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1页
宜昌市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2页
宜昌市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3页
宜昌市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4页
宜昌市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昌市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的调研与思考杨玉丽,邵明珠,曹珺珺(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宜昌443000)摘要:柑橘是宜昌市农业主导产业,近年来,由于部分品种品质下降,品种结构不合理,品牌意识不浓,销售不畅,导致综合效益下滑。为确保宜昌市柑橘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专题调研,初步总结出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 关键字:宜昌市;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调研柑橘是我市农业主导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15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193万亩,产量达300.7万吨,产值79.8亿元,柑橘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18.4亿元的25%。近年来,由于部分品种品质下降,品种结构不合理,品牌意识不浓,销售不畅,导致综合效益下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确保全市柑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农业供给侧改革,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于3月下旬,分赴秭归、当阳等五个县市区对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推进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一、全市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应用情况(一)全市柑橘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集成技术全市柑橘生产上已推广应用的集成技术有:品种改良、密改稀、生草栽培【1】、综合保果防落、绿色防控、隔年交替结果【2】、配方施肥、覆膜增糖、大枝修剪、大冠改小冠、起垄栽培、机械喷药、节水灌溉、立柱固枝、设施栽培、轨道运输、完熟采收、品牌销售等,其中绿色防控技术在全市得以广泛应用。2016年全市又以“七园三改六推”为抓手,推进品种改良、品质提高、结构改善。所谓“七园三改六推” 【3】,“七园”指的是按照我市现有柑橘生产管理现状,将柑橘园划分为衰老园、低产园、密植园、混杂园、丰产园、精品园、幼龄园。“三改”,即改观柑橘园相、改良柑橘品种、改善柑橘品质。“六推”,即推广温州蜜柑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大枝修剪技术、标准化采摘技术。(二)全市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应用初见成效全市各县市区立足区域条件,在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应用推广上各显特色特点。1、秭归县:柑橘总面积突破30万亩,投产面积达23万亩,总产量35万吨。借助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三峡库区脐橙综合试验站”强大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三峡库区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以调优柑橘品种结构、错开成熟档期为突破口,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海拔高度,强力推进柑橘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形成四季均有鲜果上市的良好格局,品改示范园第四年优质果品率达到85以上,亩产值达到8000元以上。坚持在海拔300米以下发展伦晚 、红肉等晚熟脐橙,在海拔300-500米之间发展纽荷尔、佛罗斯特等中熟品种,在海拔500-600米之间发展早红、福本等早熟脐橙,适当搭配夏橙、桃叶橙等其它优良柑橘品种,良种区域化的格局已成基本形成。目前,全县优质柑橘品种种植面积已达到19万亩,早、中、晚熟柑橘比例达到4:76:20。2、兴山县:柑橘面积10万亩。由于发展之初橘园过于密植,多数柑橘园建园时间较长,树龄老化,品种单一,品种不优,导致树力早衰,果品质量下降,缺乏市场竞争力,整体效益逐年下滑,农民收入下降,少数柑农纷纷外出打工。近年来,加大品改力度,重点对效益低下的衰老柑橘园和老品种果园实行彻底更新改造,重新进行标准化建园,打造精品果园,按照“统一规划、连片改造、分户行动、逐年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采取密植园间伐、高接换种、重新定植等方式进行柑橘品改。因地制宜,筛选出适合全县的5项柑橘现代栽培实用技术:一是采用经纬仪放线,方格网定点。苗木定植后,纵、横都成一条线,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等。二是采用适度稀植。改过去的矮、密、早、丰,每亩定植100株以上的种植方式,实行适度稀植,根据品种、坡地和平地,株行距一般在33.5m44.5m,每亩定植40-50株。三是采用测土配方+有机生物肥+有机肥改良土壤。在挖好定植穴后,每穴施有机生物肥2,农家肥25或青棵40-50,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施入微量元素肥料和其它土壤改良剂。四是采用抬高定植。一般挖定植穴50深,再用定植穴周围耕作层的土壤,在地面上垄高50、直径100的定植台,苗木定植后,保证离地面30左右,促进苗木生长,提高果品糖度。五是采用无病毒容器苗定植。严把柑橘种苗关,全部采用了合格的无病毒柑橘容器苗。据了解,容器育苗、大苗移栽技术头年定植次年便可进入初果期,第三年受益,特产部门无偿给柑农提供苗木的同时,配备专用肥每株1.5公斤,每亩扶持达2700元。通过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更新改造后的果园提前投产2-3年,产量提高10%以上。3、当阳市:柑橘面积35万亩,其中金水柑面积达到23万亩,成为湖北省金水柑种植面积大县(市)之一。近年来,当阳市在全面推进当阳柑橘产业提档升级进程中,主推椪柑“以疏代剪”、大冠改小冠、柑橘夏季修剪、柑橘果面伤痕防治【4】、柑橘省力化高效益栽培、配方施肥、柑橘高品质集成、温州蜜柑交替结果、柑橘完熟采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全市柑橘优质果率和商品果率分别达到80%和90%。柑橘夏季修剪、椪柑“以疏代剪”、大冠改小冠、温州蜜柑插花式交替结果等技术新颖、独特,国内领先。4、夷陵区:柑橘总面积33.86万亩,结果面积32万亩,位居“全国第五,湖北第一”。以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宜昌宽皮柑橘综合试验站”为依托,先后成功引进了“大分四号”、“日南一号”、“大浦五号”等一批特早熟品种,取得了良好效益:鸦鹊岭镇黄金堂村柑农黄光斌,2010年9月在温州蜜柑上高接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四号100株(1.6亩)。2013年开始结果,2014年总产量达到5295公斤,平均售价2.20元/公斤,当年早熟柑橘平均售价1.10元/公斤,平均亩产量3300公斤以上,亩平收入7280元。该区的农业物联网信息系统可以全程操控柑橘田间管理,同时推广应用标准果园“十四项”集成技术:空中挂灯、园中挂板、树上挂虫、田间种草、田头建池、机械喷药、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立柱固枝、控水增糖、设施栽培、轨道运输、完熟采收、品牌销售,效果显著。全区特早、早、中、晚熟结构比例由1:4:4:1调整成现在3:4:2:1比例,集中上市、卖难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5、枝江市:柑橘总面积31.6万亩,柑橘种植户5.6万户。因地制宜推行深沟高厢起垄栽培、覆膜增糖技术,大大提高了柑橘甜度。二、全市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面临的问题1、柑橘品种老化,结构不合理,栽培密度过大。目前,全市柑橘主产区的主栽品种依然是 20 世纪 60 年代引进的龟井、尾张等温州蜜柑和罗伯逊脐橙。大部分橘树是 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种植的,树体严重老化,品种结构失衡,搭配不合理,造成成熟期过分集中,不利于销售和加工处理。同时,上世纪为了迅速扩大规模,力推“矮、密、早、丰”栽培技术。导致成园后树体高、大、空,光照恶化,结果部位上移,劣质果多,病虫害防治、采摘等十分困难。2、橘园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渐趋严重。目前我市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占劳动力总数70-80%,柑农多为50岁以上的老人,劳力缺乏,加之近年由于柑橘市场疲软,导致果贱伤农,大部分农户为节约生产成本采取粗放管理,有的甚至弃管,走入了市场价格越低,产出果品品质越差,越没有市场的怪圈,市场需求与实际生产严重脱节。同时,一些次要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病虫害发生渐趋严重,劣质低产园比重加大,丰产不丰收。大大增加了柑橘大实蝇等需要统防统治的病虫害防治难度。3、种植模式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全市柑橘的种植经营方式是以农户、基地和公司为主,存在品种单一且产区分散,培管技术参差不齐,柑橘品质不高,产销脱节以及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使得柑橘销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小农户生产与规模化、商品化、标准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绝大多数橘园仍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单位面积的产量效益不高,尽管现在大力提倡规模化种植,但农业毕竟还是弱势产业,投资者首先考虑到还是效益,效益不佳,导致规模化、组织化种植还是占少数。4、多重因素制约,技术推广应用难。目前,由于资金、劳力、观念等原因,大部分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仅停留在标准园、精品园及示范园上,示范引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一是老橘园基础设施差,树龄老化、郁闭、品种杂化,橘园改造资金需求大;二是农村劳力老龄化、妇女化,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保守,新技术、新成果难以在生产中运用推广;三是劳力紧缺,劳动力成本高,不按要求采果,“野蛮”采摘,商品果率降低。 三、思考与对策针对上述问题,要想把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抓实抓好,成为柑农自觉行动,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按照分工,各司其职。政府部门主导,农业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为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组织保障。未来的形势将逼迫我们通过机械化来应对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要实现农户组织化、服务社会化。这个需要政府来协调,把无序的生产状态组织成有序的生产状态。比如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病虫害防控全程管理,在有效防治大实蝇等病虫害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柑橘农药施用甚至其它栽培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来保障市场上柑橘的安全和品质。2、出台扶持政策,强化资金保障。柑橘提质增效集成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靠农业部门和柑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广大柑农及农技人员要通力合作,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保障工作经费,形成一个从品种选择到生产管理到销售、运输、仓储都到位的科技服务链。三管齐下,才能确保各项提质增效集成技术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各级政府要从财政支农资金中切块,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专门用于扶持柑橘产业基地开发,对开发户给予直接补贴或以奖代补。另外要拨出专项资金,对柑橘良种苗木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等给予财政支持。二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吸引外来资本和社会闲散资本投入柑橘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如屈姑食品、土老憨等重点龙头企业。三是设立奖励机制,制定奖励措施,对基地开发、示范引导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搞好精深加工、精品果高端市场和出口销售,规范完善一批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和运行,增强柑橘产业综合实力,提高柑农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逐步使零散橘园向企业、专业合作社结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3、加强技术服务,强化科技支撑。培养新型职业柑农是现代柑橘产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技术是省力化栽培的关键。一是强化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田间学校,现场讲课、现场指导等方式,大力发展和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让年轻的一代回归农村,热爱农业,投身农业;二是强化技术指导,落实推进措施。各级农业技术干部要深入一线,加强技术指导,为柑农提供技术保障,指导柑农抓好抓实。大力推进低效柑橘园改造,及时、有序、科学地对衰老园、低产园、密植园进行品种更新升级改造;优化树种结构、熟期结构和产品结构,适当压缩大路品种,调优中、晚熟品种比例,增加特早熟、早熟品种,柑橘种植结构得到初步优化,特早熟、早熟、中熟和晚熟柑橘比例大体调整为1:3:4:2,逐步实现果品周年均衡供应;对橘园病虫害实施绿色防控,尤其是柑橘大实蝇要联防联治;同时,办好示范样板,示范引领。 参考文献1 李国怀, 章文才, 刘继红, 胡德文. 柑橘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研究J. 生态学杂志, 1997, (6): 6-11.2 祁春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