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规范agcf设备手册_第1页
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规范agcf设备手册_第2页
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规范agcf设备手册_第3页
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规范agcf设备手册_第4页
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规范agcf设备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测试规范-AGCF设备分册(v3.2)编制说明本规范是中国电信2010年IMS试点工程系列测试规范之一,AGCF设备分册,主要针对本次试点工程中所涉及的AGCF网元设备制定,作为本次试点工程的验收及测试工作的技术依据。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参与、实施本次试点工程的集团公司属下各分公司或单位,规范内容将会在试点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保留对此规范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本规范规定了IMS系统的AGCF注册/注销、基本语音业务、补充业务、彩铃、传真/Modem业务、接口功能及维护管理等的测试内容。本规范的测试结果应给出测试结论,如有必要应在备注处对具体测试的情况作出说明。测试结果包括以下几种:OK:此项目通过,包括“本次测试通过”和“引用以往测试结果”两种情况,“本次测试通过”是指该项目在本次试点工程期间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符合测试要求及预期;“引用以往测试结果”指局方与厂家共同认可该项目不在本次试点工程中测试,其测试结果直接引用此前同类测试的结论,这种情况下,项目未测试的原因及测试结果引用的来源需在备注中说明;POK:此项目部分通过。不合格原因见备注;NOK:此项目不通过。包括“测试不通过”与“功能不支持”两种情况。“测试未通过”指工程设计文件中提及,厂家承诺支持的功能,但在工程验收前测试结果未能满足局方提出的关键测试要求或结果未达预期;“功能不支持”指工程设计文件中提及的功能,但厂家明确不支持而未进行测试。NE:此项目无测试环境,指由于不具备测试环境未安排在本次试点工程中进行测试,且在以前的同类测试中也未进行测试的项目。无测试环境的具体原因需在备注中说明,且厂家需提供支持相关功能的文字承诺。本规范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xx部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目 录1适用范围12引用标准13缩略语14测试环境24.1测试系统配置24.2测试设备配置要求24.3AGCF设备业务接入能力要求35AGCF功能35.1基本功能35.1.1注册与注销35.1.1.1初始注册35.1.1.2注册周期更新45.1.1.3用户注销45.1.2呼叫处理55.1.2.1DTMF数字的处理55.1.2.2拨号计划(DigitMap)的配置55.1.2.3用户事件处理65.1.2.4信号音播放控制65.1.2.5回声抑制开关控制75.1.2.6编码协商控制75.1.2.7提供反极信号75.1.2.8支持拨号按键间隔设置85.1.2.9号码规范性85.1.2.10特殊拨号音95.2业务功能95.2.1基本业务95.2.1.1基本呼叫接续95.2.1.2异常呼叫95.2.1.3G711透传方式传真105.2.1.4T38方式传真105.2.1.5Modem功能115.2.1.6紧急呼叫服务115.2.2补充业务(必选)125.2.2.1主叫号码显示125.2.2.2主叫号码显示限制125.2.2.3无条件呼叫前转135.2.2.4遇忙呼叫前转135.2.2.5无应答呼叫前转145.2.2.6呼叫等待145.2.2.7三方通话145.2.2.8呼叫转接155.2.2.9呼出限制155.2.2.10免打扰服务155.2.3补充业务(可选)155.2.3.1缩位拨号155.2.3.2热线服务155.2.3.3查找恶意呼叫165.2.3.4闹钟165.2.3.5截接服务165.2.3.6缺席用户服务175.2.3.7遇忙回叫175.3接口功能175.3.1IP网络接口175.3.2IP多网段配置175.4维护管理185.4.1维护管理方式185.4.1.1SNMP协议测试185.4.1.2telnet方式185.4.1.3本地维护终端管理方式195.4.1.4统一网管方式195.4.2配置管理205.4.2.1设备加载205.4.2.2设备的初始数据配置205.4.2.3热启动205.4.2.4设备状态查询215.4.2.5AGCF查询AG用户端口状态信息215.4.2.6查询软件版本信息225.4.2.7I-CSCF属性配置225.4.2.8SIP协议参数配置235.4.2.9操作日志的记录、管理和查询235.4.3故障管理245.4.3.1故障告警245.4.3.2故障日志245.4.3.3故障历史记录查询255.4.4信令跟踪与观察255.4.4.1H.248信令跟踪255.4.4.2SIP信令跟踪251 适用范围本规范对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所涉及的AGCF设备进行了测试规范说明,包括注册/注销、基本语音业务、补充业务、传真/Modem业务、接口功能及维护管理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项目及其测试流程等。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的AGCF设备测试与验收。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DN 065f-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附录)Q/CT 2094-2008IMS网络SIP协议总体技术要求Q/CT 2099-2008中国电信IMS网络设备技术要求ETSI TS 183 012基于IMS的PSTN/ISDN电话仿真子系统功能架构(IMS-based PSTN/ISDN Emulation Subsystem Functional architecture)ETSI TS 183 043基于IMS的PSTN/ISDN电话仿真阶段3技术要求(IMSbased PSTN/ISDN Emulation Stage 3 specification)3 缩略语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解释AGCFAccess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接入网关控制功能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I-CSCFInterrogating-CSCF查询-CSCF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媒体网关控制功能P-CSCFProxy-CSCF代理-CSCF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S-CSCFServing-CSCF服务-SCSCF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4 测试环境4.1 测试系统配置AGCF设备测试的测试系统配置图如图4-1所示。AGCF设备实现媒体网关控制、IMS代理及用户特征管理功能,下行通过P1接口(H.248协议)控制接入网关设备(AG或IAD),AG下行可接POTS话机、传真/MODEM或通过V5接口连接远端用户模块;上行通过Mw接口(SIP协议)与I/S/E-CSCF连接,实现H248/V5用户接入IMS核心网及IMS业务层。IMS核心网完成AGCF下带H.248/V5用户的会话控制与数据管理,PSTN/ISDN仿真子系统应用服务器(PES AS)为用户提供补充业务能力,E-CSCF提供紧急呼叫服务路由功能。本测试规范测试项目适用于H.248用户接入及V5用户接入,简化起见,测试项目中仅以H.248用户接入为例描述。除特殊说明外,测试针对两种用户接入方式。在P1、Mw、Cx与ISC接口利用协议分析仪收集信令流程进行分析。图4-1 AGCF测试系统配置图4.2 测试设备配置要求测试环境搭建的设备配置要求如表4-1所示:表4-1:测试设备配置要求设备类型数量备注IMS设备AGCF1P-CSCF1I-CSCF1S-CSCF1E-CSCF1HSS1PES AS1MGCF/IM-MGW1SIP IAD or SIP AG1H.248接入网关AG1测试终端POTS终端4传真/MODEM终端2PC软终端2测试工具Ethereal4.3 AGCF设备业务接入能力要求AGCF设备应能支持表4-2所示的业务接入IMS 表4-2:ACGF对业务接入的支持业务分类业务名称备注基本业务点到点语音传真(支持T.38及G.711)MODEM业务紧急呼叫(Emergency Call)补充业务主叫号码识别显示(CLIP)详见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测试规范-PSTN仿真业务分册主叫号码识别限制(CLIR)主叫号码显示限制逾越呼叫前转-无条件前转(CFU)呼叫前转-遇忙前转(CFB)呼叫前转-无应答前转(CFNR)呼叫等待(CW)三方通话(3Party)呼叫转接-盲转呼叫转接-询问转呼出限制(CB)免打扰服务(DND)5 AGCF功能5.1 基本功能5.1.1 注册与注销5.1.1.1 初始注册测试编号:5.1.1.1测试项目:注册与注销测试分项目:初始注册测试目的:检查AGCF能否正确发起初始注册消息和流程,使用户能够成功注册,采用单用户注册的方式。测试预置条件:1. IMS网络核心及服务器设备工作正常;2. AG与AGCF组网正常。测试步骤: 1、 AG/AGCF上配置用户数据,以及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2、 AG上电进行注册。3、 AGCF发起IMS注册。4、 跟踪相关接口协议消息预期结果:AGCF采用单用户注册方式,AG网关用户均注册到IMS网络中,观察到HSS中AGCF用户的状态为“registered”。测试结果:备注:5.1.1.2 注册周期更新测试编号:5.1.1.2测试项目:注册与注销测试分项目:注册周期更新测试目的:检查AGCF能否根据预置的周期更新时间进行注册的周期更新测试预置条件:1. IMS网络核心及服务器设备工作正常;2. AG与AGCF组网正常。3. AGCF预置注册更新周期配置为15分钟(建议值)测试步骤:1. AGCF/AG初始注册,AGCF工作保持正常,跟踪相关接口协议消息2. 拔出AGCF与IMS核心网网线,跟踪Cx接口消息,超过注册更新周期时长后查询HSS中AGCF用户的状态。预期结果:1. AGCF注册更新周期可配置2. AGCF工作正常的情况下,用户周期更新成功,在注册更新周期内,Mw接口可检查到注册周期更新消息4.AGCF网线被拔出的情况下,在超出注册更新周期后,可观察到网络发起的用户注销消息,观察到HSS中AGCF用户的状态为“not registered”。测试结果:备注5.1.1.3 用户注销测试编号:5.1.1.3测试项目:注册与注销测试分项目:用户注销测试目的:检查AGCF能否正确发起注销消息和流程,使用户能够成功注销。测试预置条件:1. IMS网络核心及服务器设备工作正常;2. AG与AGCF组网正常。3. AG用户已注册成功测试步骤: 1、 AG分别设置用户、根节点退出服务。2、 AGCF发起IMS注销。3、 跟踪相关接口协议消息预期结果:1、 对于单用户注册/注销方式,AGCF分别针对AG用户与根节点退出服务场景成功发起单次或多次注销。 测试结果:备注:5.1.2 呼叫处理5.1.2.1 DTMF数字的处理测试编号:5.1.2.1测试项目:呼叫处理测试分项目:DTMF数字的处理测试目的:验证AGCF的DTMF数字处理功能。测试预置条件:1、AGCF、AG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控制的AG用户A和用户B已经在系统注册完成。测试步骤: 1、用户A呼叫用户B;2、跟踪AGCF设备P1、Mw接口的消息流程。预期结果:AGCF能正确识别H.248信令中用户A所拨打的被叫号码,转换为相应的数字封装在SIP信令中测试结果:备注:5.1.2.2 拨号计划(DigitMap)的配置测试编号:5.1.2.2测试项目:呼叫处理测试分项目:拨号计划(DigitMap)的配置测试目的:验证AGCF可配置拨号计划(DigitMap)。测试预置条件:1、AGCF、AG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控制的AG用户A和用户B已经在系统注册完成。测试步骤: 1、在AGCF配置拨号计划(DigitMap)。2、AG注册或用户发起呼叫时,AGCF向AG用户下发拨号计划(DigitMap);3、用户A拨打本地用户、国内长途用户、国际长途用户、手机用户、特服号码验证拨号计划有效。预期结果:AGCF需能正确配置拨号计划(DigitMap),并下发至AG。 测试结果:备注:5.1.2.3 用户事件处理测试编号:5.1.2.3测试项目:呼叫处理测试分项目:用户事件处理测试目的:验证AGCF对AG上报用户事件的处理功能。测试预置条件:1、AGCF、AG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控制的AG用户A有三方通话业务。测试步骤: 1、用户A有三方通话功能2、用户A摘机、呼叫用户B,用户B摘机接通呼叫3、用户A按flash键或拍叉簧,保持与用户B的通话,呼叫用户C;4、接通C用户后,用户A分别按“1”、“2”切换与B、C用户间的通话;5、用户A按“3”,进行A、B与C的三方通话;6、用户A挂机跟踪AGCF设备P1、Mw接口的消息预期结果:1.AGCF能正确处理用户A摘机事件,控制AG向用户发送拨号音;2.AGCF能正确处理用户A按flash键或拍叉簧的事件,并通过Mw接口通知IMS核心网;3. AGCF能正确处理用户A在接通用户C后拨出的“1”、“2”、“3”数字,并通过Mw接口相应的消息通知IMS核心网;4.AGCF能正确处理用户A挂机的事件,并通过Mw接口通知IMS核心网;测试结果:备注:5.1.2.4 信号音播放控制测试编号:5.1.2.4测试项目:呼叫处理测试分项目:信号音播放控制测试目的:验证AGCF控制AG信号音播放的能力。测试预置条件:1、AGCF、AG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控制的AG用户A和用户B已经在系统注册完成。测试步骤: 1、用户A摘机,呼叫用户B;2、跟踪AGCF设备P1、Mw接口的消息。预期结果:AGCF设备能根据用户或会话状态的变化正确控制AG向用户播放拨号音、回铃音、振铃音、忙音等信号音;测试结果:备注:1B用户空闲时,A拨打B,测试向A用户播放拨号音和回铃音播放功能;2B忙,A拨打B,测试向A用户播放忙音功能;3A空闲,B拨打A,A用户听振铃音。 5.1.2.5 回声抑制开关控制测试编号:5.1.2.5测试项目:呼叫处理测试分项目:回声抑制开关控制测试目的:验证AGCF对回声抑制的控制功能。测试预置条件:1、AGCF、AG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控制的AG传真用户C及用户D已经在系统注册完成。测试步骤: 1、用户C摘机,呼叫用户D,接续成功,进行话音呼叫;2、跟踪AGCF设备的P1、Mw接口消息,回声抑制功能打开;3、用户C切换到传真4、跟踪AGCF设备的P1、Mw接口消息,回声抑制功能关闭;预期结果:AGCF设备能正确控制AG打开/关闭回声抑制功能;测试结果:备注: 5.1.2.6 编码协商控制测试编号:5.1.2.6测试项目:呼叫处理测试分项目:编码协商控制测试目的:验证AGCF的编码协商功能。测试预置条件:1、AGCF、AG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控制的AG用户A和用户B成功注册。测试步骤: 1、配置AG用户的呼叫将G.711A编码格式作为首选;2、用户B呼叫用户A;3、跟踪AGCF设备Mw与P1接口消息,G.711编码成功协商;4、改AG用户首选编码为G.723、G.729A编码重复上面流程。预期结果:AGCF能成功完成呼叫编码协商控制。测试结果:备注: 5.1.2.7 提供反极信号测试编号:5.1.2.7测试项目:呼叫处理项目:提供反极信号测试目的:AGCF能够提供反极信号测试预置条件:1、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用户A和B都注册成功3、用户B的用户线上连接了万用表测试步骤: 1、用户A摘机,呼叫用户B,用户B接听,用户B挂机;2、跟踪AGCF与AG间的消息;预期结果:1、用户B摘机后,AGCF能根据200OK信令向AG下发反极性信号;从万用表上能够观察到用户B线路上的信号发生了极性反转;A和B能够正常通话;2、用户B挂机后,AGCF能根据Bye信令向AG下发反极性信号;从万用表上能够观察到用户B线路上的信号发生了极性反转;用户A听到忙音;测试结果:备注:5.1.2.8 支持拨号按键间隔设置测试编号:5.1.2.13测试项目:呼叫处理项目:AGCF支持拨号按键间隔设置测试目的:AGCF能将拨号按键间隔设置为5s测试预置条件:1、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用户A和B都注册成功测试步骤: 1、A摘机,拨号时按键间隔在5s内,完成拨号;B摘机,A和B开始通话。2、A摘机,拨号时按键间隔超过5s,拨号失败。预期结果:1、拨号时按键间隔在5s内可以正常完成拨号2、拨号时按键间隔超过5s则拨号失败测试结果:备注:5.1.2.9 号码规范性测试编号:5.1.2.14测试项目:呼叫处理项目:AGCF号码规范性 测试目的:AGCF INVITE信令中号码的规范性测试预置条件:1、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用户A和B都注册成功测试步骤: 1、A摘机,A呼叫B;2、B摘机,A和B开始通话。预期结果:1、检查P1接口的INVITE信令,被叫URI应为Tel URI,若为SIP URI,则需带有user=phone参数测试结果:备注:5.1.2.10 特殊拨号音测试编号:5.1.2.10测试项目:呼叫处理项目:特殊拨号音 测试目的:AGCF 特殊拨号音的规范性测试预置条件:1、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用户A、B都注册成功3、用户B分别激活了无条件呼叫前转,前转到用户A,并已激活,其他补充业务无测试步骤: 1、B摘机,听拨号音;预期结果:1、有特殊拨号音测试结果:备注:在传统网络以及软交换网络中,用户激活了无条件前转业务后,用户摘机发起新呼叫时,会听到特殊拨号音。在IMS中,用户在签约前转业务时,有如下业务选项可供用户选择:当被呼转用户发起呼叫时是否提醒被呼转用户呼转被激活。如果用户选择了这些选项,MMTEL补充业务服务器需给用户发送封装XML的NOTIFY消息(格式要求见中国电信IMS网络PSTN仿真业务技术要求附录C、D),通知用户无条件前转业务已激活、呼叫已被呼转。对于SIP AG、SIP IAD或者AGCF来说,为了满足传统用户的体验,终端设备收到前转已激活的NOTIFY消息后,保存相应信息,在下次用户摘机发起新呼叫时,给用户放特殊拨号音。5.2 业务功能5.2.1 基本业务5.2.1.1 基本呼叫接续测试编号:5.2.1.1测试项目:基本业务测试分项目:基本呼叫接续测试目的:验证AGCF能否正确处理基本音频通话业务。测试预置条件:1、AGCF、AG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 控制的AG用户A和用户B、IMS PC软客户端(用户C)、SIP AG(或IAD)用户D已经在系统注册完成。测试步骤: 1、 A呼叫B,建立音频会话,A挂机;2、 B 呼叫A,建立音频会话,A挂机;3、 A呼叫C,建立音频会话,A挂机;4、 C 呼叫A,建立音频会话,A挂机;5、 A呼叫D,建立音频会话,A挂机;6、 D呼叫A,建立音频会话,A挂机;预期结果:IMS网内用户拨打正常,正常释放。测试结果:备注:5.2.1.2 异常呼叫测试编号:5.2.1.2测试项目:基本业务测试分项目:异常呼叫处理测试目的:验证AGCF能否正确处理异常呼叫。测试预置条件:1、AGCF、AG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 控制的AG用户A和用户B、IMS PC软客户端(用户C)、SIP AG(或IAD)用户D已经在系统注册完成。测试步骤: 1、A用户摘机,久不拨号;2、A摘机,拨号不全;3、A呼叫B, B久叫不应;4、A呼叫B,A挂机后,B久不挂机5、A呼叫B ,B挂机后,A久不挂机6、A摘机,拨空号上述每一步分别跟踪AGCF的P1与Mw接口预期结果:AGCF能正确控制AG设备正常播放通知音或失败信号音,并释放所占用资源。测试结果:备注:5.2.1.3 G711透传方式传真测试编号:5.2.1.3测试项目:基本业务测试分项目:G711透传方式传真测试目的:AGCF控制AG用户使用G711透传方式发送传真成功测试预置条件:1、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控制的AG用户A,用户B及SIP AG(或IAD)用户D已注册成功3、AGCF、H248 AG、SIP AG(或IAD)支持且配置了G711透传方式(T30)传真测试步骤: 1、用户A发传真到用户B;2、用户B发传真到用户A;3、用户A发传真到用户D;4、用户D发传真到用户A;上述每一步分别跟踪AGCF的P1与Mw接口预期结果:1、 用户A能成功发送和接收传真,媒体跟踪显示为G.711媒体流。2、 所接收样张清晰。测试结果:备注5.2.1.4 T38方式传真测试编号:5.2.1.4测试项目:基本业务测试分项目:T.38方式传真测试目的:验证AGCF对T.38方式传真的支持测试预置条件:1、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控制的AG用户A,用户B及SIP AG(或IAD)用户D已注册成功3、AGCF、H248 AG、SIP AG(或IAD)支持且配置了T38传真测试步骤: 1、用户A发传真到用户B;2、用户B发传真到用户A;3、用户A发传真到用户D;4、用户D发传真到用户A;上述每一步分别跟踪AGCF的P1与Mw接口预期结果:1、 用户A能成功发送和接收传真,媒体跟踪显示为T.38媒体流。2、 所接收样张清晰。测试结果:备注:5.2.1.5 Modem功能测试编号:5.2.1.5测试项目基本业务测试分项目:Modem功能测试目的:验证AGCF对Modem业务的支持测试预置条件:1、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2、AGCF控制的AG用户A,用户B及SIP AG(或IAD)用户D已注册成功3、标准频带MODEM2台测试步骤: 1、设置好2台MODEM的拨号参数,Modem1接用户A,做主叫;Modem2接用户B,做被叫2、Modem1和MODEM2分别接数据终端3、Modem1发起呼叫,与MODEM2建立连接4、2台数据终端收发数据5、Modem2该接用户D,重复1-4步上述每一步分别跟踪AGCF的P1与Mw接口预期结果:2台数据终端数据收发正常测试结果:备注:无5.2.1.6 紧急呼叫服务测试编号:5.2.1.6测试项目:呼叫处理测试分项目:紧急呼叫服务测试目的:验证AGCF对紧急呼叫场景下的号码分析功能。测试预置条件:1、AGCF、AG及E-CSCF运行正常;2、AGCF控制的AG用户A、B成功注册。测试步骤: 1、 设置E-CSCF中的特服号码分析数据,设定特服电话由B用户话机线路接听;2、 AG用户A拨打110、119特服号码;3、 用户B接听电话;4、 跟踪AGCF设备Mw与P1接口消息。预期结果:AGCF能将紧急呼叫通过Mw接口路由至E-CSCF, 并协同E-CSCF实现紧急呼叫服务的呼叫路由功能。测试结果:备注: 5.2.2 补充业务测试规程参见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测试规范-PSTN/ISDN仿真业务分册。5.3 接口功能5.3.1 IP网络接口测试编号:5.3.1测试项目:接口功能测试分项目:IP网络接口测试目的:检查AGCF对IP网络接口的支持 测试预置条件:AGCF、 AG及IMS系统运行正常;测试步骤: 1、 检查AGCF支持的IP物理接口功能预期结果:支持10/100M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测试结果:备注:5.3.2 IP多网段配置测试编号:5.3.2测试项目:接口功能测试分项目:IP多网段配置测试目的:检查AGCF支持IP网络多网段配置功能 测试预置条件:1、AGCF、 AG及IMS系统运行正常;测试步骤: AGCF分别为Mw、P1接口与网管维护接口分配不同的IP地址网段预期结果:AGCF可分别为Mw、P1接口与网管维护接口分配不同的IP地址网段测试结果:备注:5.4 维护管理5.4.1 维护管理方式5.4.1.1 网元级维护管理测试编号:5.4.1.1测试项目:维护管理方式测试分项目:网元级维护管理测试目的:验证通过网元级网管方式对AGCF进行配置及维护管理测试预置条件:1、AGCF正常上电2、本地维护终端PC一台,工作正常测试步骤: 1、正确配置AGCF和PC的IP地址,使之IP可以互通2、通过PC机对AGCF进行配置管理、告警管理及设备紧急管理(如设备重启)等操作预期结果:4、 可对AGCF进行一般的配置与告警管理,及设备紧急管理操作5、 具有良好的图形化人机操作界面测试结果:备注:5.4.1.2 统一网管方式测试编号:5.4.1.2测试项目:维护管理方式测试分项目:统一网管方式测试目的:验证通过IMS系统自带统一网管系统对AGCF进行配置及维护管理测试预置条件:1、AGCF正常上电2、IMS系统自带网管系统正常工作测试步骤: 1、正确配置AGCF和网管系统的IP地址,使之IP可以互通2、通过IMS自带网管系统对AGCF进行配置管理、告警管理、统计管理操作预期结果:通过IMS系统自带统一网管系统可对AGCF进行配置管理、告警管理、统计管理操作测试结果:备注:5.4.2 配置管理5.4.2.1 设备加载测试编号:5.4.2.1测试项目:配置管理测试分项目:设备加载测试目的:验证AGCF的设备加载功能测试预置条件:预先确定AGCF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测试步骤: 1、采取某种维护管理方式,进入AGCF的管理状态2、执行设置AGCF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命令3、查询AGCF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预期结果:设置成功,查询结果正确。测试结果:备注:无5.4.2.2 设备的初始数据配置测试编号:5.4.2.2测试项目:配置管理测试分项目:设备的初始数据配置测试目的:验证AGCF的设备的初始数据配置功能测试预置条件:AGCF正常工作测试步骤: 1、采取某种维护管理方式,进入AGCF的管理状态2、配置AGCF初始数据3、重新启动AGCF预期结果:设置成功,AGCF正常工作。测试结果:备注:5.4.2.3 热启动测试编号:5.4.2.3测试项目:配置管理测试分项目:热启动测试目的:验证AGCF的设备的热启动功能测试预置条件:AGCF正常工作测试步骤: 1、采取某种维护管理方式,进入AGCF的管理状态2、发送命令对AGCF进行热启动3、记录热启动时间预期结果:可以重新启动,热启动时间在产品规定时间内测试结果:备注:5.4.2.4 设备状态查询测试编号:5.4.2.4测试项目:配置管理测试分项目:设备状态查询测试目的:验证AGCF的设备状态管理功能测试预置条件:AGCF设备运行正常测试步骤: 1、设备重启过程中,通过设备板卡面板及维护管理系统查询AGCF系统全局运行状态变化;2、重置单块板卡,通过设备板卡面板及维护管理系统板卡状态变化。3、拔插AGCF所有网络端口上的网线,查询设备板卡面板及维护管理系统的端口状态变化。预期结果:AGCF可通过维护管理及板卡面板查询设备的系统、板卡及端口层面的运行状态。测试结果:备注:无5.4.2.5 AGCF查询AG用户端口状态信息测试编号:5.4.2.5测试项目:配置管理测试分项目:AGCF查询AG用户端口状态信息测试目的:验证AGCF可查询 AG的端口状态测试预置条件:AGCF、AG正常工作测试步骤: 1、采取某种维护管理方式,进入AGCF的管理状态2、将某用户端口连接话机实施摘、挂机及挂起操作,在AGCF执行通过用户号码直接查询 AG端口相关状态信息的操作3、查询结果返回包括AG端口状态等信息预期结果:AGCF可查询用户端口使用情况、端口状态等信息。测试结果:备注:5.4.2.6 查询软件版本信息测试编号:5.4.2.6测试项目:配置管理测试分项目:查询软件版本测试目的:验证AGCF的软件版本查询功能测试预置条件:AGCF正常工作测试步骤: 1、采取某种维护管理方式,进入AGCF操作维护的管理状态2、执行查询AGCF软件版本的命令,检查查询结果预期结果:可以通过各种维护管理方式查询到当前运行的软件版本的信息。测试结果:备注:5.4.2.7 I-CSCF属性配置测试编号:5.4.2.7测试项目:配置管理测试分项目:I-CSCF属性配置测试目的:验证AGCF具备I-CSCF属性配置功能测试预置条件:设备上电,并启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和相应的命令行配置模式下测试步骤: 配置I-CSCF属性,包括IP地址、域名、协议、端口号、传输协议等预期结果:在与I-CFCF上配置参数一致的情况下能显示接口正常并可以正常通信测试结果:备注:5.4.2.8 SIP协议参数配置测试编号:5.4.2.8测试项目:配置管理测试分项目:SIP协议参数配置测试目的:验证AGCF的 SIP协议参数配置功能测试预置条件:设备上电,并启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和相应的命令行配置模式下测试步骤: AGCF配置SIP协议参数,包括注册更新周期等预期结果:在IMS核心上配置一致的情况下能显示端口正常并可以正常通信测试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