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复习资料.doc_第1页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复习资料.doc_第2页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复习资料.doc_第3页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复习资料1、 选择题1当VO.25fcbh0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D )。 A. 增大箍筋直径或减小箍筋间距 B增大压区翼缘,形成T形梁 C. 提高箍筋抗拉强度或加配弯起钢筋 D增大截面尺寸2梁的破坏形式为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则称为( B )。 A少筋梁 B适筋梁 C平衡配筋梁 D超筋梁3有两根条件相同的受弯构件,正截面受拉区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一根大,另一根小,Mcr是正截面开裂弯矩,Mu是正截面极限抗弯弯矩,则( B )。 A大的McrMu大 B小的McrMu大 C. 两者的McrMu相同4对均布荷载梁,按最小配箍率计算抗剪承载力的条件是( B ), A. B. C.5大、小偏心受压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当截面破坏时( B )。A受压钢筋是否能达到钢筋的抗压屈服强度B受拉钢筋是否船达到钢筋的抗拉屈服强度C受压混凝土是否被压碎D.受拉混凝土是否破坏6当楼面均布活荷载大于或等于4kN/m2时,取Q( C )。 A1.0 B1.2 C1.3 D1.47结构的( D )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A安全性 B适用性 C耐久性 D可靠性8我国规范采用( A )强度作为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代表值。 A立方体抗压 B轴心抗压 C轴心抗拉 D劈拉9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 C )有关。A混凝土强度 B配筋率 C长细比 D荷载10在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中,定义为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即纵筋与箍筋的( C )。 A体积比 B强度比 C强度比和体积比的乘积 D强度比和面积比的乘积2、 填空题1适量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从加荷至破坏,其受力存在着三个阶段, 开裂 弯矩和 屈服 弯距是三个受力阶段的界限状态。2超筋梁的破坏是钢筋 未屈服 ,而混凝土 先破坏 ,故破坏带有定的突然性。缺乏必要的预兆。具有脆性破坏的性质。3,偏心距较大,配筋率不高的受压构件属 大偏心 受压情况,其承载力主要 受拉钢筋。4混凝土在荷载的 长期 作用下,随 时间 而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5轴心拉力N作用在As和As间距以内的受拉构件,为 小偏心 受拉情况,作用在As和As间距以外的受拉构件,为 大偏心 受拉情况。6当VVc时,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而仅需按梁中箍筋 最大间距 与梁中箍筋 最小直径 的构造要求设置箍筋。7光面钢筋与混凝上的粘结作用由化学胶着力、 摩擦力 和 机械咬合作用 三部分组成。8混凝土施加预压完成以前出现的损失,称为 第一批 损失。混凝土施加预压完成后的损失,称为第二批 损失。9在实用设计表达式只有一种可变荷载中,引用的三个系数是:荷载分项系数、 材料强度 分项系数及 结构重要性 系数。10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两种,它们是 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与 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三、简答题1什么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答: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不可恢复变形的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2大偏心受压情况的破坏原因,破坏性质及破坏条件是什么?答:大偏心受压破坏是由于受拉钢筋到达屈服而导致的压区混凝土受压破坏,它具有塑性破坏的性质,形成这种破坏的条件是偏心距大,且受拉钢筋配筋率不高。2简述影响无腹筋梁抗剪强度的因素。(答出5个即可)。答: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 荷载形式、加载方式、结构类型及截面形状3适筋梁从加荷开始直到破坏可划分为哪几个受力阶段?答:第阶段 弹性工作阶段 第阶段 带裂缝工作阶段 第阶段 屈服阶段4为什么限制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可以提高其纵向抗压强度?答:对混凝土受压破坏机理的分析表明,混凝土受压破坏是由于内裂缝的发展。如果对横向变形加以约束,限制内裂缝的发展,则可提高混凝土的纵向抗压强度.4、 计算题1矩形截面梁,b=250mm,h=500mm,混凝土为C20级(fcm11Nmm2),纵筋采用级钢(fy=fy=310Nmm2)。已知受压钢筋为220(As=628mm2),a=35mm,采用双肢6的封闭箍筋,间距250mm。梁承受的弯矩设计值M=150kNm,求此梁所需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面积As (提示smax=0.396) 1)求M 箍筋直径6大于 箍筋间距不超过1520=300mm。满足要求。h0500-35465mm (2)求 (3)求 取x=2a=70mm计算A, (4)求As 3 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支承情况如下图所示。均布荷载的设计值q=50kNm,(包括梁自重)混凝土为C20级(fc=10Nmm2),箍筋采用I级钢(fyv=210Nmm2)直径6mm的双肢箍(Asv=56.6mm2)。求箍筋的间距。(提示:Smax=250mm,h0=440mm) (1)求支座边缘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2)验算截面尺寸 此值小于0.25,截面可用;大于0.10按计算配箍。 (3)求箍筋间距 取S=140mm3.某柱在设计荷载作用下N800kN,M=172kNm。柱截面尺寸b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