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3511.2-2011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配装眼镜 第2部分:渐变焦》。这项标准主要针对的是渐变焦眼镜的生产、检验及使用要求,旨在确保这类眼镜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佩戴者的视觉健康与舒适度需求。下面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渐变焦眼镜的光学特性、机械强度、外观质量以及检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它适用于由远用区、近用区以及两者之间的渐变区组成的,用于矫正老视等视力问题的配装眼镜。

  2. 光学要求

    • 像散:限制了镜片在不同区域内的像散程度,以减少佩戴者可能出现的视觉扭曲感。
    • 棱镜效应:规定了镜片棱镜效应的允许偏差,确保眼镜佩戴后的视觉方向正确,减少眼睛疲劳。
    • 渐变区特性:包括渐变区的宽度、渐变的平滑程度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从远视到近视转换的自然性与舒适度。
  3. 机械强度与耐久性:标准对镜片的抗冲击性、耐磨性等做了具体要求,确保镜片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4. 外观质量:包括镜片表面的光洁度、无明显缺陷(如斑点、条纹等),以及装配质量,如镜片与镜框的匹配度、螺丝紧固等,都是评估内容。

  5. 检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包括使用的仪器、测试条件和评判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6. 标志与说明书:要求产品上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制造商信息、产品型号、规格、符合的标准等,并提供详细的使用和保养说明,帮助消费者正确使用和维护渐变焦眼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1-10-31 颁布
  • 2012-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3511.2-2011 配装眼镜 第2部分:渐变焦.pdf_第1页
GB 13511.2-2011 配装眼镜 第2部分:渐变焦.pdf_第2页
GB 13511.2-2011 配装眼镜 第2部分:渐变焦.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3511.2-2011 配装眼镜 第2部分:渐变焦.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 11.040.70 Y 89 每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3511.2-2011 配装眼镜 第2部分:渐变焦 Assembledspectacles- Part2: Progressive power 2011-10-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2-08-01实施 发布 前 GB13511.2-20门 GB135门的本部分的第4,6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GB13511配装眼镜标准分为两个部分z 一第1部分z单光和多焦点; 一第2部分z渐变焦。 本部分为GB1351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参考标准如下: 一一-渐变焦镜片的后顶焦度、附加顶焦度、镜片配适点的垂直和水平位置、水平倾斜度、表面质量及 装配质量的要求及试验方法参考了ISO21987:2009眼科光学配装眼镜)中的渐变焦部分; 一一镜片厚度、棱镜度及棱镜度基底取向的要求及试验方法参考了GB10810.2眼镜镜片第 2部分:渐变焦镜片)(GB10810.2-2006,ISO 8980-2: 2004,MOD); 一一柱镜轴位方向要求及试验方法参考GB13511.12011配装眼镜第1部分z单光和多 焦点儿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结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眼镜光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3/S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z东华大学、国家眼镜玻璃搪瓷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卡尔蔡司广夕阳光学有限 公司、北京大明眼镜股份有限公司、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上海依视路 光学有限公司、上海立正眼镜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玲玲、郭琳、顾伟强、聂小玲、胡晓枫、欧阳晓勇、刘亚丽、张朋、金样。 I GB13511.2-20门 配装眼镜 第2部分:渐变焦 1范围 GB13511的本部分规定了渐变焦配装眼镜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渐变焦镜片标记、标识 和包装。 本部分适用于验光处方的渐变焦定配眼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0810.2眼镜镜片第2部分z渐变焦镜片 GB 13511.1配装眼镜第1部分z单光和多焦点 GB/T14214眼镜架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7341光学和光学仪器焦度计 ISO13666Ophthalmicoptics-Spectaclelenses-Vocabulary 3术语和定义 ISO1366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要求 4.1所有测量应在室温为2 3 C士5C下进行。 4.2镜架使用的材料、外观质量应满足GB/T14214中规定的要求。 4.3使用的焦度计应符合GB17341中规定的要求。 4.4光学要求 4.4.1配戴位置会使人眼的感觉焦度与由焦度计测定的结果有所不同。如果制造商声称用修正值补 偿所谓的配戴位置,允差就使用在修正后的数值上。 4.4.2渐变焦定配眼镜的后顶焦度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渐变焦定配眼镜的后顶焦度允差单位为屈光度(D) 顶焦度绝对值最大的各主子午商顶 柱镜顶焦度允差 子午面上的顶焦度值焦度允差(A) 0.00-0.750.75-4.004.00-6.006.00 O.00-6.00士0.12士0.12士O.18士0.1 8土0.25 6.00-9.00土0.18土0.18土0.18土0.1 8士0.25 1 GB 13511.2-2011 表1(续)单位为屈光度(0) 顶焦度绝对值最大的各主子午面顶 柱镜顶焦度允差 子午面上的顶焦度值焦度允差(A) 0.00-0.750.75-4.004.00-6.006.00 9.00-12.0。士O.18土0.18士0.18 土0.25士0.2 5 12.00-20.00士0.25士0.18土0.25 土0.2 5土0.2 5 20.00土0.37土0.25士0.2 5 士0.37士0.37 4.4.3渐变焦定配眼镜的附加顶焦度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渐变焦定配眼镜的附加顶焦度允差单位为屈光度(0) 值一 度一 焦一差 顶一允 “- -H 附一 4.00 土0.12 4.00 土0.18 4.4.4渐变焦定配眼镜的柱镜轴位方向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渐变焦定配眼镜的柱镜轴位方向允差 柱镜顶焦度值 0.125-0.250.25-0.500.50-0.750.75-1.50 1.50-2.502.50 D 轴位允许偏差 士16士9士6士4士3士2 C) 注:O.125D-0.25D柱镜的偏差适用 于 补偿配戴位置的渐变 焦镜片顶焦 度,如果补 偿配戴位置产生小 于 0.125D柱镜,不考虑其轴位偏差. 4.4.5渐变焦定配眼镜的棱镜度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渐变焦定配眼镜的棱镜度的允差单位为棱镜屈光度(6) 标称棱镜度水平棱镜允差垂直棱镜允差 0.00-2.00士(0.25+0.1XSm“,)士(0.25+0.05XS) 2.00-10.0。土(0.37+0.1XSmox)土(0.37+0.05XSmox) 10.00士(0.50+0.1XSmox)士(0.50+0.05XS) 注1:Sma.表示绝对值最大的子午面上的顶焦度值. 注2,标称棱镜度包括处方棱镜及减薄棱镜. 4.4.6棱镜度基底取向z将标称棱镜度按其基底取向分解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量,各分量实测值的 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4.5厚度 测定值与标称值的偏差应为士0.3mm. 注:标称厚度值应由生产商标明或自供需双方协商一致. 2 GB13511.2-2011 4.6配适点的垂直位置(高度) 配适点的垂直位置高度与标称值的偏差应为士1.0mm. 两渐变焦镜片配适点的互差应为1.0mm. 注s处方中左右镜片配适点不一致时不适用. 4.7配适点 的水平位置 配i重点的水平位置与镜片单眼中心距的标称值偏差应为士l.Omm。 4.8水平倾斜度 永久标记连线的水平倾斜度应不大于2。 4.9镜架外观、镜片表面及装配质量 镜架外观、镜片表面及装配质量应符合表5规定。 表5镜架外观、镜片表面及装配质量 项目要求 两镜片材料的色泽应基本一致 金属框架眼镜锁接管的间隙骂王0.5mm 镜片与镜圈的几何形状应基本相似且左右对齐,装配后无明显隙缝 整形要求左、右两镜面应保持相对平整、托叶应对称 镜架外观应元崩边、钳痕、锻(涂)层剥落及明显擦痕、零件缺损等疵病 镜片表面质量 以棱镜基准点为中心,直径为30mm的区域内,镜片的表面或内部 都不应出现桔皮、霉斑、霍光、螺旋形等可能有害视力的各类疵病 5试验方法 5.1远用 区顶焦度 在制造商提供的远用基准点(DRP)处测定镜片的远用顶焦度以及在棱镜基准点(PRP)处测定镜片 的棱镜度,各基准点的位置见图1。 3 GB 13511.2-2011 附加顶焦度 棱镜基准点(PRP)及表商中心 近用基准点 固1渐变焦 眼镜镜片各基准点位置示意图 5.2附加顶焦 度 5.2.1概述 附加顶焦度有两种测量方法z前表面和后表面测量方法。除非生产商有特别声明,应选择含有渐变 面上进行测量。 5.2.2前表面测量 将镜片前表面对着焦度计支座,把镜片安放好,使镜片的近用基准点在镜片支座上对中并测量近用 顶焦度。 保持镜片前表面对着焦度计支座,将镜片的远用基准点对中并测量远用顶焦度。 近光顶焦度和远光顶焦度的差值为该渐变焦镜片近用附加顶焦度。 5.2.3后表面测量 将镜片后表面对着焦度计支座,把镜片安放好,使镜片的近用基准点在镜片支座上对中并测量近用 顶焦度。 保持镜片后表面对着焦度计支座,将镜片的远用基准点对中并测量远用顶焦度。 近光顶焦度和远光顶焦度的差值为该渐变焦镜片近用附加顶焦度。 5.3柱镜轴位 以制造商提供的永久性装配基准标记的连线为水平基准线,在远用基准点处测定柱镜轴位方向。 5.4棱镜度及棱镜基底取向 在棱镜基准点处测定镜片的棱镜度及棱镜基底取向。 4 GB 13511.2-2011 5.5厚度 在渐变焦镜片凸面的基准点上,垂直于该表面测定镜片的有效厚度值。 5.6位置和倾斜度的测量方法 按照方框法在镜片的切平面测量配适点和倾斜度,可用投影屏(带有相应的十字的分划板及毫米级 的测量装置)或其他等效方法。 渐变焦镜片的位置和倾斜度,可参照永久标记。 5.7材料和表面质量 不借助光学放大装置,在明/暗背景视场中进行镜片的检验。图2所示为推荐的检验系统。检验室 周围光照度约为200Ix。检验灯的光通量至少为4001m,例如可用15W的荧光灯或带有灯罩的40W 元色白炽灯。 注:本观察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需相当的实践检验。 黑色无反光背景 (150 mmX360 mrn) 30mm 4001m流明光源 遮光板 可调节不透光屏板 “、 J 自300mm 眼睛观察面 可移动镜片 清晰视距 注:遮光板可调节到遮住光源的光直接射到眼睛,但能使镜片被光源照明. 固2目视鉴别镜片疵病的推荐装置 5.8装配质量 目视鉴别。 6渐变焦镜片标记 6.1永久性标记 两镜片至少有以下几个永久性标记z a)配装基准z由两相距为34mm的标记点组成,两标记点分别与一含有配适点或棱镜基准点的 垂面等距离z b)附加顶焦度值,以屈光度为单位,标记在配装基准线下。 c)制造厂家名称或供应商名称或商品名称或商标。 6.2非永久性选择性标记 除非制造厂附有特别的镜片定位说明资料,每镜片非永久性标记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5 GB 13511.2-2011 a)配装基准线; b)远用区基准点z c)近用区基准点z d)配适点z e)棱镜基准点。 注2非永久性标记可以用可榕墨水标记、贴花纸. 7标识 a)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E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及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出厂日期或生产 批号z b)应标明顶焦度值、轴位、瞌距、配适点高度等处方参数z c)减薄棱镜(若应有); d)需要让消费者事先知晓的其他说明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 8包装 每副渐变焦定配眼镜均应独立包装,包装内应有定配处方单。 6 户户口N l N.=町的F阁。 国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配装眼镜 第2部分:渐变焦 GB 13511.2-2011 白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 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