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doc_第1页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doc_第2页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doc_第3页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doc_第4页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编码:7050001课程学分:3课程学时:48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涉及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能力:1. 使学生掌握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加工方法,工艺特点和基本原理,对应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中的【1】【2】【3】2. 使学生具有设计零件、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初步能力,对应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中的【2】【3】【6】【12】3. 使学生根据加工零件的基本要求设计机床夹具,为今后在机械领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应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中的【2】【3】【4】【6】【12】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1、教学基本内容(1) 绪论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性、基准、工件的装夹与定位。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3。(2)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金属切削刀具基础,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变形,切屑的类型及控制,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磨削原理。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3。(3)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外圆表面加工,孔加工,平面及复杂曲面加工。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3。(4)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机械加工精度概述,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3。(5) 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计算机辅助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3。(6) 机床夹具设计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典型机床夹具,机床夹具设计方法。对应教学目的中的1,2,3。 2、教学基本要求:(1) 绪论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性、基准、工件的装夹。(2)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要求学生掌握金属切削刀具基础,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变形,了解切屑的类型及控制,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磨削原理。(3)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要求学生掌握外圆表面加工,孔加工,平面加工;了解复杂曲面加工。(4)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了解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5) 工艺规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了解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计算机辅助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6) 机床夹具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机床夹具设计方法。了解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典型机床夹具的结构。(7)了解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典型零件工艺分析,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典型零件工艺分析 。 三、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先修课程为工程制图I(1)(2)、金工实习IV、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学生应在具备工程制图的初步识图能力和一定的生产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从零件材料到加工工艺过程得到一个完整认识,掌握好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工艺特点,初步了解有关机械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四、课程各教学环节和各篇章(节)学时分配章节内容总学时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验内容对应教学要求第一章 绪论44(1)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1082车刀几何角度测量(2)第三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88(3)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44(4)第五章 工艺规程设计1082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5)第六章 机床夹具设计66(6)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典型零件工艺分析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典型零件工艺分析 44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及典型零件工艺分析22合计48444实验内容简介:1、车刀几何角度测量(1) 掌握车刀切削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义。 (2) 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的角度。 2、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1) 了解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结构与功用,工艺要求,装配关系,轴与轴承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及调整方式等。(2) 掌握制定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法。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结合的解学方式,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并采用分组讨论、展示、反馈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性。六、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于骏一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任家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七、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标准 期末成绩为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期中对学生工艺部分考核要求学生三人一小组,对老师布置的零件图可以任选一个,分析其加工工艺路线,并最后加工出符合零件图纸要求的工件,分数占10%;作业和考勤占20%; 实验占10)。成绩组成考核/评价环节分值考核/评价细则对应的教学目的平时成绩40%考勤5主要考核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按5%计入总成绩。1、2、3平时作业15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计算全部作业的平均成绩再按15%计入总成绩。1、2、3零件加工10对老师布置的零件图可以任选一个,分析其加工工艺路线,并最后加工出符合零件图纸要求的工件,1、2、3实验10主要考核车刀角度测量试验,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实验等内容。按照10%计入课程总成绩。1、2、3期末考试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