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农村建设 科教兴农工作简报第 4 期 (总 第 56 期) 浙江大学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07 年 4 月10日浙大与武义合作要成为东西部合作示范点陈子辰常务副书记赴武义调研结对帮扶工作3月22-23日,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率党办、校办、地方合作处、教务处负责人等一行前往武义县调研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武义县委书记李一飞、县长傅利常等党政领导热情地接待陈子辰一行,共商2007年合作事宜。陈子辰一行在武义调研中,与武义县党政领导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处长朱世强汇报了2006年浙江大学所做的结对帮扶工作和2007年结对帮扶工作计划。武义县科技局局长陶锡忠汇报了2006年县校合作情况和2007年合作思路。武义县县长傅利常听后声情并茂地说:“浙江大学的帮扶很有特点,是智力的帮扶、是感情的帮扶、是财力和技术的帮扶。浙江大学在帮扶中,以项目带动,形成了主导产业,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这具有长期的效益,是一种造血机制。浙江大学各级领导和许多老师在结对帮扶新宅镇脱贫致富中付出了很大的热情和真情。浙江大学和武义县的全面合作,解决了我们武义县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陈子辰在座谈会上对浙江大学前几年的结对帮扶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浙江大学下一步结对帮扶工作提出了三点指示:一是要认真总结经验,做好2007年的结对帮扶工作,要实实在在为新宅镇农民脱贫致富办实事做好事,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武义县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我们帮扶的目的;结对帮扶工作要有特色,实施的帮扶项目要做大做强。二是要加强与武义县的合作,我们要继续动员全校方方面面的人员都来参与结对帮扶工作,与武义县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三是要探讨合作机制,国家把东西部合作研究院设在浙大,是对浙大寄予很大的期望。在过去6年的结对帮扶工作中,双方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项工作组织到位、措施得力,为顺利完成对口帮扶任务和进一步推进双方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已经实现了从对口扶贫到合作互利的转变。下一步双方要认真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效,继续抓好落实。要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以发展生产为第一要素,切实让农民脱贫增收。双方合作的项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关键是要把已有的成果做大做强,把共性的经验推广、扩大。武义作为省内欠发达地区,其经济、自然状况与西部地区有类似之处,浙江大学与武义互动合作的经验,可以为浙江大学参与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 陈子辰一行还前往三坑口村看望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汪定唅老师,勉励他要充分发挥浙大优势,在村庄整治中首先要搞好规划,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要使村里有稳定的收入,要有自行“造血”的功能。陈子辰还代表学校赠送给三坑口村2万元,以解决该村的水资源保护;并慰问了该村49户贫困户,给每户送上了慰问金,还为其中的20户特困户赠送了新棉被。陈子辰一行还专程到新宅镇宣武小学看望师生,了解2006年“营养午餐工程”实施情况,并提出2007年继续实施“营养午餐工程”。陈子辰还向镇领导建议,给宣武小学一块地,让孩子们自己种菜,这样既解决了孩子们吃新鲜蔬菜问题,又能让孩子们参加劳动锻炼。开发龙泉第三宝:“金观音”乌龙茶记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汤一科技帮扶兰巨乡发展茶叶生产2005年初,龙泉市政府把茶叶列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特向省科技厅要求派一位茶叶科技工作者前来兰巨乡担任省科技特派员。浙大农学院茶学系汤一副教授就这样走马上任了。果然不负众望,汤一老师2005年、2006年在龙泉市兰巨乡任省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帮扶,不仅提高了当地茶叶质量、效益,实现了茶叶生产增效、茶农增收外;还在茶叶产业上做出了亮点,开发出龙泉特色茶“金观音”乌龙茶,被称之为龙泉第三宝。龙泉另外两宝为久负盛名、名扬海内外的宝剑和青瓷。汤一老师因不辞辛劳,创新帮扶思路和成绩被评为2006年度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实施科技项目,提高茶业效益汤一老师的专业特长是茶叶加工和茶叶产业规划。兰巨乡是龙泉市的重点产茶乡镇,茶叶资源十分丰富,但在上个世纪“以粮为纲”时代,茶叶生产一度荒废;此外又没有跟上90年代浙江省由大宗茶转向名优茶的产品结构调整,因此茶叶生产不景气,茶园普遍管理不善,甚至荒废,生产技术落后。茶农用土灶加工的茶叶严重缺乏技术含量,不少生态条件十分优越的高山茶园处于停采、停产状态。汤一老师见此现状,心急如焚,认为本该生产好茶、名茶的地方,茶资源如此浪费,实在令人痛惜。他深入茶园、茶农调查,向龙泉市茶产业中心提交了“建立龙泉名茶加工研发中心和加工技术培训中心之可行性报告”,申报了省科支特派员专项“名茶开发的良种化技术及优质高效茶叶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获得了省科技特派员每年7万元经费的重点支持。他以项目实施为抓手,除搞好学校的教学科研外,全力以赴投入到项目实施中。他在兰巨乡举办茶叶生产、茶叶产销、茶叶加工技术培训班。他发挥自己加工名优茶的特长,举行扁型茶手工和机制现场炒制培训。他不顾脚上生有骨刺的疼痛,奔走在茶园和茶叶生产专业户中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他组织乡村干部、茶叶生产专业户到福建参观学习如何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到温州平阳取经如何组织茶叶专业合作社去应付千变万化的茶叶市场。他协助组建了兰巨乡第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绿川茶叶合作社。辛勤的汗水、科技的神奇力量,使兰巨乡茶农种茶、制茶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水平提高了,荒废的茶园恢复了勃勃的生机。茶叶质量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兰巨乡的茶叶生产在汤一老师这位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帮扶下,不仅比过去产得多,也卖得俏。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自汤一老师科技开发项目实施以来,兰巨乡茶叶产值比上一年同期增加570万元左右,利润达到100万元左右。汤一老师成了兰巨乡最受欢迎的省科技特派员、最受尊敬的老师。为龙泉市茶业发展建言献策汤一老师在兰巨乡以自己长期来从事茶叶加工的专长,大力推进名茶加工工艺创新,促使茶叶质量、效益快速增长,把消费需求广泛、市场半经大名优绿茶等作为开发重点的同时,思考着如何发挥龙泉茶叶的后发优势,培育茶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实现兰巨乡、龙泉市茶叶生产跨越式发展。汤一老师不仅精于茶叶加工,且擅长茶叶产业的规划,因而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有着敏锐和独特的眼光。他了解到茶叶内销市场乌龙茶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绿茶,且乌龙茶出口也呈方兴未艾之势。我国港澳和东南亚等传统市场外,近几年随着茶文化的传播,乌龙茶已向欧、美市场拓展,因而乌龙茶前景十分广阔。绿茶采摘工本高,劳动力供应缺口,而乌龙茶是以较粗老鲜茶叶原料制作的半发酵茶,不仅春茶可制,夏秋茶也可制,且以秋茶制成的乌龙茶更佳;不仅采摘工本费低,且采摘工也相对稳定。由于乌龙茶存放期长,经销商都顾意销售,因而较之绿茶有明显的效应优势。汤一老师认为龙泉前几年因种种原因发展名优绿茶滞后,但龙泉与福建省毗邻,福建是以生产乌龙茶为主的,龙泉有生态条件十分优越的高山茶区,有生产乌龙茶的气候地理条件。汤一老师认为龙泉发展茶叶这主导产业实行两条腿走路,多元化经营,即既提高绿茶生产水平,又开发乌龙茶这新的特色茶类产品,这对拓展茶叶市场,提高龙泉茶叶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他把自己的这些思改和想法向龙泉市领导建议,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肯定;他的这些想法与龙泉茶叶龙头企业和专业户交流也得到积极的响应。开发龙泉第三宝金观音乌龙泉尽管乌龙茶市场前景诱人,但万事开头难。如何着手开发这一新产品呢?汤一老师以金福茶叶有限公司这个龙头企业作为新产品技术推广和科技开发的载体。金福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加工厂和茶园基地都在兰巨乡。这样有利的条件,只要把乌龙茶加工成功,做大做强该龙头企业,密切企业与茶农之间的链接,就能形成发展乌龙茶的燎原之势。汤一老师把自己的想法与公司老总金必福谈后,一拍即合。该公司于2004年1月已从福建引种了10亩“金观音”茶树,2005年春做出了乌龙茶样品,因工艺之故,样品不过关。公司老总请汤一老师担任公司技术顾问,进行乌龙茶科技研发工作。汤一老师从学茶学到从事加工茶叶的教学科研已30个年头了,是加工名优绿茶的专家,但加工乌龙茶缺乏实践经验。他便邀请一位乌龙茶加工专家到公司指导,组织乡村干部和公司老总等专程到福建泉州市生产“铁观音”乌龙茶的安溪乡参观取经,深入到茶叶加工的车间向师傅请教。汤一老师和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制订制作高档乌龙茶试验方案,对每次做出的样品进行评审,找出问题,再试验,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制作乌龙茶的工艺方案。他把试验的样品带回杭州,请浙大茶学系审评权威进行品质鉴定和征询改进意见。他还把样品送到杭州的茶馆、茶叶专业店,征求市场人员的意见。通过这样的“投石问路”,不断向公司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他还对试验样品进行科学总结、归纳和分析,以科学结论来指导生产,提升样品的技术含量,从而制订出“金观音”乌龙茶生产的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经过反复试验,到2005年秋季,做出的“金观音”乌龙茶产品质量上去了。不仅公司老总对开发乌龙茶信心更足了;龙泉市领导也十分重视,提出要把特色茶作为全市科技兴茶的重点予以扶持。加工乌龙茶工艺较之绿茶要复杂,做一批茶叶要30-40个小时。在汤一老师建议下,公司在加工乌龙茶的车间安装了空调、除湿机等,这样加工乌龙茶时温度和湿度就能控制好。2006年春,兰巨乡加工的“金观音”乌龙茶品质大大提高,专家们品尝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与福建生产的高档乌龙茶不相上下。由金福茶叶有限公司承担,汤一老师为主持人的“金观音乌龙茶”项目于2006年12月29日通过了省科技厅的鉴定。这是浙江省第一只省级乌龙茶新产品,标志着浙江省只能生产高档绿茶,不生产的高档乌龙茶的历史终结。与会专家对该茶的品质和潜在的经济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2006年7月,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原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院士到龙泉调研,看望我校在龙泉工作的省科技特派员。他品尝了龙泉开发的“金观音”乌龙茶,赞不绝口,说口感非常好。他说“金观音”乌龙茶可称之为龙泉继青瓷、宝剑后的第三宝了。2007年初,原浙江省委书习近平到龙泉视察。他得知龙泉开发了“金观音”乌龙茶,特别高兴。当服务员前来冲泡时,他说,这样泡乌龙茶的方法是不对的。他饶有兴趣的自己动手冲泡“金观音”乌龙茶品尝,并予以充分肯定。兰巨乡高档乌龙茶加工制作成功了,也调动了茶农种“金观音”的积极性,尽管茶苗要0.3元一株,是其他茶苗的3倍,但茶农都争着要。兰巨乡“金观音”种植面积已由2004年的10亩左右,只短短两年,如今已发展到1500亩左右。 “金观音”茶叶有两大优点:一是萌芽早,适合做早茶,加工出的扁形茶香气滋味都很好;二是品质好,其产量和抗逆性状好,很适宜龙泉栽种。为此,汤一老师提出了龙泉市茶叶生产新模式:春季时早期加工高档绿茶,后期加工乌龙茶;夏季、秋季都加工乌龙茶。这样茶园效益高,亩效益可达3000元5000元。此外,“金观音”茶树从加工绿茶到加工乌龙茶,采茶工可从3月采到10月,采茶工也稳定,可以解决浙江茶区普遍存在因劳动力紧张,茶叶采不下来的问题。龙泉市领导听取了汤一老师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即到2010年,龙泉市种植“金观音”茶树的面积要达到2万亩(目前龙泉市茶园为1万亩),为推动发展“金观音”茶树种植面积,汤一老师在兰巨乡已建立了“金观音”良种圃。龙泉市计划到2010年种植2万亩金观音,亩产值3000元5000元,这就为全市增加亿元农业产值,为龙泉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美好的前景岂不佐证了“金观音”乌龙茶是龙泉茶农致富的宝,是名副其实的龙泉“三宝”之一。不久的将来,“金观音”将从兰巨乡发展到龙泉市,或许还将发展到浙南,成为浙江茶业的一个新亮点。骆耀平被评为省“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先进个人我校农学院茶学系骆耀平副教授被评为浙江省“千万农村劳动培训工程”先进个人,日前受到省农办的表彰。骆耀平副教授于2003年4月作为第一批省科技特派员派驻在巷南县五凤乡至今已是第五个年头了。他在五凤乡发挥专业特长,科技帮扶该乡发展茶叶生产脱贫致富,使该乡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1556元至2006年人均达到3580元,茶叶总产值由2002年的700多万元,上升到2006年1800多万元。他帮扶的该乡八亩后村,被国务院扶贫办推选为百例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典型,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案例。骆耀平副教授在五凤乡创制“五凤香茗”品牌茶叶,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中,积极参与“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在五凤乡共举办30多期茶叶种植管理加工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1200余人次,分发科技资源700多份。此外,他还先后到我省武义、长兴、安吉、德清、东阳、淳安和贵州、江苏、湖北、重庆万州、山东、安徽等茶叶产地开展科技培训,均受到茶叶科技人员和茶农的欢迎。我校农业专家和医生赴开化县送科技、送医3月28日,浙江大学科教兴农办组织8位农业专家和医生参加浙江省科技厅主办,开化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科技富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科技下乡活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钱文荣教授给开化县作了“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报告。县委、县政府等党政领导,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县机关各部门的负责人及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共200人参加了报告会。钱文荣教授的报告从新农村建设的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陶瓷彩绘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搬家行业创新模式效益分析报告
- 部编版语文教学案例反思报告
- 数字出版用户满意度报告
- 中药材购销员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木工技能培训课程评估分析报告
- 耕种机械制造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化学盐合成环保效益分析报告
- 制氢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71 关爱他人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承兑汇票转让协议书
-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华东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见面课、章节测试、期末考试答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 心肾综合征诊疗实践指南解读
- 申请银行承兑汇票申请书
-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18张)
- 陆上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主要安全设施、定量风险评价法、个人风险基准、安全预评价报告
- 餐饮5S管理培训课程
- 视神经炎的临床应用
- 债权转让承诺书样本文件范例(2024年版)
- 湿疹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