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PN22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相关性.doc_第1页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相关性.doc_第2页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相关性.doc_第3页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相关性.doc_第4页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相关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相关性【摘要】 目的: 检测PTPN2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中国人自身免疫甲状腺病(AITD)的相关性, 并研究CTLA4基因SNP与PTPN22 SNP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231例AITD患者, 其中Graves病(GD)149例, 桥本甲状腺炎(HT)82例和131例健康对照者PTPN22基因+1858 C>T及CTLA4基因49A>G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ASPPCR技术分析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G>C的基因型。结果: (1)PTPN22基因的+1858C>T位点不存在多态性; (2)PTPN22基因-1123G>C 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G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和0.013, OR值分别为1.44和2.33); (3) CTLA4基因 49A>G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AITD组与正常组间有明显差异; (4)与携带PTPN22的G等位基因及CTLA4的AA基因型者相比, 携带PTPN22CC基因型与CTLA4 AG或GG基因型者发生GD的OR值=3.31(95%CI: 2.69-8.89)。结论: 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G>C SNP与GD的发生相关, 其CC基因型与CTLA4基因的G 等位基因对GD的发生起协同作用。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ITD)是一组以甲状腺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包括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及产后甲状腺炎等。遗传因素在AIT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比较肯定的AITD易感基因有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xic T lymphocyto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基因。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编码淋巴特异性酪氨酸磷酸酶(Lyp), Lyp是一种细胞内的酪氨酸磷酸酶, 通过其富含脯氨酸的基序(称为P1)与Csk激酶(C末端Src酪氨酸激酶)的SH3结构域相结合, 二者的作用使与T细胞受体(TCR)信号转导有关的激酶如Lck、 Fyn和ZAP70去磷酸化, 发挥抑制T细胞活化的作用1。多个大型、 独立的研究重复了PTPN22基因620密码子的1858C/T SNP与1型糖尿病(T1D)2、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3、 AITD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5等有相关性, 然而对日本人群RA6、 T1D7以及GD8的大样本相关性分析并未发现PTPN22的1858T SNP。为此, 我们选择了与高加索人AITD的发生有相关性的外显子14+1858 SNP以及与日本人T1D的发生相关的启动子-1123 SNP为研究内容, 观察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上述位点是否存在多态性以及与AITD的相关性, 并分析CTLA4基因多态性与PTPN22的关系, 探讨AITD的遗传背景。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病例组为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收集的231例AITD患者, 平均年龄(36.714.2)岁, 其中GD 149(男40, 女109)例; HT 82(男21, 女61)例。GD和HT的诊断依据为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从我院查体中心按AITD患者的年龄分布、 性别构成随机选取131例健康人为对照, 其中男39例, 女92例, 年龄(34.513.3)岁。离心柱型血液/细胞/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与PCR扩增试剂盒2 Taq PCR Masterix均购自北京天为时代公司; 限制性内切酶Rsa I购自纽英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Bbv I购自宝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引物由北京奥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成。1.2 方法1.2.1 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 清晨空腹静脉血EDTA抗凝, 采用离心柱型血液/细胞/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 按说明书操作。1.2.2 PCR扩增反应 (1)PCR扩增PTPN22基因外显子14: 根据GenBank中的PTPN22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引物, 上游引物为: 5TGG GCT CAA GTG ATC CTC TCA3, 下游引物为: 5ACT GAT AAT GTT GCT TCA ACG GA3。反应体系20 L, 其中2Taq PCR Masterix 10 L, 基因组DNA 1 L, 上下游引物(10 mol/L)各1 L。经94预变性3 min, 94变性30 s, 56退火30 s, 72延伸30 s, 循环30次后72延伸5 min, 15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2) PCR扩增PTPN22启动子: 设计1条共用的上游引物和2条针对3 特异性等位基因的下游引物: 上游引物为: 5ACC CTG CAT ATG TAA TGC TGG T3, 下游引物1: 5CAT TGA GAG GTT ATG CAA GCT C3, 下游引物2: 5CAT TGA GAG GTT ATG CAA GCT G3。用2对引物分别扩增同一标本, 扩增片段长度均为268 bp。反应体系均为20 L, 其中2Taq PCR Masterix 10 L, 基因组DNA 1 L, 上下游引物(10 mol/L)各1 L。引物1退火温度为60 30 s, 引物2退火为62 30 s, 余PCR循环条件同上, 200 g/L的琼脂糖凝胶分析PCR产物。(3)PCR扩增CTLA4的外显子1: 根据文献报道合成引物, 上游引物: 5GAA GGA TGG TGC TTC ACA GAT3, 下游引物: 5CTT TGC AGA AGA CAG GGA TGA3 9。PCR反应体系为20 L: 含2Taq PCR Masterix 10 mL, 上下游引物各1 L, 基因组DNA 1 L。退火温度54 30 s, 余PCR循环条件同上, 150 g/L琼脂糖凝胶分析PCR产物。1.2.3 酶切反应 酶切反应体系均为20 L, PCR扩增产物均为9 L, 分别用Rsa I (10 U/L) 0.5 L酶切PTPN22外显子14, 37水浴过夜; Bbv I(3 U/L) 0.5 L酶切CTLA4外显子1, 65水浴过夜。酶切产物于250 g/L琼脂糖凝胶检测。1.3 统计学处理 读取个体样本, 计算各组基因型频率, 确认其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 用基因计数法计算各组等位基因频率。采用SPSS11.5软件行统计学处理, 对组间计数资料采用行列表2检验, 对不符合四格表2检验的数据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OR值(Odds Ratio, 比值比)用Woolf 法。2 结果2.1 PTPN22基因和CTLA4基因的PCRRFLP分析 PTPN22外显子14 PCR扩增片段长度为506 bp, 经Rsa I酶切可得到3种结果: +1858 SNP为CC基因型时酶切产物为300 bp和206 bp2个片段; TT基因型为506 bp1个片段; CT基因型产生506 bp、 300 bp和206 bp3个片段(图1)。图1 PTPN22基因外显子14酶切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略)Fig 1 The agarose gel electrohhoresis analysis of digested product in PTPN22 gene exon 14M: DNA marker; 1, 2, 4, 5: CC Genetype; 3: CT genetype.CTLA4外显子1的PCR扩增片段长度为652 bp, 经Bbv I酶切可得到3种结果: 49A/G SNP为基因型AA时产生556 bp和96 bp2个片段; 基因型GG产生480 bp、 76 bp和69 bp3个片段; 基因型AG产生556 bp、 480 bp、 96 bp和76 bp4个片段。由于96 bp及76 bp相对分子质量(Mr)小, 电泳只显示556 bp及480 bp(图2)。图2 CTILA4外显子1酶切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略)Fig 2 The agarose gel electrohhoresis analysis of digested product in CTILA4 gene exon 1M: DNA marker; 1-3: AG Genetype; 4: Control; 5, 6: GG genetype.2.2 PTPN22基因的SASPPCR分析 PTPN22启动子扩增片段的长度为268 bp, 下游引物1针对等位基因G, 下游引物2 针对等位基因C。-1123SNP为GG基因型时下游引物1可扩增出PCR产物; CC基因型时下游引物2可扩增出PCR产物; GC基因型时2对引物均可扩增出PCR产物(图3)。图3 PTPN22基因启动子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略)Fig 3 The agarose gel electrohhoresis analysis of PCR product in CTILA4 gene promoterM: DNA marker; a: Primer 1; b: Primer 2; 1, 5: GC genetype; 2, 3: GG genetype; 4: CC genetype.2.3 各组间各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 PTPN22基因外显子14+1858C>T位点T等位基因的频率<1%, 说明该基因座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不具有多态性。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G>C SNP在各组内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 C等位基因的分布及CC基因型频率在G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而在AITD组、 HT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无明显不同(表1)。CTLA4外显子1 49A>G 位点的G等位基因在AITD组、 GD组、 HT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各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也有显著性差异(表2)。表1 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G>C的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频率(略)Tab 1 Genotypes and alleles frequency of the-1123G>C SNP in PTPN22 gene promoter regionaP<0.05 vs normal group.表2 CTLA4基因外显子1 49A>G的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频率(略)Tab 2 Genotypes and alleles frequency of the 49 A>G SNP in CTLA4 gene exon 1aP<0.05 vs normal group; bP<0.01 vs normal group.2.4 PTPN22和CTLA4基因的相互作用与GD的易感性 PTPN22的CC基因型与CTLA4的AG或GG基因型在增加AITD的易感性方面有协同作用, 与携带PTPN22的G等位基因及CTLA4的AA基因型者相比,携带PTPN22的CC基因型与CTLA4的AG或GG基因型者发生GD的OR值=3.31(表3)。表3 PTPN22基因型和CTLA4基因型相互作用与GD的关系(略)Tab 3 Effect of PTPN22 and CTLA4 genotype on GD3 讨论 目前对PTPN22基因与疾病相关SNP的研究主要针对位点+1858 C>T, 这个位于P1结构域的SNP由编码色氨酸(Trp)的TGG密码子替代了编码精氨酸(Arg)的密码子CGG, 结构上的变异导致了功能缺陷, 免疫沉淀法证实Arg 620可与Csk的SH3结构域结合, 而Trp 620却不能与后者结合, 由此推断Trp 620降低了Lyp下调T细胞活化的作用。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一种剂量效应关系, 即纯合子个体(1858TT)的Lyp与Csk的结合能力比杂合子个体(1858CT)更低。由此可见PTPN22似乎为TCR信号的转导设置了一个阈值, 当PTPN22与Csk的结合有缺陷时, 对TCR信号转导的抑制作用减弱, T细胞活化的阈值降低, 免疫系统的活性全面增强, 触发了许多潜在的自身免疫反应。但我们的研究未发现+1858T SNP, 这与高加索及北欧等人群中普遍存在此SNP位点且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相关的结论不同, 却与先前日本人群的研究结果相似, 说明该基因在亚洲人群中缺少+1858C/T SNP。我们进一步分析了PTPN22启动子-1123G>C位点, 结果提示此位点的SNP与GD的发生相关, 说明除+1858C>T 外, PTPN22基因上存在与AITD相关的其他SNPs。文献报道在高加索人, -1123G>C与+1858C>T两多态性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D=0.99, r2=0.57, 2=378.8, P=8.510-82), 由此作者推断-1123G>C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性可能是通过与+1858C>T连锁不平衡而发挥作用的7。我们的研究中未发现这种连锁不平衡, 至于-1123G>C SNP, 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其对Lyp表达的影响。有人研究此位点周围的DNA序列, 发现-1123G与转录因子激活蛋白4(AP4)的结合位点相匹配, 后者属螺旋环螺旋拉链结构家族, 结合转录因子反义链。-1123G>C位于AP4结合序列的中心基序区域(-1130gcaaGCTGaa-1121)10, 而-1123C等位基因不能与任何已知的转录因子的结合元素相匹配。因此, PTPN22的-1123C可能影响了Lyp的转录效率, 我们推测这可能是-1123G>C多态性与GD呈相关性的原因。 AITD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我们的研究提示CTLA4基因是AITD的易感基因, 其与PTPN22基因SNP的分布之间无关联, 但两基因均为突变型时增加了GD发生的机会。即说明两基因的变异对疾病的发生起协同作用, 虽然我们的研究不能对这一协同作用的病理生理基础做出解释。 总之, +1858C>T SNP具有种族特异性, 它并不是PTPN22基因上与AITD相关的惟一位点, 我们的研究初步证实该基因启动子的-1123G>C SNP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GD的发生有相关性, PTPN22基因上是否有其他未知的变异或单倍体与AITD相关, 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 1 Mustelin T, Alonso A, Bottini N, et al.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 in T cell physiologyJ. Mol Immunol, 2004, 41(6-7): 687-700.2 Chelala C, Duchatelet S, Joffret ML, et al. PTPN22 R620W functional variant in type 1 diabetes and autoimmunity related traitsJ. Diabetes, 2007, 56(2): 522-556.3 Wesoly J, Hu X, Thabet MM, et al. The 620W allele is the PTPN22 genetic variant conferring susceptibility to RA in a Dutch populationJ. Rheumatology(Oxford), 2007, 46(4): 617-621. 4 Heward JM, Brand OJ, Barrett JC, et al. Association of PTPN22 haplotypes with Graves diseaseJ. J Clin Endocrinol Metat, 2007, 92(2): 685-690.5 Kyogoku C, Langefeld CD, Ortmann WA, et al. Genetic assoCIation of the R620W polymorphism of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N22 with human SLEJ. Am J Hum Genet, 2004, 75(3): 504-507.6 Ikari K, Momohara S, Inoue E, et al. Haplotype analysis revealed no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TPN22 gene and RA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J. Rheumatology (O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