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娱乐场所性服务者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效果.doc_第1页
某地区娱乐场所性服务者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效果.doc_第2页
某地区娱乐场所性服务者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效果.doc_第3页
某地区娱乐场所性服务者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效果.doc_第4页
某地区娱乐场所性服务者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效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地区娱乐场所性服务者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效果【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卖淫; 性病学; 娱乐场所; 行为干预2007年全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评估报告指出,在2007年新发的5万AIDS感染者中,异性传播占44.7%,男性性传播占12.2%,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我国(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而女性商业性服务者在AIDS病毒性接触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针对女性性服务者开展AIDS预防干预工作,尤其是开展全面推广100%安全套活动,是控制AIDS流行的关键1。根据中-英AIDS防治项目、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AIDS防治与生殖健康服务合作项目及AIDS防治工作的需要,于2008年4月对全市部分宾馆、娱乐场所的性服务者的AIDS知识及安全套促进等干预进行调查,旨在通过项目的实施,评估综合干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按服务场所的档次的不同,分为高(星级以上宾馆、酒店)、中(洗浴中心、娱乐城)、低(发廊、洗脚屋、路边店)3个档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别选择一定数量的各档次场所,调查对象180人,其中105人表示在1月前接受过市AIDS干预工作队人员的培训及干预,为有效问卷,其中高档场所25人,占23.8% ,中档场所62人,占59%,低档场所18人,占17.1%;年龄最小15岁,最大37岁,20岁以下占19.7%,2130岁占62.5%,3037岁占17.8%;本地区外户籍占85.6% 。1.2 方法干预前后均根据项目要求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为AIDS知识、态度、行为等,通过经培训合格的AIDS防治人员对场内的性服务者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式调查,干预开始前对性服务者进行社会人口特征、AIDS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后每月对所有场所的女性性服务者进行AIDS知识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为期1年后再回访部分场所,发放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估干预效果。1.3 统计学处理调查和比较性服务者干预前后掌握AIDS相关知识程度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 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2 结果2.1 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 在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方面,性服务者的认识较为正确,知晓率都在91%以上,对AIDS的非传播途径方面,如与AIDS感染者共同进餐,蚊虫叮咬能否传播等问题,经干预后性服务者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显著(P0.01)。对安全套的正确使用能降低AIDS病毒的传播及从外表能否看出感染AIDS病毒也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知晓率分别从85.28%、56.1%上升到92.38%、78.1%(见表1)。表1 干预前后性服务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比较(略)注:括号内的数值为调查的基数及回答正确的绝对数2.2 安全套的使用及态度 高档宾馆、酒店性服务者的安全套意识较好,干预后的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由96.55%上升到100%;中、低档场所亦分别由89.74%、62.88%上升到93.1%、85.18%,尤其在低挡场所经过干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的使用率,经过干预,中、低档场所的性服务使用率上升明显,分别由49.15%、27.83%上升到72.41%、51.85%,平均从46.7%上升到70.48% ,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表3。表2 不同娱乐场所性服务者干预前后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比较(略)注:括号内的数值为调查的基数及安全套使用的绝对数表3 不同娱乐场所性服务者干预前后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比较(略)注:括号内的数值为调查的基数及安全套使用的绝对数3 讨论从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宾馆、娱乐场所的性服务者流动性大,在180名性服务者中只有105名在1个月前接受过1次以上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干预,说明对AIDS干预的频次仍需加强,同时要加强同伴教育员的培训,通过她们的桥梁作用,宣传AIDS的知识,改变其危险性行为。在AIDS相关知识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该人群有关AIDS的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对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的认识,绝大部分都能正确回答,正确率达95%以上。但对AIDS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仍有近三成的人员概念不清,认识不到位,表明性服务者已从即往的宣传教育和干预过程中获得了AIDS初步知识,但不全面,不准确,容易造成许多认识上的错误和不必要的恐慌,这就要求今后对AIDS非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的宣传要加强,既要减少对AIDS的恐惧和歧视,又能正确认识其预防性,增强自身防病和保健意识。中、低档场所性服务者的认知程度低,这需要在今后的干预工作中,寻找和探索新的干预方法和模式,努力提高她们的AIDS防治知识。在安全套使用率上,由于调查地区在安全套推广上起步较早,有一定的基础,在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及最近1个月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使用率都明显高于许骏等2及王步还等3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不同场所性服务者的安全套使用率经干预后,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高,由于高档场所在基线调查时基础较高,上升不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中、低档场所的性服务者的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及最近1个月每次商业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的使用率上有明显提高P0.05,中、低档场所的性服务者的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从89.74%、62.88%上升到93.1%、85.18%,平均上升近10%,最近1个月每次商业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的使用率亦从49.15%、27.83上升到72.41%、51.85%,平均上升23.78%,同时亦不难看出,虽然大部分性服务者对每次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降低AIDS传播的危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92.38%),但在实际的性服务中却缺乏正确的行为,往往依从于嫖客或为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而放弃安全套的使用,出现了知识与行为分离的现象,这在中、低档场所尤为突出,与张岩4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为此,今后的AIDS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重点要放在中、低档场所,要持之以恒的开展干预工作,营造“不用安全套就没有性服务”的氛围,同时要利用外展活动,培训好同伴教育员,通过她们的优势来影响同伴,不断提高AIDS的相关知识和提高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率。研究证明,在性服务者中推广100%安全套正确使用是预防AIDS传播的有效手段5,6。值得关注的是,要想真正做好AIDS的防治工作,性服务者的AIDS知识的提高、行为的改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何提高嫖客的AIDS知识和进行行为干预,这将是今后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及难点。【参考文献】 1姜祥坤,姜宝法. 不同娱乐场所性服务者安全套使用状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7(9):1052-1053.2许骏,姚中兆. 湖北省娱乐场所女性商业性服务者AIDS知识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7(2):115-119.3王步还,罗朝晖. 娱乐场所性服务者爱滋病知识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7(12):1444-1445.4张岩,吴尊友,刘伟,等. 某地桑拿、发廊小姐安全套使用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