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大纲目录01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302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大纲903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1304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2005有机化学实验大纲 3206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3707物理化学实验大纲 4308生物化学(含实验)教学大纲4609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5210化工原理实验大纲 5911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6212化工设计教学大纲 6513仪器分析(含实验)教学大纲7014电工电子及自控教学大纲 7715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 9116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大纲10217精细有机合成教学大纲 10718精细化工工艺教学大纲11719生化工程导论教学大纲12120微生物学教学大纲12621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13122生化工程与工艺原理教学大纲13423生工工艺学教学大纲13924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4325化工CAD教学大纲 14626化工学科前沿技术教学大纲15027化工过程安全工程(专选)教学大纲15428生化研究技术教学大纲16529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16930生工工艺选论教学大纲17933生产实习实践大纲 0534毕业实习实践大纲20735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大纲20936专业实验(生化模块) 实践大纲21137专业实验(精细模块)实践大纲21338金工实习实践大纲21639化工单元课程设计实践大纲22140化工机械设备基础课程设计实践大纲224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 3825013 总学时:64学时 (讲课64学时) 总学分:4学分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是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应用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后继课程及解决生产工艺的实际分析测试打下基础。它重视基本技能训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化学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掌握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懂得运用基本的计算方法,通过严格的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和实验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爱护国家财产,整洁而有秩序的良好实验习惯,使其逐步具备作为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无机分析化学中的基本的分析方法,掌握无机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懂得运用基本的计算方法,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在教学时结合实验讲授相关内容,应尽量多的采用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大纲使用说明:课堂教学应严格按照大纲的重点、难点及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具体要求如下:大纲正文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稀溶液的依数特性,溶胶的结构、性质与稳定性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稀溶液的依数特性难点:溶胶的聚沉及稳定性1-1 气体3 溶液4 胶体溶液自学章节:2水习题:3,6,9,12,13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重要的热力学概念(热力学自由能,功,焓,熵、Gibbs自由能等),三大热力学定律,标准摩尔焓变、标准摩尔熵变、标准摩尔Gibbs自由能变的各种计算方法,标准摩尔Gibbs自由能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重点:三大热力学定律难点:热力学概念(热力学自由能,功,焓,熵、Gibbs自由能等)1 一些常用术语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热化学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吉布斯自由能及其应用习题:3,4,5,8,9,19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概念和实验测定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阿累尼乌斯经验式,经验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以及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之间的关系,不同反应类型的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重点:化学反应速率及表达式,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其应用难点: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与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3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达法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3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6 化学平衡37 化学平衡的移动习题:2,4,5,10,17,21 第四章 解离平衡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计算,缓冲溶液的原理与计算,溶度积的概念,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及相关计算重点: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计算,溶度积的应用难点:弱电解质的活度、离子强度的概念4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和强电解质溶液4 溶液的酸碱性4 缓冲溶液45 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46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自学章节:44 酸碱理论习题:4,13,17,19,20,26,29,32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熟练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电极电势的概念,能斯特公式及应用,原电池电动势和吉布斯自由能变之间的关系,元素电势图及应用重点: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能斯特公式难点:元素电势图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的应用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习题:8,11,13,17,22,23第六章 原子结构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波粒二象性,波函数的概念,电子云的角度分布与径向分布,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和价电子构型难点:波函数的概念与应用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2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4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自学章节:5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习题:2,5,9,20,22,23,24第七章 分子结构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离子键理论、轨道杂化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重点:五种分子键结构(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和氢键)难点:轨道杂化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7 离子键7 共价键7 轨道杂化理论7 价电子互斥理论7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76 金属键77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力7 离子极化79 氢健710 晶体的内部结构习题:2,4,5,11,14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化合物的组成、定义、类型和结构特点;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配位解离平衡及计算,螯合物的特点及应用重点: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化合物的组成难点:配位解离平衡及计算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定义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本性 配位离解平衡 鳌合物的稳定性7 配合物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自学章节: 配体对中心原子的影响和配体的反应性习题:1,2,14,20 第九章 s区元素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s区元素的电子构型与性质递变规律性的关系,s区元素氧化物类型和性质及氢化物的性质,s区元素氢氧化物的碱性及其变化规律,s区元素盐类的溶解性及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一些规律重点:s区元素氧化物、氢氧化物及氢化物的性质难点:s区元素氢氧化物的碱性91 s区元素概述92 单质的化学性质93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94 盐类95 锂、铍的特殊性和对角线规则习题:7、8、9、12、13、14第十章 p区元素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p区元素的电子构型与性质递变规律性的关系,p区元素各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一些单质、常见氧化物、含氧酸及含氧酸根的结构,p区元素各主要氧化态的氧化还原性,理解惰性电子对效应,反应的耦合、离域p键、氢桥键、等电子体和缺电子原子等重要概念。重点:常见氧化物、含氧酸及含氧酸根的结构,p区元素各主要氧化态的氧化还原性难点:各主要氧化态的氧化还原性101 卤素102 氧族103 氮族104 碳类105 硼族习题: 5、7、8、15、19、21第十一章 ds区元素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从结构观点说明ds区元素与s区元素性质上的差异,ds区元素单质的重要化学性质,这些金属与酸碱反应的情况重点:铜、锌、银、汞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有关反应难点:Cu(I)-Cu(II)和Hg(I)-Hg(II)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111 ds区元素概述112 ds区元素单质的重要性质113 d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习题:6、11、14、17第十二章 d区元素和f区元素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d区元素的特性与其电子层结构的关系,第一过渡系列的V,Cr,Fe,Co,Ni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铬分族性质递变的规律。镧系收缩及其影响,镧系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重点:V,Cr,Fe,Co,Ni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难点:镧系收缩121 d区元素概述122 钛123 钒124 铬、钼、钨125 锰126 铁系元素127 f区元素习题:3、9、14、21、22第十四章 分析化学概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分析化学的任务,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的过程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重点:定量分析的过程难点:分析结果的处理14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它与生物学的关系142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143 定量分析的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第十五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有效数字的意义和运算规则,定量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和表示方法,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重点: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难点:定量分析误差表示方法151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152 定量分析误差的产生和表示方法15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54 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习题:3,5,7第十六章 重量分析法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晶形与非晶形沉淀各自形成的条件,测定条件以及粘污的一般规律,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重点:重量分析的步骤,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难点:晶形和非晶形沉淀条件16-1 重量分析方法概论16-2 沉淀的完全程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6-3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16-4 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16-5 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和分析结果的计算习题:3,4,5,6第十七章 滴定分析法学时:8学时(讲课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四大滴定方法的原理及应用重点:四种滴定方法的应用难点:酸碱滴定和配位滴定的应用17-1 滴定分析法概论17-2 酸碱滴定法17-3 配位滴定法17-4 氧化还原滴定法17-5 沉淀滴定法习题:6,12,15,17,20,22,25,27第十八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光的吸收定律及其应用,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的分析方法,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仪器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重点: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的分析方法难点: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仪器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18-1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概论18-2 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18-3 偏离比耳定律的原因18-4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计18-5 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18-6仪器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18-7应用示例18-8 紫外光度法在生物学中应用18-9 分子荧光分析法习题:3,4,5,6,7,8学时分配如下:内 容授课时数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3学时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3学时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4学时第四章 解离平衡4学时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6学时第六章 原子结构6学时第七章 分子结构6学时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4学时第九章 s区元素2学时第十章 p区元素4学时第十一章 ds区元素2学时第十二章 d区元素和f区元素2学时第十四章 分析化学概论2学时第十五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和分析结果2学时第十六章 重量分析法4学时第十七章 滴定分析法8学时第十八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2学时合计64学时考核方式与要求: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要求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材: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写,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参考书:武汉大学编写,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浙江大学编写,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审核人:陈江敏 执笔人:何洪银参与讨论人员:化工系部分老师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 3825015 总学时:32学时(实验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一、总则1 本大纲的实验目的和要求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门主要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学习一些典型的化学分析法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正确地、熟练地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初步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及正确表达分析结果的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细致、整洁的科学习惯,并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科学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为学习后继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良好的基础。2 本实验课程的重点和内容1) 本实验课程的重点为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本实验课程的内容有: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要学生牢固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四大滴定、重量分析和分光光度分析。3 本大纲所需实验设备半自动电光分析天平、722分光光度计、酸度计、酸碱滴定管、容量瓶、锥形瓶、移液管、烧杯等。二、 实验项目及学时安排1 实验项目一 仪器的认领、洗涤及基本操作1)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 学时数 2学时4) 实验目的a 熟悉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规则和要求,了解实验室的一般知识。b 领取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注意事项。c 学会仪器的洗涤和干燥。5) 实验要求a 认领仪器。b 仪器的洗涤。c 仪器的干燥。2 实验项目二 玻璃管操作和塞子钻孔1)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 学时数 3学时4) 实验目的a 掌握酒精喷灯、酒精灯的使用方法。b 练习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c 练习塞子钻孔的基本操作。5) 实验要求a 酒精喷灯的使用。b 玻璃管的简单加工。c 塞子钻孔。3 实验项目三 滴定操作练习1)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2)实验开设属性 选开实验3)实验学时数 3学时4)实验目的a. 初步掌握酸碱滴定原理和滴定操作,学会正确判断滴定终点。b. 学习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5)实验要求a.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标定。b. 醋酸溶液浓度的标定。c. 数据记录和处理。4实验项目四 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1)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2)实验开设属性 必开实验3)实验学时数 3学时4)实验目的a. 测定醋酸的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加深对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理解。b. 学习使用酸度计。c. 巩固移液管的基本操作,学习容量瓶的使用。5)实验要求a. 醋酸溶液浓度的测定b. 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c. 测定醋酸溶液的pH值,并计算醋酸电离常数和电离度。5实验项目五 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1)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2)实验开设属性 必开实验3)实验学时数 3学时4)实验目的a. 了解分析天平的构造原理,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b. 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5)实验要求a. 学会用直接法和减量法称量试量。b. 学会正确使用称量瓶。6. 实验项目六 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及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1)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2)实验开设属性 必开实验3)实验学时数 4学时4)实验目的a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浓度的方法。b. 熟练掌握滴定的基本操作,确定终点的方法。 c. 理解溶液的p变化。 d. 熟悉双指示剂法的应用和计算法。5)实验要求a. 酸溶液的配制。b. 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c. 混合碱样品中碱的分析。7. 实验项目七 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1)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2)实验开设属性 必开实验3)实验学时数 3学时4)实验目的a. 掌握EDTA溶液的标定方法。b. 掌握EDTA法测定水的硬度的原理和方法。c. 掌握铬黑T和钙指示剂的应用,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点。5)实验要求 a. 掌握EDTA溶液的标定方法.b. 掌握水总硬度的测定原理。8. 实验项目八 过氧化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1)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2)实验开设属性 必开实验3)实验学时数 3学时4)实验目的a. 掌握用高锰酸钾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理和方法。b. 掌握移液管及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5)实验要求a. 进一步掌握移液管及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b. 掌握H2O2的测定方法9. 实验项目九 铜盐中铜的含量测定(碘量法)1)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2)实验开设属性 必开实验3)实验学时数 3学时4)实验目的a. 掌握硫代硫酸钠的标定方法。b. 掌握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和方法。5)实验要求铜盐中铜的含量测定 10. 实验项目十 氯化物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莫尔法)1)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2)实验开设属性 必开实验3)实验学时数 3学时4)实验目的a. 学习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b. 掌握沉淀滴定法中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氯离子的方法和原理。5)实验项目a. AgNO3的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b.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11实验项目十一 铁的比色测定1)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2)实验开设属性 必开实验3)实验学时数 3学时4)实验目的a. 了解分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的一般条件及其选定方法。b. 掌握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方法。d. 了解722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5)实验要求a. 掌握分光光度的基本操作。b. 吸收曲线、标准曲线的制作。c. 铁的含量的测定。三、课程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笔试20,操作考试20%,平时实验成绩60。 四、实验学时分配表实验项目实验属性学时数仪器的认领、洗涤及基本操作必开实验2玻璃管操作和塞子钻孔必开实验3滴定操作练习选开实验3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必开实验3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必开实验3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及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必开实验4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必开实验3过氧化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必开实验3铜盐中铜的含量测定(碘量法)必开实验3氯化物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莫尔法)必开实验3铁的比色测定必开实验3 五、参考书目1 王载兴. 无机化学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浙江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编. 分析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9(1997重印)。3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编写组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1999重印)。审核人:陈江敏 执笔人:何洪银参与讨论人员:化工系部分老师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825010 总学时: 72学时(讲课72学时)总学分: 4.5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大纲根据全国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结合我们实际情况而制订。本课程是非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研究用正投影法以及工程技术规定和知识来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课程,主要为培养学生制图和读图的能力打下基础。为适应生产和科研对计算机图形技术日益迫切的多方面要求,本课程在适应这一形势方面更加成为重要的基础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的初步能力;3.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加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正投影法原理和应用、制图基础、机械图、计算机绘图基础简介。教学内容的顺序可在保证理论科学性的原则下,作适当调整。 “轴测图”可适当分散,提前到有关章节中贯彻。“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可集中贯彻,也可分散到有关章节或作业中贯彻,部分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正投影法原理中有关画法几何的内容,不要求内容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与总体结合,为制图服务。一般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大纲使用的说明:本大纲适用于非机械类工科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学时数一般为64-72左右。大纲正文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学时:68学时(讲课6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对图纸的幅面、字体、尺寸标注、标题栏的国家标准作一介绍,同时要求能正确使用一般的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并遵守有关标准的规定。重点:尺寸标注的规定和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方法。难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第一节 国标的有关规定一、图纸幅面及格式二、标题栏的方位及格式三、比例四、字体五、图线六、尺寸注法 第二节 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一、图板二、丁字尺三、三角板四、圆规、分规五、鸭嘴笔、曲线板六、铅笔七、其它用品(如小刀、橡皮、透明胶带、擦图片、餐巾纸等)第三节 几何作图一、任意等分线段二、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三、圆弧连接四、椭圆四心圆法近似作椭圆五、斜度和锥度第二节第四节 平面图形的分析及画法一、尺寸分析 二、线段分析 三、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步骤 四、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学时:810学时(讲课81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分角中和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在平面上作点、线的方法;掌握三个投影图的投影规律。重点:点、直线、平面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难点:平面上的点、线问题。第一节 投影的基本知识一、投影概念 二、投影法种类 第二节 点的投影一、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三、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第三节 直线的投影一、直线的投影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三、直线上的点四、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五、直角的投影第四节 平面的投影一、平面的表示法 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三、平面上的点与直线 四、特殊位置圆的投影第五节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相对位置一、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 二、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第三章:立体的投影 学时:8学时(讲课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掌握平面立体(底面平行于投影的直棱柱、棱锥)和曲面立体(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回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以及在其表面上作点、线的方法;掌握平面与立体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截平面为特殊位置平面);掌握两回转体(正交)相贯线的作图方法。重点:立体的投影特性以及在其表面上作点、线的方法。难点:截交线与相贯线的作图方法。第一节 平面立体的投影一、棱柱二、棱锥三、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四、平面立体被截切第二节 回转体的投影一、圆柱二、圆锥三、球四、环第三节 体的表面交线一、平面与回转体相交(一)、平面与圆柱体相交(二)、平面与圆锥体相交(三)、平面与球体相交二、两立体表面相交第四章:组合体视图 学时:10学时(讲课1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三视图的形成与规律,掌握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方位关系,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读法、尺寸标注;读图为主,以形体分析法为主。重点: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难点: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画法。第一节 概述一、 组合体的三视图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三、几何形体间表面的连接关系四、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第二节 组合体的画法一、形体分析二、视图选择三、选择比例,布置视图四、绘制底稿五、检查、描深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一、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注法二、切割体的尺寸标注三、组合体的尺寸注法第四节 组合体视图的读图一、看图的基本要领二、看图的基本方法第五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式 学时:1012学时(讲课101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掌握常用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及特点,以及常用的简化规定、画法。重点:剖视图的种类及剖切方法、画法,剖面图的种类、画法。难点:各种剖视图的画法及其区别,剖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第一节 视图一、基本视图二、斜视图三、局部视图四、旋转视图第二节 剖视一、剖视的基本概念二、剖视图的种类三、剖切面和剖切方法第三节 剖面一、基本概念二、剖面的种类(一) 移出剖面(一)(二) (二)重合剖面第四节 局部放大图第五节 简化画法与其他规定画法第六节 综合练习第六章:标准件与常用件 学时:7学时(讲课7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掌握常用的螺纹和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了解直齿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规定画法。重点: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难点:螺纹的规定画法。第一节 螺纹及其画法第二节 螺纹紧固件及其画法一、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二、螺纹的规定画法三、常用螺纹的种类和标注第三节 键连接和销连接第四节 滚动轴承第五节 齿轮第六节 弹簧第七章:零件图 学时:79学时(讲课79学时)本章讲授要点:零件图的基本内容,四类零件的基本画法,能阅读与绘制简单的零件图,能识别表面粗糙度符号、尺寸公差与配合代号。重点:零件的表达方法。难点:零件的表达方案,公差与配合。第一节 零件图的内容一、一组视图二、完整的尺寸三、技术要求四、标题栏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镀涂和热处理代号及其标注一、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符号及其标注 二、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概念及其数值三、表面粗糙度的代号标注示例第三节 公差与配合的概念及其标注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1.零件的互换性2.尺寸公差 3.配合4.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5.配合制度 二、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及查表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第四节 读零件图一、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读标题栏2.分析视图,想象形状3.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4.综合考虑,得出结论 二、读零件图举例、零件测绘第八章:装配图 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装配图的主要内容,能阅读与绘制简单的装配图,以读图为主。重点:装配图的内容,装配图的读图。难点:以装配图看工作原理。第一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一、一组视图二、必要的尺寸三、技术要求四、零部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 第二节 装配图中的各项内容简介第三节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第四节 装配图的画法一、沿结合面剖切或拆卸画法二、假想画法三、夸大画法四、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第五节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一、 读装配图的步骤和方法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1.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2.确定表达方案3.装配图的主视图选择4.其它视图的选择5.画装配图 第九章:计算机绘图基础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介绍一种典型的绘图软件及简单的操作方法。重点:人机交流的思路。难点:熟悉常用指令。本课程对学生自学的要求: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需要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因而要求学生平时需多看、多想、多画,由物及图,由图想物,反复训练,得到提高。课时分配表:(附后)考核方式与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或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60%。一般采用闭卷形式。参考书目:同济大学等编,机械制图,北京:高教出版社,2000。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北京:高教出版社。(附)学时数分配表序号内容学时1作业1学时2作业21第一章61812第二章821023第三章81814第四章1031035第五章1021236第六章71717第七章71918第八章61619第九章2210合 计64学时12次72学时13次审核人:陈江敏 执笔人:赵惠明参与讨论人员:化工系部分老师有 机 化 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825023 总学时:64学时(讲课64学时)总学分:4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预修要求:要求前续课程学过杂化轨道、氢键、酸碱理论等基本概念和理论,实验已完成玻璃工操作。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课程性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有关问题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是高等院校化工、生化、环保、轻工、农、林、医、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有机化学不仅是后续课程之需要也是学生和掌握新的科技知识之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药、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问世及人类的更高需求,有机化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意义和重要性。目的与任务1、研究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性质,了解重要代表物的用途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明确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从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3、使学生明确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科研、设计等工作中加强环保意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化学反应(包括反应条件)及应用。3、熟悉各类化合物相互间的转化,能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4、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和课后查资料相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 。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学时96,其中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大纲正文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和性质 学时数:2学时了解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分子轨道理论,掌握杂化轨道理论、键的极性等知识。本章讲授要点: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重点: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2、 分子轨道理论3、 杂化轨道理论。难点:分子轨道理论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价键理论。共用电子对理论。原子轨道交盖理论。杂化轨道理论。2、分子轨道理论。3、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元素的电负性,键的极性。1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5 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习题:第二章 烷 烃 学时数:2学时了解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等基本知识,理解烷烃的结构和各类氢、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烷烃的结构。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和自由基取代历程。本章讲授要点: 烷烃的性质和结构重点:1、 烷烃的结构和各类氢2、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烷烃的结构3、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4、 烷烃的化学性质和自由基取代历程难点:取代反应的活性和自由基的稳定性2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22 烷烃的命名碳原子的类型、氢原子的类型、基的概念命名法:习惯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系统命名法。23 烷烃的结构1、 烷烃的结构,SP3杂化,键及特点。2、 其他烷烃的结构24 构象乙烷、正丁烷的构象、透视式、Newman投影式25 烷烃的物理性质:状态、沸点、熔点、比重、折光率、溶解度。26 烷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卤代反应,卤代反应历程自由基反应历程。氧化反应:低级烷烃的氧化,高级烷烃的氧化。 *异构化。 裂化和裂解。27 烷烃的来源习题:第三章 烯 烃 学时数:3学时了解烯烃的同系列、构造异构,理解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烯烃的结构,掌握烯烃的同分异构的几何异构及命名、烯烃的化学性质和亲电取代反应机理。本章讲授要点: 烯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重点:1、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烯烃的结构2、 烯烃的同分异构的几何异构及命名3、 烯烃的化学性质和亲电取代反应机理难点: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和碳正离子的稳定性31 烯烃的同系列、构造异构32 烯烃的命名33 烯烃的结构乙烯的结构:SP2杂化,键及特点,成键和反键轨道顺反异构:构型。表示法:顺、反和ZE表示法。34 烯烃的主要来源及制法。35 烯烃的物理性质。36 烯烃的化学性质1、 加成反应:加H2、加X2(亲电试剂、亲电加成及历程),加HX(加成反应规则),诱导效应,过氧化物效应(烯烃与HBr的自由基加成历程),加HOX,加H2SO4,加H2O,硼氢化反应。2、 氧化反应。3、 臭氧化反应。4、 聚合反应。5、 H原子的反应:氯化、氧化。37 重要烯烃:乙烯、丙烯、异丁烯。习题:第四章 炔烃、二烯烃、红外光谱 学时数:4学时了解有机物的红外光谱,理解分子轨道解释共轭效应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掌握炔烃和二烯烃的命名、炔烃和二烯烃的化学性质本章讲授要点:炔烃和二烯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1、 分子轨道解释共轭效应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2、炔烃和二烯烃的命名3、炔烃和二烯烃的化学性质4、有机物的红外光谱难点:共轭效应的应用I、炔烃41 炔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土地整治及利用合作合同
- 保险培训班务体系介绍
- 跳舞私教合同协议范本
- 辞快工协议合同
- 送文化下乡演出合同协议
- 郊区公寓租赁协议书模板
- 运煤车租赁合同协议
- 配赠独立车库合同协议
- 云计算数据中心能耗优化协议
- 跨州追捕协议书范本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S7-1200-PLC-编程及应用技术》试题试卷及答案2套
- 电土施表4-18混凝土结构工程养护记录.docx
- 油橄榄种植基地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参考
-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成与职责
- AQL抽样检验用表
-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
- 5#钢材质量证明书
- 常用链轮尺寸计算表
- SYN Flood攻击的基本原理及防御
- 南开大学本科生双修成绩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