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丛状神经纤维瘤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1岁,入院前2+年偶然发现右乳一“食指尖”大小包块,局部无红肿及触压痛,未行诊治。近年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伴触、压痛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双乳不对称,皮肤无红肿及凹陷,乳头无溢液、皮屑。右乳内上象限见一4.5cm3.0cm3.0cm包块,包块处明显色素沉着,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活动度可,质中,轻微触压痛,皮温不高,与胸壁及表面皮肤无粘连及浸润。左乳未明显发育,未扪及异常。彩超示:右乳导管扩张。为明确诊断行右乳腺腺叶切除术并作病理检查,术后痊愈出院。 病理检查 眼观:条索状肿块,长8cm,最大直径1.0cm,呈“蠕虫”样变形扭曲,大部分界清。切面灰白伴灰黄色,有光泽,部分呈明显胶冻状。镜检:增粗扭曲的神经束大小和形状不一,呈丛状或多结节状形态埋于神经纤维瘤性组织背景中,形成大小不一的丛状结构(图1)。丛状结构旁见乳腺腺体(图2)。瘤细胞呈梭形,疏松排列,核杆状或尖细,呈波浪状扭曲,染色质淡染,胞质淡伊红色,细胞分界不清。胶原纤维增生,并可见到粘液样基质,间质中见多量肥大细胞,部分区域间质显著粘液样变。部分丛状结构内见神经轴索。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S-100蛋白阳性,NSE阳性定位于有轴索的丛状结构内,EMA散在阳性。病理诊断:<右乳>丛状神经纤维瘤。图1 增粗扭曲的神经束大小和形状不一,呈丛状或多结节状形态埋于神经纤维瘤性组织背景中,形成大小不一的丛状结构。HE100(略)图2 丛状结构旁见乳腺腺体。HE100(略)2 讨论 WHO(2003年版)中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的6条诊断标准中,其中一条为出现1个丛状神经纤维瘤,加上其他5条中的任何一条就可诊断NF11。因此,本病例诊断丛状神经纤维瘤确立,本病大多数出现在儿童期,一般在12岁发病,12岁前发病,少数发病年龄可较大。病程长短不一,以皮下结节为主要症状,可伴疼痛。肿瘤侵犯中、大神经时,可使之变形、扭曲和纽结,并伴有神经或支持组织增生,肿瘤似蠕虫袋状(bang of worms)2,严重者病变部位异常粗大,形成神经瘤性橡皮病3。本病镜检有以下特点:增粗扭曲的神经束大小和形状不一,呈丛状或多结节状形态埋于神经纤维瘤性组织背景中,形成大小不一的丛状结构,此为最典型特征;PNF由外周神经的所有成分共同增生和混合组成的:其中包括轴索、神经鞘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存在于丛状型中的)神经束衣细胞。神经鞘细胞常为其主要的细胞成分。大部分细胞都有一明显长形的、波浪状、或蛇形的、两端变尖的核。瘤细胞与S-100蛋白呈阳性免疫反应。肿瘤中有EMA阳性的神经束衣细胞,在通常的神经纤维瘤中则没有4;间质的粘液变性可颇为显著。鉴别诊断:注意与具有丛状结构和富于粘液的肿瘤鉴别。丛状神经鞘瘤:组织形态同一般神经鞘瘤,丛状结构内以Antoni A区为主。其与NF1无关系,少数可伴发于NF1。S-100蛋白阳性程度较PNL强,NSE和NF阴性。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由单核或破骨样多核组织细胞样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构成丛状结构。特别是以纤维母细胞为主的丛状结构应与PNL相鉴别,瘤细胞一般无波浪状核。免疫组化标记S-100蛋白、NSE和NF阴性,CD68阳性。丛状黄色瘤:常见于血脂过多的患者,泡沫状组织细胞反应性病变,形态上出现丛状结构。神经鞘粘液瘤:是一种间质内含大量粘液样物质的外周神经良性肿瘤,很象粘液瘤。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轮廓清楚的小叶状结构,且与神经粘连。与具有明显黏液样基质的PNL很相似。S-100蛋白有20%80%瘤细胞阳性,EMA、NSE和NF阴性。丛状神经纤维瘤有恶变倾向,分裂象罕见。当见分裂象多,出现细胞增殖标记过表达,以及许多肿瘤细胞呈现p53阳性时,则应怀疑其发生了神经纤维瘤的恶变5。特别是大且位置深者,具有肯定的恶变可能,只要出现核分裂,即为恶性变的表现6。治疗主要强调早期外科手术切除,内科治疗效果不肯定。【参考文献】 Klehues P,Cavenee WK,李 青,徐庆中主译.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2 Nambi GI,Gupta AK,Kumaran S.Plexiform neurofibroma of the finger.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J.2008 Nov;61(11):14021403.3 Rosai J,回允中主译.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20452049.4 Theaker JM,Fletcher CD.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xpression by the perineurial cell: further studies of peripheral nerve lesionsJ.Histopathology.1989 Jun;14(6):581592.5 Kindblom LG,Ahldn M,Meis-Kindblom JM,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p53,MDM2,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and Ki67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periph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