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岸线步行道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前海岸线步行道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前海岸线步行道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前海岸线步行道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前海岸线步行道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青岛市滨海岸线自然形态景观丰富,是大自然留给青岛人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是体现青岛市城市特色的重要区域。本着前海自然景观岸线应向公众开放的原则,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岸线旅游资源,提升青岛市的形象,为社会公众提供独特的沿海公共活动空间,市委、市政府决定以迎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规划建设前海(团岛石老人)景观步行道,由市规划局组织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地段的规划设计,经多方征求意见并报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向社会进行公示并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经修改编制完成该正式成果。前海景观步行道位于青岛市临海地带,西起团岛,东至崂山区石老人,是一条全新概念的滨海旅游线路,是连接新老市区滨海景观区和景观节点的最要通道,全长35.5公里。规划设计突出滨海特色,主要是对前海岸线保护、整治、完善和提高。规划设计以自然海湾为依托,重视绿化和生态环境,突出自然特色,结合人的活动空间和行为心理,考虑相关场地设施,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方案初步确定前海景观步行道的选线位置和前海旅游系统的基本框架。规划方案还提出了针对不同自然岸线进行步行道建设的原则和规划概念,为下一步的详细设计提供依据。前海景观步行道形成之后,既保护了自然岸线,又充分利用了自然岸线,将为市民和游人提供充分感受自然的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场所,它必将成为青岛市新的旅游热点和城市标志。一、青岛市前海岸线(团岛石老人)概况 1、岸线利用概况青岛市前海岸线(团岛石老人)全长约38公里,根据所在城市的区位大致可划分为三段:团岛至太平角六路段的现状景观一角一是团岛至太平角六路段,岸线长度约17.25公里;位于青岛市老市区及历史街区中,是青岛市老市区及历史街区风貌的重要展示地段。这段岸线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城市功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岸线景观,已成为青岛城市特色的象征。由于历史原因,该段岸线的旅游景观设施存在较多的设施陈旧老化需要更新改造的问题。此外还有团岛、汇泉角、太平角三处景观节点未被开发利用的问题。太平角六路至麦岛段的现状景观一角第二段岸线是太平角六路至麦岛(市区与崂山区分界处)段,岸线长度约6公里,位于青岛市东部新区,是青岛市东部新区的重要风貌界面,尤其是太平角六路至南京路段更是成为新区形象的象征,这段岸线经过多次规划建设先后形成儿童广场、音乐广场、五四广场等系列广场绿地,成为新区的亮点。燕儿岛至麦岛段现状存在岸线利用及景化绿化缺乏统一规划的问题,如阳光假日酒店、银海大世界为违章建筑、非法利用海岸,海韵园、银都花园、海轮修造厂不合理利用岸线。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沿海步行系统的形成造成较大的障碍。麦岛至石老人段的现状景观一角第三段是麦岛至石老人段,岸线全长14.9公里,属崂山区石老人国家旅游渡假区岸线,现状已有效利用的岸线长度8.1公里,占总岸线长度的54.51%,其余岸线基本处于未开发利用状态,近海浅水区只有少部分近海养殖,大部分未被利用。其中:麦岛至海洋公园段多属已开发建设用地及已开发利用岸线,主要为工业岸线、生活岸线、旅游岸线及少量养殖、港口岸线。海洋公园以东至山东头段基本处于未被开发利用状态,仅有名人雕塑园西端的生活岸线,其余为养殖岸线及渔港。石老人海水浴场段(西起山东头东至东山头临海岬角)全长2公里,全部向社会开放。浴场以东至石老人村以东岸线基本未利用,仅在石老人村西南有一段港口岸线(渔港)。2、青岛近海概况青岛市作为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主要特色是前海岸线的美丽,这主要由于本地地形所孕育的独特海岸带鳌形岬角湾所呈现的天然景象,这种岸线是得天独厚的:1、这些鳌形岬角湾对岸线起到潮流冲刷作用:潮流的无潮点在江苏北部连云港附近(34N、12003E),潮流是逆时针旋转,自崂山湾开始涨潮,潮波由东向传播自胶州湾。经过每一个海湾时,潮流自东部的鳌岬 进入,由西部的鳌岬退出,把湾内的污物刷洗清洁。2、青岛市海岸带保护的特点:青岛市海岸带线外3.5至5公里处有一条较宽的海沟,沟宽约3.0公里,水深在30至40米。当外海的波浪传到近岸时,海沟吸收了大量的波浪动能及势能,岸线遭受到的波浪冲击力大大减小拉。3、岸线生态特点:青岛海潮潮位平均2.98米,最大潮差4.9米,最小的潮差1.08米,岸线主要构成岩礁,其自然形态壮美,构成海边主要景观,它是大型藻类的寄生处,本土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岸礁对于防止海洋侵蚀,抵御风浪作用巨大。二、规划设计的目标 前海景观步行道的规划设计的目标如果仅仅定位在一条步行道上,似乎定位低了点。青岛市为促进东部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先后修建了东海路、香港路,这两条道路对提升青岛市的形象、促进岛城滨海地区的开发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前海景观步行道是以步行为主要特色的全新概念的旅游线路,将前海各大景观区、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在功能上弥补了东海路与香港路的不足;同时,由于前海景观步行道以步行为主,对地形条件要求较低,规划的步行道可更贴近大海,将海的文章做足。因此,前海景观步行道规划设计的目标为:1、对景观步行道进行选线,提出景观步行道建设的原则,对下一步的施工设计提出指导性意见;2、划定前海景观功能区,明确各景观功能区的功能及旅游亮点。提高城市品质和自然景观,塑造21世纪青岛滨海城市形象;3、规划、完善前海景观旅游交通和商业服务体系,提高前海旅游景观资源的系统性。4、明确沿岸地区开发建设目标,为加强滨海地区的土地管理、综合利用滨海岸线提供指导性原则,进一步加强沿海地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三、前海岸线功能定位 青岛市前海岸线分别从八大峡居住区、中山路商贸区、八大关疗养区、新市中心(城市CBD区)、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穿过,是青岛市重要的旅游、疗养与居住生活区段,因此,前海岸线的总体上以休闲健身、疗养、旅游观光为主要职能。四、规划构思 1、结合不同地段岸线的自然条件,修筑不同特色的步行道,配合景点、景区的建设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疗养健身融为一体,体现滨海景观风貌。2、以自然岬角为节点,通过路、滩、水面的不同组合,反映出各区段变化着的空间序列,突出个景观功能区的旅游亮点。结合现有道路网络,合理安排各段景区的出入口,考虑人车的换乘与人流聚散问题,合理配置停车场和其他旅游服务设施。3、尊重市民爱好,以人为本合理安排各景区的活动内容,为市民提供近海、亲水、赏景休闲的活动场所,并保证安全,景观步行道设在高潮线以上。4、保护自然环境,将滨海景观的创造与原有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五、前海景观步行道规划指导思想 1、保护自然前海景观步行道的规划建设以保护自然岸线,整治人工岸线为要旨;禁止填海修路。拆除或改造前海地带的违法建设及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前海步行道的环境建设以生态绿化为主,人工设施尽量减少。2、整体系统规划前海景观步行道的规划建设以自然海湾为依托,保证三个“通畅”:A、保障前海景观步行道的通畅;B、保障前海景观步行道与机动车游览线路的联系通畅;C、保障前海景观步行道景观视线系统的通畅。3、以人为本既保证步行系统的完整性,保证“人车分离”,又要游人步行与机动车旅游系统换乘方便;细部设计考虑“无障碍设计”。前海景观步行道的规划建设既要满足游人亲水要求,又要考虑防风暴潮的问题,步行道系统中的主路应设在高潮线以上。4、经济节约,便于实施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设施,节约资金。统一规划,分期、分段实施。六、总体布局 (一)景观节点及景观功能区布局以滨海步行道为主线根据各段岸线的景观特点及职能特点可划分为7大景观功能区、7大景观节点。7大景观功能区分别是:1团岛湾景观区以船泊航运参观游览为主要特色。2青岛湾景观区以栈桥、小青岛等传统特色景点观瞻为主要特色。3汇泉湾景观区以鲁迅公园、海水浴场及海上娱乐为主要特色。4太平湾景观区以青岛历史街区风貌及海岸野趣旅游为主要特色。5浮山湾景观区以青岛新区风貌及奥运帆船比赛为主要特色。6老龙湾景观区以特色生活区参观旅游为主要特色。7石老人旅游度假景观区以旅游度假为主要特色。8大景观节点分别是:1、团岛景观节点景点是灯塔和雾笛。2、大黑栏景观节点景点是中苑海上广场及八大峡公园。3、海军博物馆景观节点主要景点是海军博物馆、水晶宫海底世界等。4、汇泉角景观节点(远景建设)主要景点是炮台遗址。5、太平角景观节点(远景建设)主要景点是独具特色的礁石岸线。6、燕儿岛奥运基地景观节点主要景点帆船比赛场馆及燕岛秋潮。7、小麦岛景观节点主要景点是海洋科研基地。8、石老人公园景观节点主要景点是独特的海蚀景观。(二)景观步行道选线布局和建设原则1、景观步行道选线规划步行游览线路自西向东分别为团岛步行环路(远期建设)、西陵峡路(含八大峡公园)、太平路南侧人行道、水晶宫海底世界沿海步行路、海军博物馆沿海步行路、小青岛步行环路、琴屿路、鲁迅公园沿海步行路、南海路南侧人行道、汇泉路西侧人行道、汇泉角步行环路(远期建设)、第二海水浴场步行通道、第二海水浴场至太平角沿海步行路、汇泉角步行环路(远期建设)、太平角六路东侧的人行道、东海路南侧的人行道、澳门路、奥运比赛基地沿海步行路、燕儿岛至小麦岛沿海步行路、小麦岛步行环路、小麦岛至海洋公园沿海步行路、东海路南侧人行道、雕塑园沿海步行路、东海路南侧人行道、石老人海水浴场内步行路、海口路南侧人行道以及黄金海岸大酒店至石老人公园沿海步行路组成,总长度约36.9公里,规划景观步行道的最小宽度5米。2、景观步行道的建设原则根据前海(团岛石老人)岸线的建设条件可划分为四类,规划针对不同建设条件的岸线提出不同的景观步行道的建设原则,以期创造即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能体现丰富多变的滨海休闲健身环境。(1)人工驳岸对于人工驳岸主要是完善、提高岸线环境,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设施建设步行道。现有道路的路面主要是石板和水泥路面,规划予以保留,不再更换铺装材料。确实需要更换铺装材料的个别地段,可考虑采用环保材料(如废旧回收物资制成的面材等)。该类型岸线上步行道的总长度约14.93公里,约占前海景观步行道总长度的40.5%。(2)礁石岸线规划这一类型的岸线主要采取保护的规划措施,修建的步行道不应破坏自然地形、地貌,需要修在礁石上的步行道采用木质步行道。该类型岸线上步行道的总长度约12.77公里,占总长度的34.6%。(3)沙滩岸线沙滩资源是青岛市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滨海的一切建设均应以不破坏、减少沙滩为前提,需要在沙滩外侧修建的步行道采用木制步行道。该类型岸线的总长度约4.5公里,占总长度的12.2%。(4)可通过改造现状 “土路”形成步行道的岸线有些地段滨海步行路虽未形成,但由于行人自发行走形成路型可以利用。规划结合原有路线设置滨海步行道,路面材料可采用天然石材铺装,以保留原始的韵味。该类型步行道的总长度约4.7公里,约占总长度的12.7%。(三)观景点系统青岛前海岸线曲折,海湾及岬角众多,沿景观步行道存在大量的观景点及对景点,其中:汇泉角为老市区及历史街区风貌的最佳观赏点;太平角为新市区风貌的最佳观赏点。根据2008奥运帆船比赛路线的设定,由燕儿岛至赤岛段为帆船比赛的观赏区及观赏点。七、旅游交通体系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青岛市前海交通体系规划青岛市前海旅游景点丰富、滨海景观独特,可分别从海上、陆地上参观、游览前海(团岛石老人)岸线旅游景点,路上的旅游线路可分为步行游览线路及机动车游览线路两条线路。前海旅游系统由3条旅游线路和城市主干路四个4个层次组成,4个层次的旅游线路通过网络节点及滨海地区南北向道路相互联系。其中:海上旅游线路以码头(景观节点)为主要节点,滨海步行道以景观节点为节点,机动车游览线路以旅游公交站点及机动车停车场为站点,城市主干道以交叉口为节点。前海旅游系统中的机动车停车场采用地上与地下相结合,地上停车场满足旅游车的需要,地下停车场主要为小汽车提供服务。根据规划需要机动车停车场29处,共计6385个泊位。其中现状已有停车场8处,共计1135个泊位;已规划未建停车场12处,共计2850个泊位;需新增停车场9处,共计2400个泊位。规划沿机动车旅游线路设置专线旅游公交车,采用环保型车辆;在主要的景区和沿线结合规划停车场,设置站点。2、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前海岸线旅游景观带中的旅游购物及餐饮设施分三级设置,在海军博物馆与奥运帆船基地两个景观节点处设大型旅游购物及餐饮设施作为第一级旅游服务设施,第二级服务设施为小型设施设在其余景观节点处;第三级服务设施为自动售货柜,在步行道两侧按每1000米设一组(除景观节点外)。除景观节点处的在下一步的详细规划中根据规划确定外,在规划及现有的停车场处规划布置公共厕所。八、前海景观步行道及景观节点、景观功能区 规划建设的原则 (一)前海景观步行道规划建设的原则同第五部分“前海景观步行道规划指导思想”。(二)景观节点规划建设的原则汇泉角、太平角、石老人公园三个节点,现状属未开发地区,规划以生态绿化为主要手法,突出自然景观特点,人工景观要素尽量减少,不增设高耸标志物(汇泉角、太平角三个节点为远期建设景点)。海军博物馆、燕儿岛奥运帆船比赛基地两个节点,用地较充足,区位适中,规划布置集旅游购物、餐饮娱乐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大黑栏、小麦岛为生活性景观节点。(三)景观功能区规划建设的原则各景观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应充分依托现有自然环境,尽可能减少人工雕饰的痕迹,以形成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观效果。景观步行道南侧不再建设任何建筑物,景观区中必要的建筑物、构筑物不能对南北向“通海”路造成观海视线的遮挡。各景观功能区的出入口尽量靠近规划的停车场,方便人车换乘,减少出入口对城市交通的干扰。九、景观步行道规划详细选线 (一)前海景观步行系统现状概况 1、现状已经形成或稍加改造即可形成的部分前海步行道总长度为35.5公里,部分地段步行道已经形成或稍加改造即可形成,这部分岸线总长度约17.9公里,约占前海岸线的50.4%。其中:(1)可通过交通管理由机动车道改造而成步行道的地段约6.3公里,分别为西岭峡路、琴屿路和澳门路。(2)可由城市道路的人行道改造而成步行道的地段约6.8公里,分别是太平路、南海路、汇泉路、太平角六路和东海路的部分地段。(3)现状已有步行道的地段约4.5公里。分别是水晶宫海底世界、小青岛、鲁迅公园、第二海水浴场、小麦岛上的部分地段和名人雕塑园。2、现状没有形成的部分由于岸线的不合理利用及特殊用地的占用造成部分滨海步行道现状没有形成的岸线总长度17.6公里,约占前海岸线的49.6%。其中:(1)因现状海滩未开发地用造成现状步行系统未形成的总长度为13.4公里,约占未形成步行道部分总长度的69.4%,分别为:花石楼至太平角段、海洋公园(大麦岛至名人雕塑园)段、名人雕塑园至石老人浴场段、石老人公园段。(2)因被单位占用造成现状步行系统未形成的总长度为3.5公里,约占未形成步行道部分总长度的18.1%,分别是航海俱乐部段、燕儿岛北海船厂段、银都花园、银海大世界、渔轮修造厂、污水处理厂和石老人浴场段。其中银都花园为新建居住小区,滨海建筑依岸而筑,仅在建筑外侧有一条较窄的步行道(一米左右宽),改造难度较大。(3)因特殊用地占用岸线造成现状步行系统未形成的总长度为5.9公里,约占未形成步行道部分总长度的30.6%,分别为海军博物馆、汇泉角、太平角、靶场等四处特殊用地。特殊用地地段是滨海步行道建设中难点地段。(二)不同自然属性岸线上步行道选线1、人工驳岸这种类型的岸线主要有以下几段:(1)团道路至单县支路段这一段可通过交通调流将西岭峡路规划为步行路,需要治理的地段主要是中苑海上广场的停车场,原规划中苑海上广场为地下停车,现为地面停车,有碍观瞻。(2)单县支路至江苏路段这一段利用太平路南侧的人行道作为滨海步行道。这一段需要整理的是第六海水浴场段,由于浴场的半地下更衣室高出路面需要工程处理。(3)江苏路至二中西侧段这一段位于规划的水晶宫海底世界的西侧,现状已有滨海步行道,护岸处理景观较差,在二中西侧有一排水沟,沟内堆着大量的建筑垃圾。另外在二中西侧有几栋违法建筑和广告牌,需要拆除。(4)二中西侧至琴屿路段这一段位于规划的海仅博物馆的西侧,地面为石板铺装,可以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北段有一修船的船坞,需要工程处理方可通行,规划建一修建一座人行天桥。(5)琴屿路段琴屿路是进入小青岛的唯一通道,鉴于小青岛距离城市的机动车道路较远,在琴屿路通行的主要是旅游车,流量很小,规划琴屿路与小青岛为人车混行的道路。(6)武昌路至汇泉路段这一段要结合第一海水浴场和现状航海俱乐部的改造修建滨海步行道。现状航海俱乐部的用地原则规划为滨海绿地,对于现状建筑的拆除与保护改在的意见需要作进一步的论证。(6)天林花园至五四广场段可通过交通调流将澳门路规划为步行路,需要治理的该区域的停车问题,由于原规划的停车设施未被利用,现状澳门路被大量的停车占用,需要通过交通管理将停车占用澳门路的问题解决。这一段已规划为奥运帆船比赛基地,可结合奥运帆船比赛基地实施滨海步行道。(8)燕岛秋潮段这一段滨海道路已经形成,只是路面年久失修需要整治。(9)银都花园至污水处理厂段银都花园为新建居住小区,滨海建筑依岸而筑,仅在建筑外侧有一条较窄的步行道(一米左右宽),需要在外测增加木制栈道增宽步行道。渔轮修造厂规划为船艇俱乐部,可结合规划建设滨海步行道。在污水处理厂的南侧现状有一石坝可用作滨海步行道,污水处理厂的环境需要进一步的规划治理。(10)名人雕塑园段可利用雕塑园内部的道路作为滨海步行道,对其填海驳岸进一步整理。2、礁石岸线这种类型的岸线主要有以下几段:(1)鲁迅公园段主要利用原有公园的道路系统,拆除公园内的违法建筑和有碍观瞻的设施。(2)花石楼至太平角段这一段实际上是礁石、沙滩和砾石混合的岸线,在黄海路东侧为陡坎地形,陡坎下方现有一个排水管,可在排水管的上方修建步行道。其他地段可采用木制步行道,以求不破坏自然。在太平角一路的南侧有几处养殖池和小酒店的违法建筑和设施,需要结合规划拆除。(3)现状至靶场段阳光假日酒店直接建在海岸线上,为违法建筑需要拆除。地段高差较大需要工程处理方可通行。靶场搬迁之后是用作露天酒吧,还是建成滨海绿地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4)海洋公园段结合海洋公园的规划建设修建滨海步行路,需要修建在临海礁石的步行道行采用木制栈道,以求不破坏自然。(5)名人雕塑园至石老人浴场段这一段主要是位于山东头的渔村需要结合规划进行搬迁,沿海步行道采用木制栈道,禁止填海。(6)石老人公园段结合石老人公园的规划建设修建滨海步行路,需要修建在临海礁石的步行道行采用木制栈道,以求不破坏自然,严禁破坏自然礁石。3、沙滩岸线这种类型的岸线主要有以下几段:(1)第一海水浴场段靠近南海路的沙质较差不宜作为浴场沙滩,可结合浴场更衣室的改造,在南海路南侧修建步行道,铺装材料可考虑应用环保材料。(2)第二海水浴场段现状浴场内又一条步行道,只是在游泳季节封闭管理。根据第二海水浴场所处的区位,可结合八大关风景区、八大关公园统一规划,形成公园式浴场(如深圳的小梅沙浴场),开放管理,将现有步行道作为滨海步行道的一部分。(3)石老人海水浴场段在浴场西段的沙滩上修建木制栈道,在东段利用海口路的南侧人行道作为滨海步行道。4、现状有“土路”可利用的岸线这种类型的岸线主要有:太平角、石老人的部分地段。规划结合原有路线设置滨海步行道,路面材料可采用天然石材铺装,以保留原始的韵味。滨海步行道规划分类统计表类别序号岂止点长度(米)合计(米)比重通过交通管理由机动车道改造而成1团道路单县支路3280626017.6%2琴屿路7563澳门路2224由机动车道的人行道改造而成4单县支路江苏路1180681419 .2%5汇泉路2706文登路山海观路9647太平角六路天林花园9368珠海路渔轮修造厂15069渔轮修造厂海洋公园111410海洋公园石老人浴场844利用现有设施11水晶宫西侧446452012.7%12小青岛44413鲁迅公园79414第二海水浴场72015名人雕塑园58816小麦岛1582新设步行道17海军博物馆5701898050.5%其中经过特殊用地的长度4560米,占新修步行道总长度的25.4%。18汇泉角159019花石楼太平角145420太平角165021燕儿岛奥运帆船比赛基地段262022靶场75023渔轮修造厂段60024海洋公园段276025石老人公园段352026雕塑园至石老人浴场段219027航海俱乐部276总计35574(三)步行道与城市机动车道路关系1、与机动车合用一条道路因现有城市道路与海的距离较近,无法另外开辟滨海步行道的地段,规划利用机动车道路南侧的步行道作为滨海步行道。这种路段长度约6.8公里。主要为:太平路、琴屿路、南海路、汇泉路、太平角六路和东海路的部分地段。2、与机动车分离的步行道规划考虑滨海步行道尽量与机动车道路分离,除上述路段外,其他地段均做到滨海步行道与机动车分离。这种路段的总长度约18.7公里。(四)滨海景观步行道上有较大高差的地段因地形的限制,在滨海景观步行道上的个别地段需要做台阶处理,这些地段主要有:鲁迅公园段、第二海水浴场西侧的公园段、花石楼南侧、太平角西侧、靶场段。(五)违章建筑治理的主要地段滨海地段上违章建筑集中的主要地段为:二中西侧、太平角一路西侧、阳光假日酒店、银海大世界、小麦岛、山东头、石老人村。(六)前海景观旅游系统交通组织要点 1、由机动车道改为步行路的交通组织(1)西陵峡路西陵峡路在旅游高峰期改为步行专用道,其机动车交通功能转移至瞿塘峡路,中苑海上广场段(刘家峡路青铜峡路段),因在西陵峡路南侧规划机动车地下停车场,因此允许机动车通行,行人可通过中苑广场空间联系东西方向的滨海步行道。规划西陵峡路段的停车场有团岛停车场、中苑海上广场地下停车场、刘家峡路西侧地下停车场、八大峡公园停车场。(2)澳门路澳门路在旅游高峰期改为步行专用道,目前由于周边缺少停车场地,造成前来旅游的车辆沿澳门路停放,因此解决停车问题是澳门路改为步行路的关键,规划恢复五四广场立体停车场功能,结合奥运比赛基地规划,增设为前海旅游服务的停车场,香港路以南贵都大厦以西深圳路以北黄金广场以东地块,结合规划设置立体停车场,通过以上停车场建设,可满足机动车停车需求,澳门路改为步行路是可行的。2、功能重叠的路段太平路段:为交通功能、机动车旅游功能、步行旅游功能,同时在常州路太平路交叉口规划地铁3号线车站的出入口。规划措施为增加三处人行过街通道,分别设置在郯城路路口、青岛路路口、常州路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