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技术条件模板.doc_第1页
汽车整车技术条件模板.doc_第2页
汽车整车技术条件模板.doc_第3页
汽车整车技术条件模板.doc_第4页
汽车整车技术条件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编号: 整车技术条件项目名称:XXXXX轿车设计开发 项目代码: 编制: 日期: 校对: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2011年04月目 录1.适用范围12.引用标准13.整车型号和类型44.整车基本参数44.1.整车尺寸参数44.2.整车质量参数44.3.主要总成型式和技术参数55.整车一般技术要求116.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技术条件137.整车装备和加注技术条件138.整车外观检查技术条件148.1.整车外观检验148.2.车身外表面检查148.3.座椅检查148.4. 天窗检查148.5. 车门检验148.6. 内外饰附件检查148.7. 底盘部件检查158.8 电器部件外观检查158.9. 整车电器件性能检验及调整158.10. 空调系统检查和调整158.11. 整车底部处理169.整车试验台测试技术条件169.1.车轮定位参数169.2.淋雨试验1610.整车道路试验条件1610.1.整车行驶平顺性主观评价1610.2.整车操纵稳定性蛇形路试验主观评估1710.3.整车操纵稳定性转向回正性能试验主观评价1710.4.整车操纵稳定性转向轻便性试验测试1710.5.整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1710.6. 整车加速性试验1710.7. 整车最高时速试验1710.8. 整车制动性能试验1810.9. 爬坡性能试验1810.10.汽车滑行距离试验1810.11.整车冷却部位检测1910.12.噪声测试1910.13.整车油液泄漏外观检查1910.14. 整车道路试验主观评价1911.检验规则2011.1.型式检验2011.2.出厂检验 2011.3.交货检验 2112.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112.1.标志2112.2.运输2212.3.储存231. 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XXX左舵、两驱系列车型。其右舵、四驱车型可参考执行。本技术条件规定了XXX车型的产品型式、整车基本参数、主要系统总成的结构型式与技术参数、装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运输和贮存等基本要求。本技术条件中的规定是车辆设计制造的基本目标,未经许可不得任意修改,以保证所设计的车型达到应有的技术性能。出口车辆按照出口车的技术协议执行,本技术条件可作为参照。在XXX车型基础上变化发动机、轴距、车身和右置方向盘等而派生的其它变型车或增加专用设备而派生的其它变型车亦可参照执行。本技术条件编写的目的是指导总装工艺工程师编写总装工艺和技术文件,总装车间技术人员编制生产计划和指导工人生产,质量控制部编制检验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试验车间技术人员编制试验条件等一系列技术文件,也可以用来指导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维修和保养。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任何引用标准如有更新,本技术条件必须及时调整和更改。在没有更改本技术条件之前,仍然执行本标准。GB 11550-1994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11552-2009乘用车内部凸出物GB 11554-2008汽车及挂车后雾灯配光性能GB 11555-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57-1998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 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 11564-2008机动车回复反射器GB 11565-1989轿车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GB 11566-2009乘用车外部凸出物GB 11568-1999汽车罩(盖)锁系统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4023-2006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4166-2003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GB 14167-2006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 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5082-2008汽车用车速表GB 15083-2006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5084-2006机车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5085-1994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5086-2006汽车门锁及门铰链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235-2007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GB 15740-2006汽车防盗装置性能要求GB 15741-1995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 15742-2001机动车用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5743-1995轿车侧门强度GB 15766.1-2008 道路机动车辆灯泡尺寸、光电性能要求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值GB 16735-2004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GB 16737-2004道路车辆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GB 16897-1997制动软管GB 17354-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17509-2008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 17675-1999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 18099-2000汽车及挂车侧标志灯配光性能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96-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 18408-2001汽车及挂车后牌照板照明装置配光性能GB 18409-2001汽车驻车灯配光性能GB 18655-2002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9151-2003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2-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 20816-2006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乘用车GB 21260-2007 汽车用前照灯清洗器GB 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 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2757-2008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4094-1999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4599-2007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GB 4660-2007汽车前雾灯配光性能GB 4785-2007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5763-2008汽车制动器衬片GB 5920-2008汽车和挂车前位侧等、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GB 7063-1994汽车护轮板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 9656-2003汽车安全玻璃GB 9743-2007轿车轮胎GB 15763.3-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3部分:夹层玻璃GB/T 5902-1986汽车平顺性脉冲输入行驶试验方法GB/T 6323.1-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蛇行试验GB/T 6323.2-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GB/T 6323.3-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GB/T 6323.4-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GB/T 6323.5-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轻便性试验GB/T 6323.6-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稳态回转试验GB/T 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2535-1990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GB/T 12536-1990汽车滑行试验方法GB/T 12539-1990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GB/T 12540-1990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GB/T 12543-2009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GB/T 12544-1990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 12547-2009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GB/T 12674-1990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T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GB/T 19233-2008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4172-2009汽车静侧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GB/T 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QC/T 4801999 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QC/T 5181999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规范QC/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QC/T 6582000 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QC/T 659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DXXX/0441999 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3. 整车型号和类型3.1. 型号尚未定,暂空缺。3.2. 类型B+级三厢四门五座轿车3.3. 型式XXX轿车为全金属封闭式硬顶承载式车身、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前悬架采用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架。4. 整车基本参数4.1. 整车尺寸参数整车外廓尺寸应符合GB 1589-2004的规定, XXX轿车的主要尺寸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整车尺寸参数和外廓尺寸(长、宽、高)参数的公差不应大于1%。表1 XXX轿车的整车主要尺寸参数项 目单 位参 数总长mm4943总宽mm1852总高(空载)mm1511轴距(空载)mm2764前悬(空载)mm1024后悬(空载)mm1155前轮距mm1578后轮距mm1560接近角(满载)()16.4离去角(满载)()14.1最小离地间隙(满载)mm138最小转弯直径m11.4燃油箱容积L汽油70L;柴油60L行李箱容积L5044.2. 整车质量参数整车质量参数见表2,汽车质量参数测量方法按照GB/T 12674-1990的规定。质量参数(整备质量、总质量、轴荷)的公差不应大于3%。表2 整车质量参数项 目单位乘坐人数人整备质量kg整备前轴负荷kg整备后轴负荷kg空载轴荷分配(前/后)%整车最大总质量kg满载前轴负荷kg满载后轴负荷kg满载轴荷分配(前/后)%4.3. 主要总成型式和技术参数4.3.1. 发动机总成XXX系列车型所搭载动力总成为:发动机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见表3。表3 发动机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项 目单位发动机型号型式燃油供给方式缸径行程mmmm总排量L压缩比气门数/气缸最低燃油消耗率g/kWh最大功率/转速kW/(r/min)最大扭矩/转速Nm/(r/min)整机干质量kg怠速转速r/min燃油种类和标号冷却方式及性能参数起动方式和性能电起动电起动电起动润滑方式强制润滑强制润滑强制润滑4.3.2. 悬置装置:搭载汽油机车型:采用四点悬置设计,前悬置、左悬置、后悬置均为橡胶悬置,右悬置为液压悬置。4.3.3. 燃料供给系统搭载汽油机车型:采用金属燃油箱、内置式电子燃油泵、外置燃油滤清器、碳罐,燃油箱容积70L;供油控制为电子油门踏板控制。4.3.4. 进气系统搭载汽油机车型:干式空气滤清器,无纺布滤芯,废气涡轮增压,前置中冷器(布置在散热器和冷凝器中间)。4.3.5. 排气系统搭载汽油机车型:两级消声器,带两级三元催化装置,前、后氧传感器,满足欧IV排放的要求。4.3.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采用封闭式强制水冷系统;铝质承压式散热器,自动挡车型带自动变速器油冷器;电子风扇采用两级电子风扇,转速电子控制;冷却水管为三元乙丙胶材料,加夹布层;4.3.7. 变速器和离合器总成具体参数见表4。表4 型离合器和变速器参数序号项 目指 标1离合器型式膜片弹簧膜片弹簧膜片弹簧2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液压操纵液压操纵液压操纵3变速器型号4变速器型式5主减速比6各挡传动比挡挡挡挡挡挡倒挡7最大承受转矩(Nm)8最大输入转速(r/min)9驱动形式前轮驱动前轮驱动前轮驱动前轮驱动前轮驱动前轮驱动4.3.8. 传动轴传动轴输入端为球面滚轮式万向节;输出端采用固定型球笼式(RF)万向节带中间支承。表5XXX车型传动轴主要参数项目单位传动轴长度左传动轴mm右传动轴mm直径mm4.3.9. 前悬架前悬架的主要参数见表6。表6 前悬架参数表前悬架型式和组成前 悬 架 型 式带L臂连杆麦弗逊独立悬架前 悬 架 组 成螺旋弹簧、减振器、三角摆臂、横向稳定杆前轮定位参数(空载) 项 目范 围前轮外倾角(空载)-02445前轮主销内倾角(空载)11.745前轮主销后倾角(空载)2.945前轮前束(空载)0.11mm4.3.10. 后悬架后悬架的主要参数见表7。表7 后悬架参数表后悬架型式和组成后 悬 架 型 式双连杆式悬架后 悬 架 组 成螺旋弹簧、减振器、控制摆臂、横向稳定杆后轮定位参数(空载) 项 目范 围后轮外倾角(空载) -0.845后轮前束角(空载)01mm4.3.11. 车轮和轮胎轮胎规格: ;轮辋规格:五幅铝合金轮辋,偏距为:;备胎规格:全尺寸备胎;。4.3.12. 转向机构4.3.12.1. 转向器:采用整体式齿轮齿条液压助力转向器4.3.12.2. 转向柱:可压溃转向管柱,上下可调节3.2,前后可调节40mm。4.3.12.3. 转向盘:四辐,中央安全气囊的结构形式,直径380mm,最大转向圈数:3.2圈,带方向盘锁,高配方向盘含音像、蓝牙按键。4.3.13. 制动系统4.3.13.1. 行车制动型式: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真空助力式。前、后制动器均为盘式制动器,前制动盘为空心通风盘,后制动盘为实心盘,制动踏板为吊挂式踏板,带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为双回路对角线(X型)布置,低配采用ABS+EBD防抱死及制动力分配系统,高配采用ESP行车稳态控制系统。4.3.13.2. 行车制动助力器和主缸:单膜片真空助力器,尺寸:10in;双腔串联式制动主缸,缸径22.22 mm,总行程51 mm。4.3.13.3. 前后制动器参数表8 前后制动器参数前 轮后 轮浮动钳盘式制动器浮动钳盘式制动器性能项目性能参数性能项目性能参数分缸直径分缸直径制动盘直径制动盘直径4.3.13.4. 制动储液罐:与离合总泵储液罐共用,带制动液面报警装置;4.3.13.5. 驻车制动:驻车制动系统采用机械式远距离棘轮拉索操纵机构控制后轮盘式制 动器。4.3.13.6. 车身及附件车身结构型式与参数见表9。表9 车身结构型式与参数序号项 目结构参数、性能描述1车身1.1车身型式四门、三厢、1.2白车身承载式车身1.3车门总成旋转式1.4发动机舱盖上掀式1.5开闭件参数前车门开启角度64发动机罩工作开启角度49后车门开启角度67行李箱盖最大开启角度842车身内、外饰及附件2.1内饰顶棚整体式、地毯整体式2.2仪表板仪表板分体式2.3A、B、C柱及门内护板A、B、C柱分体式,装饰、隔热、隔声、吸音;车门内饰板总成,上、中、下护板熔焊式,装饰、隔热、隔声、吸音2.4汽车玻璃前风窗玻璃应采用夹层玻璃,其它玻璃采用钢化玻璃,后风窗应具有除霜功能2.5后视镜内后视镜支座固定在挡风玻璃上,镜片随镜体可转动2.6座椅前排独立可调式座椅;后排整体式座椅坐垫,分体式座椅靠背2.7安全带前排、后排均采用三点式安全带2.8遮阳板翻转式2.9天窗内藏式防夹电动天窗(豪华型、尊贵型)2.10前、后保险杠整体式4.3.14.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参数见表10。表10 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序号项 目结构与参数1结构型式蒸汽压缩式制冷,水暖式加热2性能参数标准试验条件下, HVAC总成放热量5.2KW;标准试验条件下,HVAC总成制冷量5.0kW;标准试验条件下,风量500m3/h,噪声63分贝。3操纵手动空调:温度及风速控制为旋钮式操纵,其他功能为按钮式操纵,无显示屏。 自动空调:温度控制为旋钮式操纵,其他功能为按钮式操纵,带液晶显示屏。4制冷剂R134a5压缩机三电贝洱SE7PV16(配1.8和2.4发动机);牡丹江V-50(配2.0发动机)6冷凝器多元平行流过冷式7车内空调器手动空调:单温区自动空调:双温区8制冷管与暖水管制冷管路: 制冷管:冷凝器出液管为纯铝管,带压力传感器、制冷剂高压加注阀和视液镜;压缩机吸、排气管为铝管与橡胶管组合件,压缩机吸气管上带制冷剂低压加注阀暖水管路: 暖水管:加热器进、出水管为橡胶成型管9传感器双温区自动控制空调系统:带 手动空调:压力传感器、蒸发器表面温度传感器自动空调:压力传感器、蒸发器表面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阳光强度传感器、温度标定传感器(吹面吹足风道温度传感器)4.3.15.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的结构与参数见表11。表11 电气系统结构与参数序号项 目结构与参数1电源、起动及充电系1.1线路单线制,负极搭铁,电压直流12V1.2蓄电池免维护65Ah(K4、4G63)/90Ah(R420)1.3起动机额定电压12V,额定功率1.0KW1.4发电机额定电压14V,额定电流105A2照明及信号系统2.1前照灯白色 60W(远光)2;55W(近光)22.2位置灯 白色 5W4(前面2个白色,后面2个红色)2.3转向灯琥珀色 前21W2;后21W22.4雾灯前白色2 x 55w,后,红色2x 21w2.5制动灯红色 低中配为灯泡21W2,高配为LED灯;高位制动灯为LED2.6牌照灯白色 5W22.7倒车灯白色 21W22.8危险警告信号灯位置灯5W x 4+ 侧转向灯5W x 22.9后回复反射器两个,安装在后保险杠2.10前阅读灯、室内顶灯前8W x 2;后10W x 32.11点烟器照明1.2W x 23仪表系统3.1组合仪表车速表、转速表、水温表、燃油液位表;(高配带液晶显示屏)3.2指示灯LED4辅助电气系统4.1雨刮系统60W x 14.2除雾、除霜装置150W4.3电动玻璃升降器22.5W44.4中控锁72W44.5备用电源120 W14.6音响设备扬声器35 W6(舒适型)/ 7寸显示屏20W1+扬声器35 W6(豪华型)/7寸显示屏20W1+扬声器35 W6(尊贵型)7寸顶置显示屏8W14.7点烟器120 W24.8喇叭48 W24.9安全气囊前排双安全气囊(舒适型)/前排双安全气囊+侧气帘+前排座椅侧气囊(尊贵型)5. 整车一般技术要求5.1. 全车的零部件均应经制造厂检查验收合格,并有验收标记,方允许装车:5.1.1. 自制件应符合产品图纸和相应验收技术条件,有鉴定合格书或偏差代用许可书。5.1.2. 国内协作件应符合产品图纸和相应的验收技术条件(或供需双方的技术协定书),并有制造厂的鉴定合格书。5.2. 整车装配调整和外观质量考核按XX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和XXAUDIT评审标准:5.2.1. 整车装配应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所有螺纹连接应牢固可靠,无松动,紧固力矩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不允许任何工作液漏出或溅出,也不允许气体或水从结合面逸出。5.2.2. 整车内外应整齐、清洁,零部件、附件装备齐全、正确,车门开关灵活,车身外表面无明显的凹陷、敲伤和划痕,油漆颜色均匀,无脱落,无气泡及流漆痕迹或其他堆积物,油漆外观应符合相应的汽车喷漆外观质量标准。5.3. 整车安全技术要求5.3.1. 汽车挂直接档以约50Km/h的速度行驶时,当照明灯,信号灯和其他电器设备工作时,蓄电池应处于充电状态。5.3.2. 汽车车速表允许误差应符合GB 15082-2008和GB 7258-2004的规定。5.3.3.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应符合GB 11562-1994的规定。后视镜必须符合GB 15084-2006的规定。5.3.4. 车身内部不应有任何使人致伤的突起物,应符合GB 11552-2009的规定。汽车外部凸出物应符合GB 11566-2009的规定。5.3.5. 护轮板应符合GB 7063-1994的规定。5.3.6. 汽车前排座椅可前后移动,调整后应可靠锁紧。座椅系统的强度及试验方法应符合GB 15083-2006的规定。5.3.7. 4前后排座椅应装置座椅安全带,性能和安装固定点应符合GB 14166-2003和GB 14167-2006及GB/T 13057-2003的规定。5.3.8. 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应符合GB 11551-2003的规定。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应符合GB 20071-2006的规定。5.3.9. 前排座椅及后排两侧座椅装有头枕,其性能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11550-1998以及GB 15083-2006的规定。5.3.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符合GB 8410-2006的规定。5.3.11. 车门、车窗应开关轻便,不得自行开启,门锁应可靠,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 15086-2006的规定5.3.12. 门窗使用安全玻璃,其性能符合GB 9656-2003要求。 5.3.13. 风窗玻璃具有除霜、除雾装置,其性能应符合GB 11555-1994、GB 11556-1994的规定。5.3.14. 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应工作可靠,其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GB 15085-1994的规定。5.3.15. 备胎必须安装可靠,不得有相对车身的运动。5.3.16.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 18296-2001的规定。5.3.17. 车辆在空载、静态状态下,向左侧和右侧倾斜最大侧倾稳定角不小于。试验按GB/T 14172-1993汽车静侧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的规定。5.3.18. 用侧滑台检验时,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应在3m/km之间。6. 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技术条件6.1.1. 照明灯、信号灯和各种仪表工作应正常、可靠;6.1.2. 前照灯配光性能应符合GB 4599-2007的规定;6.1.3. 雾灯配光性能应符合GB 4660-2007和GB 11554-2008的规定;6.1.4. 倒车灯配光性能应符合GB 15235-2007的规定;6.1.5. 汽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应符合GB 4785-2007的规定;6.1.6.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应符合GB 4094-1999及相关技术协议的规定,其无线电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应符合GB 14023-2006和GB 18655-2002的规定;6.1.7. 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应符合GB 5920-1999的规定。7. 整车装备和加注技术条件汽车总装完成后,应按要求加注油、液、充气和充电等装备工作,并按表12检查和验收后才能出厂。表12 整车装备表序号工作部位数 量装 备1发动机燃油2发动机润滑油3冷却液4变速器润滑油5制动液0.8LDOT46转向液1.5ATF-7蓄电池电极工业凡士林8风窗玻璃洗涤液大于3.4L洗涤液9空调制冷剂待厂家做试验后由厂家确定R134a10其它运动摩檫副变速器上离合器分离杠杆端部10g2# 通用锂基润滑脂变速器第一轴外壳和分离轴承接触面上10g2# 通用锂基润滑脂分离叉与分离轴承接触面上10g2# 通用锂基润滑脂变速器输入轴花键上10g2# 通用锂基润滑脂11轮胎气压230kPa12备胎气压230kPa8. 整车外观检验技术条件8.1. 整车外观检验无磕、碰、划、伤痕迹,无色差、无流挂、无露底现象。8.2. 车身外表面检验缝隙均匀,车身无变形。8.3. 座椅检验前排座椅前、后调节轻便、灵活,无卡滞、异响现象;后排座椅锁止牢固、可靠,后排座椅锁开启轻便。8.4. 天窗检验天窗开闭灵活,工作运行正常,运动速度均匀,无卡滞、异响现象。天窗和车身配合间隙均匀,无漏水现象。8.5. 车门检验前后车门、前后舱盖开闭正常,无杂音、发滞感觉。关闭后,能自动锁紧,缝隙均匀。锁止后,钥匙打开正常。8.6. 内、外饰附件检验外观无脏污、无磕、碰、划、伤、无色差,部件齐全完整,无错装、漏装、不合格品装车现象,装配应牢固,无松旷现象。内饰面与顶蓬无色差。8.7. 底盘部件检验外观清洁、无油污、锈蚀,无磕、碰、划、伤,部件齐全完整,无错装、漏装、不合格品装车现象,装配应牢固,有力矩要求的重要部位应标记清晰完整。8.8. 电器部件外观外观清洁、无磕、碰、划、伤,部件齐全完整,无错装、漏装、不合格品装车现象。8.9. 整车电器件性能检验及调整1) 前组合灯、后组合灯、雾灯、转向灯、牌照灯、室内顶灯、报警灯、制动灯等各灯具开关正常。2) 组合仪表转速表、车速表、燃油表、里程表工作正常。3) 前、后喷嘴喷到位于雨刮臂刮刷面中心偏上位置,雨刮电机间歇、高、低速工作正常。4) CD机音响系统工作正常。5) 防盗装置工作应正常。6) 车门玻璃升降器工作正常、升降到位、速度均匀,无卡滞、异响现象。7) 电动后视镜调节控制正常,速度均匀,无卡滞、异响现象。8) 前、后车门锁、后背门锁闭锁器工作正常,手动和遥控器操纵,所有车门应同时锁止或同时打开,遥控距离不小于 10 m。9) 点烟器应工作正常,当点烟器插头从正常位置插入插座后,应在15 s内插头能自动切断电源,并自动复位到正常位置,此时拔出插头,10 s内应能点燃卷烟。8.10. 空调系统检验和调整1) 压缩机工作正常,无异响现象,压缩机皮带张紧适中。2) 鼓风机工作正常,无异响现象。3) 空调管路和周围零部件间隙正常,无挤瘪、空调制冷剂泄漏现象。4) 空调控制器操纵灵活,无卡滞,且挡位明显。5) 冷凝器风扇工作正常,无异响。6) 空调装置应性能良好,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下,启动冷气开关,冷气出口应有冷风吹出。暖风系统应工作正常。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启动暖风开关,暖风电机应立即启动工作,暖风出口应有暖风吹出。8.11. 整车底部处理8.11.1防石击涂料喷涂处理为保护汽车轮罩、底盘及车身下侧部在行车时免受砂石、盐粒等物打击对对钢板腐蚀、防震、隔热和消除噪音,在这些部位喷涂防石击涂料,同时在喷涂过程中要避开或保护车上喷涂区域中的安装孔、螺栓等位置。8.11.2喷腊防锈处理1)除锈重点处理部件:前后轮传动轴,前后桥上下摆臂球头装配平面、托臂,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减震平垫,传动轴前端、中心轴承固定架螺栓,后横梁,底盘焊缝、镀锌件及标准件等。2)应喷涂均匀、无漏涂、无严重流挂。3)干腊膜厚度为:0.20.1mm。4)喷蜡时禁止喷到前后轮制动盘、前后减振器、排气管与消声器等,防止蜡液污染或造成部件功能失灵。9. 整车试验台测试技术条件9.1. 车轮定位参数前轮定位参数(空载) 项 目范 围前轮外倾角(空载)前轮主销内倾角(空载)前轮主销后倾角(空载)前轮前束(空载)后轮定位参数(空载) 项 目范 围后轮外倾角(空载)-0.845后轮前束(空载)01mm注:以上定位角只有前轮前束角和后轮前束可以调整,其它角度是依靠加工制造保证。可以通过调整转向器横拉杆长度螺母,调整前轮前束,后轮前束可以通过调整悬架横拉杆长度来调整。9.2. 淋雨试验9.2.1. 淋雨试验:通过检测线车辆以不高于5km/h的车速,全车灯光全开,前、后雨刷以高速全开状态驶入淋雨室中央,15分钟后经干燥室驶出。9.2.2. 密封检查:检查前、后车门密封条、背门密封条、前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挡风玻璃、天窗各处无进水现象,前、后组合灯、雾灯、牌照灯、转向灯无进水,无雾气。前后雨刷工作正常,刮刷干净,CD机音响工作正常。10. 整车道路试验技术条件道路试验时的载荷为:空载状态下加上一名驾驶员,测试仪器和仪表,油液注满。10.1. 整车行驶平顺性主观评价参照GB/T 5902汽车平顺性脉冲行驶试验方法中的道路试验条件和起伏路试验条件,依靠驾驶员主观感觉评价车辆的平顺性,评价项目为驾驶员座椅的振动感受,评价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在同样试验条件下,驾驶员通过驾驶标定过的车辆,得到主观评价标准,再进行本次主观评价试验。10.2. 整车操纵稳定性蛇形路试验主观评估参照GB/T 6323.1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蛇形路试验中规定的试验条件,依靠车辆驾驶员主观感觉评价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评价项目为车身侧倾角、方向盘转角和车身转动稳定性的感受,评价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在同样试验条件下,驾驶员经过驾驶标定过的车辆,得到主观评价标准,再进行本次主观评价试验。10.3. 整车操纵稳定性转向回正性能试验主观评价参照GB/T 6323.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回正性能试验中规定低速回正性能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依靠车辆驾驶员主观感觉评价车辆的操纵回正性能,评价项目为方向盘回正摆动稳定性和汽车回正摆动稳定性的感受,评价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在同样试验条件下,驾驶员经过驾驶标定过的车辆,得到主观评价标准,再进行本次主观评价试验。10.4. 整车操纵稳定性转向轻便性试验测试参照GB/T 6323.5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轻便性试验中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测量车辆转向的轻便性,评价项目为方向盘转向最大力矩和方向盘最大转角,评价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在同样试验条件下,驾驶员经过驾驶标定过的车辆,得到方向盘转向最大力矩和方向盘最大转角标准,确定本次试验的标准。10.5. 整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 参照GB/T 12547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中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测试汽车4挡最低稳定车速。4挡最低稳定车速不高于24 km/h。10.6. 整车加速性试验参照GB/T 12543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中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其中,4挡以25km/h加速到100km/h的时间不大于10 s;一挡起步连续换挡加速到100km/h的时间汽油机不大于15s柴油机不大于13s。10.7. 整车最高车速试验参照GB/T 12544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中的试验条件和方法,测试汽车最高车速。最高车速不低于190 km/h。10.8. 整车制动性能试验(数据,试验后再确定)行车制动路试检验参照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测试行车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 制动初速度为50km/h,变速器换挡操纵手柄置于空挡位置,水泥地面附着系数0.7,测试制动距离不应大于19m。制动稳定性要求制动过程中车辆的任何部位(不计入车宽的部位除外)不应超出宽度为2.5m的试验通道。制动踏板力不大于260N,允许采用感官测试方式,判定是否合格。对于制动踏板力比较大的汽车,应用压力测试仪器复试后,最终判定是否合格。应急制动路试检验参照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测试应急制动距离。 制动初速度为X km/h,变速器换挡操纵手柄置于空挡位置,水泥地面附着系数X,测试制动距离不应大于X m。制动稳定性要求制动过程中车辆的任何部位(不计入车宽的部位除外)不应超出宽度为2.5m的试验通道。手操纵力不大于X N,允许采用感官测试方式,判定是否合格。对于手制动力比较大的汽车,应用拉力测试仪器复试后,最终判定是否合格。 驻车制动性能试验参照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测试上坡和下坡制动。水泥地面附着系数0.75,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车辆在坡度为30 %(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的1.2倍一下的机动车为15%)、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上,稳定停留时间不应小于5 min。手操纵力不应大于X N,允许采用感官测试方式,判定是否合格。对于手拉力比较大的汽车,应用拉力测试仪器复试后,最终判定是否合格。制动试验时,同样的行车和应急制动试验,中间时间间隔不小于X min,等制动器冷却后再进行同样的试验。10.9. 爬坡性能试验参照GB/T 12539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和条件,用一挡能够顺利爬上30 %的坡道,属于合格产品。10.10. 汽车滑行距离试验(数据,试验后再确定)参照GB/T 12536汽车滑行试验方法中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测试汽车空挡X km/h滑行距离。滑行距离不得小于X m。10.11. 整车冷却部位检测(数据,试验后再确定)按照规定程序完成道路试验后,马上测试和记录各个冷却部位的温度,判断是否合格。各冷却总成的水和油的温度应符合以下要求:记录水温表,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不高于X;记录机油温度表,发动机机油温度不高于X;用点温计测试变速箱油底壳表面温度,判断变速器内的润滑油温度不高于X;根据温度记录,同样车型同样试验条件和方法,应进行温度对比判断。对于某个部件温度突然偏高的汽车,应判断该部件存在质量问题,通过专题测试再判断是否合格。 10.12. 噪声测试(数据,试验后再确定)车外加速行驶噪声测试:在加速行驶试验时,车辆以三挡加速行驶,车外允许最大噪声声级不应大于X dB(A), 试验方法参照GB 1496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测量评判标准参照GB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允许采用感官评判方法。车外匀速行驶噪声测试:油门保持稳定,车辆以三挡行驶,车速稳定在X km/h,车外允许最大噪声声级不应大于X dB(A), 试验方法参照GB 1496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允许采用感官评判方法。车内噪声测试:油门保持稳定,以X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车内允许最大噪声声级不应大于X dB(A),试验方法参照GB 1496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允许采用感官评判方法。在以上噪声测试过程中,允许采用感官评判方法。驾驶员和测试人员经过测试标定过的车辆,得到噪声标准,确定本次试验的感官评价标准。10.13. 整车油液泄漏外观检查以上道路试验后,应检查制动系统、离合系统、动力总成和冷却系统油液是否有泄漏和渗漏现象。如果有泄漏或渗漏现象,应寻找原因,修复泄漏或渗漏部位,擦干油液,进行专门的补充试验。10.14. 整车道路试验主观评价道路试验中,踩踏加速踏板,感官判断踏板行程是否合理,无卡阻、滞后现象,机构运行是否正常。道路试验中,踩踏制动踏板,感官判断踏板空行程和作用行程是否合理,总行程是否合理,机构运行是否正常。道路试验中,踩踏离合踏板,感官判断踏板空行程和作用行程是否合理,总行程是否合理,机构运行是否正常。道路试验中,拉动驻车制动操纵机构,感官判断行程是否合理,棘刺定位和解脱是否顺畅,机构运行是否正常。道路试验中,转动方向盘,感官判断空行程是否过大,路感是否明显,道路试验操纵力是否正常。道路试验中,判断发动机启动和运转是否正常,怠速是否稳定,机油压力与水温是否正常,加速时推背感是否明显。道路试验中,判断变速箱换挡、选挡是否平顺、轻便、灵活,挡位是否明显,是否有异常响声。道路试验完成后,检查前、后车门、前仓盖、后背门开、闭灵活、无异响和变形。11. 检验规则11.1. 型式检验有如下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地进行检验;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产品定型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项目、试验规程及试验结果评定,按GB/T 130441991的规定。产品质量定期检查试验由公司质量管理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