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86.18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这一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异麦芽酮糖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旨在确保食品中使用的异麦芽酮糖质量与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标准内容要点包括:

  1. 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以蔗糖为原料,通过酶转化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异麦芽酮糖,规定了其在食品中的使用范畴。

  2. 术语和定义:对异麦芽酮糖进行了科学定义,阐明其化学结构及特性,帮助理解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基本属性。

  3. 技术要求:规定了异麦芽酮糖的质量指标,包括纯度、水分、灰分、重金属(如铅、砷)、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的具体限量要求,确保产品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4.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检测异麦芽酮糖各项指标所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操作步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项目、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要求生产厂商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产品质量控制。

  6.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对异麦芽酮糖产品的标签信息、包装材料、运输条件及贮存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防止产品在流通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或变质。

该标准的实施,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监管依据,也为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使用异麦芽酮糖作为甜味剂时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整个食品行业的安全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8-31 颁布
  • 2017-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886.18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pdf_第1页
GB 1886.18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886.18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1 8 8 6.1 8 22 0 1 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2 0 1 6 - 0 8 - 3 1发布2 0 1 7 - 0 1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 布 G B1 8 8 6.1 8 22 0 1 6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白砂糖为原料, 经蔗糖异构酶转化, 再经浓缩、 结晶、 分离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异麦芽 酮糖。 2 化学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6 - O - D -吡喃葡萄糖基- D -呋喃果糖 2.2 分子式 C1 2H2 2O1 1H2O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3 6 0.3( 按2 0 0 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G B1 8 8 6.1 8 22 0 1 6 2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 色泽白色 状态结晶状均匀颗粒或粉末 滋味味甜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 干燥的白瓷盘中, 在自然光线 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并品其滋味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 异麦芽酮糖含量( 以干基计) ,w/% 9 8.0 附录A中A. 2 其他糖( 以干基计) ,w/% 2.0 附录A中A. 3 干燥减量,w/% 1.0G B5 0 0 9.3直接干燥法a 灰分,w/% 0.1G B5 0 0 9.4 铅(P b) / ( m g / k g ) 0.5G B5 0 0 9.1 2 总砷( 以A s计) / ( m g / k g ) 0.5G B5 0 0 9.1 1 a 干燥温度为9 52。 G B1 8 8 6.1 8 22 0 1 6 3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 B/T6 6 8 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 中所用的标准溶液、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制剂和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 B/T6 0 1、 G B/T6 0 2和G B/T6 0 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 均指水溶液。 A.2 异麦芽酮糖鉴别试验和含量( 以干基计) 的测定 A.2.1 方法提要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 以液体为流动相, 通过色谱柱使样品溶液中各组分分离, 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由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A.2.2 试剂和材料 A.2.2.1 水: 符合G B/T6 6 8 2的一级水。 A.2.2.2 乙腈: 色谱纯。 A.2.2.3 异麦芽酮糖标准品: 色谱纯。 A.2.2.4 异麦芽酮糖标准溶液: 称取1.0 0 0g异麦芽酮糖标准品, 用水定容至1 0 0m L。 A.2.3 仪器和设备 A.2.3.1 高效液相色谱仪: 配有示差折光检测器和柱恒温系统。 A.2.3.2 电子分析天平: 感量0.1m g。 A.2.4 参考色谱条件 A.2.4.1 色谱柱: 氨基柱(2 5 0m4.6m) 或同等分析效果的色谱柱。 A.2.4.2 流动相: 乙腈水=73( 体积比) 配制流动相, 用0.4 5m滤膜过滤后, 超声脱气备用。 A.2.4.3 柱温:3 04 0。 A.2.4.4 流量:1.0m L/m i n。 A.2.4.5 进样量:1 0L。 A.2.5 分析步骤 A.2.5.1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0. 5g预先在9 5下烘干至恒重的异麦芽酮糖试样, 精确至0. 0 0 1g, 用水定容至5 0m L, 摇 匀后, 用0. 4 5m滤膜过滤, 收集滤液, 作为待测试样溶液。 A.2.5.2 鉴别和测定 将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分别进样。根据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保留时间对样品组分定性。在色谱规 定的条件下, 根据试样溶液峰面积, 用外标法计算异麦芽酮糖含量。异麦芽酮糖标准品液相色谱图见附 G B1 8 8 6.1 8 22 0 1 6 4 录B。 A.2.6 结果计算 异麦芽酮糖含量( 以干基计) 的质量分数w1, 按式(A. 1) 计算: w1= AimsV Asm1Vs 1 0 0% (A. 1) 式中: Ai 试样溶液中异麦芽酮糖的峰面积; ms 异麦芽酮糖标准品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V 试样溶液的稀释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 As 标准溶液中异麦芽酮糖的峰面积; m1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Vs 异麦芽酮糖标准溶液的稀释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 A.2.7 允许差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 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5%。 A.3 其他糖( 以干基计) 的测定 A.3.1 方法提要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 以液体为流动相, 通过色谱柱使样品溶液中各组分分离, 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由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A.3.2 试剂和材料 A.3.2.1 水: 符合G B/T6 6 8 2的一级水。 A.3.2.2 乙腈: 色谱纯。 A.3.2.3 海藻酮糖标准品: 色谱纯。 A.3.2.4 葡萄糖标准品: 色谱纯。 A.3.2.5 蔗糖标准品: 色谱纯。 A.3.2.6 果糖标准品: 色谱纯。 A.3.2.7 海藻酮糖标准溶液: 精确称取1.0 0 0g海藻酮糖标准品, 用水定容至1 0 0m L。 A.3.2.8 葡萄糖标准溶液: 精确称取0.5 0 0g葡萄糖标准品, 用水定容至1 0 0m L。 A.3.2.9 蔗糖标准溶液: 精确称取0.5 0 0g蔗糖标准品, 用水定容至1 0 0m L。 A.3.2.1 0 果糖标准溶液: 精确称取0.5 0 0g果糖标准品, 用水定容至1 0 0m L。 A.3.3 仪器和设备 同A. 2.3。 A.3.4 参考色谱条件 同A. 2.4。 A.3.5 分析步骤 同A. 2.5。 G B1 8 8 6.1 8 22 0 1 6 5 A.3.6 结果计算 A.3.6.1 每种糖的测定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海藻酮糖) ( 以干基计) 的质量分数ws, 按式(A. 2) 计算: ws= AimsV Asm1Vs 1 0 0% (A. 2) 式中: Ai 试样溶液中葡萄糖( 果糖、 蔗糖、 海藻酮糖) 的峰面积; ms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海藻酮糖) 标准品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V 试样溶液的稀释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 As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海藻酮糖) 标准溶液的峰面积; m1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Vs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海藻酮糖) 标准溶液的稀释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 A.3.6.2 其他糖的测定 其他糖( 以干基计) 的质量分数w2, 按式(A. 3) 计算: w2=ws t+w s g +ws f+ws s (A. 3) 式中: ws t 海藻酮糖( 以干基计) 的质量分数,%; w s g 葡萄糖( 以干基计) 的质量分数,%; ws f 蔗糖( 以干基计) 的质量分数,%; ws s 果糖( 以干基计) 的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