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治哮喘临床观察.doc_第1页
“补肾”治哮喘临床观察.doc_第2页
“补肾”治哮喘临床观察.doc_第3页
“补肾”治哮喘临床观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补肾”治哮喘临床观察 【摘要】古今学者在哮喘的治疗上都尤为重视“补肾”,笔者有幸得以观察一哮病病例,从中体会本病哮喘“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哮喘补肾标本兼治 1病例 笔者跟随陈仁旭教授临床见习过程中,有幸经历一个哮喘的完整病案,陈仁旭教授对其的治疗遵循“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在治疗后期尤其体现其对“补肾”的重视。 患者钟某,女,45岁,二十二年前因产后感冒引起哮喘,此后二十余年间,素体凡感寒凉,必发哮喘,期间常伴失眠,一周前病情加重,遂来就诊,查体患者双肺均可闻及哮鸣音,右肺支气管处尤为明显,伴口苦,恶寒,少汗,纳可,月经、二便正常,苔微黄腻,脉沉迟。教授考虑患者现仍为哮喘急性发作期,四诊合参,辨证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处方:麻黄25g,,射干10g,杏仁20g,白芥子30g,莱菔子30g,桔梗15g,厚朴20g,枳壳20g,细辛10g,法半夏20g,五味子30g,生姜30g,桂枝20g,茯苓30g,岩白菜20g,银花20g,连翘20g,大枣30g,甘草30g。经三周治疗,患者哮喘症状基本缓解,考虑患者病程日久,素体虚弱,遇哮喘寒即发,教授遂改用自拟温肾健脾方继续巩固治疗,处方:附片60g,干姜20g,生姜30g,桔梗15g,杏仁20g,桂枝20g,黄芪30g,肉桂10g,红参须50g,五味子30g,菟丝子30g,益智仁30g,淫羊藿30g,炙甘草15g。用药三个疗程后,患者回访,诉未再发哮喘。 2思考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表现上以反复发作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为特点。现代针对支气管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为Th2类细胞和Thl类细胞的失衡导致大量的IgE和炎症细胞,炎症介质的产生,最终诱发速发型IgE变态反应和慢性气道炎症1。而肾虚在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自由基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气道反应等多方面均对哮喘发病产生影响。 沈自尹2等研究发现补肾法能提高患者的Ts细胞功能,从而抑制IgE的季节性升高并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使哮喘发作减轻以至中止,说明补肾法可能通过免疫调节而产生预防哮喘的复发。许德胜3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补肾法可能是通过抑制IgE的季节性升高而使组胺等过敏介质减少释放,从而减轻或终止哮喘的季节性发作。这些现代研究均为“补肾”治哮喘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也早就对“补肾”治哮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宿痰内伏于肺,与遗传、体质、情志、环境、外感、劳倦、饮食等诸多因素有关。哮喘的病因以肺虚、脾虚、肾虚为本,以风、寒、湿、热、痰、瘀等为标,发作期以实证表现为主,缓解期以虚证表现居多。类证治裁•喘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景岳全书•论痰之本:“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在肾者以水不归原,水泛为痰也。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景岳全书•虚损:“肾水亏,则盗伤肺气而喘嗽频。”薜铠保婴撮要:“喘急之证,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为多。”丹溪心法亦云:“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元•朱丹溪首创本病病名,在丹溪心法一书中作为专题论述,并认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今此病案,陈仁旭教授辨证得之,患者素体阳虚,感寒发病后常伴恶寒少汗,苔黄腻,脉沉迟,辨证为寒痰伏肺,肺失宣畅,有郁而化热之势,故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加大麻黄的用量以发汗解表,配以桔梗、杏仁、白芥子、莱菔子等祛痰平喘药,以求急则治其标,清肃贮痰之器,且患者出现化热征象,加用银花、连翘等清热解表药,以制约麻桂的辛燥之性。正如清•王旭高认为哮喘“久发不已,肺虚必及于肾”老师亦思及此,因此当患者哮喘症状缓解,方调补脾肺肾,以彻底清除夙根,结合患者阳虚体质,故采用温肾健脾法,大剂量使用附片、肉桂等温中药,燥化脾土,以断生痰之源,配用菟丝子、淫羊藿等补肾药,以补人体阳气之根,使肾精充足,摄纳有度。肺脾肾三脏功能协调,通调一身水气,水液代谢正常,病根自除。 参考文献 1林求诚.中两医结合诊治支气管哮喘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l997,17(4):197 2沈自尹,胡国让,许得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