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引言自动化正以超快速度增长的趋势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为制造商快速服务全球市场的关键。长期以来,PLC始终处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非常可靠的控制方式。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指令。而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随着人们对其要求的提高,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拖动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调频调压调速,其逻辑控制也由PLC代替原来的继电器控制。本文在已有的通变频器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梯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感,使电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2 PlC及体系结构plc的定义plc称为可编程序控制器,它是按照成熟而有效的继电器控制概念和设计思想,利用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新电子器件,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各种系列产品,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专用电子计算机。它是将逻辑运算,顺序控制,时序和计数以及算术运算等控制程序,用一串指令的形式存放到存储器中,然后根据存储的控制内容,经过模拟,数字等输入输出部件,对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装置。2.1 plc特点和功能(1)plc的主要特点。plc的特点是:工作可靠、运行速度快、积木式结构、组合灵活、良好的兼容性、程序编制及生成简单、丰富、网络功能强。(2)plc的主要功能。plc系统能很好的完成工业实时顺序控制、条件控制、记数控制、步进控制等功能;能够完成模/数(a/d)、数/模(d/a)转换、数据处理、通讯联网、实时监控等功能。多年的实践表明,plc耐用、可靠,是专为工厂设计的,具有根据工作环境要求加固的元件,实时扫描实践及故障诊断功能,故障排除简便,深得用户偏爱。plc如此可靠的原因是有一个可执行继电器逻辑、顺序功能图、功能块、结构文本、命令目录或其组合的实时核心或操作系统。若出现故障,其内置安全装置能保持机械受损,且能保持有序、有预见的顺序。2.2 plc性能指标1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容量。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容量大,可以编制出复杂的程序。一般来说,小型PLC的用户存储器容量为几千字,而大型机的用户存储器容量为几万字。2I/O点数输入/输出(I/O)点数是PLC可以接受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总和,是衡量PLC性能的重要指标。I/O点数越多,外部可接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就越多,控制规模就越大。3扫描速度扫描速度是指PLC执行用户程序的速度,是衡量PLC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以扫描1K字用户程序所需的时间来衡量扫描速度,通常以ms/K字为单位。PLC用户手册一般给出执行各条指令所用的时间,可以通过比较各种PLC执行相同的操作所用的时间,来衡量扫描速度的快慢。4指令的功能与数量指令功能的强弱、数量的多少也是衡量PLC性能的重要指标。编程指令的功能越强、数量越多,PLC的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也越强,用户编程也越简单和方便,越容易完成复杂的控制任务。 5内部元件的种类与数量在编制PLC程序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内部元件来存放变量、中间结果、保持数据、定时计数、模块设置和各种标志位等信息。这些元件的种类与数量越多,表示PLC的存储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越强。6特殊功能单元特殊功能单元种类的多少与功能的强弱是衡量PLC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各PLC厂商非常重视特殊功能单元的开发,特殊功能单元种类日益增多,功能越来越强,使PLC的控制功能日益扩大7可扩展能力PLC的可扩展能力包括I/O点数的扩展、存储容量的扩展、联网功能的扩展、各种功能模块的扩展等。在选择PLC时,经常需要考虑PLC的可扩展能力。3 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应用范围3.1 基本原则1.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充分发挥PLC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PLC控制系统的首要前提,这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就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控制现场的资料,收集相关先进的国内、国外资料。同时要注意和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紧密配合,拟定控制方案,共同解决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2. 保证PLC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保证PLC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设计者在系统设计、元器件选择、软件编程上要全面考虑,以确保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例如:应该保证PLC程序不仅在正常条件下运行,而且在非正常情况下(如突然掉电再上电、按钮按错等),也能正常工作。3. 力求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一个新的控制工程固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新工程的投入、技术的培训、设备的维护也将导致运行资金的增加。因此,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地降低工程的成本。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应该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而且要使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4. 适应发展的需要: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将会不断地提高,设计时要适当考虑到今后控制系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这就要求在选择PLC、输入/输出模块、I/O点数和内存容量时,要适当留有裕量,以满足今后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3.2 应用范围 1.开关量逻辑控制利用PLC最基本的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实现逻辑控制,可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用于单机控制、多机群控制、生产自动线控制等,例如:机床、注塑机、印刷机械、装配生产线、电镀流水线及电梯的控制等。这是PLC最基本的应用,也是PLC最广泛的应用领域。2.运动控制大多数PLC都有拖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这一功能广泛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如对各种机床、装配机械、机器人等进行运动控制。 3.过程控制大、中型PLC都具有多路模拟量I/O模块和PID控制功能,有的小型PLC也具有模拟量输入输出。所以PLC可实现模拟量控制,而且具有PID控制功能的PLC可构成闭环控制,用于过程控制。这一功能已广泛用于锅炉、反应堆、水处理、酿酒以及闭环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等方面。4.数据处理现代的PLC都具有数学运算、数据传送、转换、排序和查表等功能,可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同时可通过通信接口将这些数据传送给其它智能装置,如计算机数值控制(CNC)设备,进行处理。5.通信联网PLC的通信包括PLC与PLC、PLC与上位计算机、PLC与其它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PLC系统与通用计算机可直接或通过通信处理单元、通信转换单元相连构成网络,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并可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满足工厂自动化(FA)系统发展的需要。4 plc在控制领域上的应用与设计顺序控制系统的特点及设计思路1特点:顺序控制系统是指按照预定的受控执行机构动作顺序及相应的转步条件,一步一步进行的自动控制系统。其受控设备通常是动作顺序不变或相对固定的生产机械。这种控制系统的转步主令信号大多数是行程开关(包括有触点或无触点行程开关、光电开关、干簧管开关、霍尔元件开关等位置检测开关),有时也采用压力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之类的信号转换元件作为某些步的转步主令信号。为了使顺序控制系统工作可靠,通常采用步进式顺序控制电路结构。所谓步进式顺序控制,是指控制系统的任一程序步(以下简称步)的得电必须以前一步的得电并且本步的转步主令信号已发出为条件。对生产机械而言,受控设备任一步的机械动作是否执行,取决于控制系统前一步是否已有输出信号及其受控机械动作是否已完成。若前一步的动作未完成,则后一步的动作无法执行。这种控制系统的互锁严密,即便转步主令信号元件失灵或出现误操作,亦不会导致动作顺序错乱。2设计思路:下面提出的2种简易设计方法都是先设计步进阶梯,在步进阶梯实现由转步主令信号控制辅助继电器得失电;然后根据步进阶梯设计输出阶梯,在输出阶梯实现由辅助继电器控制输出继电器得失电。这2种设计法所设计的梯形图电路结构及相应的指令应适用于大多数PLC机型,具有通用性。由于各种PLC机型的编程元件代号及其编号不尽相同,为便于阐述,本文约定:所有梯形图中的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又称内部继电器)的代号分别为:X、Y、M。设计中所用到的某些功能指令,如置位指令约定为S,复位指令为R;移位指指令为SR。其中的“”表示编程元件的编号,用十进制数表示。用这些方法设计实际的控制系统时,应将编程元件代号和编号变换成所选用的PLC机型对应的代号和编号。图4.1顺序控制流程下面分别介绍各种设计方法。其中,以下2种方法的设计依据都是图1所示的顺序控制流程。图中,步1的转步主令信号X0为连接启动按钮的输入继电器(为简明起见,后述的转步主令信号均省去“输入继电器”几个字,只提输入信号),X1为原位开关信号,X2、X3、X4分别为步2、3、4的转步主令开关信号。M1M5分别为各步的受控辅助继电器。Y1Y4分别为各步受控的输出继电器。4.1逐步得电同步失电型步进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法如图4.2所示,这种设计方法是根据“与”、“或”、“非”的基本逻辑关系,设计成串联、并联或串、并联复合的电路结构。(a)步进阶梯 (b)输出阶梯图4.2 逐步得电同步失电步进顺控梯形图1步进阶梯的设计步进阶梯的结构如图4.2(a)所示。步1的M1得电条件是受控机械原位开关X1处于压合状态(若受控机械有多个执行机构,则要求每个执行机构的原位开关均处于压合状态),满足原位条件后按起动按钮X0才能得电。M1得电后自锁,并为步2提供步进条件信号(M1的常开触点)。步1的执行动作完成时触发的行程开关信号X2作为步2的转步条件信号。步2的M2的输入满足其步进条件和转步条件后得电自锁,并为步3提供步进条件信号。按此规律即可实现后续每一工作步辅助继电器的得电和自锁。停止步M5的步进条件信号和转步条件信号分别为:最后一个工作步M4发出的步进条件信号(M4的常开触点)和该步动作完成时所触发的转步信号X1。由于M5的得电信号令控制系统失电,所以M5的回路不自锁,而且要将其常闭触点串联在步1回路的最左端。从步2起后续各个步的回路构成分支回路。一旦M5得电便使整个系统失电。如不用分支回路的结构,也可采用图4.3所示的回路。即把M5常闭触点分别串联在每步辅助继电器的回路上。应该注意的是:无论工作步还是停止步,如果某步的转步主令信号有多个则应将多个转步主令信号互相串联。图4.3 逐步得电同步失电梯形图2输出阶梯的设计输出阶梯如图4.2(b)所示。其设计方法是:(1)在控制流程图中,找出某输出继电器M在哪一步开始得电和在哪一步开始失电,以此确定其得电信号(步进阶梯中使M开始得电的辅助继电器常开触点)和失电信号(步进阶梯中使M开始失电的辅助继电器常闭触点);(2)将得电信号、失电信号和受控输出继电器线圈串联。如果某个输出继电器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多次得电失电,则将每次得失电的串联信号互相并联即可。例如,图1中输出继电器Y1要求在步1和步3得电,在其余步失电。在图4.2(b)画其控制回路时,将图4.1所示的第一次得电信号M1和第一次失电信号M2串联,第二次得电信号M4和第二次失电信号串联,然后将二者并联起来,再与Y1的线圈串联便构成Y1的控制回路。其余依此类推。4.2逐步得电逐步失电型步进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法1步进阶梯设计如图4.1所示的控制流程,采用逐步得电逐步失电型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法设计的步进阶梯如图4.4(a)所示,其电路结构与图4.3的不同点之一是每步的失电由下一步辅助继电器的常闭接点控制;之二是步1回路必须串联步2至最后工作步4的辅助继电器常闭触点。以防电路工作时,因误操作再次起动而导致控制顺序错乱。其余的电路结与图4.3相同。2输出阶梯设计输出阶梯如图4.4(b)所示,输出继电器的控制回路根据控制流程直观确定。例如,输出继电器Y1要求在步1、3得电,则将步1、3的辅助继电器M1、M3的常开触点并联,再与Y1的线圈串联即可。其余输出继电器的控制回路构成方法与此相同。(a)步进阶梯 (b) 输出阶梯图4.4 逐步得电逐步失电型顺控系统梯形图上述2种PLC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的共同特点是:1由输入继电器控制辅助继电器(包括由置位/复位指令和移位指令定义的辅继电器),按此构成步进阶梯;2由辅助继电器控制输出继电器,以此构成输出阶梯;3无论步进阶梯还是输出阶梯,都是很有规律的回路结构。不管要设计的顺序控制系统有多少步,也不管其输入输出点数有多少,只要弄清各种设计方法所设计的步进阶梯和输出阶梯的回路结构的规律性,根据设计依据,套用其中任一种设计方法的回路结构,就能快速地一次成功设计出较复杂的PLC顺序控制系统。5列举电梯控制系统设计5.1PLC硬件系统研究设计1 PLC 型号的选择 在作出系统控制方案的决策之前,要详细了解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从而决定是否选用 PLC 进行控制。 在控制系统逻辑关系较复杂(需要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工艺流程和产品改型较频繁、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准备实现工厂自动化联网等情况下,使用 PLC 控制是很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众多的生产厂家提供了多种系列功能各异的 PLC 产品,使用户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所以全面权衡利弊、合理地选择机型才能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一般选择机型要以满足系统功能需要为宗旨,不要盲目贪大求全,以免造成投资和设备资源的浪费。机型的选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 1 )对输入 / 输出点的选择 盲目选择点数多的机型会造成一定浪费。 要先弄清除控制系统的 I/O 总点数,再按实际所需总点数的 15 20 留出备用量(为系统的改造等留有余地)后确定所需 PLC 的点数。 另外要注意,一些高密度输入点的模块对同时接通的输入点数有限制,一般同时接通的输入点不得超过总输入点的 60 ; PLC 每个输出点的驱动能力( A/ 点)也是有限的,有的 PLC 其每点输出电流的大小还随所加负载电压的不同而异;一般 PLC 的允许输出电流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等。在选型时要考虑这些问题。 PLC 的输出点可分为共点式、分组式和隔离式几种接法。隔离式的各组输出点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电压种类和电压等级,但这种 PLC 平均每点的价格较高。如果输出信号之间不需要隔离,则应选择前两种输出方式的 PLC 。 ( 2 )对存储容量的选择 对用户存储容量只能作粗略的估算。在仅对开关量进行控制的系统中,可以用输入总点数乘 10 字 / 点输出总点数乘 5 字 / 点来估算;计数器 / 定时器按( 3 5 )字 / 个估算;有运算处理时按( 5 10 )字 / 量估算;在有模拟量输入 / 输出的系统中,可以按每输入 / (或输出)一路模拟量约需( 80 100 )字左右的存储容量来估算;有通信处理时按每个接口 200 字以上的数量粗略估算。最后,一般按估算容量的 50 100 留有裕量。对缺乏经验的设计者,选择容量时留有裕量要大些。 ( 3 )对 I/O 响应时间的选择 PLC 的 I/O 响应时间包括输入电路延迟、输出电路延迟和扫描工作方式引起的时间延迟(一般在 2 3 个扫描周期)等。对开关量控制的系统, PLC 和 I/O 响应时间一般都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可不必考虑 I/O 响应问题。但对模拟量控制的系统、特别是闭环系统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 4 )根据输出负载的特点选型 不同的负载对 PLC 的输出方式有相应的要求。例如,频繁通断的感性负载,应选择晶体管或晶闸管输出型的,而不应选用继电器输出型的。但继电器输出型的 PLC 有许多优点,如导通压降小,有隔离作用,价格相对较便宜,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较强,其负载电压灵活(可交流、可直流)且电压等级范围大等。所以动作不频繁的交、直流负载可以选择继电器输出型的 PLC 。 ( 5 )对在线和离线编程的选择 离线编程示指主机和编程器共用一个 CPU ,通过编程器的方式选择开关来选择 PLC 的编程、监控和运行工作状态。编程状态时, CPU 只为编程器服务,而不对现场进行控制。专用编程器编程属于这种情况。在线编程是指主机和编程器各有一个 CPU ,主机的 CPU 完成对现场的控制,在每一个扫描周期末尾与编程器通信,编程器把修改的程序发给主机,在下一个扫描周期主机将按新的程序对现场进行控制。计算机辅助编程既能实现离线编程,也能实现在线编程。在线编程需购置计算机,并配置编程软件。采用哪种编程方法应根据需要决定。 ( 6 )据是否联网通信选型 若 PLC 控制的系统需要联入工厂自动化网络,则 PLC 需要有通信联网功能,即要求 PLC 应具有连接其他 PLC 、上位计算机及 CRT 等的接口。大、中型机都有通信功能,目前大部分小型机也具有通信功能。 ( 7 )对 PLC 结构形式的选择 在相同功能和相同 I/O 点数据的情况下,整体式比模块式价格低。但模块式具有功能扩展灵活,维修方便(换模块),容易判断故障等优点,要按实际需要选择 PLC 的结构形式。 2 分配输入 / 输出点 一般输入点和输入信号、输出点和输出控制是一一对应的。 分配好后,按系统配置的通道与接点号,分配给每一个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即进行编号。 在个别情况下,也有两个信号用一个输入点的,那样就应在接入输入点前,按逻辑关系接好线(如两个触点先串联或并联),然后再接到输入点。 ( 1 )确定 I/O 通道范围 不同型号的 PLC ,其输入 / 输出通道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应根据所选 PLC 型号,查阅相应的编程手册,决不可“张冠李戴”。必须参阅有关操作手册。 ( 2 )部辅助继电器 内部辅助继电器不对外输出,不能直接连接外部器件,而是在控制其他继电器、定时器 / 计数器时作数据存储或数据处理用。 从功能上讲,内部辅助继电器相当于传统电控柜中的中间继电器。 未分配模块的输入 / 输出继电器区以及未使用 1:1 链接时的链接继电器区等均可作为内部辅助继电器使用。根据程序设计的需要,应合理安排 PLC 的内部辅助继电器,在设计说明书中应详细列出各内部辅助继电器在程序中的用途,避免重复使用。电梯PLC的控制系统和其他类型的电梯控制系统一样主要由信号控制系统和拖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图5.1为电梯PLC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图,主要硬件包括PLC主机及扩展、机械系统、轿厢操纵盘、厅外呼梯盘、指层器、门机、调速装置与主拖动系统等。系统控制核心为PLC主机,操纵盘、呼梯盘、井道及安全保护信号通过PLC输入接口送入PLC,存储在存储器及召唤指示灯等发出显示信号,向拖动和门机控制系统发出控制信号。图5.1电梯PLC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图5.2设计思想电梯信号控制基本由PLC软件实现。电梯信号控制系统如图5.2所示,输入到PLC的控制信号有:运行方式选择(如自动、有司机、检修、消防运行方式等)、运行控制、轿内指令、层站召唤、安全保护信息、旋转编码器光电脉冲、开关门及限位信号、门区和平层信号等。图5.2电梯PLC信号控制系统框图5.3电梯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1)一台电机控制上升和下降。(2)各层设上/下呼叫开关(最顶层与起始层只设一只)。(3)电梯到位后具有手动或自动开门关门功能。(4)电梯内设有层楼指令键,开关门按键,警铃风扇及照明按键。(5)电梯内外设有方向指示灯及电梯当前层号指示灯。(6)待客自动开门,当电梯在某层停梯待客时,按下层外召唤按钮,应能自动门迎客。(7)自动关门与提早关门.在一般情况下,电梯停站4-6秒应能自动关门;在延时时间内,若按下关门按钮,门将不经延时提前实现关门动作。(8)按钮开门。在开关过程中或门关闭后,电梯启动前,按下操纵盘上开关按钮,门将打开。(9)内指令记忆。当轿厢内操纵盘上有多个选层指令时,电梯应能按顺序自动停靠车门,并能至调定时间,自动确定运行方向。(10)自动定向。当轿厢内操纵盘上,选层指令相对与电梯位置具有不同方向时,电梯应能按先入为主的原则,自动确定运行方向。(11)呼梯记忆与顺向截停。电梯在运行中应能记忆层外的呼梯信号,对符合运行方向的召唤,应能自动逐一停靠应答。(12)自动换向。当电梯完成全部顺向指令后,应能自动换向,应答相反方向的信号。(13)自动关门待客。当完成全部轿厢内指令,又无层外呼梯信号时电梯应自动关门在调定时间内自动关闭轿厢照明。(14)自动返基站。当电梯设有基站时,电梯在完成全部指令后,自动驶回基站,停机待客。5.4电梯操作方式1)单轿厢下集选控制登记所有轿厢和厅门下行召唤;轿厢上行是只答应轿厢召唤,直至最高层;自动改变运行方向为下行,应答厅门下行召唤。2)单轿厢全集选登记所有厅门和轿厢召唤;上行时顺应答轿厢和厅门上召唤。直至最高层自动反向应答下行召唤和轿厢召唤。本设计采用全集选操作。5.5减速及平层控制电梯的工作特点是频繁起制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舒适感,要求电梯能平滑减速至速度为零时,准确平层,即“无速停车抱闸”,不要出现爬行现象或低速抱闸,即直接停止,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准确发出减速信号,在接近层楼面时按距离精确的自动矫正速度给定曲线。本设计采用旋转编码器检测轿厢位置,只要电梯一行,计数器就可以精确地确定走过的距离,达到与减速点相应的预制数时即可发出减速命令。不论哪种方式产生的减速命令,由于负载的变化、电网波动、钢丝绳打滑等,都会使减速过程不符合平层技术要求,为此一般在离层楼100-200mm处需设置一个平层矫正器,以确保平层的长期准确性。5.6系统结构框图系统由轿厢、开关门机构、曳引机构、控制系统等组成,如图5.3所示。图5.3系统结构框图5.7系统软件设计5.7.1电梯上行a.当电梯停于1楼(1F)或2F、3F时,4楼呼叫,则上行到4楼碰到行程开关后停止。b.电梯停于1F或2F,3F呼叫,则上行,碰到3楼行程开关后停止。c.电梯停于1F,2F呼叫,则上行,碰到2F行程开关后停止。d.电梯停于1F,2F,3F同时呼叫,则电梯上行到2F后,听5S,继续上行到3F后停止。e电梯停于1F,3F、4F同时呼叫,电梯上行到3楼,停5秒,继续上行到4楼停止。f.电梯停于1楼,2楼、4楼同时呼叫电梯上行到2楼,停5秒,继续上行到4楼停止。g.电梯停于1楼,2、3、4楼同时呼叫电梯上行到2楼,停5秒,继续上行到3楼,停5秒,再继续上行到4楼停止。h.电梯停于2楼,3、4楼同时呼叫,电梯上行到3楼,停5秒,继续上行到4楼停止。5.7.2电梯下行a.电梯停于4楼或3楼或2楼,1楼呼叫,电梯下行到1楼停止。b.电梯停于4楼或3楼,2楼呼叫,电梯下行到2楼停止。c.电梯停于4楼,3楼呼叫,电梯下行到3楼停止。d.电梯停于4楼,3楼、2楼同时呼叫,电梯下行到3楼,停5秒,继续下行到2楼停止。f.电梯停于4楼,2楼、1楼同时呼叫,电梯下行到2楼,停5秒,继续下行到1楼停止。g.电梯停于4楼,3楼、2楼、1楼同时呼叫,电梯下行到3楼,停5秒,继续下行到2楼,停5秒,再到1楼停止。5.7.3楼层显示图5.4七段码显示总结PLC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的设备,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然而,尽管有如上所述的可靠性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但当生产环境过于恶劣,电磁干扰特别强烈,或安装使用不当,就可能造成程序错误或运算错误,从而产生误输入并引起误输出,这将会造成设备的失控和误动作,从而不能保证PLC的正常运行,要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一方面要求PLC生产厂家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设计、安装和使用维护中引起高度重视,多方配合才能完善解决问题,有效地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因此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工作环境(1)温度PLC要求环境温度在0-55oC,安装时不能放在发热量大的元件下面,四周通风散热的空间应足够大。(2)湿度为了保证PLC的绝缘性能,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5%(无凝露)。(3)震动应使PLC远离强烈的震动源,防止振动频率为1055Hz的频繁或连续振动。当使用环境不可避免震动时,必须采取减震措施,如采用减震胶等。结束语本设计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目的。利用通用变频器和PLC实现了对电梯的控制,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参数设置和软件设计,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可靠性。通过本次设计,我的知识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综合能力。另外,也培养了自己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本设计中有很多的不足处如:电梯的超载问题,电梯在空载时是否回一楼等待,等问题。由于本人学习不精暂时不能完成。文中也可能出现很多错误,望各位老师指出纠正。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努力学习!参 考 文 献1弭洪涛主编.PLC应用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吴中俊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江秀汉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谢克明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程序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何定国主编.机械电气自动控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6刘敏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方承远主编.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王兆义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许廖主编.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199910李建兴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余雷声主编.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2邓则民,邝惠芳编著.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3齐占庆主编.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4杨长能,张兴毅编著.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及应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15.美John W.Webb、Ronald A.Reis 著丑武胜、韩壮志 等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第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6.杨长能.可编程序控制器(PC)基础及应用lull.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17.高丽丽. PLC控制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电梯中的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8.廖常初.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与工程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19.汪晓平.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开发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致 谢附录 梯形图及指令LD X000 LD M42 LD X003OR X001OUT T2 K50 OR X002OR X002LD X000OR X001ANI X005AND X005AND X010ANI X006ANI X006ANI X011AND X007AND X007ANI X012LD M0LD M7LD M20ANI M5ANI M7ANI M11ANI M25ANI M11ORB ANI M27ORBAND M42ANI M31ANI X003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合同-劳务派遣合同2篇
- 港盛荷馨苑环评报告
- 方案变更工程联系函(3篇)
- 安全文明标化培训心得课件
- 电路改造工程采购方案(3篇)
- 安全文件宣贯培训课件
- 安全教训培训小结课件
- 分局电视监控工程方案(3篇)
- 房屋工程管理服务方案(3篇)
- 堤防工程运行度汛方案(3篇)
- 委托书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
- 稀土知识讲座
- 河道堤防冲刷深度计算(新规范)
- 世界现代化理论
- 消防校外机构培训课件
- (完整版)数字1到10的描红(田字格带笔画提示)
- PFMEA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
- 车险综改理赔考试试题题库
- 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课时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件
- GB/T 539-2008耐油石棉橡胶板
- GB/T 11270.1-20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1部分:焊接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