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5432-1995 是一项关于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具体为重量法。该标准规定了采集、处理及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以评估空气质量状况。下面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不适用于测定空气中特定粒径范围的颗粒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10)或细颗粒物(PM2.5)。

  2. 定义

    •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总称。
  3. 采样方法

    • 使用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在一定时间内以恒定流量采集空气样品,通常采样时间为24小时,采样流量一般为1m³/min至2m³/min。
    • 采样器应安装在能代表监测区域空气质量的位置,避免局部污染源直接影响。
  4. 滤膜准备与处理

    • 采用已知质量的滤膜进行采样前后的质量对比,常用滤膜材料包括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滤膜。
    • 采样前后滤膜需在特定条件下平衡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测量的是干态下的颗粒物质量。
  5. 样品分析

    • 采样结束后,将滤膜取出,去除其表面的尘埃和杂质,然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记录烘干前后滤膜的质量差,此差值即为总悬浮颗粒物的量。
    • 干燥条件通常为温度105°C±2°C,直至连续两次称量之间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5mg或质量增加(吸湿情况下),则认为达到恒重。
  6. 数据处理与报告

    • 根据采样体积和滤膜质量的变化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³)。
    • 报告中应包含采样时间、地点、流量、温度、湿度等信息,以及最终的测定结果和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7.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实验室需定期进行空白试验和平行样测试,以验证测定过程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 采样器需定期校准,确保采样流量稳定可靠。

该标准通过上述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为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监测提供了统一的方法,有助于环境保护部门和科研机构对空气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5-03-25 颁布
  • 1995-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5432-1995(2018)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含2018第1号修改单》.pdf_第1页
GB∕T 15432-1995(2018)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含2018第1号修改单》.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5432-1995(2018)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含2018第1号修改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修改单将“5.4计算”及其内容修改为:“5.4计算总悬浮物含量(g?3) =? ? ?1h ?h?a? ?(测)式中:t累积采样时间,min;Qa采样器平均抽气流量,即式(1)或式(2)QH或 QM的计算值;K常数,大流量采样器 K=1106;中流量采样器 K=1109。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