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芬太尼在胆囊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doc_第1页
舒芬太尼芬太尼在胆囊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doc_第2页
舒芬太尼芬太尼在胆囊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doc_第3页
舒芬太尼芬太尼在胆囊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doc_第4页
舒芬太尼芬太尼在胆囊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舒芬太尼 芬太尼在胆囊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 舒芬太尼属苯哌定类药物,是芬太尼的衍生物。与芬太尼一样属脂溶性药物,对于U受体的亲和力比芬太尼强510倍,是目前用于人体最强效的芬太尼类镇痛药,此药不引起组胺释放和儿茶酚胺升高,在平衡麻醉中,舒芬太尼可使循环更稳定。临床上对于舒芬太尼在胆囊腹腔镜手术麻醉用药很少报道,作者就此方面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开放的方法,经医院临床主管部门批准,随机选择60例胆囊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舒芬太尼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522.5)岁;体重(68.815.8)kg。芬太尼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3.521.2)岁;体重(57.018.2)kg。ASA III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胆囊腹腔镜手术。1.2 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针100m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建立ECG、BIS、NIBP、SpO2等监测。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2g/kg或芬太尼2g/kg,丙泊酚2.0mg/kg,维库溴胺0.1mg/kg,吸氧去痰35min后直视行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IPPV),潮气量为810ml/kg,呼吸频率1216次/min。麻醉维持: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2g/(kgh)或芬太尼2.0g/(kgh),术中根据需要可单次追加舒芬太尼5g或芬太尼50g或丙泊酚40mg。术中间断维库溴胺维持肌松。所有麻醉处理均由同一医生进行。1.3 观察指标为了观察两种药物在诱导时对循环的影响,和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抑制作用,分别在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5min,切皮时、切皮后5min、切皮后10min、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记录MAP、HR;记录手术全程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总用量以及丙泊酚追加的次数和量;为了比较两种药物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记录术后气管拔管的时间,以及患者对术中的不良记忆和结局。1.4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2 结果 舒芬太尼、芬太尼麻醉期间BIS变化(图1)。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具有良好的中枢抑制效能,较强的镇痛效能。舒芬太尼、芬太尼麻醉期间HR变化(图2)。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具有相同的降低心率作用。舒芬太尼、芬太尼麻醉期间MAP变化(图3)。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麻醉期间维持血压更加稳定,而芬太尼组血压有上下波动。舒芬太尼、芬太尼麻醉后的恢复情况(图4)。小剂量舒芬太尼与等效剂量芬太尼相比麻醉后苏醒时间舒芬太尼优于芬太尼。3 讨论 一般麻醉诱导是比较容易出现循环波动的阶段。作者观察到,虽然舒芬太尼具有循环影响轻微的特点,但在给药与插管时,也出现循环波动,变化趋势及幅度与芬太尼相似。静注舒芬太尼后患者出现了与芬太尼一致的心率和血压轻度下降。用药后导致心率下降属于所有阿片U受体激动药的共同特点,诱导时减慢给药速度,减少剂量,必要时静脉注射阿托品或麻黄素可以较好地预防以上情况发生。 有研究显示,尽管舒芬太尼可产生强大的镇痛和麻醉作用,但是依然不能完全抑制手术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气管插管时两组也出现了轻度的血压和心率的上升。在等效剂量下,尽管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均不能完全抑制气管插管诱发的循环波动,但舒芬太尼组由插管导致的血压上升和心率增加幅度明显小于芬太尼组,提示舒芬太尼对插管诱发的应激反应可能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在快速气腹时也有一过性的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这可能与气腹直接压迫腹腔内血管系统使血供及静脉回流减少,致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一方面是因心排血量下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另一方面除机械性因素外,神经内分泌因素参与其中,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加压素等系统在气腹时兴奋的结果2。麻醉维持过程中,本研究使用0.2g/(kgh)舒芬太尼的总药量;2g/(kgh)芬太尼的总药量。根据术中情况,作者采用在持续输注的同时,配合单次推注丙泊酚的方法,使麻醉深度和血流动力学处于较好的稳定状态。这可能与腹腔镜损伤、刺激小、微创有一定的关系。舒芬太尼加用丙泊酚少于芬太尼。对麻醉恢复过程的观察结果显示,舒芬太尼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显著早于芬太尼组,提示舒芬太尼组围术期的麻醉质量、恢复质量优于芬太尼组。这可能与舒芬太尼的镇痛持续时间长、呼吸抑制时间短、代谢快等药效及药代动力学特点有关3,4。麻醉、术中、术后平稳的循环状态,高质量、平稳的术后恢复,减少了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参考文献】 1 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主编. 当代麻醉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4.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主编. 现代麻醉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621363.3 Engoren M,Luther G, Fnn-Buderer N.A comparison of fentany sufentanil and remifentanil for fasttrack. cardiac anesthesia. Anesth Aanlg,2001,93(4):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