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虫ppt演示课件_第1页
孢子虫ppt演示课件_第2页
孢子虫ppt演示课件_第3页
孢子虫ppt演示课件_第4页
孢子虫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孢子虫纲,Class Sporozoa,1,.,孢子虫的特点:,无显著的运动细胞器,全部营寄生生活。 生活史复杂,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裂体增殖、孢子增殖和有性配子增殖两种生殖方式。 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孢子虫有疟原虫和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2,.,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 疟疾malaria是从意大利文 mala(恶)和 aria(气)而来。1880年 法国学者Lavern确定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3,.,4,.,5,.,6,.,7,.,疟原虫的种类,130多种,宿主:人、哺乳动物、鸟类及爬行类。 寄生人体的四种,间日疟原虫(P.vivax) 最常见,全国。 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常见,南方山区。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 少见。 卵形疟原虫(P.ovale) 仅云南发现几例。,8,.,一、形 态 (间日疟原虫),9,.,P. vivax 红内期发育各期,10,.,薄血膜用吉氏法或瑞氏法染色光镜下 核-红色 胞质-蓝色 疟色素本身为棕黄色。,11,.,环状体,大滋养体,大滋养体,成熟裂殖体,雌配子体,雄配子体,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阶段 (in human),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各期,12,.,动合子,卵囊(囊合子),子孢子,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阶段 (in mosquito),雄配子出丝,13,.,环状体,配子体,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内的环状体和配子体,14,.,左: 恶性疟雄配子体 右:恶性疟雌配子体,15,.,二 生活史 Life cycle,16,.,人体内发育,蚊体内发育,红外期发育,红内期发育,速发,配子生殖,孢子生殖,蚊子唾液腺,以间日疟为例,17,.,生活史需要 两个宿主,人,按蚊,红外期发育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红内期发育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疟疾),形成、配子体,配子生殖,孢子产生大量子孢子,18,.,19,.,20,.,21,.,感染阶段:子孢子 感染方式:按蚊的吸血活动 寄生部位:肝细胞内(红外期发育阶段) 红细胞内(红内期发育阶段) 致病阶段:红细胞内裂体殖期 诊断阶段:红内期各发育阶段,间日疟原虫 48 小时 恶性疟原虫 36-48小时 三日疟原虫 72小时 卵形疟原虫 49-50小时,红细胞内发育周期,生活史要点:,22,.,致 病 Pathogenesis,23,.,潜伏期 疟疾发作 再燃 复发 贫血 脾肿大 凶险型疟疾,24,.,1. 疟疾发作paroxysm: 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引起周期性寒热发作称疟疾的发作。一次典型疟疾的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出汗退热3个连续阶段。,疟疾发作周期与红内期疟原虫发育周期相一致。,间日疟48小时发作一次 恶性疟36-48小时发作一次 三日疟72小时发作一次,25,.,冷:全身颤抖、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暖。,热:面色绯红、皮肤灼热;T:39-40可伴头痛、全身酸痛,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厥、谵亡或昏迷。 汗:大汗淋漓、体温急降,乏力。,26,.,发作机理: 红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后,大量裂殖子、原虫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可被多形核白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27,.,2. 再燃(recrudescence): 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由于治疗不彻底, 体内残存的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_称为再然。 再然是由红内期残存疟原虫逃避宿主免疫力重新大量繁殖所引起的。,28,.,3. 复发(relapse): 指疟疾初发患者红内期疟原虫已完全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的疟疾发作。 复发是由侵入肝细胞的迟发性子孢子引起.,29,.,4. 贫血(anemia): 机制: (1)疟原虫直接破坏RBC (2)脾功能亢进:RBC在脾遭受大量被破坏 (3)免疫溶血 疟原虫使红C隐蔽的Ag暴露,刺激机体,产生自身 Ab(IgM),自身Ab导致红C破坏 宿主产生的特异Ab与寄生虫Ag形成Ag-Ab复合物,与补体结合,引起红C溶解 (4)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30,.,5. 脾肿大: 疟疾发作几次以后开始出现脾脏肿大。 主要原因: 脾内充血和单核巨噬C的增生, 早期治疗可恢复至正常;慢性患者由于脾包膜增厚,组织高度纤维化,质地变硬, 则不能恢复。,31,.,6. 脑型疟疟疾患者死亡杀手,临床表现:剧烈头痛、谵妄、急性神经紊乱、高热、昏睡或昏迷、惊厥、呕吐。死亡率高。,机制:,阻塞学说(机械性学说 ),炎症学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学说。,主要由P. falciparum引起,儿童和无免疫力成人多见。,32,.,7. 其他类型疟疾,疟疾性肾病: 水肿、腹水、蛋白尿和高血压,最后肾功能衰竭。 病人有高价抗疟抗体和高水平IgM,属型态反应。 先天疟疾 : 经胎盘感染。 输血疟疾 :经血液制品感染,库血贮存时间短于6天 最危险。,33,.,恶性疟病人(巨脾),34,.,恶性疟病人脑切片,35,.,恶性疟病人胎盘切片,36,.,四 诊 断 Diagnosis,37,.,病原学诊断 从外周血检出疟原虫 方法:薄血膜;厚血膜法,用瑞氏或吉氏染色。 免疫诊断 其他 如PCR等,酶检测等。,38,.,血涂片,厚血膜,薄血膜,关键在与推血膜的角度,39,.,环状体,大滋养体,大滋养体,成熟裂殖体,雌配子体,雄配子体,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阶段 (in human),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各期,40,.,环状体,配子体,恶性疟薄血膜(P. falciparum),恶心疟患者外周血中不易见晚期滋养体和裂殖体。,41,.,荧光染色P.f环状体,荧光标记的恶性疟,42,.,五 流 行 Epidemiology,43,.,四 流行,44,.,我国疟疾分布,北纬33以北 低疟区 间日疟 中华按蚊 高峰:8-9月。 北纬25-33之间 中、低疟区 间日恶性三日疟 平原为中华按蚊;山区嗜人按蚊 高峰:8-9月。 北纬25以南 高疟区(平原为中低疟区) 四种均有,恶性间日 平原为中华按蚊;山区为微小和嗜人按蚊 高峰:6-10月。,流行,45,.,我国疟疾分布,46,.,我国疟疾分布,47,.,流行三环节,传染源: 血中存在成熟配子体之病人+感染血 传播媒介: 按蚊,在我国有8种。 传播方式 : 按蚊吸血+输血,经胎盘(三日疟) 易感人群 : 儿童; 非流行区成人。,48,.,六 防 治 Prevention and cure,49,.,疟疾预防,蚊媒防治 各种防蚊、灭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