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白蚁诱杀新技术推广应用.doc_第1页
林间白蚁诱杀新技术推广应用.doc_第2页
林间白蚁诱杀新技术推广应用.doc_第3页
林间白蚁诱杀新技术推广应用.doc_第4页
林间白蚁诱杀新技术推广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间白蚁诱杀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荐单位意见本项目推广201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成果“林间白蚁诱杀新技术” (成果登记号:EK111459,附件1),获得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支持。成果推广过程中,创新推广机制,加强与市场专业企业合作,同时依托全省森防系统,整合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专项资金、森防专项等资金,强化市场推广,形成项目组(公司)主导、全省森防系统推动、市场带动、整合各类补贴资金驱动、上下联动的推广机制,形成了科学、高效、高覆盖、普惠的推广网络。完成了如下成果推广内容:(1)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林木白蚁防治专利技术,示范区该技术使用率(100%),全省使用率(30%);(2)建立防治新型药剂“LLDPE白蚁诱杀袋”生产线,生产药剂430吨;(3)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培训72场次, 36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0余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显著降低防治成本。与灭蚁素涂干防治措施比较,平均防治效果提高16%以上。与灭蚁素涂干防治措施比较,每公顷节约防治经费1200元hm2,与白蚁诱饵包防治措施比较,节约防治经费1800元hm2。按全省累计推广应用面积6000hm2 计算,与前述两种防治措施比较,分别可节约防治经费720万元和1080万元。项目组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边创新,项目实施以来,鉴定成果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申请专利1项,验收中央财政项目1项,发表论文4篇,成果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推荐该项目为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项目简介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项目属于森林保护学等多学科技术领域。主要内容:(1)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林木白蚁防治专利技术,示范区该技术使用率(100%),全省使用率(30%);(2)建立防治新型药剂“LLDPE白蚁诱杀袋”生产线,生产药剂430吨;(3)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培训72场次,36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0余份。项目特点:(1)推广机制特色明显。加强与市场专业企业合作,同时依托全省森防系统,整合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专项资金、森防专项等资金,强化市场推广,形成项目组主导、全省森防系统推动、市场带动、整合各类补贴资金驱动、上下联动的推广机制,形成了科学、高效、高覆盖、普惠的推广网络。(2)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与灭蚁素涂干防治措施比较,平均防治效果提高16%以上。(3)显著降低防治成本。与灭蚁素涂干防治措施比较,每公顷节约防治经费1200元,与白蚁诱饵包防治措施比较,节约防治经费1800元。(4)技术绿色环保无公害。由于使用了袋装诱饵诱杀技术,无需大面积喷洒具有污染环境的药剂;本技术采用对林间黑翅土白蚁等白蚁引诱性强、取材容易的天然饵料作引诱剂,将白蚁工蚁诱出蚁巢,将对人畜安全、环保的生物制剂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苯基酰脲类化合物氟铃脲带回蚁巢,利用白蚁交哺习性,使种群逐渐消亡、蚁后死亡,最终整巢白蚁死亡。(5)科技支撑强劲有效。项目组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边创新,项目实施以来,鉴定成果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申请专利1项,验收中央财政项目1项,发表论文4篇,成果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推广应用:经过项目组5年推广应用,成果在全省(襄阳、荆门、随州、恩施、天门、洪湖、石首、大冶、阳新、红安、崇阳等,附件5:应用证明)累计推广应用面积6000hm2,累计节支720万1080万元;项目的推广实施,可有效防止树木遭受白蚁危害,促进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产生多种综合生态效益,能更好地实现当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客观评价1、湖北省农科院科技信息中心项目鉴定查新评价(2011年):经检索国内近十年的科技文献,查得相关文献20篇,国内对林木白蚁诱杀剂研究报道较少,多用吡虫啉、灭蚁灵、毒死蜱、溴氰菊酯等化学药剂防治林木白蚁。高效、经济、环保的引诱剂国内未见报道。2、研究成果:(1)研究了对林间黑翅土白蚁等白蚁引诱性强、取材容易的引诱剂组成成分和比例。(2)筛选出能使林间黑翅土白蚁等白蚁几丁质合成受抑制、种群逐渐消亡、对人畜安全、环保的生物灭蚁药剂苯基酰脲类化合物(除虫脲、灭幼脲、氟铃脲)。(3)研制出了操作简便、经济、有效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LLDPE白蚁诱杀袋,30天的防治效果可达89%以上,为林间白蚁防治开辟了一种新途径。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在林间白蚁防治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议加大推广应用力度。3、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验收委员会验收意见:(1)红安县防治示范面积120 hm2, 富家寨75 hm2,防治效果99.6%;邓家湾45 hm2,防治效果99.7%,辐射推广防治面积650 hm2,防治效果达到85.6%。(2)荆门市彭场林场防治示范面积55hm2,彭场分场30 hm2, 防治效果99.2%,肖巷分场55hm2,防治效果96.3%,辐射推广防治面积410hm2,防治效果达到87.6%。(3)举办培训班4期,受训人数512人次。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验收合格。代表性成果1、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叁等奖,2013年);2、国家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第2365978号);3、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验收(证书号:鄂验字2016TG01)。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1、江建国等.天然饵料引诱黑翅土白蚁野外试验. 中国森林病虫2011,30(1):33-34. 2、江建国等.3种几丁质抑制剂对黑翅土白蚁室内毒力测定. 湖北林业科技,2012,2:28-30.3、江建国等. 林间白蚁诱杀剂研究. 中国森林病虫2012,31(2):30-32.4、王少明,江建国(通讯作者)等. 新饵剂林间诱杀黑翅土白蚁应用技术研究. 中国森林病虫2017,36(1):1-4.推广应用情况1、红安县防治示范面积120 hm2, 富家寨75 hm2,防治效果99.6%;邓家湾45 hm2,防治效果99.7%,辐射推广防治面积650 hm2,防治效果达到85.6%。2、荆门市彭场林场防治示范面积55hm2,彭场分场30 hm2, 防治效果99.2%,肖巷分场55hm2,防治效果96.3%,辐射推广防治面积410hm2,防治效果达到87.6%。3、襄阳、荆门、随州、恩施、天门、洪湖、石首、大冶、阳新、红安、崇阳等累计辐射推广应用面积6000hm2主要完成人情况姓名排名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江建国1教授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方案制订、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培训、项目实施;验收鉴定项目的第1完成人,发表论文的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闵水发2正高级工程师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协调项目的推广和实施江靖3讲师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参与推广方案的制订、项目的推广和实施毛燕4工程师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参与推广方案的制订、项目的推广和实施,李文乔5高级工程师红安县森林植物野生动物保护站红安县森林植物野生动物保护站参与推广方案的制订、项目的推广和实施,重点负责红安县辐射推广。涂俊杰6高级工程师荆门市彭场林场荆门市彭场林场参与推广方案的制订、项目的推广和实施,重点负责荆门市辐射推广。喻卫国7工程师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负责诱杀袋生产线建设与诱杀袋生产,参与推广方案的制订、项目的推广和实施。刘千稳8工程师天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天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参与推广方案的制订、项目的推广和实施,重点负责天门市辐射推广。汪宏伟9工程师罗田县林业局罗田县林业局参与项目的推广和实施。汪宣振10工程师阳新县林业局阳新县林业局参与项目的推广和实施。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序号合作方式合作者/项目排名合作时间合作成果证明材料备注1共同成果江建国1,李文乔2,涂俊杰32012-05林间白蚁诱杀技术研究2012湖北科技成果登记证书2省进步奖江建国1,闵水发2,江靖32013-12林间白蚁诱杀系技术科学技术奖励证书3推广验收证书江建国1,闵水发2,江靖3,毛燕62016-12林间白蚁新技术推广央财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