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doc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doc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doc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doc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汪俊兰 尚丽莉 桂金贵 余惠平 陈永宏【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707/200903门诊及留观的6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西医药物治疗相同,观察组同时应用中药口服及外敷。采用峰流速仪定期测定峰流速值,观察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明显提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较西医单独治疗更能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加快哮喘的缓解。 【关键词】 哮喘/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呼吸功能试验; 儿童【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Method 67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treat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were given the same amount of western drugs,the treated group received Chinese Medicine at the same time.Peak expiratory flow was monitored with peak flowmeter,and the number of times of asthmatic attack was observed.Results Pulmonary function of the treated group was remarkably increased (P<0.05),while the frequency of asthmatic attack decreased obviously after combin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3 month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atistic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not only speed up the lysis of bronchial asthma,but also improve the pulmonary function.【Key words】 Asthma/treatment; Combination of Chinese with western medicine; Respiratory function test; Children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及咳嗽,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且易发展为成人哮喘,难以治愈。目前本病发作期的治疗主要以西药为主,疗效确切,见效快;缓解期西医治疗以吸入激素为主,但长期应用可造成激素在局部的蓄积,引起一定的副反应,家长及患儿的依从性差,预防其发作西医治疗显得较困难。而从防治哮喘的长远观点来看,缓解期的治疗比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更为重要,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本院儿科近2年来应用中药口服和外敷结合吸入小剂量激素治疗小儿哮喘,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707/200903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留观的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其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414岁;病程15年。将67例患儿采用单盲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其中观察组肺气虚证4例,脾气虚证10例,肺脾气虚证19例;对照组肺气虚证6例,脾气虚证11例,肺脾气虚证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会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缓解期的证候分型。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儿;(2)年龄414岁。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者;(2)伴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肿瘤、重度肺气肿等疾患的患儿;(3)并发严重的心、肝、肾、脑、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4)不合作者或精神病的患儿。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用丙酸氟替卡松(葛兰素史克公司,50 g60喷)吸入,初始剂量50200 g/次,每日2次,发作期予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葛兰素史克公司,5 g/L)或静脉滴注琥珀酸氢考的松(每支50 mg),控制症状后,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3中对激素吸入疗法的规定应用,并适时减量。观察组缓解期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给予健脾补肺化痰中药,用黄芪、白术、防风、陈皮、半夏、甘草、龙骨、牡蛎、葶苈子等,并随证加减。第1个月,每日1剂,以后隔天口服,总疗程3个月;并于当年夏至时节给予中药外敷(本院自拟方夏治咳喘宁,主要成分为延胡索、白芥子、细辛等,用鲜生姜汁调成糊状,外敷定喘、大椎、脾俞、肺俞),每次46 h,隔10 d 1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两组患儿进行随访6个月。1.6 观察指标1.6.1 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 峰流速值(PEF)是反映呼吸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采用峰流速仪定期测定PEF,监测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1.6.2 治疗后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比较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3,6个月时哮喘发作次数。1.7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 10.0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 结果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EF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儿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3,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P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PEF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at=2.515 7,2.436 8,P<0.05。2.2 两组患儿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比较 在治疗后3,6个月时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两组治疗后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的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at=2.043 5,2.214 7,P<0.05。观察组患儿2例未能坚持而中断治疗,对照组4人未能坚持药物治疗。3 讨论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哮证”“咳嗽”“痰饮”等范畴,该病以肺、脾、肾虚为本,而以风、寒、热、湿、痰、瘀为标。哮喘患儿容易感冒,感冒又诱发或加重哮喘。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即抵抗力低下是其根源所在。现代医学通过大量科研实验证明哮喘患儿是自身免疫低下为主、免疫失调为辅3。中医的肺、脾、肾与免疫有关。笔者根据患儿脾、肺、肾三脏不足的偏重,有目的地进行补肺固表、健脾化痰治疗,以预防哮喘发作。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固表止汗;防风除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防风还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4;半夏燥湿化痰;葶苈子能泻肺平喘,可以除胸中痰饮,与黄芪配伍寒温并调,补泻兼行;甘草有健脾补气、润肺止咳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抗炎抗免疫作用5。诸药合用,共达益气健脾补肺,调节免疫之功。同时哮喘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春冬时节,此时气候转冷,伏痰遇感而引触,以至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而发病。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得天助而正盛,寒痰伏饮受制而邪衰,正盛邪衰,病情缓解。因此选择一年中阳气最盛、天气最热的“三伏天”,为本病最佳的治疗时机,选用细辛、白芥子,祛风解表、温肺化饮、豁痰和气;延胡索理气活血散寒;甘遂逐水攻痰,以鲜生姜汁调成糊状。穴位取定喘、大椎止咳平喘;膈腧宽胸理气,改善呼吸;肺俞调补肺气。通过中药贴敷穴位,使药物由皮肤渗入经络穴位,一方面药物刺激腧穴,另一方面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发挥药物和腧穴的双重作用,以养阳制阴,使宿痰得化,肺气畅通,调整脏腑功能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本研究在采用中药治疗同时结合西医治疗,急性期予以解痉平喘抗炎治疗,缓解期予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丙酸氟替卡松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止痉等作用,能抑制支气管渗出物,消除支气管黏膜肿胀,解除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本组病例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3个月后PEF明显升高,患儿的肺功能明显提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比单纯西医治疗的远期疗效好。在缓解期口服中药和外敷中药治疗,使脏腑的内在平衡协调,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减少了复发,使哮喘得以很好的控制,加快了激素的减量,从而减少了激素的用量,达到了“尽量以最小的激素用量控制哮喘”的目的。经临床验证,无一例出现副反应,且价廉,明显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减少了激素应用给患儿带来的副反应,也减轻了激素应用给家长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了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不足之处是幼儿口服中药的依从性较差,但是家长的依从性较好。【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