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_第1页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_第2页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_第3页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_第4页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工资集体协商 指导信息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目 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本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及职工收入相关数据 第一部分 本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及职工收入相关数据 表 1:综合信息(一) 表 2:综合信息(二) 表 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支出情况 表 4: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和人均劳动报酬 表 5:社会平均工资标准 表 6:分行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 表 7:各年度防暑降温费标准 表 8:各年度中夜班津贴标准 表 9:各年度冬季取温费标准 第二部分 近期工资福利相关文件 第二部分 近期工资福利相关文件 文件一: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促进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工作的 通知 (津政发200642 号) 文件二: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 制的指导意见 (津政发200870 号) 文件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五部门关于 建立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发布及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正常 调整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 (津政发200817 号) 文件四: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布 2011 年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的 通知 (津政办发201133 号) 文件五: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发布 2011 年部分 行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120 号) 文件六: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人社部办公厅的通 知 (津劳社局函2009188 号) 文件七: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的通知 (津劳社局发200811 号) 文件八: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调整天津市最低工 资标准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119 号) 文件九: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 2010 年度全 市职工平均工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 20118 号) 文件十: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职工加班工资有关问 题的通知 (津劳社局发200850 号) 文件十一: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 2011 年度 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 201214 号) 文件十二: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天津市最 低资标准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220 号) 文件十三: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颁布 2012 年全 市企业及部分行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津政办发 201242 号) 文件十四: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发布 2012 年部 分行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231 号) 第三部分 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文件 第三部分 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文件 文件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劳动保 障部令第 9 号) 文件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 工作的意见 (劳社部200632 号) 文件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津党办发200821 号) 文件四: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简化工资协议审查程 序有关问题的通知 (津劳社局函2009174 号) 文件五: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 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市总工会、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企业家协会关于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定期发布 制度的通知 (津劳社局发2008104 号) 文件六: 天津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 (天津市第十五届人 大常委会 18 次会议通过) 文件七: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认真做好 2011 年 度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 (津人社办发201113 号) 文件八: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成立天津市工资 集体协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2 21 号) 文件九: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企业 工资协议审查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 201215 号) 文件十: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推动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意见的通知 (津人社 局发201233 号) 注:2012 年指导信息政策文件部分仅提供当年印发文件。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本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 及职工收入相关数据 本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 及职工收入相关数据 表1 经济综合信息(一)经济综合信息(一) 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GDP) 财政收入 计 计 消费价格 指数 2001 年 1919.09 12.0 304.5224.4 103.1 2002 年 2150.76 12.7 375.9218.4 99.6 2003 年 2578.03 14.8 451.7420.2 100.2 2004 年 3110.97 15.8 502.1726.7 102.3 2005 年 3905.64 14.9 725.8126.8 101.5 2006 年 4462.74 14.7 926.3327.7 101.5 2007 年 5252.76 15.5 1204.6530.1 105.2 2008 年 6719.01 16.51489.8923.7 105.4 2009 年 7521.85 16.51805.0021.1 101.8 2010 年 9224.46 17.41068.81 (与上年口 径有变化) 103.5 2011 年 11190.99 16.41454.8736.1 104.9 表2 经济综合信息(二)经济综合信息(二) 单位:元、% 最低工资 工资指导线 社会保险缴费 基数上下限 社会保险缴费比例 月 非全 日制 下线 基准 线 上线上限下限 失业保险金 标准 (元) 单位 个人 2001 年 412 - 0% 14%26%2730350302-262 2002 年 450 45% 11%20%3000600302-262 2003 年 480 45% 13%20%3500680302-262 2004 年 530 55% 12%20%3900780302-262 2005 年 590 5.65% 12%20%4400880333-300 2006 年 670 6.46% 13%22%5050980340-380 2007 年 740 76% 14%22%57201100380-420 2008 年 820 7.86% 15%22%68001260480-520 2009 年 820 7.86% 15%22%78001260480-520 2010 年 920 8.76% 15%22%83801425540-580 2011 年 1160 1167% 16%22%93801720600-640 2012 年 1310 13.17% 16%22%105602006660-700 养老:20 医疗:9 失业:2 生育:0.8 工伤:0.5 2 养老:8 医疗:2 +16.67 元 (在职) 失业 :1 表3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支出情况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支出情况 单位:元/人,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计 计 计 城市居民人均总收入 29916 11 26942 14.3 23566 11.4 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 26921 10.824293 13.5 21402 10.3 1.工资性收入 18794 12 16780 16.6 14389 12.2 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18689 12 16687 16.8 14281 12.3 2.转移性收入 9600 7.9 8897 10.9 8024 11.4 其中:离退休金 7752 9.1 7104 14.1 6227 13.8 3.经营净收入 1059 13.7932 10.0 847 -1.9 4.财产性收入 462 38.8333 9.1 305 18.9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8424.111.216561.811.9 14801.4 10.3 其中:食品支出 6663.3 12.25940.4 9.9 5404.5 8 衣着支出 1755.0 12 1567.6 15.0 1362.6 18.1 居住支出 1763.4 9.2 1615.6 7.3 1505.7 -1.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 1174.6 4.9 1119.9 22.8 911.9 11.6 医疗保健支出 1415.4 11 1275.6 0.2 1273.4 4.3 交通和通信支出 2699.5 10 2454.4 24.7 1968.4 25.5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 2116 11.41899.5 9.1 1740.9 8.2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836.8 21.5688.7 8.6 634.1 21.8 表4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和人均劳动报酬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和人均劳动报酬 计算单位:亿元,元/人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总额 总额 %总额 %总额 % 总额 % 合 计 1462.1 1051.218.6886.5111.4795.8621.9 653.0523.1 其中:企业 1136.3 751.118.2635.229.6579.4519.1 486.6122.2 总 额 其中: 地方企业905.2 567.021.2468.0012.8414.8217.1 354.3523.4 合 计 54867 5148917.2439379.93999020.0 3331220.6 其中:企业 51944 4784516.6410237.23825517.6 3251919.3 人 均 其中: 地方企业47968 4347118.23678593375816.6 2894120.0 注:因统计口径调整,2011 年无同比增幅数据。 表5 各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各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计算单位:元/人 年 度 年平均工资 月平均工资 文件依据 1992 年度 3118 元 260 元 津劳险字(1995)58 号 1993 年度 4008 元 334 元 津劳险字(1995)58 号 1994 年度 5364 元 447 元 津劳险字(1995)109 号 1995 年度 6501 元 542 元 津劳险字(1996)151 号 1996 年度 7643 元 637 元 津劳险(1997)155 号 1997 年度 8238 元 690 元 津劳险(1998)79 号 1998 年度 9079 元 756 元 津劳险(1999)35 号 1999 年度 10056 元 838 元 津劳办(2000)136 号 2000 年度 10996 元 916 元 津劳局(2001)21 号 2001 年度 12237 元 1020 元 津劳局(2002)67 号 2002 年度 13852 元 1154 元 津劳局(2003)25 号 2003 年度 15706 元 1309 元 津劳局(2004)59 号 2004 年度 17810 元 1484 元 津劳局(2005)59 号 2005 年度 20196 元 1683 元 津劳局(2006)90 号 2006 年度 22740 元 1895 元 津劳社局发(2007)19 号 2007 年度 26700 元 2225 元 津劳社局发(2008)40 号 2008 年度 31200 元 2600 元 津劳社局发(2009)19 号 2009 年度 33516 元 2793 元 津人社局发(2010)8 号 2010 年度 37540 元 3128 元 津人社局发(2011)8 号 2011 年度 42240 元 3520 元 津人社局发(2012)14 号 注:2011 年社平工资统计口径含劳务派遣人员。 表6 分行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分行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 计算单位: 元/人, 2011 年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按国民经济部门分组: 人均 人均%人均%人均 % 人均% 1.农、林、牧渔业 46948 4022126.33183412.228372 23.1 2304028.2 2.采矿业 74009 598974.2575089.252658 27.3 4136121.3 3.制造业 49023 4248216.4364957.034095 16.1 2935820.5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6265 8260715.371632-0.672030 13.8 6329117.7 5.建筑业 43161 5368621 443748.041101 18.3 3472913.4 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64805 5591215.4484536.045724 15.6 3955415.5 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74804 7327624.2590228.354489 10.7 4922021.3 8.批发和零售业 48772 4471036.8326715.530968 16.7 2654117.0 9.住宿和餐饮业 25290 227428 210673.420384 14.6 1778915.3 10.金融业 97006 8916620.4740686.069862 15.9 6029421.0 11.房地产业 67149 4738515.74094510.737002 22.6 3019324.8 12.租赁和商务服务 34266 288809.52637714.922947 14.6 2001726.6 13.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91848 8048518.76782511.560818 21.9 4989620.3 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8688 4406719.93674215.231899 22.1 2611517.6 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6054 2352912.120992-1.521304 38.1 154283.8 16.教育 70240 6628516.95670028.244226 27.4 3470720.7 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67192 6014922.34917512.243841 24.5 3522421.6 18.文化、体育和娱乐 59627 5418210.14922114.143146 14.2 3779433.3 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71673 6771417.9574439.252602 31.1 4013633.1 注:因统计口径调整,2011 年无同比增幅数据。 表7 各年度防暑降温费标准 各年度防暑降温费标准 计算单位:元/人月 年 份 防暑降温费标准 依 据 2008 年 67 元 津政发(2008)17 号 津劳社局发(2008)40 号 2009 年 78 元 津劳社局发(2009)19 号 2010 年 83.8 元 津人社局发(2010)8 号 2011 年 93.8 元 津人社局发(2011)8 号 2012 年 106 元 津人社局发(2012)14 号 注:发放时间为每年 6 月至 9 月,共四个月。 表8 各年度中夜班津贴标准 各年度中夜班津贴标准 计算单位:元/人班次 年 份 夜 班 中 班 依 据 2008 年 10.6 元 5.3 元 津政发(2008)17 号 津劳社局(2008)40 号 2009 年 12 元 6 元 津劳社局发(2009)19 号 2010 年 12.8 元 6.4 元 津人社局发(2010)8 号 2011 年 14.4 元 7.2 元 津人社局发(2011)8 号 2012 年 16 元 8 元 津人社局发(2012)14 号 表9 本市近年来冬季取暖补贴 本市近年来冬季取暖补贴 年 份 冬季取暖补贴 集中供热补助费 依 据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135 元 津劳计【1996】431 号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35 元 津财行政【2004】35 号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335 元 185 元 津政办发【2008】156 号 津财行政【2008】58 号 注:发放时间为每年采暖季,即 11 月 15 日至翌年 3 月 15 日。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近期工资福利相关文件 近期工资福利相关文件 文件一:文件一: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促进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工作的通 知 (津政发200642 号) 文件二:文件二: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的指导意见 (津政发200870 号) 文件三:文件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五部门关于建 立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发布及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正常调整制度暂行办 法的通知 (津政发200817 号) 文件四:文件四: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布 2011 年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的 通知 (津政办发201133 号) 文件五:文件五: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发布 2011 年部分 行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120 号) 文件六:文件六: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人社部办公厅的通知(津劳社局 函2009188 号) 文件七:文件七: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的通知 (津 劳社局发200811 号) 文件八:文件八: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天津市最低工 资标准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119 号) 文件九:文件九: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 2010 年度全 市职工平均工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18 号) 文件十:文件十: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职工加班工资有关问题 的通知 (津劳社局发200850 号) 注:注:上述文件请参见以往各期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 文件十一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津人社局发201214 号 关于公布 2011 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等 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公布 2011 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等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委、局(集团总公司)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政府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五部门关于建 立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发布及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正常调整制 度暂行办法的通知 (津政发200817 号) ,现就 2011 年 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及 2012 年度社会保险和工资福利待遇 调整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11 年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42240 元,增幅为 12.5%,月平均工资为 3520 元,日平均工资为 161.8 元,小 时平均工资 20.2 元。 2011 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 39720 元, 月平均工资为 3310 元,计算计划内破产企业职工一次性安 置费以此为准。 二、 2011 年本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岗职工 年平均工资为 58032 元,月平均工资为 4836 元,增幅为 12.5%,计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及过渡性养 老金以此为准。 三、2012 年工伤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资福利 等待遇标准,按 3520 元计算。 四、参加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单位和职工,其缴纳社会保 险费的最低、最高标准按照我局关于 2012 年度单位和职 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征缴基数的最低和最高标准等有关问题 的通知 (津人社局发201199 号文件)执行。 五、本通知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附件: 2012 年度各项相关待遇简表 二一二年二月十九日 主题词:人力资源 计划 工资 通知人力资源 计划 工资 通知 (共印 50 份) 抄送: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2年2 月20 日印发 附件 2012 年度各项相关待遇简表 2012 年度各项相关待遇简表 项 目 标 准 基础养老金 (4836 元+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 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 (4836元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截至1997年12月31日前本人缴 费年限1%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520 元50%=1760 元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3520 元40%=1408 元 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520 元30%=1056 元 伤残五级:3520 元12 个月=42240 元 伤残六级:3520 元10 个月=35200 元 伤残七级:3520 元8 个月 =28160 元 伤残八级:3520 元6 个月 =21120 元 伤残九级:3520 元4 个月 =14080 元 一次性工 伤医疗补 助金 伤残十级:3520 元2 个月 =7040 元 伤残五 至十级 的,解除 或终止劳 动关系 一次性伤 残就业补 助金 伤残五级:3520 元18 个月=63360 元 伤残六级:3520 元15 个月=52800 元 伤残七级:3520 元12 个月=42240 元 伤残八级:3520 元9 个月 =31680 元 伤残九级:3520 元6 个月 =21120 元 伤残十级:3520 元3 个月 =10560 元 因工死亡丧葬补助金 3520 元6 个月=21120 元 配偶:每月增发 104 元,最低发放标准 936 元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 属抚恤金调整额度 其他供养亲属:每月增发 78 元,最低发放标准 702 元 供养直系亲属一人者:3520 元6 个月=21120 元 供养直系亲属二人者:3520 元9 个月=31680 元 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因 病、非因工死亡一次 性支付的救济费 供养直系亲属三人及以上者:3520 元12 个月=42240 元 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因病、 非因工死亡丧葬费 3520 元2 个月7040 元 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 死亡丧葬补助费 3520 元1 个月3520 元 防暑降温费 3520 元3%106 元 161.8 元5%8 元 中、夜班津贴 161.8 元10%16 元 一档缴费:3520 元 20 704 元 2010 年 1 月 1 日前已 参保的征地参保人员 养老保险待遇 二档缴费:3520 元 16 563.2 元 文件十二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津人社局发201220 号 关于调整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关于调整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委、局(集团总公司)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最低工资保障规 定的通知 (津政发2003107 号)规定,结合我市国民经 济发展状况,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对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 进行调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 1160 元、每小时 6.7 元,调整为每月 1310 元、每小时 7.5 元。 二、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由每人每小 时 11.6 元调整为每人每小时 13.1 元。 三、本通知自 2012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二一二年三月二日 主题词:人力资源 工资 标准 通知 人力资源 工资 标准 通知 (共印 50 份)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1年3月5日印发 文件十三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津政办发201242 号 关于颁布 2012 年全市企业及部分 行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关于颁布 2012 年全市企业及部分 行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为促进企业职工增加收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文件规 定,市人民政府决定颁布 2012 年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和部 分行业工资指导线。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根据国家关于企业工资分配政策和 2012 年我市经 济发展预测,2012 年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为 16; 企业工资指导线的下线为 7,且企业支付职工工资不得低 于我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指导线的上线为 22。 二、居民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 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的企业执行 行业工资指导线,具体标准由市人力社保局发布。 三、2012 年工资指导线颁布后,企业应结合经济效益情 况,参照工资指导线安排本企业人均劳动报酬增长。企业上 年度人均劳动报酬在全市企业平均水平及以下的,要在工资 指导线基准线到上线的区间内确定人均劳动报酬增幅;在全 市企业平均水平以上至 3 倍之间的,要在工资指导线下线到 上线的区间内确定人均劳动报酬增幅;在全市企业平均水平 3 倍及以上的,人均劳动报酬增幅原则上不得突破工资指导 线基准线。不能按工资指导线安排劳动报酬增长的企业,应 向职工说明原因。职工收入水平较低的行业,要加强企业管 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四、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应按照天津市企业工 资集体协商条例 规定, 根据工资指导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确定职工工资增幅。 五、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 单位,应按照工资指导线安排职工工资增长,引领、带动其 他类企业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关于工资指导线的其他有关问题,仍按照我市有关规定 执行。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 主题词:工资 企业 行业 通知 (共印 320 份)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委各部、委,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市政协办公厅,市纪委办公厅,市高法院,市检察 院,天津警备区,各人民团体。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 年 4 月 12 日印发 文件十四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津人社局发201231 号 关于发布 2012 年部分行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关于发布 2012 年部分行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委、局(集团公司)人 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依据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 按照市政府关于颁布 2012 年全市企业及部分行业工资指 导线的通知(津政办发201242 号)要求,发布 2012 年我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 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 行业工资指导线,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根据国家及本市企业工资分配政策和我市 2012 年 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就业状况,2012 年本市住宿和餐饮业 的行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 10.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的行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 13.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管理业的行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 18.5, 批发和零售业的 行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 1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行业工 资指导线基准线为 20%。上述五个行业,行业工资指导线的 上线、下线分别为 22%、7%。 二、本市辖区内上述五个行业的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经 济效益及劳动生产率情况,依照行业工资指导线安排劳动报 酬增长。其中:上年度人均劳动报酬水平在本行业企业平均 水平以下的,要在行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到上线的区间内确 定人均劳动报酬增幅;在本行业企业平均水平以上至 3 倍之 间的,要在行业工资指导线下线至上线的区间内确定人均劳 动报酬增幅;在本行业企业平均水平 3 倍及以上的,人均劳 动报酬增幅原则上不得突破行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不能按 行业工资指导线安排人均劳动报酬增长的企业,应向职工说 明原因,经职工(代表)大会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 管部门的,报坐落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备案。 三、上述五个行业的企业,要根据行业工资指导线开展 工资集体协商,其中规模较小、职工人数少的企业,要积极 参加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依据行业工资指导线确定本 企业人均劳动报酬增幅。 四、适用行业工资指导线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结合 行业工资指导线将职工收入增长作为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的重要内容,落实企业负责人与职工收入联动机制。同时, 要根据本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合理确定一线职工范围,核实 一线职工人数,近两年一线职工工资增幅低于行业工资指导 线基准线的,要制订增资方案,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 五、企业要加强管理,挖掘增资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 工资分配办法、定员定额标准和绩效考核制度,确保职工工 资正常增长,形成合理的内部分配关系。 二一二年五月七日 主题词:人力资源 工资 指导线 通知 人力资源 工资 指导线 通知 (共印 120 份)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2年5月8日印发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文件 文件一:文件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劳动保 障部令第 9 号) 文件二:文件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 作的意见 (劳社部200632 号) 文件三:文件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津党办发200821 号) 文件四:文件四: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简化工资协议审查程序 有关问题的通知 (津劳社局函2009174 号) 文件五:文件五: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 天津调查总队、天津市总工会、天津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关 于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定期发布制度的通知 (津劳社局发 2008104 号) 文件六:文件六: 天津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 (天津市第十五届人大 常委会 18 次会议通过) 文件七:文件七: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认真做好 2011 年 度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 (津人社办发201113 号) 注:注:上述文件请参见以往各期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 文件八 天 津 市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局 天津市总工会 天 津 市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局 天津市总工会 天 津 市 人 民 政 府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天 津 市 人 民 政 府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文 件文 件 天 津 市 企 业 联 合 会 /企 业 家 协 会 天 津 市 企 业 联 合 会 /企 业 家 协 会 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 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 津人社局发201221 号 关于成立天津市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工作 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天津市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工作 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区、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进一步 发挥三方协商机制在推进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的作用, 经研究决定,成立天津市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组 长:邢明军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 主席 副组长副组长:刘华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主席 黄晓云 市总工会副主席、市协调劳动关 系三方会议副主席 吴 瑜 市国资委副主任、市协调劳动关 系三方会议副主席 贾志强 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秘书 长、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副 主席 谷 强 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市协调 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副主席 成 员成 员:张 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 系处处长、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 会议办公室主任 辛传铭 市总工会民主管理工作部部长、 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办公 室副主任 赵 辉 市国资委业绩考核处处长、市协 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办公室副 主任 霍玉琪 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副秘书 长、 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办公室 副主任 赵克森 市工商业联合会法律部部长、市协 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办公室副主 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张菡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结合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关 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部署要求,并指导本系统及区级组织 推进全市各区域、各系统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2.研究制定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关政策,定期听取 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展情况的汇 报,督促重点工作落实,提出开展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的意见与建议,协调解决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遇到的矛 盾和问题; 3.组织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检查、指导、推动。 办公室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按要求参加领导 小组召开的会议; 2.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各项工作目标 任务的落实; 3.负责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宣传报道,总结推广典 型经验及先进事迹; 4.为领导小组提供有关综合资料和数据分析情况,提出 工作意见、建议; 5.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市人力社保局 市总工会 市国资委 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市工商联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主题词:人力资源 劳动关系 工资 通知人力资源 劳动关系 工资 通知 (共印 220 份)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2年3 月6日印发 文件九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津人社局发201215 号 关于印发天津市企业工资协议审查 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天津市企业工资协议审查 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现将天津市企业工资协议审查备案管理办法印发给 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天津市企业工资协议审查备案管理办法天津市企业工资协议审查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 协议(以下简称工资协议)行为,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 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现根据天津市企 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 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以下简称工资协议),适用 本办法。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有雇工的个 体经济组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工资协议,可以参照 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方与职工 方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就企业内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 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工资协议的行为。 工资集体协议是专项集体合同。 第四条 依法签订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具有同等 约束力。协商主体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 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第五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 调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监督指导工作。 每年发布两次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内容包括本市经 济发展数据、工资指导线、上年度社平工资、当年最低工资、 劳动力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等相关信息。 第六条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指 导本辖区内企业了解和运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开展协 商工作,并做好工资协议审查备案。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发布本行政区域的相关信息,指导中小企业开展区域性 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第七条 工资协议的审查备案实行属地化管理。各区、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座落在本辖区内的 工资协议进行审查备案。 第八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开展工资 协议审查工作时,应当按照合法、公开、公正、兼顾双方利 益的原则,对协商双方代表资格、协商内容、协商程序、违 约责任、协议期限、协议变更等事项进行依法审查。 第九条 企业与职工经协商签订工资协议后或者申请 变更工资协议时,应在10日内将工资协议文本和协商会议记 录及相关材料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备案。 第十条 企业报送工资协议审查备案时应提交以下资 料: (一)双方签名盖章的工资协议书一式三份; (二)企业盖章的工资协议审查备案意见书一式三 份(此表可以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下载),企业 应如实填写,不得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 (三)工资协议书的说明及附件 1.双方协商代表基本情况(注明姓名、性别、职务、身 份证号及联系方式); 2.记录依法选举协商代表、协商过程、协商内容和协商 结果的会议情况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3.首次签订工资协议的企业应提供营业执照或其他有 效证件复印件、工会法人资格证书复印件; 4.在津的企业分支机构,报送工资协议书时,除提供上 述资料外还应提供上级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 件,上级法人授权分支机构负责人与分支机构职工方进行集 体协商、签订工资协议的书面委托材料。 第十一条 开展行业性或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 在报送上述材料的同时应提供下列材料各一份: (一)能够反映企业同意参加行业性或区域性工资集体 协商的证明材料; (二)同意参加行业性或区域性集体协商的企业营业执 照复印件; (三)企业方面代表产生的证明材料; (四)工会组织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 (五)职工方代表产生的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自收 到报送材料之日起15日内给予答复。对于工资协议有违反法 律法规规定情形的,应当向企业提出,要求双方再行协商。 对于未提出异议的,应在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上加盖工 资协议审查专用章,协议即行生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同时负责将企业工资协 议信息录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 第十三条 协商双方应于7日内将已生效的工资协议以 适当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 第十四条 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工资协议有效期 一般为一年。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工资协议材料 应认真保管,保存期限一般为两年。 第十五条 工资集体协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职工一方 和企业方均可在原工资协议期满前60日内,向对方书面提出 协商意向书,进行下一轮协商。 第十六条 已签订工资协议经审查合格的企业,当出现 企业座落地发生变化、申请变更工资协议等情形时,由企业 新座落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查备案。 第十七条 在津的企业分支机构,持上级法人同意分支 机构负责人与职工进行集体协商授权书,在该企业座落地进 行集体协商,工资协议报送该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 政部门审查备案。 第十八条 跨区、县连锁经营企业,在具有法人资格企 业座落地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工资协议报送该区、县人力资 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备案。 第十九条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增 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办事效能,建立审查备案责任制,提 倡“一站式”服务,争取“一次性办结”。 第二十条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发 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协调作用,加强与工会、国资、企联、 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将推进企业建立共商共决机 制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共同促进企业发展、 职工增收。 第二十一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了解本 区域内各类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协议的基本情 况,并对企业工资协议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协商双方 当事人经多次协商不能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书面申 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协调处理。 第二十三条 工资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经协商解 决不成的,双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 裁。 第二十四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会同 同级工会、企业代表组织等三方人员,共同协调处理工资集 体协商争议,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对工资协议审查备案有关内容未 做规定的,按集体合同规定 、 天津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条例等现行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人力资源 劳动关系 工资 通知人力资源 劳动关系 工资 通知 (共印 50 份) 抄送:市总工会,市国资委,市企业家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市工商联。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2年2 月29 日印发 文件十 天 津 市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局 天津市总工会 天 津 市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局 天津市总工会 天 津 市 人 民 政 府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天 津 市 人 民 政 府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文件文件 天 津 市 企 业 联 合 会 /企 业 家 协 会 天 津 市 企 业 联 合 会 /企 业 家 协 会 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 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 津人社局发201233 号 关于印发进一步推动区域性行业性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进一步推动区域性行业性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各有关单位: 根据今年市工资集体协商推进领导小组工作要求,现将 关于进一步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意见 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关于进一步推动区域性行业性 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动区域性行业性 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意见 为充分发挥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在“双维护、双 促进” 中的作用, 逐步扩大集体协商企业覆盖范围, 依据 劳 动合同法、天津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现就进一 步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协商机制的重要意义 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是政府加强 对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健全职工民主参 与和监督工资分配机制、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双方 合法权益的重要抓手。天津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实 施以来,我市多数规模以上且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建立了工 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对促进企 业发展、职工工资收入增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目前还 有部分建筑、物流、餐饮、服务外包、生产加工等行业,受 企业规模较小职工少、外来工比例大流动性强等因素影响, 不具备单独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条件,应当因地制宜建 立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各区县协调劳动关系三 方会议要切实增强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紧迫 感和服务保障意识,统一思想,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 抓好此项工作。 二、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协商机制的基本原则 推动工资集体协商要以“双维护、双促进”为主线,以 国家和本市政策法规为依据,同时要把握“三个原则”:一 是坚持合法推进的原则,确保协商的主体、协商的程序和协 议的内容合法;二是坚持平等公开的原则;三是坚持兼顾三 方利益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 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