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doc_第1页
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doc_第2页
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doc_第3页
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关键词】 机械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护理中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如操作不当或吸痰过于频繁,易造成诸多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005年6月2006年7月我院共收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56例,现将安全吸痰的方法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机械通气患者156例,男84例,女72例,年龄14个月92岁;呼吸机治疗持续时间6 h2个月;气管切开43例,气管插管113例;食管癌51例,肺癌35例,瓣膜置换术10例,脑出血32例,重型颅脑外伤15例,其他13例。 2 安全吸痰的依据及方法 2.1 按需吸痰 当患者出现胸部有痰鸣音、烦躁、呼吸困难、呼吸机气道峰压升高或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降低或不稳定时应吸痰,不提倡定时吸痰。因为过多的吸痰刺激呼吸道黏膜,反而使分泌物增加。 2.2 吸痰前后给氧 由于临床采用的吸痰方式需要在吸痰过程中断机械通气,致使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尤其是应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的患者,由于气道突然减压使缺氧症状加重,甚至引起心肌缺氧、心律不齐乃至心脏骤停等。在吸痰前给患者吸入高浓度氧2 min,增加患者体内的氧储备,提高了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减轻了吸痰时患者的不适反应1。吸痰完毕再予高浓度氧吸入2 min,以恢复患者在吸痰过程中氧的消耗,恢复体内的氧储备。再将吸入氧浓度流量分次下调至吸痰前的水平,以防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引起吸入性肺不张、氧中毒、肺组织纤维化等不良后果。 2.3 吸痰前气管内不要滴注生理盐水 盐水与呼吸道分泌物并不能混合成易被吸出的较稀分泌物2。相反,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吸痰滴注湿化液可以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并增加许多感染的机会3,而且气管冲洗过多也有丢失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弊端。 2.4 选用适当的吸痰管,可降低气道损伤的发生率 选择质地光滑、管壁挺直、硬度合适、富有弹性的吸痰管,吸痰管的直径不超过气管插管直径的2/3,要比气管插管长45 cm前端有12小孔,以分散吸引负压,减少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2.5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 置入吸痰管至气管最深处,上提1 cm再开负压,吸引负压不应超过13.3 kPa,边旋转边吸引退出,至有分泌物时停留片刻,随后迅速退出。吸痰动作宜轻柔,避免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拔管时切勿间断施压和在进管时施压,否则会致吸痰无效。鼓励清醒患者咳嗽,以吸出深部分泌物。尽量减少吸痰次数和时间,每次吸痰最多连续3次,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5 s,若痰液一次不能吸净,应先吸氧或连接呼吸机,待PaO2和SaO2回升后再吸引。非抢救吸痰前通过翻身、叩背将呼吸道深部痰液引流至肺门部,可以有效地将痰液排出,减少气道损伤。口鼻腔内吸痰应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吸痰管插入长度不超过患者鼻尖到耳垂的距离,避免插入过深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造成的呼吸、心脏骤停。 2.6 病情观察 吸痰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患者有心律不齐,如心动过速或早搏、血压下降、神志转模糊,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氧气吸入;如发现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血氧饱和度下降或未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应检查脉氧仪探头所置部位的循环是否正常以及患者是否有痰液阻塞。 2.7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医务人员洗手和手的清洁,用物严格消毒灭菌,无密闭式吸痰装置时在吸痰后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接头处用碘伏消毒后再连接,做好基础护理,尤其重视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防止致病菌的繁殖,减少感染和误吸的发生。通过对156例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笔者体会到,护理人员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与细致观察各项监测指标变化是做好呼吸道护理的前提。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分析判断能力的有机结合,可使吸痰护理更加及时有效,更具有科学性,保证机械通气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朱蕾,钮善福.机械通气.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42. 2 徐继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