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蔬菜嫁接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doc_第1页
成果名称蔬菜嫁接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doc_第2页
成果名称蔬菜嫁接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doc_第3页
成果名称蔬菜嫁接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doc_第4页
成果名称蔬菜嫁接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果名称:蔬菜嫁接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主要完成人:田时炳、王永清、罗章勇、郭军、刘朝伟、匡正权、冉瑞碧、王之劲、杨洋、罗治平、陈义康主要完成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成果简介:随着蔬菜基地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蔬菜连作障碍和土传性病害危害极大,严重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蔬菜嫁接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破解了一直困扰蔬菜基地连作障碍和土传性病害危害严重的难题,有效增强了蔬菜抗逆抗病能力、减少农药用量、延长采收期、大幅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蔬菜嫁接栽培技术体系”的应用成为重庆及西南地区蔬菜种植史上的一大技术革新。 (一)主要技术内容 1摸清了西南地区主要蔬菜基地土传性病害及危害状况 通过对重庆及西南地区主要蔬菜基地调查,摸清了茄果类和瓜类蔬菜主要土传性病害种类、发生规律和危害状况。茄果类主要土传性病害为青枯病、其次是黄萎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瓜类主要是枯萎病和根结线虫,常年发病 2030%,重病年达 5060%。 2鉴定筛选出了适宜西南地区茄果类和瓜类蔬菜嫁接砧木品种在基地蔬菜主要土传性病害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连作障碍和土传性病害种类,从国内外 35 份砧木品种中鉴定并筛选出了抗性强、嫁接亲和性好、嫁接成活率高、对蔬菜品质无影响的适宜茄果类和瓜类砧木品种 8 个。 3首次构建起了西南地区茄果类和瓜类蔬菜高效防病嫁接栽培技术体系 针对重庆及西南地区特殊气候和生态环境,形成了以茄果类(茄子、番茄)和瓜类(黄瓜、苦瓜和西瓜)适宜砧木和接穗品种、适宜播种和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和技术、嫁接后苗期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效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并制定出了重庆市地方标准;通过对适宜栽培密度、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研究,形成了配套栽培技术。从而首次构建起了高效防病嫁接栽培技术体系。4 研制出了蔬菜专用嫁接套管, 提出了茄果类蔬菜高效套管嫁接技术,实现了蔬菜嫁接育苗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 通过多年试验,首次成功研制出了适宜番茄和茄子专用嫁接套管。利用专用套管嫁接茄果类蔬菜,简化了繁琐的嫁接程序,成倍提高了嫁接效率,极大降低了嫁接苗生产成本,实现了蔬菜嫁接苗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 (二)主要技术创新点 1鉴定出了适合重庆及西南地区抗土传性病害和克服连作障碍的茄果类和瓜类砧木品种。 2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蔬菜嫁接栽培技术研究,首次构建起了适宜重庆及西南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的蔬菜高效防病嫁接栽培技术体系,特别是茄果类越冬苗嫁接育苗技术。 3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了蔬菜专用嫁接套管并提出了茄果类蔬菜高效套管嫁接技术,极大提高蔬菜嫁接效率。项目成果成为西南地区蔬菜嫁接栽培技术来源和技术支撑,催生了新兴的集约化、规模化蔬菜嫁接育苗产业的诞生。 (三)知识产权 申请了“一种新型蔬菜嫁接导管” 实用新型专利。 制定了茄子、番茄、黄瓜、苦瓜和西瓜等 5 个嫁接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四)应用推广及效益 从2003 年以来,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到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山东、河南、浙江等 10 余个省(市) 。具不完全统计,仅 20102012 年在重庆、云南、贵州累计推广34.19 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 14.16 亿元;培育规模化集约化蔬菜嫁接育苗企业或专业合作社 7 个,创利税 1.42 亿元。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重庆及西南地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极其显著。 推广应用情况:(一)成果应用广泛 采取“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技术路线,不断完善和优化嫁接栽培技术体系, 在重庆、 四川、 云南等地建立防病丰产嫁接栽培示范点, “以点带片、以片带面” ,使该成果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山东、河南、浙江等10 余个省(市)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重庆,除渝中区外的37 个涉农区县成果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庆上1000亩的嫁接蔬菜生产基地有 110多个。如潼南桂林千亩嫁接苦瓜基地、灌坝千亩嫁接茄子基地,璧山七塘、八塘万亩番茄和茄子嫁接栽培基地,巴南鱼洞小坝和中坝千亩嫁接茄子基地,渝北张北路沿线千亩嫁接番茄和茄子基地,万州九池千亩嫁接蔬菜基地等等。 除重庆外,成果在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也得到广泛应用。在四川成都、宜宾、泸州、乐山和攀枝花等蔬菜基地建立嫁接蔬菜生产示范片。在云南,国家重要的“南菜北运”蔬菜生产基地西双版纳州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培养了多个嫁接育苗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形成了上万亩的嫁接蔬菜基地。在贵州,培育了一家蔬菜嫁接育苗企业,成果在遵义、贵阳等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见附件-7,附件-7-121) 。 通过发送嫁接技术资料、专用嫁接导管,电话咨询等方式,将成果推广应用到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国内省市。 (二)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成果在西南地区及全国 10 余个省(市)大规模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 2010-2012 年,仅在重庆、云南和贵州累计推广 34.44 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4.27 亿元。在西南地区培养育苗企业和专业合作社7 个,创利税1.42亿元,经济效益极其显著(见附件-7,附件-7-121) 。 (三)社会效益突出 成果的社会效益显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嫁接栽培技术有效克服了蔬菜基地连作障碍,破解蔬菜基地土传性病害危害严重的难题,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2嫁接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延长蔬菜采收期、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对稳定物价水平、保障市民蔬菜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3嫁接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减少了农药施用,提高了蔬菜产品的安全性。4成果的推广应用,菜农科技知识得到了更新,提升了蔬菜生产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5成果催生了新兴的集约化和规模化蔬菜嫁接育苗产业的诞生,推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四)生态效益明显 蔬菜嫁接栽培技术有效防治蔬菜土传性病害的危害,大幅减少农药施用量,极大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保护环境。蔬菜嫁接栽培技术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效防病技术,生态效益明显。 主要完成人贡献:田时炳:项目主持人,全面组织和协调项目研究工作,参与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80%。与项目主研人员一道制定项目建议书,制定技术路线、研究计划、实施方案,负责试验研究的开展。指导项目资料搜集整理、研究报告、结题验收、成果登记等资料编写。主要对成果的第一、第二、第三创新点有创造性贡献。王永清:项目主研人,参与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80%。与主持人一起共同制定项目技术路线、研究计划、实施方案;负责部分砧木品种引进和筛选、试验研究、技术培训等。负责项目资料搜集整理、研究报告、结题验收、成果登记等资料编写。对成果的第一、第二、第三创新点有创造性贡献。罗章勇:项目主研人,参与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80%。与主持人一道共同制定项目技术路线、研究计划、实施方案,负责部分砧木品种引进和筛选、试验研究、技术培训等。参与项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报告、结题验收、成果登记等资料主编写。对成果的第一、第二、第三创新点有创造性贡献。郭军:项目主研人,参与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60%。与主持人一道共同制定项目技术路线、研究计划、实施方案,负责部分砧木品种引进和筛选、试验研究、技术培训等。参与项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报告、结题验收、成果登记等资料主编写。对成果的第一、第二、第三创新点有创造性贡献。刘朝伟:项目主研人,参与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50%。与主持人一道共同制定项目技术路线、研究计划、实施方案,负责部分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对成果的第二、第三创新点有创造性贡献。匡正权:项目参与人,参与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40%。参与项目部分试验研究、技术培训、推广应用等。对成果的第二、三创新点有创造性贡献。冉瑞碧:项目参与人,参与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40%。参与项目部分试验研究、技术培训、推广应用等。对成果的第三创新点有创造性贡献。王之劲:项目参加人,参与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40%。负责部分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等。对成果的第二、第三创新点有创造性贡献。杨洋:项目参加人,参与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30%。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