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86.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钠》这一标准详细规定了硬脂酰乳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使用规范。硬脂酰乳酸钠,也常被称为SSL,是一种乳化剂和稳定剂,广泛应用于面包、蛋糕等烘焙产品中,以及冰淇淋、人造奶油等食品,以改善其结构、延长货架期并提升食品的口感。

该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以乳酸和硬脂酸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硬脂酰乳酸钠产品。

  2. 术语和定义:对硬脂酰乳酸钠进行了科学定义,帮助读者理解其化学本质及特性。

  3. 技术要求:详细列出了硬脂酰乳酸钠的质量指标,包括纯度、铅、砷、重金属、菌落总数等卫生指标,确保其安全性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4. 试验方法:提供了检测硬脂酰乳酸钠各项指标的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检验规则:说明了产品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项目、频次及判定规则,确保每批产品均符合标准要求。

  6. 标签、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了产品包装上应标注的信息内容,以及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条件和要求,以防止产品变质或污染。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8-31 颁布
  • 2017-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886.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钠.pdf_第1页
GB 1886.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钠.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886.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钠.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1 8 8 6 .9 22 0 1 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钠 2 0 1 6 - 0 8 - 3 1发布2 0 1 7 - 0 1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 布 G B1 8 8 6.9 22 0 1 6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钠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硬脂酸和乳酸, 中合成钠盐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钠。 2 技术要求 2.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 色泽奶油色 状态粉末或脆性固体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 干燥的白瓷盘中, 在自 然光线下, 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2.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 酸值( 以KOH计) / ( m g /g) 6 08 0 附录A中A. 3 钠,w/% 3.55.0 附录A中A. 4 酯值 1 2 01 9 0 附录A中A. 5 总乳酸量,w/% 2 3.03 4.0 附录A中A. 6 铅(P b) / ( m g / k g ) 2.0G B5 0 0 9.1 2 G B1 8 8 6.9 22 0 1 6 2 附 录 A 检 验 方 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 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 B/T6 6 8 2中规定的三级水。分析中所用 标准滴定溶液、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按G B/T6 0 1、G B/T6 0 2、 G B/T6 0 3之规定制备。本试验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 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取试样1g, 混入水2 5m L和盐酸5m L, 加热, 脂肪酸被释出, 使油状层浮出液体表面。用水层 进行钠试验, 应呈阳性反应。 A.2.2 取试样2 5g, 置于锥形烧瓶中, 加入5 0g浓度为1 5%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回流1h, 或至皂化 完全。冷却, 加入1 5 0m L水, 混匀。溶液至完全皂化后, 加入6 0m L浓度为0. 5m o l /L的硫酸溶液, 加 热并不断搅拌至脂肪酸析出并呈透明状清液。用沸水洗涤脂肪酸, 至硫酸盐除尽为止, 收集于小烧杯 中, 于蒸汽浴上温热至脂肪酸与水层完全分离, 并透明。冷却, 弃去水层, 将脂肪酸熔融后滤入干燥烧杯 中, 在1 0 5下干燥2 0m i n。该精制脂肪酸的凝固点按常规方法测定应不低于5 4。 A.2.3 溶于乙醇和热油脂, 能分散于温水中。 A.3 酸值( 以K O H计) 的测定 A.3.1 分析步骤 称取1g试样, 置于1 2 5m L锥形烧瓶中, 加入2 5m L中性乙醇( 在乙醇中加入1滴酚酞试液, 用 0.1m o l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至粉红色, 并保持3 0s不褪色) , 加热使试样溶解, 冷却至室温, 再加 5滴酚酞试液, 然后快速用0.1m o l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粉红色, 并维持3 0s不褪色为终点。 A.3.2 结果计算 酸值( 以KOH计)w1毫克每克( m g /g) , 按式(A. 1) 计算: w1=M Vc m (A. 1) 式中: M 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 单位为克每摩尔(g/m o l) , M(KOH)=5 6.1 0 ; V 滴定时消耗的0. 1m o l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 c 滴定过程中所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L) ; 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G B1 8 8 6.9 22 0 1 6 3 A.4 钠的测定 A.4.1 分析步骤 A.4.1.1 镧贮备液的制备 称取5. 8 6g氧化镧(L a2O3) , 放入1 0 0m L容量瓶中, 用水湿润, 缓慢加入2 5m L 盐酸, 旋转至溶解 后用水定容至刻度, 混匀。 A.4.1.2 钠贮备液的制备 称取预先在1 0 5下干燥2h后的氯化钠1. 2 7 1g, 放入5 0 0m L容量瓶中, 用水定容至刻度后, 混 匀。钠贮备液每毫升含钠1m g(10 0 0m g/k gN a) 。 A.4.1.3 标准溶液的制备 取3只1 0 0m L容量瓶, 各加1 0. 0m L镧贮备液。用微升注射器在第一只容量瓶中加入0.2 0m L 钠贮备液, 在第二只中加入0. 4 0m L, 在第三只中加入0.5 0m L, 然后各用水稀释定容后混匀。各容量 瓶中每毫升分别含钠2. 0g、4.0g和5.0g。需当天制备。 A.4.1.4 试样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2 5 0m g试样, 放入3 0m L烧杯中, 加1 0m L热乙醇, 溶解后移入2 5m L容量瓶中, 用乙 醇洗涤烧杯2次, 每次5m L, 洗液并入容量瓶中, 再用乙醇定容后混匀。另取镧贮备液2. 5m L, 放入第 二只2 5m L容量瓶中, 用微升注射器取第一只容量瓶中的试样乙醇液0. 2 5m L, 加入第二只容量瓶中, 再用水定容后混合。 A.4.2 分析和结果计算 用一适当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按仪器规定的操作步骤测定各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在波长5 8 9n m 处的吸光度。按各标准溶液不同的钠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据此求出试样溶液中的钠浓度 c( g /m L) , 然后按2. 5倍钠的浓度求出试样中的钠含量( m g ) 。 A.4.3 注意事项 在此试验中不能使用常规玻璃仪器, 以免被钠污染, 必要时, 使用适宜的塑料( 如聚乙烯) 容器。 A.5 酯值的测定 A.5.1 分析步骤 A.5.1.1 试样溶液的制备 A.3酸值分析中所保留的中和液。 A.5.1.2 测定 取酸值分析中所保留的中和液, 加入1 0m 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将1 1. 2g 氢氧化钾溶于2 5 0m L乙 醇中, 再用2 5m L水稀释) 。加入5滴酚酞指示液, 装上冷凝器, 回流2h, 冷却后再加5滴酚酞指示液, 用0. 0 5m o l /L硫酸溶液滴定过量的碱。预先用1 0. 0m 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做空白试验。 G B1 8 8 6.9 22 0 1 6 4 A.5.2 结果计算 酯值w2, 按式(A. 2) 计算: w2=M (V0-V1)c1 m1 (A. 2) 式中: M 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 单位为克每摩尔( g /m o l) , M(KOH)=5 6. 1 0 ; V0 滴定试样所消耗0.0 5m o l /L硫酸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 V1 滴定空白液所消耗0.0 5m o l /L硫酸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 c1 滴定过程中所使用硫酸溶液的摩尔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L) ; m1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A.6 总乳酸量的测定 A.6.1 分析步骤 A.6.1.1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称取1. 0 6 7g乳酸锂(L i C3H5O3) , 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 0 0m L 。 A.6.1.2 标准溶液的制备 分别吸取标准储备液1. 0m L、2.0m L、4.0m L、6.0m L和8.0m L, 各放入1 0 0m L容量瓶中, 用水 定容并混合。分别吸取1. 0m L上述溶液, 置于5个试管中, 试管中的标准液中的乳酸浓度分别为 1g/m L、2g/m L、4g/m L、6g/m L和8g/m L。 A.6.1.3 试样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2 0 0m g试样, 放入1 2 5m L锥形烧瓶中, 加0. 5m o l /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 0m L和水 1 0m L, 装上空气冷凝器, 缓慢回流4 5m i n, 用水约4 0m L洗涤冷凝器和瓶边, 在蒸汽浴上加热至无乙 醇气味, 加12稀硫酸6m L, 加热至脂肪酸融化, 然后冷却至约6 0, 加2 5m L石油醚, 缓慢旋动混 合物后立即移入分液漏斗, 将水层收集于1 0 0m 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石油醚层两次, 每次2 0m L, 洗 液并入容量瓶。用水稀释至1 0 0m L并混合。取此溶液1. 0m L, 放入1 0 0m L容量瓶中, 用水定容后 混合。 A.6.2 分析和结果计算 吸取1. 0m L试样溶液, 置于试管中。另取1.0m L水放入试管中作为对照。对此两试管溶液和 A.6.1.2中5个装有标准溶液的试管按如下操作进行处理: a) 加入1滴硫酸铜试液, 迅速加入9.0m L硫酸, 缓慢转动, 松开试管塞, 在9 0 水浴中加热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