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554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L-丙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这一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旨在确保食品添加剂L-丙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安全、合理,保护消费者健康。
标准内容要点包括:
-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或糖类为原料,通过发酵法生产的L-丙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不包括其他来源或方法制得的L-丙氨酸。
-
术语和定义:对L-丙氨酸进行了定义,指化学名为L-2-氨基丙酸的化合物,为一种自然存在的氨基酸。
-
技术要求:
- 感官要求:规定L-丙氨酸应为白色结晶粉末或颗粒,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 理化指标:详细列出了L-丙氨酸的纯度、干燥失重、氯化物、硫酸盐、铁含量、砷含量、铅含量、汞含量等具体限量指标,确保产品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 微生物指标: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指标设定了限值,保障产品卫生安全。
-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具体规定了L-丙氨酸可添加于各类食品中作为调味剂、酸度调节剂等用途,并详细列出了每种食品类别允许的最大添加量,确保其使用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
检验方法:提供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产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及执行标准等,同时对产品的包装材料、运输和贮存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以维护产品品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0-12-21 颁布
- 2011-02-2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5543201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0-12-21 发布 2011-02-21 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L-丙氨酸 GB 255432010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255432010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L-丙氨酸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 L-天门冬氨酸为原料,经酶法生产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L-丙氨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 分子式 C3H7NO2 3.2 结构式 3.3 相对分子质量 89.0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 技术要求 4.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 自然光线下,目视观察,嗅其气味。 组织状态 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4.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255432010 2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L-丙氨酸(以干基计) ,w/% 98.5101.5 附录 A 中 A.4 干燥减量,w/% 0.20 附录 A 中 A.5 pH(50g/L 水溶液) 5.76.7 附录 A 中 A.6 砷 (As) / (mg/kg) 1 附录 A 中 A.7 重金属 (以 Pb 计) / (mg/kg) 10 附录 A 中 A.8 灼烧残渣, w/% 0.20 附录 A 中 A.9 比旋光度 m(20,D)/( )dm2kg-1 +13.5+15.5 附录 A 中 A.10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255432010 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A.1 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按 GB/T 601、GB/T 602 和 GB/T 603 之规定制备。 A.3 鉴别试验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高锰酸钾。 A.3.1.2 茚满三酮溶液:20g/L。称取 20.0g 茚满三酮,溶于水,稀释至 1000mL。 A.3.1.3 硫酸溶液:1 + 30。 A.3.2 分析步骤 A.3.2.1 茚满三酮试验 称取约 1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 0.1g,溶于 1000mL 水中,取此溶液 5mL,加 1mL 茚满三酮溶 液,加热至沸,约 3min 后显紫色。 A.3.2.2 氧化试验 称取约 0.2g 实验室样品,溶于 10mL 硫酸溶液,加入 0.1g 高锰酸钾,煮沸,有强烈的刺激臭味 乙醛产生。 A.4 L-丙氨酸含量的测定 A.4.1 方法提要 试样以甲酸为助溶剂,冰乙酸为溶剂,以结晶紫为指示剂,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 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L-丙氨酸的含量。 A.4.2 试剂和材料 A.4.2.1 冰乙酸。 A.4.2.2 无水甲酸。 A.4.2.3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4)=0.1 mol/L。 A.4.2.4 结晶紫指示液:2g/L。 A.4.3 分析步骤 A.4.3.1 称取约 0.2g A.5 中的干燥物 A,精确至 0.0001g,置于 250mL 干燥的锥形瓶中,加 3mL 无 水甲酸溶解,加 50mL 冰乙酸,加 2 滴结晶紫指示液,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 成蓝绿色为终点。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255432010 4 A.4.3.2 在测定的同时, 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 对不加试料而使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溶液做空白试 验。 A.4.4 结果计算 L-丙氨酸(C3H7NO2)的质量分数 w1,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1)计算: 100 1000 )( 21 1 = m cMVV w % (A.1) 式中: V1试料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A.4.2.3)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空白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A.4.2.3)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L-丙氨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 = 89.09)。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3%。 A.5 干燥减量的测定 按 GB/T6284 进行。测定时,称取 1g2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 0.0001g。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 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3%。保留部分干燥物(此为干 燥物 A)用作 L-丙氨酸含量的测定。 A.6 pH的测定 按GB/T 9724进行。测定时,称取约5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g,加约20mL无二氧化碳的水溶 解并稀释至100mL后进行测定。 A.7 砷的测定 按GB/T 5009.76砷斑法进行。测定时称取约1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g。限量标准液的配制: 用移液管移取1.00mL砷的限量标准液(含砷0.001mg),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A.8 重金属的测定 A.8.1 试剂和材料 A.8.1.1 硫代乙酰胺溶液:称取硫代乙酰胺约 4g,精确至 0.1g,溶解于 100mL 水中,置于冰箱保 存。临用前取此液 1.0mL 加入预先由氢氧化钠溶液(40g/L)15mL、水 5mL 和甘油 20mL 组成的混 合液 5mL,置于水浴上加热 20s,冷却立即使用。 A.8.1.2 无二氧化碳水。 A.8.1.3 乙酸铵缓冲溶液,pH=3.5:称取25.0g醋酸铵,溶于25mL水中,加45mL 6mol/L的盐酸, 用稀盐酸或稀氨水调节pH=3.5后,用水稀释至100mL。 A.8.1.4 铅(Pb)标准溶液:1g/mL。此溶液临用前制备。 A.8.2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0 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 0.01g,用约 60mL 无二氧化碳水溶解并稀释至 100mL,为样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255432010 5 品溶液。吸取样品溶液 12mL,置于 25mL 具塞比色管中,即为 A 管。吸取 10mL 铅标准溶液和 2mL 样品溶液置于 25mL 具塞比色管中,摇匀,即为 B 管(标准) 。吸取 10mL 无二氧化碳水和 2mL 样 品溶液置 25mL 具塞比色管中,摇匀,即为 C 管(空白) 。在 A、B、C 管中,各加入 2mL 乙酸铵缓 冲溶液,摇匀,分别滴加 1.2mL 硫代乙酰铵溶液,迅速搅拌混合。 相对于C管,B管显现了淡棕色。2min后,A管的颜色不应深于B管。 A.9 灼烧残渣的测定 A.9.1 试剂和材料 A.9.1.1 硫酸。 A.9.1.2 硫酸溶液:1 + 8。 A.9.2 分析步骤 称取约2g3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置于在800 25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瓷坩埚中, 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将样品完全浸湿。用温火加热,至样品完全炭化,冷却。加约0.5mL硫酸浸湿残 渣,用上述方法加热至硫酸蒸汽逸尽。在800 25灼烧45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A.9.3 结果计算 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w2,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2)计算: 100 1 2 = m m w% (A.2) 式中: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1残渣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A.10 比旋光度的测定 A.10.1 称取 10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 0.0001g,加盐酸溶液(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学年第一学期幼儿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创先争优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护理
- 社保委托代表协议
- 重力教学设计
- 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品质管理系统
- 猫咪输液护理常规
- 部编本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 7S管理培训体系精要
- 批评不可怕课件
- 金蝶K3-ERP系统管理制度
- 厨房用电安全知识
-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 具身智能项目建议书(参考)
- AI系列培训课件-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课件第1章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 DBJT13-369-2021 福建省装配式建筑非砌筑内隔墙技术标准
- 艺术治疗在精神康复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低空准备项目申请报告
- XX市路灯照明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