部切口大,腹部切口距结肠造口较近,容易引起切口感染,影响患者康复和术后护理。腹腔镜手术除了能达到的肿瘤根治标准外,用左下腹mm戳孔行肠造口,腹部仅留个戳口,减少了腹部切口的感染,便于护理造口,减轻了患者痛苦。此外,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有助于患者早期接受其他辅助治疗。因此,腹腔镜比开腹手术更具有优势,应成为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首选。如术中因肿瘤局部浸润致游离困难或肿瘤较大、患者骨盆狭小造成腹腔镜下直肠侧韧带和盆底筋膜分离不完全或困难,可在会阴部手术开始时,在腹部耻骨联合正中作一较小切口,帮助完成直肠侧韧带和盆底筋膜切除。即使腹部有切口,切口长度也明显短于传统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随访结果的意义 以往研究认为,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开展初期,由于存在学习曲线,因此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为。穿刺孔疝和穿刺孔肿瘤种植转移是腹腔镜手术特有的并发症。近年大宗病例的临床研究表明,切口种植率为,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本组例无切口种植,可能与术中注重切口保护,贯彻无瘤原则有关。此外,手术结束前要切实缝合穿刺口和切口,预防戳口疝的发生。本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切口感染、出血以及肠梗阻)发生率与文献报道接近。本组例术后发生造口旁疝,此病例发生在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可能与结肠浆膜没有与腹膜切实缝合有关,此后所有病例都切实缝合造口结肠浆膜与腹膜,再无造口旁疝发生。 关于系膜裂孔和(或)盆底腹膜的处理 传统开腹手术一般都强调系膜裂孔和关闭盆底腹膜以防小肠内疝、小肠经盆底会阴部脱出以及盆腔感染造成全腹腔扩散。本组例腹腔镜手术,术中均未缝合系膜裂孔和盆底腹膜,也未作腹膜外结肠造口。围手术期术后例患者出现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表现为腹胀、阵发性腹痛,经对症处理自行缓解。在术后随访中未见小肠内疝和肠梗阻发生。由于腹腔镜手术中,关闭盆底腹膜和肠系膜裂孔操作相对困难,耗时较长,如果不能做到切实缝合,形成的小裂隙更易引起小肠内疝。此外,由于小肠系膜长度的自限性,小肠进入盆腔的程度受到限制,手术前后小肠造影检查比较,未发现小肠进入盆腔底部。由于盆底腹膜未缝闭,一旦会阴部切口感染或盆底积液将会导致会阴部切口延期愈合和敞开引流,增加了盆底感染和向腹腔蔓延的危险性。因此,手术过程中须严格无菌操作和完全引流,预防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本组腹腔镜手术例数相对较少,仍需在今后临床工作中继续观察和总结。【参考文献】 Hong D,Lewis M,Tabet J,et al.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resection for benign colorectal disease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02,12():238242.2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版).外科理论与实践,():.3 Lacy AM,GarciaValdecasas JC,Delgado S,et al.Laparoscopy assisted colectomy versus open colectomy for treatment of nonmetastatic colon cancer:a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02,359(9325):22242229.4 郑民华,李健文,陆爱国,等.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学习曲线J.外科理论与实践,(3):189.5 Vukasin P,Ortega AE,Greene FL,et al.Wound recurrence following laparoscopic colon cancer resection:result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 Laparoscopic RegistryJ.Dis Colon Rectum,1996,39(Suppl 10):S20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