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doc_第1页
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doc_第2页
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doc_第3页
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摘要:对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为得出较为科学和客观的结论,首先确定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采集了昆明市2004年和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各指标等级划分临界值及各细分指标所赋权重,分别计算出昆明市2004年及2008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最终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绩效;昆明市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城市间差异大,同一种投融资模式在不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如果仅用某一城市的数据来反映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问题显然不够科学和客观。在时间上由于20042008年期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的时期。因此本文将选取2004年和2008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考察上海、天津和昆明在这一段时期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并对投融资模式进行绩效评价,以期找出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创新途径。 一、原始数据采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分别采集昆明市2004年、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见表1): 二、绩效测算 各指标等级划分临界值及各细分指标所赋权重,分别计算出昆明市2004年及2008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见表2): 然后,按照构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模型,计算出昆明在20042008年这一期间投融资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度。 根据昆明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昆明城市常住人口为502万,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140亿元;2008年昆明城市常住人口为623.9万,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552亿元。由这些数据,得: P2004,2008=0.07 三、结果分析 根据20042008年昆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分值及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综合分值所属区域,可以对这一段时期内昆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其概况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相关结论如下: 1.从总体上看这段时期昆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水平较低,指标值仅为0.07。即用于城市基建项目的人均投资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基础设施改善仅为0.07个百分点,与上海市的投融资模式绩效水平相当,都存在资金浪费问题。 2.从昆明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来看总体偏低,2008年仅为48.2,是三个城市中最低的。这也与昆明城市外部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昆明地处中国西南部,交通相对闭塞,金融生态环境落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很难获得除政府财政投入以外的其他社会资金。虽然如此昆明市在20042008年这五年期间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综合评分提高了15.21%。特别在城市通信系统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3.从具体指标看昆明市在互联网普及率从每千人拥有46户互联网发展到704户,取得的成就最为明显。在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上却喜忧参半。一方面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9.9%,较2004年的63.8%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人均生活用水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降低了,仅为56吨每人,处于极度缺水状态。发生在2010年的旱灾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昆明市政府在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及如何提高利用率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昆明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尤其是在滇池水的治理以及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统计数据表明,昆明市政府利用世行资金加大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在这方面昆明的投融资模式是有效的。与前面几个指标不同,昆明市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没有取得进步,反而出现了倒退,2008年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较2004年减少了7.51辆,轨道交通也出现了倒退。说明在昆明市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融资模式并不成功,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发展落后于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 工程模糊数学及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 周凯.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6. 3 潘胜强.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及其绩效评价D.长沙: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