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1页
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2页
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3页
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4页
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龙眼晚熟品种立冬本在莆田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整形修剪、肥分管理、疏花疏果、病虫鼠鸟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 龙眼晚熟品种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比各地主栽的龙眼常规品种迟熟2个月左右,且高产稳产,果大质优,是目前莆田市各地栽培技术中最迟熟的品种,现行的鲜果市场价在20元/kg左右,高出常规品种35倍,且供不应求,种植效益高,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福建省内外引种推广面积约2 666.67 hm2,但由于各地栽培技术掌握不当,未能显示其应有的特晚熟特点优势,影响种植效益。现经多年栽培,总结出一套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基本能实现年年结果、无大小年现象,平均产量达10.5 t/hm2左右,产值15万元/hm2。将该栽培技术进一步示范推广,对提高龙眼生产发展能力,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园地选择 果园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水质量均应满足NY 5023-2002的要求,示范园不宜建立在易遭受大风吹袭、易发生冻害的低洼地段,以及坡度大于20的山坡地。龙眼在冬季气温偏低地区易发生冻害,在气温偏高山地成花结果困难,均不宜建立示范园。要求示范园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地下水位1 m以下,不积水。土质过黏或过沙的土壤不宜建立示范园。要求果园的水源充足,灌溉水无污染。另外,还要求果园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厂矿、砖窑等污染源,可持续生产能力比较强。因此,果园应选择肥水条件较好、避风向阳的地块,干旱季节要重视果园灌水1。根据果园状况,进一步加强管理,并通过改园、改土、改肥等方法,完善果园基础设施,培育强壮的树体。 2整形修剪 定干宜采用低主干(50 cm)留多主枝(34个)的整形方法。剪除春梢,促发早夏梢,使树型紧凑。立冬本适合密植栽培,计划密植以450600株/hm2为宜,稀植以270300株/hm2为宜,也适宜与枇杷等果树间种2。根据立冬本品种生长特性,改变传统的春夏修剪方法为采果后短截重剪,龙眼修剪一般是在45月进行,而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因其挂果时间长,树体消耗养分大,晚秋梢和冬梢萌发较少,采果后枝条紊乱,应进行一次全面的修剪,不宜在春夏修剪。修剪方法是以短截重剪为主3。先去除枯枝、病虫枝和细弱枝,再去除不能“出围”的徒长枝等,然后在每个采果枝上留34个叶片进行短截重剪,留下粗壮而分布均匀的枝梢,以促进翌年萌发良好的结果枝、结果母枝和营养枝。以结果50 kg树为例,一般以留100120个粗壮梢为宜,正常情况下,被短截枝条萌发冬梢的较少,经冬春一段时间养分积累及花芽分化,一般翌春萌发的枝梢较强壮,都能够成花。 3肥分管理 龙眼传统的施肥方法一般是每年施肥4次,即花前肥、壮花肥、促梢肥和采果肥。由于施肥时间和施肥量难以把握,容易造成营养生长过盛和生理落果,从而影响龙眼果实产量和品质。立冬本龙眼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采果迟,不宜施用采果肥,否则会因施肥而促进冬梢萌发,影响冬春花芽分化,不利于翌春开花坐果4。科学施肥,掌握1年施用2次即可,第1次在6月初坐果稳定疏果后重施,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70%。以挂果50 kg树为例,施用干禽畜粪4050 kg/株、氮磷钾复合肥2 kg/株左右,具体视生长状况而定,此次施肥目的是促进夏梢(结果母枝)萌发和幼果发育膨大。第2次施肥在8月中旬,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0%,一般株产50 kg的树体施复合肥1 kg/株,目的是促进萌发早秋梢(翌年理想的结果母枝)和果实后期的生长发育。 4疏花疏果 要注意修剪,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立冬本龙眼品种分枝能力较强,春梢及花穗剪后一般留12个枝梢,以便集中养分培养粗壮的夏延秋梢作为结果母枝。由于该品种花量大,坐果率高,果实分布较密,挂果时间长,既要重视疏花穗,又要重视疏果,才能培养大果,冬季要防止抽冬梢5。一般疏去总花量的30%50%。树势壮、管理水平高的可少疏。7月上中旬进行疏果,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并蒂果,去小果留大果,大果穗留60120粒,中果穗留4060粒,小果穗留2040粒。另外,在7月中旬对幼龄壮树生长较长的夏梢适当进行轻短截,可促进抽梢分枝。一般一穗最适宜留1 kg左右的果实,同时也便于套袋操作。改变传统习惯以多留花穗少留果为原则。一般在清明左右留花,疏果在6月初坐果稳定后(第2次生理落果后)进行。以挂果50 kg为例,传统的疏花疏果习惯是留120150个花穗,待6月初坐果后再疏掉部分果穗,每穗留果3050粒。实践证明,传统方法使树体养分消耗过多,每穗挂果粒数少,枝条易挺立,不利于果实吸收养分及生长发育,果实偏小,难以成串,产量低,也降低了果实商品价值,管理花工大。科学合理的疏花疏果,应当少花穗、留壮穗、多留果。如挂果50 kg的树一次性留5060个大花穗即可,疏果时每穗留6080粒。该方法既可减少树体的养分消耗,又能使大果穗枝条下垂,有利于果实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同时便于管理、省工。 5病虫鼠鸟害防治 龙眼病虫害较多,传统管理中一年从开花坐果至果实采收喷药67次,枝梢和果实易产生药害,环境污染严重,也不利于绿色优质栽培,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科学的综合防治主要是培育强壮的树体,提高抗病能力,化学与物理防治相结合,抓住关键时期喷药6。第1次在3月上中旬喷药,蝽象等于越冬后刚活动,幼虫孵化,喷药效果好,宜早不宜迟,隔710 d后再补喷1次药即可。第2次喷药在7月下旬,主要防治果蒂虫。第3次喷药在秋梢刚萌发时,宜早不宜迟,主要防治钻心虫和木虱等,保护秋梢生长。因龙眼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比当地主栽的龙眼品种迟熟2个月左右,挂果时间长,易受虫、鼠和鸟类危害,在最后一次喷药保梢后应立即用塑料尼龙网袋套装果穗,保护果实免受其害,效果很好。 6参考文献 1 林桦.晚熟龙眼高优生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0(5):34-35. 2 李文海,黄露茹,彭培堂,等.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9(5):59-61. 3 俞开堂.龙眼树合理修剪的探讨J.福建热作科技,1994,19(1):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