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总复习.doc_第1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复习.doc_第2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复习.doc_第3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复习.doc_第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复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结构包括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结构、水工结构、特种结构等。2 结构是由梁、柱、墙、板、杆、壳等基本构件组成的一个承力系统。 3结构设计基本内容有:结构方案、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分析与计算、构件及其连接的设计、绘制施工图。4结构设计还应进行校核和审核,以检查是否有违背有关设计规范的地方,确保结构设计可靠。5单向板是只在一个方向弯曲或主要在一个方向上弯曲的板。6双向板是在两个方向均存在弯曲,且不能忽略任一方向的板。7对于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短边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8对于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短边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9结构计算简图包括确定计算单元、计算模型及计算荷载等内容。10单向板除承受结构自重、抹灰荷载外,还要承受作用在其上的使用活荷载。11双向板的支承方式有四边支承,三边支承、两邻边支承或四点支撑 。12连续梁、板的计算简图,应解决支承条件、计算跨数和计算跨度三个问题。13折算荷载是为了减少由于支承条件的假定所产生的与实际条件的偏差,而对恒、活载进行调整后所采用的荷载。14求某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内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其左右,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15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每隔一跨布置;16内力包络图包括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17直接承受动力和重复荷载的结构,不宜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18预应力结构和二次受力叠合结构,不宜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19弯矩调幅法就是对结构按弹性理论所算得的弯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的调整。20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楼盖,仅混凝土就足以承担剪力,可不必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所以仅需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1连续单向板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跨内承受正弯矩。22当连续单向板混凝土受拉区开裂后,使板内各截面的实际中和轴连线为拱形。这种拱作用使板的实际弯矩值低于计算值。23弯起式配筋,可先按跨内正弯矩的需要确定所需钢筋的直径和间距,然后在支座附近弯起1/22/3,弯起角一般为30。24分离式配筋与弯起式配筋相比,钢筋锚固稍差,耗钢量略高,但设计和施工都比较方便。25梁不但要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还应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26对于梁来说,正弯矩作用下的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钢筋;负弯矩作用下的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钢筋。27次梁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两种。28次梁一般多采用分离式配筋,但当跨度较大或楼面有较大动荷载时,应采用弯起式配筋。29沿梁长纵向钢筋的截断和弯起,原则上应按弯矩及剪力包络图确定。30位于次梁下部的纵向钢筋除弯起筋外,应全部伸入支座,且满足纵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31双向板肋梁楼盖受力性能较好,可以跨越较大跨度,梁格布置使顶棚整齐美观32当梁格尺寸及使用荷载较大时,双向板肋梁楼盖比单向板肋梁楼盖经济。 33用弹性理论来分析,双向板在两个方向的横截面上都作用有弯矩和剪力。34用弹性理论来分析,双向板中有扭矩存在,扭矩使得板的四角有翘起的趋势。35双向板中,在同样配筋率时,采用较细钢筋较为有利;36双向板中,在同样数量的钢筋时,将板中间部分排列较密些,要比均匀放置有利。37当板厚远小于板短边边长的1/30,且板的挠度远小于板的厚度时,双向板可按弹性薄板理论计算。38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连续板的各中间支座两侧的荷载相同,可认为支承处板的转角零。39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连续板的支承处左右截面旋转方向一致,可将板的各中间支座当作简支支座。40双向板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中间支座近似的看作固定支座,中间区格板均可视为四边固定。 41双向板中连续的一些截面均出现塑性铰,连在一起称为塑性铰线,塑性铰线通常亦称为屈服线。42双向板中的正屈服线由正弯矩引起,负屈服线由负弯矩引起。43塑性铰线出现在弯矩最大处。44作用在双向板支承梁上的荷载不是均匀分布的,长跨梁上的荷载呈梯形分布,短跨梁上的荷载呈三角形分布。45无梁楼盖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相当于点支承的平板。因此板受力可视为支承在柱上的交叉板带体系。46无梁楼盖的悬臂板挑出的距离达到一定值时,能使边支座负弯矩约等于中间支座的弯矩值,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47伸缩缝应从基础顶面开始,将两个温度区段的上部结构构件完全分开。48沉降缝可兼做伸缩缝,但伸缩缝不能兼做沉降缝。 49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的结构构件除柱和基础外,一般都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从工业厂房结构构件标准图集中选用合适的标准构件,不必另行设计。 50连系梁除支承墙体重力外,还起到连系纵向柱列,增强厂房纵向刚度,传递纵向水平荷载的作用。51折线形屋架上弦由几段折线杆件组成,为铺设屋面板方便,端部竖杆、斜杆不参加桁架内力。 52在地震区,鞭端效应易使天窗发生破坏,应尽量避免设天窗。 53为了计算方便,将单层工业厂房空间结构化为平面结构计算,即将其简化为横、纵向平面排架分别计算。54排架计算时,假定柱下端与基础顶面为刚接。55排架计算时,柱顶与排架横梁(屋架或屋面梁)为铰接。56排架计算时,屋面活荷载均以集中力的形式作用于柱顶,作用点位置与恒载相同。57某地区基本雪压值,以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统计所得50年一遇最大积雪的自重确定。58单跨或多跨厂房的每个排架吊车组合不应多于2台。59等高排架在任意荷载作用下各柱顶侧移相等。60在排架内力分析中,必须考虑这些单项荷载同时出现的可能性,进行荷载效应组合。61柱大偏心受压时,如果弯矩不变,则轴力愈小,所需要的钢筋面积愈多。62柱小偏心受压时,如果弯矩不变,则轴力愈大,所需要的钢筋面积愈多;63各榀排架柱顶受水平集中力,厂房两端有山墙时,各榀排架位移不等,中间大,两端小。 64一榀排架柱顶作用水平集中力,厂房两端有山墙时 ,该排架位移受到其它排架和山墙两种约束。 65民用建筑中,一般常将柱子设在纵横建筑隔墙交叉点上,以尽量减少柱子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影响。66办公楼建筑中,一般是两边为办公室,中间为走道,这时可将中柱布置在走道两侧。67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简化为刚性节点。68装配式框架结构中,节点简化为铰接节点或半铰接节点。69框架的层高通常可取相应的建筑层高,即取本层楼面到上层楼面的高度。70底层的框架层高应取基础顶面到一层顶板面之间的距离。71单向板中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浇筑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承受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内力;承受并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对四边支承板,可承受在计算中未计入但实际存在的长跨方向的弯矩。72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梁时,为何要限制截面受压区高度?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梁时,受拉纵筋的配筋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受压区高度,受拉纵筋配筋率较低时,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较大,因此为了获得较大的转动能力,一般要求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大于0.35。73四边支承的板,有六种边界条件:1.四边简支;2.一边固定,三边简支; 3.两对边固定,两对边简支; 4.四边固定;5.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 6.三边固定,一边简支。74为什么要采用塑性铰线来进行双向板的内力计算?(1)钢筋混凝土为弹塑性体,因而按弹性理论计算与实际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2)双向板是一种超静定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将发生塑性内力重分布,应考虑材料的塑性性能来计算双向板的内力才能符合实际受力情况;(3)可以节约20%30%的钢材。75双向板跨内钢筋弯起过早或弯起数量过多可能使余下的钢筋不能承受该处的正弯矩,致使该处的钢筋比跨内钢筋先达到屈服而出现塑性铰线,形成“倒锥台形”破坏机构,并导致双向板极限荷载降低。76单层厂房柱网布置原则(1)满足生产工艺、使用要求(2)建筑平面和结构方案经济合理(3)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4)符合厂房建设统一化的基本规定(5)考虑生产发展、技术革新要求 77单层厂房支撑的主要作用保证厂房结构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刚度以及空间整体性。在施工和使用阶段,保证厂房结构的几何稳定性。将水平荷载(如风荷载、纵向起重机制动力、纵向地震作用等)传给主要承重结构和基础。为主体结构构件提供适当的侧向支承点,改善它们的侧向稳定性。78排架计算内力组合注意事项(1)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考虑恒载产生的内力;(2)每次组合时只能以一种内力为目标。(3)对同一柱,吊车竖向荷载Dmax、Dmin只能取一。(4)吊车横向水平荷载Tmax可向左、向右,只能取一。(5)D与Tmax不一定同时发生,但有Tmax时必须有Dmax或Dmin。(6)左、右风荷载只能取一。(7)多台吊车参与组合时,应乘以荷载折减系数。 79竖向荷载作用下分层法的内力计算假定及参数修正内力计算假定1)不考虑框架侧移对内力的影响,即框架侧移忽略不计。2)作用在某一层框架梁上的竖向荷载只对本楼层的梁以及与本层梁相连的框架柱产生弯矩和剪力,而对其他楼层的框架梁和隔层的框架柱都不产生弯矩和剪力。参数修正1)除底层柱外,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0.9的折减系数;2)弯矩传递系数,底层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