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DOC_第1页
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DOC_第2页
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DOC_第3页
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DOC_第4页
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公示版) 建设单位:江苏国华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国 环 评 证 甲 字 第 1905 号二零一四年五月 中国南京目 录1前言11.1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1.2本项目建设概况11.3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重点11.3.1评价指导思想11.3.2评价重点21.4评价工作过程21.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32编制依据52.1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构成52.2评价依据52.2.1采用国家法律、法规52.2.2采用部委规章62.2.3地方性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72.2.4采用的技术规范及编号72.2.5采用的技术导则、标准和技术规程72.2.6工程设计资料82.3评价工作等级82.3.1电磁环境82.3.2噪声82.3.3生态环境92.3.3地表水环境92.4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因子及评价方法92.4.1评价范围92.4.2评价标准102.4.3评价因子112.4.4评价方法112.5环境保护目标12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33.1项目构成及规模133.2工程选线的合理性分析133.2.1 500kV变电站选择合理性分析143.2.2 500kV输电线路路径合理性及架设方式合理性分析143.2.3 规划及相关部门意见143.3 500kV盐城北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153.3.1变电站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概况153.3.2变电站已建规模153.3.3本期扩建规模153.3.4变电站总平面布置163.3.5 前期已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163.3.6变电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63.4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变电站线路工程173.4.1线路路径方案173.4.2线路导线、地线性能173.4.3塔型与基础173.4.4线路交叉跨越情况183.4.5并行线路情况183.4.6线路的环保投资193.5工程分析193.5.1工艺流程分析193.5.2输电线路污染因子分析203.5.3变电站污染因子分析203.5.4工程占地分析213.6拟采用的主要设计指标和环保措施223.6.1主要设计指标223.6.2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233.7项目投资234环境概况254.1自然环境254.1.1盐城市自然环境概况254.1.2本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概况254.1.3土壤284.1.4水土流失现状284.2社会环境284.3生态环境294.4生态敏感区304.4.1淮河入海水道(滨海)洪水调蓄区的生态功能为洪水调蓄区304.4.2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325.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325.2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环境现状评价325.3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336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46.1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电磁环境影响分析346.2 500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346.2.1 500kV输电线路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46.2.2现状测试与理论计算的可比性386.3 500kV变电站噪声影响预测及评价386.4 500kV输电线路电磁噪声预测分析396.5拆迁安置396.6水体环境影响分析396.6.1变电站生活污水环境影响分析396.6.2输电线路对跨越水体的环境影响分析406.7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16.7.1对农业生态影响的分析416.7.2对林业生态影响的分析416.7.3对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的分析426.7.4绿化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调查426.7.5临时占地调查426.8 500kV输电线路风险评价426.8.1铁塔倒杆事件对环境的影响426.8.2避免铁塔倒杆事件的措施437 水土保持448污染治理措施458.1设计阶段已经采取的防治措施458.1.1站址及线路路径选择458.1.2降低电磁环境影响458.1.3噪声防治468.1.4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468.2施工期已经采取的防治措施468.2.1噪声治理措施468.2.2扬尘治理措施478.2.3废水治理措施478.2.4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478.2.5生态保护措施478.3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489公众参与499.1第一次网上信息公示499.2 现场张贴信息公示499.3二次信息公示和简本公示509.3专项公众参与调查5110 环保投资估算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5610.1环保投资估算5610.2损益分析5610.2.1环境效益5610.2.2社会效益5610.2.3本工程对居民搬迁及宅基地复耕的环境影响分析5711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5811.1环境管理5811.1.1施工期环境管理5811.1.2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5911.1.3运行期环境管理6011.2环境监测6012评价结论6212.1项目概况及其建设的必要性6212.2项目与政策及规划的相符性6212.3环境保护目标与环境质量现状6312.3.1环境保护目标6312.3.2电磁环境现状6312.3.3声环境现状6412.3.4生态环境现状6512.4污染治理措施6512.4.1设计阶段已经采取的防治措施6512.4.2施工期已经采取的防治措施6612.4.3运行期采取的防治措施6812.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主要结论6812.5.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环境影响评价6812.5.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6912.5.3水环境影响分析6912.5.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7012.5.5环境保护目标评价结果7112.5.6拆迁安置7112.6公众参与7112.7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721前言1.1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江苏国华陈家港电厂位于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一期建设2660MW燃煤机组,已于2011年建成投产,电厂出2回500kV线路接入500kV盐城北变电站(现命名为潘荡500kV变电站)。为了满足陈家港电厂电力的安全、稳定送出的需要,建设陈家港电厂盐城北500kV输变电工程是必要的。1.2本项目建设概况(1)500kV盐城北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站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通榆镇舀港村,站址的总用地面积为8.09hm2。本期扩建500kV出线间隔2个,分别至陈家港电厂,并且装设260Mvar低压电抗器。工程动态总投资4105万元。(2)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变电站线路工程:线路起自在建的陈家港电厂500kV升压站,止于已建的500kV盐城北变电站,线路全长约65.2km,其中新建线路长约64.2km,利用原有线路长约1.0km,全线同塔双回路架设,塔基总数162基,工程经过的地区为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滨海县。工程动态总投资34416万元。电厂升压站部分已包含在陈家港电厂(主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本次环评不在进行评价。本工程于2011年3月开始建设,已于2011年8月建成投产。1.3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重点1.3.1评价指导思想高压输变电项目在其运行期无环境空气污染物、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施工期和运行期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有:(1)500kV输电线路及变电站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2)500kV变电站运行时产生的连续可听噪声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3)500kV输电线路施工期建设对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的影响。(4)500kV输电线路施工期引起的居民拆迁安置问题。1.3.2评价重点本次环评的评价重点是500kV输电线路及变电站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涉及的拆迁安置问题。据此特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1)项目施工期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和拆迁安置问题。(2)项目运行期工频电场及工频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的环境影响。(3)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提出最佳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缓本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4评价工作过程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由于本工程已于2011年10月建成投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本次为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2014年1月,江苏国华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委托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进行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见附件一)。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单位在2014年1月8日在江苏环保公众网环评公示栏目(/hpgs)对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公示,并与环评单位一同在站址附近和线路沿线的村庄现场张贴了公示,以便社会各界了解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我院接受委托后,收集了工程资料、可研报告、背景资料,对已运行的500kV变电站站址附近及500kV输电线路沿线进行了重点现场踏勘。为充分反映本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工程周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确定了环境保护目标;2014年3月,评价人员和南京电力设备质量性能检验中心电磁兼容噪声部的测试人员一道进行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噪声环境现状监测。在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环评单位于2014年3月25日在江苏环保公众网环评公示栏目(/hpgs)进行了二次信息公示和简本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我院与建设单位在站址附近和线路沿线村庄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辐射环境影响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等有关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盐城市环境保护局、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等诸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1.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1)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500kV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本工程变输煤为输电,属于清洁生产项目。输电线路采用500kV电压等级,属于先进生产工艺。(3)本工程线路路径均已征得当地规划部门的同意,符合地方规划要求。(4)本工程避开了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镇规划区,对它们都不会构成影响,不与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冲突。(5)本工程500kV盐城北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运行后产生的噪声对站址周围各环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影响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本工程500kV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对线路沿线各环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影响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6)本工程500kV盐城北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本工程500kV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7)本工程所在地区的群众均支持本工程的建设,没有反对意见,建议建设单位应通过报纸、电视、当地政府公告栏等途径加强对输变电知识方面的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输变电工程建设,对输变电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是可行的。2编制依据2.1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构成表2.1 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项目名称和规模项目名称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江苏国华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营运管理单位江苏国华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单位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建设地点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滨海县建设期限2011年8月子工程名称项目现有规模本期规模500kV盐城北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500kV出线4回(伊芦2回,陈家港电厂2回)2回(至陈家港电厂)220kV出线10回主变压器容量(MVA)21000(#2、#3主变)低压电抗器260MVar260MVar低压电容器260MVar高压电抗器(MVar)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8.09hm2,本期在站内扩建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变电站线路工程项目本期规模电压等级500kV路径长度线路全长约65.2km,其中新建线路长约64.2km,利用原有线路长约1.0km架设方式同塔双回路相序由上至下:I回B、A、C,II回C、A、B导线型号4LGJF2-630/45(灌东盐场段)4LGJ-630/45(其他地段)杆塔型式和数量全线共用杆塔162基,其中新建杆塔159基占地面积永久占地约2.61hm2,临时占地约23.56hm2注:本次环评不包含电厂升压站部分。2.2评价依据2.2.1采用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39号令,1998年1月7日起施行。(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18日起施行。(1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14)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2.2.2采用部委规章(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5月1日起施行。(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10月1日施行。(3)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局第18号令,1997年3月25日起施行。(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14日。(5)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2008年第35号公告全国生态功能区划。(6)环境保护部(环办20121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2012年10月29日。(7)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12年7月3日起实施。(8)环境保护部(环发201310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2014年1月1日起实施。(9)环境保护部(环办201213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2012年10月31日。(10)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98号文)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2年8月7日。2.2.3地方性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 关于修改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修正),1997年8月16日实施。(2)江苏省电力保护条例,2008年5月1日起实施。(3)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05年12月起实施。(4)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于2009年9月23日通过,2010年1月1日施行。(5)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0138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的通知,2013年7月20日。(6)中共江苏省委(苏发201311号)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2013年7月21日。(7)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规20124号)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8)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苏环规20124号的有关说明。(9)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013113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2013年8月30日。(10)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01420号)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年1月。2.2.4采用的技术规范及编号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2.2.5采用的技术导则、标准和技术规程(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11)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12)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13)220kV75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2012)。(14)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2.2.6工程设计资料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的有关设计资料见表2.2。表2.2 本次环评所采用的工程设计资料序号资 料 名 称编制单位完成时间1500kV陈家港电厂盐城北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江苏省电力设计院2009.62.3评价工作等级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等级。2.3.1电磁环境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有关规定,进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2.3.2噪声本工程属大中型项目,500kV盐城北变电站本期仅扩建2个500kV出线间隔并装设260Mvar低压电抗器,扩建在原有站区内建设,不新增声源设备,线路产生的噪声源强不高且经过地区均为农村地区,本工程站址及线路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均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1类、2类地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增高量在3dB(A)以下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因此其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2.3.3生态环境本期扩建的500kV盐城北变电站总占地面积8.09hm2,本期工程在原有站区内前期预留空间内扩建,不新征土地;新建的输电线路塔基的永久占地面积约为2.61hm2、临时占地面积约为23.56hm2,总占地面积约为26.17hm2,远小于20km2,且本工程输电线路沿线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因此,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2.3.3地表水环境500kV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水产生。变电站的日常工作人员15人(3班倒),生活污水量不超过2.0m3/d。变电站运行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放量远小于200m3/d,现有工程少量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不外排。本期仅需将生活污水通过铺设管道接入前期污水处理系统。 本期间隔扩建工程运行后不新增工作人员, 不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 因此,本期间隔扩建工程对周围水环境影响很小。本次环评将以分析为主对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2.4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因子及评价方法2.4.1评价范围根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有关内容及规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下。(1)噪声 输电线路:以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即边导线外50m)为界的带状区域。本报告书所指的输电线路走廊边界,是指边相导线外20m处。 变电站:围墙外200m范围内。(2)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输电线路:以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为界的带状区域。 变电站:以变电站站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或变电站内最近带电构架投影500m范围内区域。(3)无线电干扰 输电线路:以输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重点评价边导线两侧100m范围内。 变电站:站址围墙外2000m或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2000m内的区域,重点评价厂界外100m范围内。(4)生态环境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边导线两侧200m范围的带状区域。 变电站:围墙周围100m范围内。2.4.2评价标准根据现场踏勘以及工程前期资料,本次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拟执行以下评价标准:(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表2.3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标准值污染物名称评价标准标准来源500kV变电站、500kV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居民区 4kV/mHJ/T24-1998农田区域10kV/m环办函2007881号工频磁场居民区 0.1mTHJ/T24-1998无线电干扰围墙外高压进出线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m距离处,测试频率为0.5MHz的好天条件下,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不大于55dB(V/m)。GB15707-1995表2.4 噪声环境和水环境标准值污染物评价标准标准来源噪声500kV盐城北变电站周围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GB3096-2008的2类标准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GB12348-2008的2类标准500kV输电线路周围环境质量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GB3096-2008的1类标准施工期昼间70dB(A),夜间55dB(A)GB12523-2011生活污水500kV盐城北变电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2.4.3评价因子(1)施工期的评价因子本工程施工期的评价因子为:土地利用、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2)运行期的评价因子本工程运行期的评价因子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场强、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水环境。2.4.4评价方法 本次环评的500kV盐城北变电站为扩建变电站,本期工程仅扩建2个500kV出线间隔并装设260Mvar低压电抗器,由于扩建工程已经投运,故本次环评仅对间隔扩建后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进行分析。 由于本工程500kV输电线路已投运,因此对500kV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采用实地监测并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的方法进行评价。采用规范推荐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限值对500kV输电线路工程进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对500kV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采用实地监测的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本工程500kV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可听噪声。 500kV盐城北变电站本期仅扩建2个500kV出线间隔并装设260Mvar低压电抗器。因此变电站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结果采用本次环评中对500kV盐城北变电站四周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值的实测结果。 根据变电站废水排放情况,对水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本工程新建500kV输电线路路径主要位于平原地区,根据线路塔基占地面积重点分析线路塔基建设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的影响、周围景观影响及在工程建设时采取的保护措施。2.5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扩建的变电站站址附近、输电线路沿线均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环境保护目标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附近的民宅及与本工程环境影响因素有关的敏感目标,主要保护对象为人群。生态保护目标主要为本期线路跨越的淮河入海水道(滨海)洪水调蓄区和距离本工程线路约5.8km的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3.1项目构成及规模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分别见表2.1,本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3.1。3.2工程选线的合理性分析本工程输电线路路径设计原则是: 避让重要的通信设施,考虑一般的通信线的安全要求。 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规划,全线采用同塔双回路架设。 避开较大的村庄、工厂、密集房屋,尽量减少民房拆迁,对零星无法避让的民房实施拆迁。 选择合理的河流跨越点,不在河流中立塔。 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局出发,在技术可行、造价合理的前提下,线路路径宜“沿河、沿路、沿线”,以节约土地资源。3.2.1 500kV变电站选择合理性分析本次间隔扩建的500kV盐城北变电站在原有站区内进行扩建改造,不新征土地。该站选址及征地工作在前期工程中完成并已经取得了当地规划部门的同意,因此,该变电站扩建工程符合当地规划要求。3.2.2 500kV输电线路路径合理性及架设方式合理性分析(1)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线路沿线村庄发展较快,在线路不同设计阶段,村庄规模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选择路径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远离村庄。(2)线路沿途经过省农垦所属的黄海农场,本线路采用沿农场内南北方向沟、河边走线,尽量减少对农场内机械化耕作的影响。(3)黄海农场二十连西侧三排河的西侧有一个简易农用飞机场,据向农场场部调查,该飞机场用于棉田治虫用,1996年农场将耕地分包给农户耕作后,该机场就没有再使用过,但最近农场拟准备收回分包出去的土地,变回原来的集中耕作,今后,农用飞机场有可能还会使用。本工程线路路径尽量远离农用机场,线路距离农用飞机场5.5km。(4)本线路沿途属盐城地区,沿线村镇众多,房屋密集,且线路所处的陈家港为响水县重要的港口,镇区经济较为发达;线路距离沿海高速公路、运河、滨海出口不远,各地规划部门凭借优势,大力规划乡镇工业;土地资源宝贵,线路通道情况紧张,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规划,全线采用同塔双回路架设。(5)本工程在陈家港镇避开了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离北区的边界约5.8km。对保护区没有影响。3.2.3 规划及相关部门意见目前本工程线路路径方案己取得了相关部门及单位的书面同意,具体意见及相关回应如下,详见表3.2。表3.2 本工程路径文件一览表项目名称征求意见单位主要意见回应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输变电工程响水县国土资源局同意规划部门前期规划认证,先进行可行性研究。本工程已取得响水县城乡建设规划办公室的认证响水县城乡建设规划办公室同意先按此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实施图须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滨海县规划局原则同意500kV高压走廊选线,线路走向须与滨海铁路选线相协调。本工程线路已避让滨海铁路选线。江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同意西方案本工程使用西方案线路路径3.3 500kV盐城北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3.3.1变电站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概况500kV盐城北变电站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通榆镇舀港村,地属舀港村八组。站址西距坎(东坎镇)獐(正红镇)公路约150m,西侧最近约210m为舀港村居民民宅,站址东侧500m范围内均为农田,站址南侧(低压侧)最近约37m处为舀港村居民民宅,北侧(高压侧)最近约145m处为三埝村居民民宅。3.3.2变电站已建规模主变压器:#2主变压器和#3主变压器,容量21000MVA,每组主变采用三相分体自耦变压器,电压等级500kV;500kV出线:500kV出线4回,2回至500kV伊芦变电站,2回至陈家港电厂(本期工程);500kV配电装置采用常规布置方式(AIS)。无功补偿:每台主变低压侧各设160Mvar低压电抗器和160Mvar低压电容器。220kV出线:现有10回(海翔2回,亿能2回,旗杰1回,南庄1回,通运2回,双草2回),现为双母线接线。220kV配电装置采用常规布置方式(AIS)。3.3.3本期扩建规模500kV出线:本期扩建500kV出线间隔2个,分别至陈家港电厂;运行后分别命名为500kV陈潘5607线和500kV陈荡5608线,并装设260Mvar低压电抗器。本期扩建的2个500kV出线间隔位于站区东侧北数第1,2个出线间隔。扩建在围墙内的预留位置扩建,不新征土地。3.3.4变电站总平面布置500kV盐城北变电站50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北侧,东西两个方向出线,采用户外型AIS电器,支持管母双列、双向出线中型布置;22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南侧,东西两个方向出线;500kV和220kV配电装置场地之间布置主变,主控制楼位于站区西侧,出口向西,500kV保护小室布置在500kV配电装置场地间隔内;220kV保护小室布置在220kV配电装置场地间隔内;进站道路由站址西侧坎獐公路引接。500kV盐城北变电站占地面积8.09hm2。3.3.5 前期已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1)500kV盐城北变电站的生活污水经站内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能力为0.5t/h,生活污水处理流程为:生活污水污水管道污水调节池潜池排污泵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站区排水管排水泵站集水池站区绿化。500kV盐城北变电站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已在一期工程220kV潘荡开关站建设时按照500kV变电站标准一次建成。(2)500kV盐城北变电站主变压器及低抗下均设有事故油坑,并设有排油管通至站内地下事故油池,事故排油经事故排油管收集后,排入事故油池,事故油池约为75m3,保证在主变发生故障时能全部将变电压器的油排入事故油池,事故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不外排。500kV盐城北变电站二期升压扩建工程时已将站内事故油池一次建成。(3)根据前期工程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分析, 500kV盐城北变电站前期工程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噪声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3.3.6变电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00kV盐城北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总投资468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万元,具体见表3.3。表3.3 500kV盐城北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环保投资情况序号环保措施环保投资(万元)1绿化费用5.03.4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变电站线路工程3.4.1线路路径方案线路自陈家港电厂500kV升压站向东偏南出线,穿过灌东盐场在S226省道北侧转向南偏西方向跨过该公路,进入江苏省农垦集团所属黄海农场,之后线路平行并靠近农场四十六连东侧排灌河走线,跨越220kV风电场金港变线路,线路在二十八连北侧跨越排灌河,沿该河西侧继续向前,在十三连南侧线路走出农场地界,进入响水县南河镇地界,之后线路转向西南方向至陈坎河东侧,并平行该河向南走线,在安宁庄附近先后跨越110kV南陈线、陈坎河,之后沿该河西侧继续平行向南走线,在七套乡前程庄东侧线路转向东南,在文亭附近跨越中山河进入滨海境内,经杨庄东侧、后张庄北侧转向东南,经李庄北侧、在顾庄线路转向南,至合兴庄南侧,之后线路基本平行500kV伊芦盐城北线路,先后跨越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以及沿海高速公路,在糜滩北侧转向西南,之后利用原220kV 响水盐城北线路(500kV架设段)长度约1km,在后周庄附近线路转向西,进入500kV盐城北变电站东侧500kV出线构架。线路全长约65.2km,其中新建线路长约64.2km,利用原有线路长约1.0km。全线采用同塔双回架设,线路自电厂出线后经灌东盐场,盐场内盐池密布,因此导线采用LGJF2-630/45防腐铝包钢芯铝绞线,其余线路导线采用LGJ-630/45型钢芯铝绞线。3.4.2线路导线、地线性能导线本工程在灌东盐场内导线采用4LGJF2-630/45防腐铝包钢芯铝绞线,其余采用4LGJ-630/45型钢芯铝绞线,导线分裂间距为500mm。地线本工程新建双回线路两根地线均为截面为16芯OPGW地线;在陈家港电厂出线和盐城北变电站进线段2km范围,需要架设一根耦合地线,采用JLB35-150型铝包钢绞线。3.4.3塔型与基础塔型本工程线路共使用铁塔162基,其中新建杆塔159基(直线塔131基,转角塔26基,终端塔2基),利用原有杆塔3基。基础本工程主要采用斜柱式和直柱式柔性基础。对于部分塔位位于软弱土层分布地区或受场地条件限制时,采用(水下)钻孔灌注桩方案。3.4.4线路交叉跨越情况本工程线路沿线主要交叉跨越见表3.6。表3.6 线路沿线主要交叉跨越表序号名称跨越次数备注1110kV陈银线1双回路2110kV南陈线2双回路3220kV风电场金港变线路1双回路4500kV响水盐城北线路1双回路5沿海高速公路16中山河(废黄河)17级航道7南直河1非通航河流8陈坎河19陶圩河110淮河入海水道1规划2级航道11苏北灌溉总渠15级航道,规划3级航道12省道3本工程线路在跨越中山河(废黄河)及南直河、陈坎河、陶圩河时均采用一档跨越,不在河中立塔。本工程线路南北方向必须跨越东西方向的淮河入海水道及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和灌溉总渠共用河堤,线路在一档内无法同时跨越,本工程必须在淮河入海水道的滩地中(南偏泓南侧滩地上)设立1基跨越塔,铁塔布设在高程5.1m,宽度79m的青坎上,塔位中心距南堤堤脚58m,距南泓泓口21m,采用1塔两跨方式完成跨越,不在河道中立塔。3.4.5并行线路情况本工程线路自500kV盐北变出线后位于220kV潘双(4W19、4W20)双回线路及220kV潘恒(2E20)双回线路(北侧挂线未运行)北侧并行走线,并行走线距离约为2km之后220kV潘恒(2E20)双回线路(北侧挂线未运行)与本工程线路及220kV潘双(4W19、4W20)双回线路分开,本工程线路与220kV潘双(4W19、4W20)双回线路之间的距离约50m,上述并行线路之间并无包夹民房的现象,不存在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并行影响。本工程线路在156#塔后220kV盐北滨港线路在其东南侧和东侧并行走线,并行长度约为3km,线路之间的距离最近约50m,本工程151#152#间线路与东南侧220kV输电线路之间有一处民宅。经实地监测,该处民宅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测量值、昼夜间噪声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本工程线路在152#塔后位于500kV伊芦盐城北线路东侧并行走线,并行长度约9.5km。此段线路除在129#塔137#塔段两条线路之间的平行距离较近,最近处距离约为50m,线路存在并行影响外,其余平行走线段的距离均在100m以上,不存在线路并行影响。在129#塔137#塔段,本工程线路与500kV伊芦盐城北线路并行走线,在兴庄村、南二层村及沿淮村陶圩组几处环境保护目标处经过时存在包夹民房的现象,但本工程线路建设时已对两条线路之间包夹的民房予以拆迁。3.4.6线路的环保投资本工程线路动态总投资为3441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不含工程拆除补偿费)为535.7万元,具体见表3.8。表3.8 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变电站线路工程环保投资序号环保措施环保投资(万元)1青苗补偿费3872植被恢复费43水保验收及补偿费1344牵张场赔偿费10.7合 计535.7注:本工程房屋拆除及赔偿费初步统计为2144万元,为工程拆迁,不计入环保投资。3.5工程分析3.5.1工艺流程分析本工程为电力输送工程,即将高压电流通过输电线路的导线送入下一级变电站。本工程的工艺流程与产污过程图如下所示。由图3.6可见,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期与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各有特点。水土流失、拆迁安置、植被破坏施工期500kV变电站电厂升压站运行期 电流 电流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废水 500kV 500kV 线路 线路图3.6 500kV输变电工艺流程与主要产污环节示意图3.5.2输电线路污染因子分析输电线路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两个阶段。(1)施工期 输电线路走廊和塔基的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对植被的破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输电线路建设涉及的必要的房屋拆迁安置问题,土地临时征用与补偿等。(2)运行期 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对环境产生影响。 输电线路产生的噪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3.5.3变电站污染因子分析变电站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两个阶段。(1)施工期本工程500kV变电站在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噪声、施工扬尘等方面。(2)运行期变电站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运行噪声及生活污水。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500kV变电站内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主要产生于配电装置的母线下及电气设备附近。在交流变电站内各种带电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以及设备连接导线的周围空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高电场,继而产生一定的电磁场,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电磁环境影响。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导线、金具、绝缘子串都是无线电干扰源,它们通过出线顺着导线方向以及通过空间垂直导线方向朝着变电站外传播干扰。所内各种电气设备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产生无线电干扰。 运行噪声500kV变电站运行期间的可听噪声主要来自主变压器和室外配电装置等电器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噪声,其中主变压器工作时设备的本体噪声约在75dB(A)左右,以中低频为主,其特点是连续不断、传播距离远,是变电站内最主要的声源设备。每台主变压器旁设有3组3联的冷却风机,必要时启动用于变压器的冷却送风,其运行噪声一般为7075dB(A),在主变附近的低压电抗器设备声级在60dB(A)左右。本期工程仅在500kV盐城北变电站内前期预留空间内扩建2个500kV出线间隔并装设260Mvar低压电抗器。 生活污水变电站生产设施没有经常性生产排水,通常只有间断产生的生活污水及雨水。变电站的日常工作人员15人(3班倒),生活污水量不超过2.0m3/d。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主控制楼,主要污染物为COD、SS、NH3N。这些间断排放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500kV盐城北变电站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已在一期工程220kV潘荡开关站建设时按照500kV变电站标准一次建成。当变电站主变压器或高压电抗器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变压器油将排入设在主变旁的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事故油池内,废油的主要成分为矿物油;油水经隔油池油水分离后,变压器油存入池,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利用。500kV盐城北变电站二期升压扩建工程时已将站内事故油池一次建成。3.5.4工程占地分析本期扩建的500kV盐城北变电站在原有站区内进行间隔扩建,不新征土地。新建500kV输电线路的塔基占地,除塔基立腿处,塔基下土地可进行一般农作物的耕作,但需进行手工耕作。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变电站线路工程建设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部分。永久占地为送电线路塔基占地;临时占地包括塔基施工临时堆土占地、牵张引力场占地、材料堆放场占地和施工便道占地。陈家港电厂500kV盐城北变电站线路工程本期新建塔基159基,工程的永久占地约2.61h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