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教材_第1页
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教材_第2页
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教材_第3页
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教材_第4页
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参考书: 1. 中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2012年6月29日发布,7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标准是对国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 )的修订。 3. 范瑞雪等新编应用文写作,经济科学出版社,最近版。第一章 绪 论 一、基础概念 1. 文件与公文 文件(Document)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类为满足处理事务的需要,而直接形成并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系统的信息记录。 公文(Official Document)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件。 2. 应用文与党政机关公文 应用文(Practical Writing),文艺文的并列概念,是指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与真实的思想情感,并按照一定惯用格式写成的文章。 党政公文 文艺文 通用文书文章 公务文书 应用文书 应用文 专用文书 私人文书 党政机关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性应用文书,是传达贯彻党政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党政机关公文是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照使用的公务文书,亦称“通用公文”。其特点: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由法定作者按照法定程序制发 (3)具有法定的执行效力(合法性) (4)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格式 3. 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 公文写作是指相关责任人根据任务要求,按照相关规范创制形成公文文稿的过程。公文写作是公文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特点包括政策性、规范性、创作性。 公文处理是指包括制发、传递、办理公文,处置办毕公文等环节的工作过程。包括收发、传送、登记、分类、清理、用印、签注、监控、安全维护.等)。 二、课程特点 1. 直接应用性。(体现在信息搜集、加工处理、文字表达、计算机使用的基本能力) 2. 知识体系综合性。包含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信息管理、语言文学、应用写作等相关知识 3. 实践性。公文写作与管理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要经过和实践训练。勤写多练是必要环节 4. 发展性。一是学科体系并不完备,二是与国家政治-行政体制变化、公共政策变化联系紧密,三是高科技的发展,电子政务提出新要求。思考题(一) 1. 如何深入理解“公文”这一概念 2. 如何能够学好公文写作与处理? 3. 公文的合法性如何体现? 4. 如何应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对公文写作与处理提出的挑战? 第二章 文章的构成要素 文章构成要素的分析,是进一步认识文章写作规律的必要途径。掌握构成可以从以下方面促进写作: 第一,按照文章构成规律完成文章初稿; 第二,按照文章构成规律修改文章初稿; 第三,按照文章构成规律检查他人写的文章。 因此,本章对于写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的内容 构成要素:材料、主题 形式 构成要素:结构、语言第一节 材料 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 (一)材料的含义: 作者搜集或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包括人物、事件、景物、情境、数据、例证、名言语录等。 与材料相关的概念: 素材:为创作所搜集的原始材料,特点为凌乱、不完整。 题材: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领域;构成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资料:写作过程中用来参考和引用的各种材料。 (二)材料的作用: (1) 形成观点的基础和观点的支撑 (2) 表现主题的载体,内容的体现,使文章“言之有物” (3) 安排结构的依据 写作目的 搜集材料 研读材料 形成并支撑观点 概括成文章主题 安排文章结构(材料如何使用) 动笔撰写 使用材料 形成初稿 二、材料的摄取 (一)从生活中摄取:文学创作 观察生活:发现 抓住特征 感受: 真切 独特 观察带有客观性,感受带有主观性(二)图书音像资料中采集:应用写作 文献摘抄: 卡片 活页 读书笔记: 摘要式 札记 网上资料搜集:下载存入一个文件(三)信息调查研究 普查、抽样调查(问卷、访谈)、案例调查、 三、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一)选择:1. 最能表现主题(与主题无关要舍弃)2. 真实(确有其事,确有出处)3. 典型(个别能说明一般)4. 新颖(他人未使用过;旧材料新用)(二)使用:1. 顺序贴切(从表现主题出发)2. 详略得当(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 3. 与观点要统一,材料要表现出观点【例文】 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大家都富起来。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吧!森林中有许多树,森林数目的绿化程度与气候密切相关。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就是生长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一部分树木也不能改变气候,只有大片大片的森林才能改变气候。所以,应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思考题: 1. 分析例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及其二者的关系。 2. 如何修改例文,举一个恰当的例子第二节 主题 一、概念 主题是文章的内容要素之一,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与思想倾向 。 记叙文或文学作品:主题 议论文: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 说明文:中心意思 行政公文:主旨 课题:研究讨论的主要问题 论题:文章论证对象,或要证明的观点 标题:文章全文或部分名称(全文的旗帜、眼睛) 王夫之:“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二、主题的提炼与要求 (一)主题的提炼 1. 以材料为基础进行思考 2. 抓住瞬间灵感 3.多思达到新的发现: “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提炼主题是灵感过程。多思考必然导致发现: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晏 殊) 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 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 主题提炼与形成过程: 搜集掌握资料,研究资料,形成观点 例外:他人授意主题 5. 提炼主题注意几点: (1)选择好表现主题的角度 六国论“鉴前世之兴衰” 题材相同,主题各异 苏洵:非兵不利,弊在土地赂秦 苏轼:隳名城,杀豪杰,不养士 苏辙:背盟败约,自乡屠灭 李桢:非仁义 (2)追求深度,达到本质规律的认识,主题就是本质认识 (3)推陈出新,与他人不雷同(二)主题的要求 1. 正确 符合国家政策、符合主流价值观 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2. 鲜明 明确阐释观点、不模糊、模棱两可 3. 深刻 非流于表面 所谓:“ 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具无。” 4. 集中:整篇文章“一意到底” 三、主题与标题 郭沫若:题,额头;目,眼睛 主题与标题的关系:1. 标题直接揭示主题 转变政府职能是新时期的重大任务2. 标题间接揭示主题 为什么要转变政府职能, 谁是发展的绊脚石3. 标题引导读者理解主题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农民工权益问题研究4. 标题不反映主题,只说明问题形式 读书杂记 杂感【例文】 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有时会“瞬间完成”。契诃夫曾说:“平时注意观察人,观察生活那么后来在什么地方散步,例如在雅加达岸边,脑子里的发条 突然咔的一响,一篇小说就此准备好了。”这种情况也符合写作的一般规律。构思过程中,作者一旦发现了经验材料中的意义,就犹如茫茫的夜色中燃起了一致火炬,它照亮了作者的思维进程。思考题: 1. 如何提炼主题,发表你的见解 2. 从不同关系角度,给这段话分别加个标题【例文】 严格来说,契诃夫不是在“写”小说,或者像我们通常所说的编小说,他是在“流”小说。 他无需编故事,甚至也不要构思,他的故事在空中四处荡漾。他能从任何角度开篇,又能从任何章节断流,但都是天衣无缝,都是自然胶合。人物不请自来,情节随手拈来。仿佛只要拿起笔,就像拧开了水龙头,小说便如水源源流出契诃夫之所以能随意地“流”小说,在于它独特的叙述方法。这种叙述方法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处理,用眼睛和耳朵去追寻,文字就会像音符那样流动,从而汇成动人的小说。第三节 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与作用 1. 含义: 结构,一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即作者根据主题的需要和文体特点,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部联系,对材料进行合理安排而形成的文章内部构造;二是指文章谋篇、布局的思考过程。 2. 作用 组织材料,表现主题,使文章“言之有序”。 材料:使文章“言之有物”,解决“写什么”问题; 主题:使文章“言之有理”,解决“原因”问题; 结构:使文章“言之有序”,解决“怎样写”问题。 难点:如何通过结构体现材料与主题、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二、结构的原则与要求 (一 )原则 1.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内在联系,反映事物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以及相互联系的内在逻辑性。 (1)记叙文:写人、叙事、描景、状物 结构形式: 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2)议论文:分析问题、阐明事理 结构形式: 绪论本论结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服从于表达主题的需要 层次段落划分 过渡照应安排 满足主题需要 开头结尾设计 刘勰文心雕龙附会: 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议,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 ,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 3. 适应不同的文体(体裁)特点 (二 )要求:不能违反逻辑 1. 严谨,细密周延,无懈可击。“匠心经营,天衣无缝” 2. 自然,布局顺理成章,“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3. 完整,开头结尾,线索连贯,过渡照应,首尾圆合 4. 统一 (1)布局形式一贯到底 (2)全文统一在文章结构下三、结构的基本内容(一)层次与段落:有同有异 1. 层次 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与次序,即文章内容展开的步骤,是谋篇布局的主要环节。 层次表现客观事物发展的阶段或矛盾的各个侧面。层次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的划分。 层次亦称:意义段 结构段 部分 (1)记叙文的层次划分: A、时间顺序,B、空间变换,C、纵横交叉 D、作者的认识与感情发展变化 (2)议论文 A、总-分-总 绪论、本论、结论 B、本论部分 分述:横式结构、纵式结构、横纵结合 (3)说明文 整体部分 外貌内里 形式功能 2. 段落(1)概念: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代表作者思路发展的一个步骤,亦称“自然段”,文中形式上的特点是“换行”、“空格”。 段落与层次的区别: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层次一般大于段落,几段合成一个层次。特殊情况下,一个段落也可以一个层次。(2)段落划分原则: A. 注意段落的单一性与完整性 单一:一段一个意思, 完整:多段都围绕主题 B. 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分之为各段,合则为全篇” C. 长短适度、均匀得当,讲求形式的美感 (二)过渡与照应:层次、段落、前后的自然连接 1. 过渡 :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作用是承上启下,使上下文连贯。需要过渡的情况:(1)由总到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由分到总:“综上所述,” (2)由叙述转到议论 “。以上数据(案例)明显体现出以下特征。第一,” 由议论转到叙述 “。以上道理可以借助以下事实证明。”(3)倒叙、插叙与正叙的转换(4)内容转换 常见的过渡方式 (1)关联词语过渡:多放在段落开头 因此、总之、但是、然而、可见 (2)句子过渡:用于层次或段落间,称“过渡句” (3)段落过渡:用于层次或段落间,称“过渡段” 2. 照应: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 包括:(1)首尾照应(2)前后照应(3)行文与标题照应(三)开头与结尾 (元)乔梦符:“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明)谢榛:“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局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1. 开头:起笔 俗语: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 高尔基:“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与的,平常得很久地去寻找它。” 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直接揭示主题。 特点:易懂、平实。 (2)形象化手法 :铺垫 抒情 写景 故事叙述 名言 警句 诗词 开头应注意: A. 服从主题,与下文自然连接 B. 力求新颖 C. 言简意赅,凝炼明快 D. 适应文体特点 文艺文、一般应用文、行政公文、学术性论文2. 结尾:收笔 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结构的重要环节之一。 俗曰: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描龙画凤,难在点睛。 林纾春觉斋论文: 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结尾的一般方式:意尽言止,或 言有尽而意无穷 A. 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B. 展示未来,鼓舞斗志 C. 委婉含蓄,发人深思 D. 提出问题,继续探索【例文】 茅盾白杨礼赞开头: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结尾: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思考题: 1. 如何理解文章的结构因素 2. 你认为文章如何开头和结尾最好第四节 语言 一、语言的意义:表情达意(一)语言与写作 语言是写作的工具。 作者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词汇积累、造句能力,语法熟练,都决定写作水平。 老舍曰:“我们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是怎样的好呢?”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 写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叙事:生动活泼、曲折多姿 写景:绘声绘色、如临其境 抒情:笔墨酣畅、淋漓尽致 议论:鞭辟入里、口服心服 说明:真实无误、准确明白 途径:勤学苦练,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形成自我语言风格。 正如荀子.劝学曰: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 成德,圣心备焉。 (二)语言与思想 1. 语言明确源于思想清晰 2. 语言深刻源于思想认识的深度 3. 语言生动源于思想新颖独特二、语言素养与语言风格 (一)语言素养:字、词、句的表达水平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夫人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如何提高语言素养: 1. 用词准确 认真辨析字词的音、形、义,准确用词,避免错别字词,避免生造字词。词音形义的把握以权威性词典为准,多练习,精益求精。 工具书:辞源辞海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 2. 造句通顺 (1)合乎语法要求 句子成分要完备 单句: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 宾语。 (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历史悠久的)南开大学(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 状语结构 : 在下, 以为依据, 目前,根据, 为了,复句: 联合复句(并列、等立、承接、递进、选择) A. 政府既有行政决策职能,也有政策执行职能。 B. 不是官员为民众做主,而是民众自己做主,官员是民众的公仆。 C. 县政府发现这项政策出现了失误,于是马上进行纠正。 D. 行政执法机构不仅进行了内部整顿,而且调整了外部关系。 E. 我们不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被淘汰。 偏正复句(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目的) A. 虽然采取了紧急措施,但是情况对于我们仍然很不利。 B. 因为采取了紧急措施,所以我们控制了局面,转危为安。 C. 只有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才能控制局面,转危为安。 D. 假如(如果、若)不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整个局面将不堪设想。 E. 为了控制整个局面,必须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2)合乎逻辑要求 1. 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连一丝微风也没有,只见树梢在轻轻地摆动,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2. 写文章时,有些句子不知道该怎样形容好,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 3. 当地农民在夺得今年棉花好收成的基础上,不断掀起采棉、售棉的高潮。 4. 我们已基本上全部完成任务,只剩一些扫尾工作。 5. 我们应该大力进行资源整合,这样生产质量才能上去。 (3)表意准确,避免歧义 A. 袒护孩子的妈妈。 B. 小王在去北京的火车上决定戒烟。 C. 新来的院长的助理是一位“海归”。 D. 我看见李明与王峰走出了大门,他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E. 这是一个学生的成绩表。 F. 调研结果可以表明,我校与师大的部分学生对此持否定意见。 3. 语言生动 使人产生美感,勃发一种情趣,以强烈的艺术魅力来吸引读者去深刻领会文章的内容。(1)根据文体要求,使用新颖、形象的词语: 杜甫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2)恰当运用修辞 *A. 比喻 明喻:像一样 暗喻: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再修饰被代替的本体。“天下乌鸦一般黑”,“凡是猫儿都喜腥” B. 比拟(拟人、拟物) C. 夸张(夸大、夸小) *D. 借代: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不再修饰被代替的本体。“道路旁站着一队红领巾”*E. 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F. 对偶:对对子(正对、反对、串对)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生意兴隆通四海,官场失意下监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用功数载,金榜题名 * G. 对比 H. 衬托:(正衬、反衬) I. 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J. 反问: 无疑而问,只问不答 K. 反语 L. 双关 M. 顶针 N.反复:重复用以强调某种观点 O.移觉 4. 文字简练(精确) 古代比喻、双关的精彩例子: (唐)朱庆馀(敬宗宝历二年进士,826年) 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悄声问夫胥: 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张籍(德宗贞元十五年进士,799年) 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二)语言风格 作者在写作实践中长时期锻炼形成的特有的语言表现方式,体现着作者的语言个性。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鲁迅捣鬼心传:“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做到“篇无累句,句无累字,圆润明密,言如贯珠”。 三、运用语言的技巧 (一)含蓄 意不浅露,语不穷尽。使读者通过想象能够见到“图外之象”,听到“弦外之音”。 方法: 1. 运用修辞:比喻、反语、双关等。 王蒙春之声:事实就像宇宙,就像地球、华山和黄河,水和土,氢和氧,钛和铀。既不像想象那样温柔,也不像想象那样冷酷。(比喻手法,含蓄地说出:事实是客观的。) 2. 运用高度精确的语言,意到即止。 鲁迅的杂文基本上都有这一特点。 (二)幽默1. 巧妙对照:用于讽刺性议论文2. 漫画手法:抓住事物特征,简单勾勒3. 使用反语:用于批判性论文(三)通感 亦称移觉。以此一感觉去形象具体地描摹彼一特定感觉的手法。 作用:将一些不易把握的抽象事物,变成可感的具体形象,使读者易于接受。 “听了他的这一番话,小王心中真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搅合在一起,真不知是一股什么滋味。” 四、公文语体与修辞的主要特点 ( 一) 公文语体的特点 公文语体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于处理公务的语言形式,是应用文语言中的重要部分。 1. 准确平实 (1)准确表达发文依据 (2)准确反映客观实际 (3)严格遵守语法规范 (4)严格符合逻辑要求 (5)坚持明白易懂原则 2. 简练 (1)简短表达 (2)简明表达,简明:要点,少废话 3. 庄重:严肃正规 (1)使用严肃的书面语言,不用口语、方言、行业语言 (2)使用含义明确限定的词语,注意语义单一,避免歧义 (3)使用专用词语,赋予公文严谨庄重的特色 4. 得体:明确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 (1)根据收发文者的相互关系选用适当的语气和词语 (2)语言表达与文种相适应,符合行文规范(二)公文语言的组织技巧 1. 表意清晰 2. 合乎事理 3. 搭配合理 4. 成分完整 5. 语序妥当 (三)公文修辞的特点 1.消极修辞(政策性公文) 是指以实现语言表达的准确、缜密、明了、畅达、简洁为标准,强调语言的朴素美,排斥修辞美;一般不追求形象的描述和感情的抒发,以便突出体现公文表达准确、严谨、简明、庄重的效果。 2. 积极修辞(沟通性公文) 是指主动使用修辞手段强化语言表达效果。 A. 使用较多的修辞格:引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等;B. 少用:比拟、对偶、设问、反复;C. 严禁使用:夸张、反语、双关等。五、模糊语言 1. 概念 模糊语言是指语义核心清楚,但语义边界不明的部分引起语义边界模糊,所以称为模糊语言。 “较为” ,“基本上”,“大致说来” 2. 作用 (1)重视与强调 (2)表意严谨,不出纰漏 (3)释义机动灵活 3. 使用条件 (1)表达内容复杂,不能准确表述 (2)情况特殊,不需要准确具体表述 思考练习举例:(一)歧义句 1.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他的笑话讲不完。 2. 小王回到宿舍,发现老朱和他的朋友在那聊天。 3. 董事长看到老王非常高兴,赶快拉他坐下。 4. 一进办公室,就看见几个学校的领导都在这。 5. 我第一次见她,不过八、九岁,如今长大了。 6. 学校已发来通知,要他九月十日前去报道。 7. 三个报社的记者到校采访,同学们积极应答。 8. 本月下旬举办国际金融年会,受到了领导表扬。(二)病句 1. 这种笼统而模糊的概念,是造成后来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一再失误的原因。(判断失误) 2. 我心想,医学对我虽是十足的外行,但我的同学只是胸闷,干嘛开这么多检查呀!(主宾倒置) 3. 这本书凡我读了会动情的地方,她读了也一准掉泪。我就觉得我们的心灵是相通。(表意完整) 4. 这个经验值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大学教师的重视。(词语搭配) 5. 半夜里突然下起了一场狂风暴雨。 6. 这是他随机选择的数据是多少?(句式杂糅)(三)修辞 1.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 突然从海底传来一声轰响,右前方的海面上冲起几十米高的水柱,像宝塔一样兀立在海面上。 5. 古人云:泰山“岩岩”。注解:“岩岩”,积石貌。趋势如此。从泰山顶望去,满山石头有的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龙,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黑乎乎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思考练习(二) 1. 文章的构成要素及其不同特征 2. 如何有效地收集材料 3. 如何从材料中提炼主题 4. 如何更好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 公务应用文的语言特征 6. 公文中模糊语言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7. 如何更好地使用修辞Interval第三章 表达方式与文章修改 第一节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写作的基本技能,修改是完成文章写作的必要环节。因此,掌握表达方式与文章修改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的五种基本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应用文(公务文书)常用的三种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说明一、叙述 (一)叙述的含义与作用 1. 叙述的含义: 作者对人物或事物所做诉说和交代。叙述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2. 叙述的作用 (1)全面概括地介绍人物的经历与事迹,交代说明的对象 (2)记述事件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原因结果揭示事件全貌和本质 (3)通过事实材料为议论说理提供论据。按照论点的要求,“定向”叙述(二)叙述的人称 1. 第一人称:作者以当事人或目击人的身份出现,以“我”或“我们”的口吻叙述。 优点:易于直接抒发情感和发表议论,使人倍感亲切,便于沟通。 局限:视角是主观的。 (1)不能超出“我”的视域 (2)不能直接叙述别人的心理 (3)不能直接介绍自己的某些情况(肖像或某些性格) 2. 第三人称 作者以事物局外人的身份出现,用“他”或“他们”的口吻叙述。 优点:视角是客观的,能在超出自我视角的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内反映事物。 局限:不能直接抒情达意 3. 第二人称的争论 (1)认为没有“第二人称” (2)认为有的观点:“第二人称”就是要用“你”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作者可以想象成面前对着一个人(拟人),你对他(她)倾诉心中的情绪。 (第二人称叙述,还是第一人称?) 你是一个安静的小孩,从不和其他的小朋友嬉戏,也从不一个人玩玩具,只是静静的坐着,似乎周围对于你来说很陌生,即使你一直住在这儿. 记得一年前的同学聚会,你如果当时在场的话,肯定会和我形影不离。你会劝阻我,不会让我喝醉,因为你对我有许多话还没有说。你肯定明白,正因为你不在场,我才喝醉了.(三)叙述的方式 1. 顺叙: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 2.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来叙述,然后再从头叙述。亦称“倒插笔”。 3. 插叙(追叙、补叙、逆叙) 在一段叙述过程中,中断原来的顺叙,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入叙述结束后,在继续原来的顺叙。 插入的叙述: 追叙:追忆过去的片段。 补叙:对上文加以解释,对下文进行一些交代。 逆叙:逆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由近及远叙述。 4. 平叙: 交叉叙述两件或更多件同时发上的事物。“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蒙太奇) 5. 概叙:粗线条的叙述 6. 散叙(意识流) 以作者的意识流动为线索,成放射性的叙述。以联想、闪念、梦幻、独白、臆语为手段,将所要表达的事物任意组合。 (四)叙述的要求 1. 基本要求 (1)线索分明、交代清楚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起伏曲折、力戒平淡 2. 公文中运用记叙表达方法的要求 (1)记叙要素齐全 (2)以概叙为主 (3)以顺叙为主 二、描写 (一)含义与作用 描写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写作对象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作用:使读者具体细致地掌握写作对象 1. 表现人物的外貌、言谈、举止、心理。 2. 表现事件发生发展的背景与环境 3. 表现事物的状态与特点 (二)描写对象 1. 人物:肖像、心理、行动、语言 2. 环境:自然风景、社会环境 3. 场面:特定时间、地点内人物活动的画面(三)描写的手法 1. 白描:抓住特征,简单勾勒 2. 工笔:细致刻画 3. 移情:将感情倾注于某景物、人物,从某景物、人物的描写中,抒发自己的感情。 4. 虚实:虚实对比描写 5. 形神:外在与内涵相互体现的描写 6. 映衬:写他物以衬托主要对象。 (四)描写的要求 1. 目的明确 2. 特点突出 3. 生动可感 4. 不适合公务性应用文三、议论 (一)含义与作用 作者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材料,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达到明辨是非、阐明事理的目的。 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的作用: 1. 在议论文中,议论是说道理的主要方式,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的思维方式来阐明事理。 2. 在记叙文中,用来评价人物和事物,升华情感和深化主题。(夹叙夹议) 3. 在其他应用文体中,点明主题。 (二)种类: 立论:以论证正面观点为主的议论(包括一定的驳论在内) 驳论:以反驳反面观点为主的议论(包括一定的立论在内) (三)立论的方法: 1. 例证法 列举事实(具体事例、概括的事例、统计数据等),证明论点 2. 分析法(讲道理) 通过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进行立论 3. 引证法 引用经典著作、明言、公理 4. 对比法 以对立事物的相互比照来证明论点 纵比:过去与当前 横比:对立的事物 5. 类比法 比较两种事物的相似或形同特征 6. 归纳法 从个别到一般 7. 演绎法 从一般到个别 (四)驳论的方法: 1. 反驳论点 2. 反驳论据 3. 反驳论证 (五)议论的要求 1. 基本要求 (1)论点正确、鲜明 (2)论据充实、可靠 (3) 论证合乎逻辑 2. 公文中的运用要求 (1)议论处于从属地位 (2)重在就事论理 (3)说理切忌主观武断四、抒情 (一)含义与特点 作者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任务或事物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情感及其变化,以此打动读者的这样一种表达方式。 特点: 1. 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具有主观感受性 2.调动读者的情感,引起共鸣感染力强 3. 议论文、说明文等强调理性的文中,使用不普遍。 4. 公务性应用文书中基本不用。(二)抒情的方式 1. 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倾吐自己的情感 2. 间接抒情 作者借助于叙述、描写、议论、修辞等方式进行抒情 (1)即事缘情(叙述抒情) 将情感融化在叙事中 (2)寓情于景(描写抒情) 将情感融化在所描景色中 高尔基海燕 (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唐)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双关修辞,寓情于景) (3)寓情于理(议论抒情) 奥斯特洛夫斯基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议论还是抒情?)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这宝贵的一生该如何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应当赶紧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随时都有可能中断生命。(三)抒情的要求 1. 真挚自然 白居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庄子:“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虽悲不哀,强怒虽严不威,强亲虽笑不和。” 因此,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不会动人。 2. 情趣健康 情调或朴实,或高雅,都要健康、向上。 3. 生动具体 4. 服从主题和文体的需要(文体需要就采用 ,文体不需要就不要采用抒情表达方式) 五、说明 (一)含义与作用 含义:用简明的文字将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功用等加以解说和阐释。 作用: 1. 说明手法是说明文的基本表现方式。 2. 在记叙文和议论文(包括行政公文和法规性事务文书)中,用于解释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和需要阐释的概念。 3. 在科技论著中,用于下定义、解说名词、诠释原理等。 (二)说明的方法 1. 定义与诠释 (1)定义:用简明扼要的文字,通过揭示概念内涵而明确概念的说明方法。 逻辑公式:类 、属 、种 被定义者= 种差+临近属概念 文学是(指以) 语言(为手段)的艺术。 A. 找出被定义者的临近属概念 被定义者:文学 属概念:艺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临近属概念:艺术 B. 找出被定义者的种差 种差:同一属概念下的几个同级种概念内涵上的差别。 属概念艺术中,与文学同级的种概念有音乐、舞蹈、绘画等。它们与文学在内涵上的差别是工具、手段的差别。文学以语言为工具,为手段。 C. 将被定义者和“种差属”组成的定义项联结起来,构成最后定义(2)诠释 对事物概念、性质、特点、功能、原理等进行详细解释。珍珠是一种高级装饰品。作项链、作首饰、作窗帘,极为秀丽美观。珍珠是重要的出口物资。 珍珠是名贵药材,清热解毒,强身健体,安心养神,医治眼病,堪称药中之良剂。定义与诠释的区别: 定义“是”两边的语句可以互换 诠释“是” 两边的语句不可以互换2. 分类与分解 (1)分类:根据事物的属性异同分成类别,然后逐类说明。大学:文科校、理工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