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oc_第1页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oc_第2页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oc_第3页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oc_第4页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沈颖刘华张金黎李丰良【摘要】 目的 探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0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疝内容复位疝修补术后出现腹膜炎1例,切口感染1例,右腹股沟区长期疼痛达3个月以上者1例。结论 应明确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误诊率,掌握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时机,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是提高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外科治疗 腹股沟斜疝若发生嵌顿则危害性极大,如果不在肠管发生绞窄、坏死之前将被嵌顿的肠管回复到腹腔,则后果相当严重。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了腹股沟嵌顿性斜疝20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将诊治体会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例,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龄8个月至80岁,其中8个月15岁6例,1660岁5例,60岁以上9例。嵌顿时间1 h5 d,平均19 h,10 h 12例,>10 h 8例。左斜疝7例,右斜疝12例;复发性斜疝1例。有腹压增大因素6例。 12 诊断与治疗 20例中18例有反复腹股沟、阴囊出现肿块,休息后多可自行还纳的腹股沟疝病史。本次发病后腹股沟、阴囊肿物不能还纳疼痛,腹痛或哭闹不停(儿童)。10例腹股沟肿物出现2 h后,开始出现前述表现,2例24 h后才出现局部轻微的疼痛。直接手法复位或镇痛、解痉后手法复位疝内容物不能还纳,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确诊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是小肠16例,大网膜2例,大网膜+肠管2例,肠内容物有固体颗粒2例,被嵌顿的肠管长521 cm,平均98 cm。内环口直径1251 cm,平均24 cm,2 cm者9例。手术方式:腹股沟斜疝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9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和修补术9例,其中肠部分切除术2例。 2 结果 本组20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疝内容复位疝修补术后出现腹膜炎1例,切口感染1例,右腹股沟区长期疼痛达3个月以上者1例。 3 讨论 31 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是普外常见急诊,发生于疝环狭小而腹压骤升时,表现为疝块突然出现,伴有进行性加重的胀痛,诊断一般不难。误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医师经验不足,检查不仔细是主要原因:医师对疝的发病及可引起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缺乏全面系统的诊治经验,又未能按常规暴露全腹进行彻底检查;却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体征,草草做出诊断;本组误为肠梗阻2例,1例直到剖腹探查后才确诊,肠梗阻的原因中约有8%系疝嵌顿所致,临床医师不能忽视这一点;婴幼儿主诉多不清,情绪紧张,检查不配合,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医生必须亲自观察和检查,不能随便听信家长推述;老年患者疝嵌顿时有痛阈高、反应差、自检能力差而就诊时间长的特点。据美国健康统计中心资料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约34%是65岁以上的老人1。我国同样老年人斜疝发病率高。本组60岁以上老年人9例,占45%。老年人多有患疝多年史,精神迟钝,加之常伴有便秘、尿路不畅、肺气肿等,使疝嵌顿绞窄的机会大增。另外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等,一旦发生疝嵌顿至肠梗阻,可使病情加重而掩盖疝的存在。对老年患者过多考虑肿瘤也会影响诊断。因此,对急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常规检查腹股沟区域,以免遗漏绞窄疝,酿成后患。 32 内环口、肠内容物与嵌顿的关系 腹股沟管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大小不同,小儿腹股沟管短小且狭窄,新生儿的腹股沟管约为1215 cm,35岁为2025 cm,而成人为4045 cm,造成小儿斜疝嵌顿的机会明显多于成人2。本组内环口直径1251 cm,平均24 cm,2 cm者9例,占45%。嵌顿除了与内环口和疝囊壁的解剖有密切的关系外,与肠的内容物诱发也有关。本组肠内容物有固体颗粒2例中,内环口直径甚至达到4 cm,手术时发现内环口的内下方向还有空隙,没有形成真正的环状嵌闭,将肠管内容物返回近端消化管,可以使被嵌顿的肠管回复腹腔,遇见的有形固体颗粒食物渣有水果和疏菜的子粒或皮,人体不易消化。近端消化管内的内容物随肠蠕动到疝囊内的肠管内,疝囊内肠管的蠕动功能因嵌顿受到损害,食物渣停留在被嵌顿肠管的远端,排泄发生障碍,肠内容物增多,肠管扩张,压力增高,加重水肿和血运障碍。 33 对嵌顿性斜疝的治疗体会 331 手术时机 腹股沟斜疝嵌顿存在疝内物绞窄的可能应尽快手术治疗。嵌顿时间少于10 h的可试行手法复位,超过10 h,局部有压痛、张力大,手法复位的成功率低,并且增加疝内容物的压力,加重肠管缺血,宜直接手术治疗。笔者体会疝发生2 h内可以完成手法复位,但必须做心电图、X线透视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术前谈话等最基本的手术前准备工作。 332 嵌顿松解 切开疝囊后观察到肠管未绞窄情况下,不宜过多翻动肠管,直接用食指检查内环口的张力及周围的间隙,及时切开松解内环口,回复肠管;如果内环口有1 cm以上的间隙也可将肠管内容物回复到近端肠管后回复肠管,不一定切开内环口。 333 肠坏死是否修补 由于部分肠切除时存在污染切口而感染使修补失败的风险,如果真正能做到有效保护切口,也可修补。本组有2例修补成功,将肠管拉出相对多些,放两层血垫,第一层(上层)干燥,靠近坏死肠管;第二层(下层)湿水血垫,靠近有活力的肠管及切口,用止血钳夹住防止肠内容物漏出,肠管切口用稀碘伏消毒,吻合时将上层血垫移出,污染的器械手套更换。结扎疝囊后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稀碘伏消毒切口,目的是利用上层血垫吸附清除污染物保护切口。 34 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迟发性肠坏死:术中慎重判断肠管活力,并注意检查肠系膜;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切口血肿:多由于手术操作粗糙,剥离面过大,创面止血不彻底,松解内环口时伤及腹壁下血管所致;术中注意彻底止血,一旦发生阴囊血肿,不必急于穿刺,少量则待其自行吸收,较多则待出血稳定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吸或切开阴囊清除血肿;松解内环口时勿损伤腹壁下血管;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急性左心衰:对老年患者特别注意充分术前准备,术后抗感染支持治疗,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腹股沟区持续疼痛:主要因损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所致,因此术中应仔细解剖,在很好地掌握腹股沟区解剖的基础上“层层”把关,减少腹股沟区神经损伤。 参考文献 1 Rutkow IM,Robbins AW.Demographic classification and socio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