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题 目: 交流接触器的优化设计 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0000 学号:000000000 学生姓名: xxx 导师姓名: xxx 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诚 信 声 明 本人声明: 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 信。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 交流接触器的优化设计 姓名 XXX 系别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0000 学号 0000000000 指导老师 XXX 职称 XXX 教研室主任 XXX 一、基本任务及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下工作: 1、整体方案的设计; 2、触头系统设计; 3、灭弧系统设计; 4、电磁系统设计(计算机优化设计); 5、提交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1)2 月 20 日至 3 月 1 日: 查阅资料;熟悉相关的知识。 (2)3 月 2 日至 3 月 11 日: 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3)3 月 12 日至 3 月 25 日:毕业实习。 (4)3 月 26 日至 4 月 16 日:整体方案的设计。 (5)4 月 17 日至 5 月 1 日: 触头系统设计。 (6)5 月 2 日至 5 月 15 日: 灭弧系统设计。 (7)5 月 16 日至 5 月 30 日:电磁系统优化设计。 (8)5 月 31 日至 6 月 15 日: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9)6 月 16 日至 6 月 20 日: 毕业设计答辩。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第 1 章 绪 论1 1.1 交流接触器的简介1 1.2 交流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指标1 1.2.1 主要技术参数1 1.2.2 主要技术指标3 1.3 交流接触器的设计要求与结构确定4 1.3.1 设计要求4 1.3.2 总体结构方案确定4 第 2 章 触头系统设计6 2.1 确定触头结构形式6 图 2.1 接触器触点结构6 2.2 主触头的设计6 2.2.1 主触头的设计与计算6 2.2.2 主触头温升及热稳定性的验算9 2.3 辅助触头的设计与计算11 2.3.1 触桥尺寸的确定11 2.3.2 计算辅助触头厚度11 2.3.3 验算辅助触头温升及动热稳定性12 2.3.4 动稳定性的校核13 2.3.5 计算 M/FCC 值14 第 3 章 灭弧系统设计15 3.1 接触器的熄弧原理及方法15 3.1.1 熄弧原理15 3.1.2 熄弧方法15 3.2 接触器的灭弧常用装置及材料16 3.3 触头灭弧系统的结构形式及尺寸16 3.3.1 主触头灭弧系统的结构形式及尺寸17 3.3.2 辅助触头系统灭弧方法18 第 4 章 电磁系统设计19 4.1 电磁系统简介19 4.1.1 电磁系统的种类以及结构形式和基本特性19 4.2 电磁系统设计与计算20 4.2.1 计算电磁系统反力20 4.2.2 电磁系统的结构形式的确定21 4.2.3 电磁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21 4.2.4 磁铁的初步设计24 4.3 分磁环的设计26 4.3.1 分磁环的结构26 4.3.2 分磁环计算26 4.4 确定其他结构尺寸并画出电磁铁草图27 4.5 性能验算28 4.5.1 线圈电阻28 4.5.2 衔铁闭合位置工作气隙磁通及线圈电流的计算29 4.5.3 线圈温升计算31 4.5.4 衔铁在设计点的气隙磁导计算32 4.5.6 线圈计算与设计33 4.5.7 计算工作气隙磁通33 4.5.8 平均吸力计算33 4.5.9 工作气隙磁通33 第 5 章 交流接触器的低压运行及控制36 5.1 吸力与反力特性的配合36 5.2 试验效果及控制电路37 致谢41 附录 A42 附录 B43 附录 C44 交流接触器的优化设计 摘摘 要:要: 本文主要是以额定电流为 40A 的 CJ20 系列交流接触器为参照展开的交流接 触器的设计,并通过 BASIC 程序语言对其进行优化,以求能设计出性能更加优越的接 触器出来。首先对接触器各零部件的结构进行介绍:电磁铁采用单 U 直动式,非磁性 气隙置于静铁心底部的中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分磁环用胶粘剂粘紧在静 铁心的两个极靴上。线圈有骨架,机械强度比较好。导磁体上装有缓冲件。主动触头 的触桥为船形结构,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大的热容量,主触头材料为银-氧化锡陶 冶材料,具有较高的抗熔焊性和耐电腐蚀性。灭弧室罩也是陶土制成的。辅助触头采 用无色透明的聚碳酸脂制成的外壳,是封闭式结构,它制成单独的部件,放置在主触 头的两侧,有 48 个辅助触头,还备有控制直流电路的大开距大超程辅助触头。在设 计的最后完成阶段我分析设计了交流接触器的高压起动低压保持,还利用计算机对电 磁铁部件进行优化分析,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接触器;电磁铁;触头;优化 Design for AC Contactor Abstract: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takesis the 40A three pole AC Contactor of CJ20 series as to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the AC contactor, And it was analysed to optimize to go on through BASIC procedure language to it, in order to be able to design performance superior contactor come out, Mak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every spare part of the contactor at first: The electro-magnet adopts single U moving type directly , it is not the angry crack of magnetic that is put in the middle of the quiet unshakable in ones determination bottom, will not change in the course of using. It is tight on the boots very much in quiet two unshakable in ones determination to divide the magnetic ring to glue with the adhesive. Kill arc room cover is also what potters clay make into. Auxiliary to touch head adopt colourless transparent outer cover that polycarbonate make , closed structure, it make single part, is it touch both sides of contacts mainly to put , have 4-8 auxiliary to touch hair, is it control direct current way heavy to turn on from heavy to exceed Cheng auxiliary to touch hair to have also. I analyzed to design the AC contact the high voltage of the machine starts the low voltage to keep,And utilize the computer to optimize analysing to the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 during the course of finishing at the end that is designed, in order to reach the anticipated result. Keywords: Contactor; Electro-magnet; Contacts ;Optimal design 第 1 章 绪 论 1.1 交流接触器的简介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 的电器。它主要用作控制交流感应电动机的起动、停止、反转、调速,并与热继电器 或其它适当的保护装置组合,保护电动机可能发生的过载或断相,也可用于控制其它 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电照明、电焊机、电容器组等。 交流接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触头灭弧系统、电磁系统、支架和外壳等。主 要技术参数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动作值、接通与分断能力、操作频率与工作制。 额定电压指主触头、辅助触头及线圈的长期工作电压。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吸引线圈 通电后,电磁系统即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所产生的电磁吸力克服反作用弹簧与触 头弹簧的反作用力,使铁心吸合,并带动触头支架移动,动、静触头接触闭合,从而 完成接通主电路的操作。当吸引线圈断电或者电压显著下降时,由于电磁吸力消失或 过小,衔铁与动触头则在弹簧反作用力下断开,触头打开时产生电弧,电弧在回路电 动力的驱动下迅速移动,并在灭弧室内冷却去游离熄灭,最后分断电路。 接触器按主回路的电源种类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按主触点的极数分 为单极、双极、三极、四极和五极等几种。直流接触器一般为单极或双极的;交流接触 器一般为三极的,在双回路控制时要用四极的接触器,五极式的接触器用于多速电动 机控制或自动式自祸减压起动器中。交流接触器按主触头的正常(即励磁线圈无电时) 位置分为常分式和常合式;按吸引线圈种类分为交流励磁和直流励磁;按灭弧介质分 为空气式和真空式;按有无灭弧室分为有灭弧室和无灭弧室。 1.2 交流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指标 1.2.1 主要技术参数 a、额定绝缘电压:规定交流接触器工作电压的最大值; b、交流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工作电压有:220、380、660、1140V; c、辅助触头额定工作电压有:交流 380V、直流 220V; d、交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按 CJ20 系列有: 10、16、25、40、63、100、160、250、400、630A; e、额定工作制有以下四种: 间断长期工作制(8h 工作制):此工作制为基本工作制,接触器的约定发热电流 1 Itch由这种工作制确定。 不间断工作制:在这种工作制下,接触器的主触头保持闭合,并承载一稳定电 2 流超过 8h(如几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也不分断。 断续周期工作制:断续周期工作制的操作频率和通电持续率由产品标准规定。 3 短时工作制:短时工作制的标准值触头通电时间分为 10、30、60 与 90min。 4 f、操作频率: 指每小时允许的操作次数。交流接触器的操作频率一般为 3001200 次/时。操作 频率直接影响到接触器的电寿命及灭弧室的工作条件,对于交流接触器还影响线圈的 温升,所以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使用类别、接通分断能力: g、按接通分断能力来区分使用类别,接触器的接通和分断能力随着用途和控制对象的 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它时正确设计和选用接触器的主要依据,按 IEC6094741 1990、GB14048.4-93 接触器标准规定:交流接触器可划分为 AC-1、AC-2、AC-3、AC-4 等四种使用类别,所谓使用类别是指其所带负载性质及工作条件。不同使用类别的接 通与分断能力的接通和分断条件不同, AC-1 类用于非感性负载或稍带电感性的电阻炉 负载;AC-2 类用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及反接制动;AC-3 类用于笼型异步电动 机的起动,但在运转时断开;AC-4 类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以及短时反复接通 和断开电容器及照明电路。我设计的交流接触器使用类别是 AC-3,其对应得接通与分 断能力的接通和分断条件以及验证电寿命的接通和分断条件如表 1-1 所示: h、机械寿命、电寿命: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频繁操作的电器,自动控制系统不仅要求它有很高的操作频率, 而且要求它有与之相适应的较高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交 流接触器的机械寿命一般为 1000 万次,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的机械寿命可高达 3000 万 次,交流接触器的电寿命随使用类别不同而不同,IEC60947411990 和 GB14048.4-93 规定各使用类别电寿命试验的接通和断开条件见表 1-1。 表 1-1 AC-3 使用类别的接通与分断能力及验证电寿命的接通和分断条件 接 通 和 分 断 条 件 使用 类别 I/IeUr/UeCos 或 L/R,ms 通电时 间 s 间隔 时间 s 操作循 环次数 AC-38.01.0510.05650 接 通 条 件 I/IeU/UeCos通电时 间 s 间隔 时间 s 操作循 环次数 AC-3101.0510.051050 AC-410.01.0510.05650 接 通分 断验证 电寿 命时 使用 类别 额定 工作 电流 A I/IeU/UeCos 或 L/R,ms I/IeU/UeCos 或 L/R,ms Ie17 610.6510.170.65AC-3 Ie17610.3510.170.35 Ie17 610.65610.65AC-4 Ie17610.35610.35 注: 额定工作电流 接通前电压 e IU 额定工作电压 恢复电压 e U r U 接通电流 分断电流I e I 1.2.2 主要技术指标 本次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额定绝缘电压(最高额定工作电压)Ui:660V 额定工作电压 Ue:380V 额定工作电流(使用类别 AC-3)Ie:40A 约定发热电流 Ith:55A 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即线圈电压)US:220V、50Hz 使用类别:AC-3 周围空气温度:-40oC+40 oC 工作制:长期工作制 寿命:机械寿命 1000 万次,电寿命 AC-3 300 万次 操作频率:AC-3 1200 次/h 辅助触头约定发热电流:10A 辅助触头额定工作电流(AC-15):230V、5A 1.3 交流接触器的设计要求与结构确定 1.3.1 设计要求 a、灭弧性能好,分断电流时燃弧时间短,过电压低,喷弧距离小。 b、触头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耐腐蚀、抗熔焊性能好,以降低触头的温升 和提高电寿命,同时要求触头材料的工艺性好,价格低廉。 c、结构设计合理,机构寿命高,并具有足够的承受短时耐受电流的能力。 1.3.2 总体结构方案确定 在给定的技术指标的基础下,初步确定 40A 三极交流接触器采用双断点桥式触头, 直动式磁系统,各零件均安装在塑料外壳和铝合金底座上的整体式结构。辅助触头、 主触头、电磁系统两层立体布置,结构紧凑,缩小安装面积。接触器的外壳由两段组 成,上段为热固性塑料压制的躯壳和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外壳内安装三个 双向可控硅及控制电路。主触头设计成三腔可简化模具结构,并可满足控制三相四线 制电路及派生中间继电器的需要。辅助触头组件采用卡装式结构,配备二常开和二常 闭触头。下段为冷冲压成形的铝合金底座,固定电磁系统和缓冲装置,底部有卡轨安 装用的锁扣,可装于帽形标准安装轨上,安装拆卸十分方便。触头接线端子采用带瓦 形垫圈的不落自升式组合螺钉,接线方便,使用安全。交流接触器结构原理图如图 1.1 所示: 图 1.1 交流接触器结构原理图 第 2 章 触头系统设计 2.1 确定触头结构形式 本次设计触头选取为双断点桥式结构,采用强磁吹回路。其优点是闭合中冲击能 量小,灭弧效果好。40A 三极交流接触器的触头系统由桥形(动)触头,接触板(静触头), 触头弹簧、触头、触头支持件等主要零件组成。接触器触点结构如图 2.1 所示: 图 2.1 接触器触点结构 2.2 主触头的设计 2.2.1 主触头的设计与计算 2.2.1.1 触头材料的确定 目前,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一般采用银基触头材料,因为它有很好的导电与导热 性能,并且耐电弧侵蚀和抗熔焊。但不同银基材料的材料转移性能不一样,英国西英 格兰大学HNouri 等对不同的银基材料在交流AC1使用类别,取电压240 V,频率 50 Hz,分断电流6 A的条件下进行定相分断试验。试验结果获得最小触头损耗的分闸 相角,对AgCdO 材料为,而对AgCu,则为.HNouri的试验是在单相条件下13545 进行的,对于实际的三相开关电路,每一相分断必须在各自指定的分闸相角。他还提 出了一种用于控制三相开关的控制线路方案。 我的设计主触头就选用了银基材料中的一种AgSnO2 材料,选用 AgSnO2 触头 材料取代传统的 AgCdO,可使材料体积减少 25%,并能保持同样的寿命,还可以大大简 化灭弧系统的设计。主静触头导电板选用导电性能好,抗拉强度较高的黄铜,并镀锡 3-6um。而辅助触头采用纯银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接触电阻低而稳定, 电磨损小而均匀。 2.2.1.2 触头触桥的截面尺寸确定触头触桥的截面尺寸确定 查表34.1 得黄铜 0=7*10-6欧厘米, 电阻温度系数 a=0.00151(1/0C );B 级绝缘 材料的允许温升 =900C,当介质温度取 400C 时,允许温度为 1300C。取散热系数, 对于扁平铜母线 KT=(6-10)10-4取 KT=6*10-4(w/cm0C)触桥为矩形截面,按公式3 ab(a+b)= (2.1) T K Iea 2 )1 ( 2 0 = 901062 40)13000151 . 0 1 (107 4 26 =0.1239cm3 式中 a 厚度、b 宽度、 允许温升、为额定电流Ie 取触桥厚度 a=2mm 则由公式(2.1): b=6.93mm 取 b=7mm 4 9 . 1232444 2 触桥截面积:S=27=14mm2 (2.2) 2 1 /92 . 3 14 55 mmA S I J th 又有 J1在(36.6A/mm2 )范围取值,所以符合要求。 2.2.1.3 主静触头导电板截面积的确定 考虑主动、静触头配合,取导电板的宽度为 20mm 查表1取接触板的电流密度 J2=2.7A/mm2,而约定发热电流=55A,则接触板的截面积为: th I (2.3) 2 2 1 .37.20 7 . 2 55 mm j I S th 2.2.1.4 主触头尺寸的确定 按主静触头导电板及主动触桥尺寸,初定主触头截面尺寸,再计算主触头电磨损 体积,来确定触头厚度,由于触桥的宽度为 7mm,便于焊接,取主动触头直径为 6mm, 则其电磨损体积的计算公式1如下: Vc= (2.4) e c k qN 0 式中 N触头电寿命次数 300*104次 c放电状态下单位电量所消耗的金属量系数(g/c)由表(4-2)取 410-6(g/c) q0在触头分段过程中,电路流过触头(c) ke金属体积的利用系数,ke0.5 触头材料的密度(g/cm3) 对交流电路,q0(n 电弧燃烧半波数,取 1) nI 0 22 =0.9 314 110022 查表1银氧化锡密度 (g/c)=10.1/cm3 Vc= 1 . 105 . 0 9 . 010410300 64 =2.14cm3 计算触头厚度: 触头形状为圆柱体,直径 d=6mm 一个触头的磨损厚度计算公式1: (2.5) c c c 2 V h 2 S 4 2.14 2 3.14 0.6 3.78mm 一个触头的厚度 h=(1.62)hc 取 h=1.8hc=6.8mm 2.2.1.5 主触头参数的确定 查表116.12 主触头超程:=(2.4-4.5)mm 取 =4mm 主触头开距:=(4-11)mm 取=7mm 为保证长期工作的可靠性,触头的初压力取得比较大,对于接触器等控制电器的 触头为了减少触头磨损保证接触可靠,单位额定电流的初压力范围是:F/I=(0.04 0.1)N/A 取 F/I=0.1N/A, 即可得触头初压力: F0=IN(F/I)=400.1=4N 触头终压力按下式计算: FZ=(1.151.5)F0取 FZ=1.5F0=6N 2.2.2 主触头温升及热稳定性的验算 计算主触头接触电阻: (2.6) 98 )6102. 0( 60 )102 . 0 ( m z j j F K R 式中 Rj-接触电阻(); Fz-接触压力(N); m-系数,面接触,m=1; Kj-系数查资料10 取 Kj=60 2.2.2.1 验算主触头温升值 a)导电板端部的稳定温升可按公式1计算: (2.7) PSK I T wd 2 其中查表8可知:导电板电阻率;m 8 100 . 7 查表3可知:导电板表面的传热系数8w/(m2k) ; T K 导电板横截面的周长 P=2(0.2+0.7)=18mm 导电板的横截面积 S=2.03710-5 m2 故 2 . 72 10037 . 2 10188 100 . 755 53 82 2 PSK I T th wd b)触头与导电板连接面上的稳定温升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2.8)23.88) 2 . 72 1039 . 5 350 1 ( 2 . 72) 350 1 ( 3 wd j wdjd U 其中V 366 1039 . 5 10985510 jthj RIU c)触头接触点的稳定温升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2.9)35.88 100 . 74208 )1039 . 5 ( 23.88) 8 ( 8 23 2 j jdjm U 其中: 导电板电阻率;m 8 100 . 7 触头材料的热导率420(W/m ) ; 因为54.66N 2 1 4.5.9 工作气隙磁通 m1= (4.99) fN U 44 . 4 98 . 0 1 =3.510-4wb 0.980.85220 4.44502359 计算分磁环内外相位差角: Sk=tbk=2.51=2.5mm2 (4.100) rk=7.3810-4 (4.101) kk k l S 83 6 2.58 1071.58 10 2.5 10 tg= (4.102) 2 20 2 k r sf 66 43 314 1.257 10240 10 6.895 100.05 10 =2.747 因此:=69.90 求 1m及 2m R1=6.62105 (4.103) 10 1 s 3 67 0.05 10 1.257 1060 10 R2=1.65105 (4.104) 20 2 s 3 66 0.05 10 1.257 10240 10 Xk=4.55105 (4.105) k r w 4 314 6.895 10 m12=1m2+2m2+21m2mcos (4.106) (1mR1)2=(2mR2)2+(2mXk)2 (4.107) (1m6.62)2=(2m1.65)2+(2m4.55)2 1m= 1 22 22 R XR km 22 2 1.654.55 6.62 m 1m=0.7312m (3.510-4)2=(0.7312m)2+2m2+20.7312m2cos69.9 12.2510-8 =2.0362m2 2m=2.4510-4Wb 1m=1.7910-4Wb 计算平均吸力 Fpj1和 Fpj1 Fpj1=106.2N (4.108) 10 2 1 4s m 42 67 (1.79 10 ) 4 1.257 1060 10 Fpj2=49.74N (4.109) 20 2 2 4s m 42 66 (2.45 10 ) 4 1.257 10240 10 计算衔铁闭合位置最小吸力: 一个工作气隙的最小吸力: Fmin=FPj1+FPj2- (4.110)2cos2 21 2 2 2 1PjPjPjPj FFFF =106.2+49.74- 11278.442474.06768068.75 =155.94-75.39 =80.55N 两个工作气隙的最小吸力: Fmin=2 Fmin=161.1NFf0=54.66N (4.111) 所以:最小吸力合格 4.6 计算电磁铁材料重量及经济重量 a)、铜重14: m1= (4.112) CuPj Nl d 4 2 = 32 -33 (0.24 10 ) 125.4 102359 8.9 10 4 =0.119kg b)、铁重14: V1+V2+V3=53.5202+(53.5202+23202)+23202 (4.113) =6.1210-5 m2=(V1+V2+V3)Fe=6.1210-57.8103 (4.114) =0.477kg 因此经济重量计算14:M= (4.115) 00 21 9 . 0 f F mm 3 0.1190.477 0.954.664 10 =3.0kg 符合要求 第 5 章 交流接触器的低压运行及控制 从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可见,衔铁的吸合,并保持触头可靠接触的关键决定于电 磁吸力与弹簧反力的合力。从静态考虑, 在衔铁吸合过程中,只有当电磁吸力恒大于 弹簧反力,才能保证吸动衔铁; 在吸合之后,只要能保证吸力吸住衔铁, 就能使触头 可靠接触(这里先不考虑电压波动带来的吸力不稳而引起的触头颤动观象)。从电磁系 统的力的特性来讲,由于弹簧的反力和衔铁工作气隙之间的特性与电磁吸力和气隙之 间的特性变化的规律不同,这使得在交流接触器吸合后,降低线圈端电压,仍使衔铁 可靠吸合成为可能。 5.1 吸力与反力特性的配合 要使交流接触器可靠吸合必须使吸力特性曲线在反力特性曲线之上,可以允许局 部处的反力高于电磁吸力,但必须做到使衔铁打开位置的吸力高于反力,而且图 5.1 中面积 S 1 必须大于 S 2。本次设计交流接触器的吸力和反力特性的配合曲线见附录 1。按 IEC60947 及 GB14048 等标准规定, 交流接触器工作电压在 0185 111UN 时应 能可靠的吸合。这样在额定状态交流接触器的吸力特性一定在反力特性之上。从吸力 与反力特性配合可见, 在额定状态下使交流接触器吸合,低压使其保持吸合状态。这 样对于大容量(380V、100A 以上) 的交流接触器,既能保证了自动控制特性,又节约 电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图 5.1 交流接触器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的配合 图 5.1 中 A 1 点为衔铁释放位置,弹簧初反力 FA 是保证衔铁受到外界环境作用 时不致产生误动作的力。 A 1B1 为衔铁自由行程,反力与位移成正比, F =kx。 B1C1 为衔铁带动支架使常闭触头分离阶段,反力为动触头对常闭触头压力与复位 弹簧反力之和,故曲线变徒。 C1D1 为动触头与常开触头的静触头接触阶段。反力为动簧片的弯曲变形与复位弹 簧反力之和。 D1E1 为动合触头跟踪阶段,由此超行程而产生一定压力,保证触头可靠接触,衔 铁受到的反力为动簧片、静簧片、复位弹簧三者的反力之和(忽略机械磨擦力与活动部 分的重量)。 5.2 试验效果及控制电路 以 CJ2040 型交流接触器为例,线圈额定电压为 380V,实验中吸合电压为 230420V ,吸合后其保持电压在 180V 左右。此时,线圈电流也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左右,长期通电线圈微热,节电明显,同时,意外地发现当线圈电压在 220V 时,交流接触 器的嗡嗡声有明显降低,1 米之外几乎听不到。 尽管,交流接触器吸合后保持电压在 180V 左右,考虑电网电压的波动对吸力的影响, 同时为了方便,以 220V 为交流接触器吸合后保持的线圈端电压.交流接触器在额定状 态吸合、低压保持的电源切换控制电路如图 5.2 所示。 图 5.2 交流接触器电源切换控制电路 其工作原理如下: 按下 SB 2, KM 线圈以 380V 额定电压吸合, KM 自保触头自 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性快闪活动策划方案
- 洪湖顶管施工方案工厂
- 2025云南普洱国沅数字产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邮政投递员岗前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光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招聘一般类岗位专干5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2025年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幼儿园公开招聘顶岗教师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浙江安全学院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试题】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正规除甲醛来电咨询方案
- 2025年秋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销售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7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次社会招聘12人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甘肃电网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专升本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 《互联网应用新特征》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 过节前安全培训课件
-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安徽专用)(全解全析)
- 模具安全操作注意培训课件
- 3.2《参与民主生活 》-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 教学大纲、教案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2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设计
- 抖音短视频签约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