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乡镇集体企业制度变革的研究综述.doc_第1页
企业研究论文-乡镇集体企业制度变革的研究综述.doc_第2页
企业研究论文-乡镇集体企业制度变革的研究综述.doc_第3页
企业研究论文-乡镇集体企业制度变革的研究综述.doc_第4页
企业研究论文-乡镇集体企业制度变革的研究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研究论文-乡镇集体企业制度变革的研究综述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乡镇集体企业的制度类型虽然长期处于非主流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制度状态,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这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热烈讨论与分析。文章尝试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疏理,从竞争的角度理解乡镇企业早期的制度成功及之后制度变革及效果的本质原因。文章分析表明,企业制度是否有效取决于其与竞争环境的匹配度。关键词:乡镇集体企业;制度变革;竞争规则一、引言适者生存是基本的竞争法则,不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这一点在中国乡镇企业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乡镇企业的兴衰变革,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很少从基本的竞争规则角度进行分析。“由缺乏而引起的竞争,跟任何运动游戏一样,是要有游戏规则的(张五常,2002)”。例如,在田径比赛中,参赛者首先要满足参赛者的资格并遵守项目的进行规则,然后才是速度快的取胜。所以,任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首先要适应相应的竞争规则(体现为各方面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规定),例如,企业可选择的产权制度类型影响着其进入某一市场的资格,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同配置规则(如按供求关系调节的价格配置与按行政权力配置的不同规则)也将影响企业的制度选择。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疏理,从竞争规则的角度理解乡镇企业早期的制度成功及之后制度变革及效果的本质原因。二、乡镇集体企业早期的制度绩效分析中国早期的集体乡镇企业所有权只是名义上归集体所有,即所在社区的成员共同所有,没有具体到人,社区成员不能直接分享企业的利润;企业的控制权由当地政府的负责人掌握,由他们任命企业的管理者,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因此,这种集体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相对比较模糊,但却取得了不低于私营企业的绩效。对此,学者们给出了诸多解释,但通过下面的分析我们将发现其制度类型适应环境中的竞争规则是其成功的深层原因。(一)“灰市场”的解释李稻葵(1995)认为:在以行政力量的作用为基础的“灰市场”盛行的条件下,企业如果能使政府的主管部门成为自己的合伙人之一,企业便会获得许多好处。当企业碰到麻烦时,当企业需要寻求资金,寻找紧缺原材料,需要像计划车皮这种指令性计划指标时,政府作为合伙人的“投资收益率”是很高的。于是“模糊产权成为一种企业家自愿选择的,相对有效率的,从而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安排(李稻葵,1995)”。由此可见,是特定的要素市场竞争规则决定了企业的制度选择。ChangC.andY.J.Wang(1994)也提出,控制权给政府是因为普通的居民不能提供担保和获得资源的使用权,而这正是集体乡镇企业成功的关键。(二)内生产权所有制理论的解释田国强(1996)的分析模型假定“所有制的安排是内生的,经济自主化及市场体系完善的不同程度将决定所有制最优安排的不同选择”,认为:如果经济自由和市场体系完善的程度非常低,则国有制是最佳安排;反之则是民有企业最有效;若经济环境的规范程度居中,则集体企业最有效。这将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和处理好政府关系能力的相对优势比较。在非规范经济环境下,由于许多生产活动和交易的达成是人为的,获得某种稀有资源是需要关系的,政府关系能力对于成功的生产就显得非常重要(田国强,1996),在此情况下,不太明晰的集体产权安排也许是必要的和有效的,这体现了资源获取的竞争规则是否拥有“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制度选择的影响。(三)社区与政府的交易分析陈剑波(1995)认为,中国集体乡镇企业的产权边界“是在与社区、政府的交易之中而划定的,企业经营所必需的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都需要由社区政府来提供,政府则参与企业净剩余的分割,同时分割企业的决策空间,在这笔对等的交易中,要素的获得方式成为产权边界确定的先决条件。”因为,这样的制度安排大大节约了企业直接参与不完善市场交易的费用,减少了许多创办和经营的困难,并可以获得许多非货币化资本与制度性货币市场上的低价资本。(四)多维分析汪前元(2002)从乡镇企业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背景入手,多角度的探讨了乡镇企业诞生前的环境特征对乡镇企业的制度形成及绩效的影响。他首先考察了乡镇企业独特的社区性格,即“乡镇企业与其所在社区呈现一种水乳交融、鱼水情深的胶着状态,”二者的互相依赖使乡镇企业得到了社区的资源支持;其次乡镇企业经营者又“红”又“专”的“能人”特质使其具有“较大的以集体目标为取向的意识形态拥有量”,因此,虽然没有明晰的产权激励,经营者仍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遗憾的是这种意识形态随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再次家族文化的凝聚力对乡镇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等方面也产生了影响。汪前元(2002)的研究体现了宏观制度环境,包括意识形态特征对企业经营制度及绩效的影响。三、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原因与绩效的分析中国乡镇企业的改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的是转换经营机制改革,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由当地政府直接任命、工资固定,发展到定额承包,再到利润分成等方面;其次是产权的改革,下文中的“改制”主要指后者,即“一个集体资产有偿转让给私人的过程(张军、冯曲,2000)”。(一)委托-代理关系解释蔡防(1995)的研究认为:首先,从社区政府与企业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角度来看,随着集体乡镇企业的日益壮大,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严重;其次,就经理的激励问题而言,改革初期在“企业经理人员可供选择的同类职位机会并不多的情况下,一定的工资(奖金)水平和在社区内的社会地位,便足以诱使其不愿失去现有的职位”,但是,随着“农村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大量出现,稀缺的农村企业经理人员有了越来越多的潜在就职机会,他们对乡镇集体企业的依附性也就不存在了(蔡防,1995)”,这体现出经理市场竞争的变化增强了制度变革的动力。(二)基于市场发育与交易维度的四维解释周露阳(1999)以交易费用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协作能力四个维度,按照市场发育的不同阶段,重点考察了政府在乡镇企业参与竞争中的作用大小对企业制度安排中政府内化程度的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买方市场尚未成熟的环境里,对于不同的企业,政府的完全外化并不一定就能最有效的节约交易费用。即使在市场成熟阶段,对于不同的国度与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时间与条件下,政府不同程度的内化反而更能节约交易费用(周露阳,1999),体现了竞争环境的差异对政府参与深度的选择影响。(三)要素和产品的物理属性影响潘必胜(2002)从要素和产品的物理属性出发分析了苏南的制度选择:首先,界定和实施产权的成本与制度有关,而从长远看,主要与要素的物理性质有关,若要素在物理上易于分解和测定,又便于占有和保存,则可能产生清晰度较高的产权安排,反之将产生较为模糊的产权安排。其次,若资产专用性程度高,则倾向于选择长期交易契约甚至企业契约。由于乡镇企业初期所需土地等要素的界定与分解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其资产专用性很高,因此苏南选择了有政府参与的企业契约,即模糊的集体产权制度。此外,从交易效率来看,乡镇企业的总交易效率由市场交易效率和非市场交易效率构成,在中国市场化水平从30%大幅度提高到60%的过程中,要素的分解限制及资产的专用性都有所降低,但苏南只有限地利用了市场化的成果,仍致力于效率日益下降的非市场交易方式,导致苏南乡镇企业的总交易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产生了改革的需要。这体现出非市场化和市场化两种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