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3616-92.pdf_第1页
GB13616-92.pdf_第2页
GB13616-92.pdf_第3页
GB13616-92.pdf_第4页
GB13616-92.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 B 1 3 6 1 6 一 9 2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r e q u i r e me n t s f o r mi c r o w a v e r e l a y s t a t i o n 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干扰允许值。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频段为1 G H z -4 0 G H z 视距微波接力传输系统台站。 本标准不适用于散射微波站。 2 3 1 用标准 G B 4 8 2 4 . 1 工业、 科学和医 疗射频设备无线电 干扰允许值 G B 6 1 1 3 电磁干扰测量仪 G B 7 4 3 2 同轴电 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 B 7 6 1 5 共用天线电 视系 统 天线部分 G B J 1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干扰源 卫星通信系统发射干扰( 包括地球站及卫星发射) 。 微波、 雷达、 广播、 电视和其他无线电发射机的同频、 谐波和杂散发射干扰。 工业、 科学和医 疗射频设备辐射干扰。 3.13.233 4 干扰允许值 4 . 1 来自 卫星通信系统的干扰允许值 4 . 1 . 1 对于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2 5 0 0 k m假设参考电 路的任何话路的相对零电 平点, 干扰信号功 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任何月份2 0 %以上的时间内, 噪声计加权1 分钟平均功率应不超过1 0 0 0 p W o b . 任何月份。 . 0 1 %以上的时间内, 噪声计加权 1 分钟平均功率应不超过5 0 0 0 0 p W o 4 . 1 . 2 对于数字微波接力系统2 5 0 0 k m假设参考数字通道6 4 k b i t / s 输出端的干扰允许值应符合下 述要求 : a任何月份0 . 0 4 以上的时间内, 任意 1 分钟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平均误码宝应不超过 1 0 - s o b任何月份。 . 0 0 5 4 %以上的时间内, 任意 1 秒钟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平均误码率应不超过 1 0 一 几 c . 任何月份由于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误码秒累积时间应不超过。0 3 2 %. 4 . 2 来自其他地面微波通信系统、 雷达系统、 广播、 电视及其他无线电 发射机的干扰允许值 4 . 2 . , 对模拟微波接力系统的干扰允许值: 4 . 2 . 1 . 1 在模拟微波接力系统2 5 0 0 k m假设参考电路的每个调制段内, 来自其他地面微波通信系统 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2 一 0 8 一 1 9 批准1 9 9 3 一 0 9 一 0 1 实施 G B 1 3 6 1 6 一 9 2 的干扰允许值为: 在最高话路相对零电平点, 任意月份的2 0 %以上时间内, 任意1 分钟平均的总干扰噪 声功率( 加重不加权) 应不超过1 0 P We 4 . 2 . 1 . 2 在模拟微波接力系统2 5 0 0 k m假设参考电路的每个调制段内, 雷达干扰源在最高话路相对 零电平点, 任意月份的 2 0 %以上时间内, 任意 1 分钟平均的总干扰噪声功率( 加重不加权) 应不超过 9 0 p W, 全程亦应不超过9 0 p W, 4 . 2 . 1 . 3 来自中波和 1 -5 频道电视广播的发射干扰, 在微波接力站周围环境的电场强度均应不大于 1 2 5 d B ( p V / m ) , 4 . 2 . 1 . 4 来自短波广播的发射干扰, 在微波接力站周围环境的电场强度应不大于1 0 5 d B ( p V / m) 4 . 2 . 2 对数字微波接力系统的干扰允许值: 来自 其他地面微波通信系统、 雷达系统、 广播和电视系统的干扰( 一个干扰源或两个以上干扰源同 时存在时) 对于数字微波接力系统 2 5 0 0 k m假设参考数字通道 6 4 k b i t / s 输出端的干扰允许值均应符 合下述要求: 4 . 2 . 2 . 1 任意月份。 . 0 2 %-0 . 0 4 %以上时间内, 任意1 分钟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平均误码率应不超 过 1 0 - s 4 . 2 . 2 . 2 任意月份。 . 0 0 2 7 % -0 . 0 0 5 4 %以 上时间内, 任意1 秒钟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平均误码率应 不超过1 0 一 。 4 . 2 . 2 . 3 任意月份由于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误码秒累积时间应不大于。 . 0 1 6 0 0 -0 . 0 3 2 % 4 . 3 来自 工业、 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的干扰允许值 在微波接力站周围环境, 工业、 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的辐射干扰在 3 0 0 MH : 以下频段干扰信号电 场强度应符合G B 4 8 2 4 . 1 之规定。 在与微波接力站同频段内, 落入微波接收机输入端的干扰信号功率 电平应比正常接收信号功率电平低3 0 d B , 5 天线前方净空区要求 微波接力站天线的正前方要求有一定的空旷地带( 即净空区) 。净空区要求见图1 所示。在此范围 内不应有森林、 较高树木、 建筑物、 金属构筑物等。 图 1 天线前方净空区 D 一天线开口 面直径, m( D 1 7 . 2 0 D L / d 的区域净空区要求应为半径等于F : 之椭圆体空间。 G B 1 3 6 1 6 一 9 2 附录A 干扰电平计算公式 ( 补充件) A 1 折算到微波接力站天线口面的千扰信号电平计算公式为。 尸 : =只。 +b一G( 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1 ) 式中: P a - 天线口面的干扰信号电平, d B W; P ;0 - 被干扰微波接收机输入端干扰信号电 平, d B W ; G ( 卯 被干扰微波接收天线在干扰方向 上的增益, d B ; b -馈线损耗, d B . 计算被干扰微波站接收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 最好采用实测夭线方向性图, 在无资料可用时, 对不同直径的抛物面天线( D 越的比值小于 1 0 0 时) , 可用下式计算: G( 叻 =G m . : 一 2 . 5 x 1 0 G( 叻 二G , G ( T ) =5 2 一1 0 l g D / A 一 G( 叻 =1 0一l o l g Dl .1 ,D 、 了 . ,P ) - 2 5 1 g gp 。 。 簇 p 9 p. ( - 镇qp G 1 0 0 刀D 1 0 0 A / D簇 0 4 8 0 4 8 0 镇 P ( 1 8 0 0 ( A2 ) ( A3 ) ( A4 ) ( A5 ) 式中:D 天线直径, m; 9 一 一偏离天线主波束中心轴的角度, ( 0 ) ; G m . . 主瓣增益, d B ; 又 波长, m; G , - 第一旁瓣增益, d B , G , =2 +1 5 l g D / A. . . . . . ( AO ) 几 假如, 天线直径与波长之比不小于 2 0 A D “ *.( A7 ) 1 0 0 时, d G 哪 二 一G , 应使用下列公式 G ( P ) =G - : 一2 . 5 X 1 0 - 3 G( 叻 =G , G ( P ) 二3 2 一2 5 l g P G ( 卯 =一 1 0 式中:D 天线直径, m; A - 波长, m G , 第一旁瓣增益, d B , ( 干 D 斑 . P Y 。 “ ( P q . 汽 ( P P P( P G 4 8 0 A 8 0 ( 9 簇 1 8 0 0 ( A8 ) ( A9 ) ( A1 0 ) ( A1 1 ) G , 二2 +1 S l g D/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A1 2 ) “ “ . . . . . . . . . ( A1 3 ) 竹) (护 孤 = 2 0 .AD G 那 : 一G , 吸 = 1 5 . 8 5 ( D/ A ) - o .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1 4 ) A 2 采用F M制式的微波接力系统的微波接收机输入端对来自 同一频段, 采用F D M / F M / F D M A制式 2 2 G B 1 3 6 1 6 一 9 2 的地球站的干扰电平( 加权值) 允许值采用下述公式估算( 用于选址) 。 a . 任何月份2 0 %以上时间, 干扰功率电平允许值为: P; = l o l g T : 一1 7 6 . 6 ( 任一4 k H z 带宽) , 干扰功率电平允许值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1 5 ) b . 任何月份 。 . 0 1 %以上时间 P ; =l O l g T R 一 1 5 9 . 6 式中:尸 L 微波接收机输入端干扰功率电平允许值, ( 任一 4 k H z 带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1 6 ) d BW T R 微波接收机的噪声温度, K。 T R二 ( F一 1 ) 2 9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M ) 式中: F 微波接收机的噪声系数。 A 3 与同步卫星通信系统工作于同一频段时, 来自 卫星的发射( 包括反射卫星的发射) 干扰, 在微波接 力站周围环境产生的最大干扰功率通量密度, 无论什么条件和调制方式, 均不应超过表A l 规定的允许 值。 表 Al d B ( W/ m ) 频段 GHz 到达角 0 . ( 0 ) 0 5 . 5 0 G0 (2 5 0 2 5 0 G0 - 9 0 0 2 . 5 - 2 . 6 9 任一4 k H z 带宽 一 1 5 2 一 1 5 2 +0 . 7 5 X ( 6 -5 )一 1 3 7 3 . 4 7 . 7 5 任一4 k H : 带宽一 1 5 2 一1 5 2 + 0 . 5 X ( 0 -5 )一 1 4 2 8 . 0 2 5 - 1 1 . 7 任一4 k H : 带宽 一 1 5 0 一1 5 0 +0 . 5 X ( 6 -5 )一 1 4 0 1 2 . 2 - 1 2 . 7 5 任一4 k H z 带宽 一 1 4 8 一1 4 8 +0 . 5 X ( 0 -5 )一 1 3 8 1 7 . 7 - 1 9 . 7 任一1 M H : 带宽 一 1 1 5 一1 1 5 +0 . 5 X ( 0 -5 )一 1 0 5 3 1 . 0 - 4 0 . 5 任一1 MH z 带宽 一 1 1 5 一1 1 5 +0 . 5 X( 夕 一5 )一 1 0 5 注: 0 是干扰发射波束的到达角( 水平面以上度数) 。 附录B 徽波接力站电磁环境的测试方法 ( 补充件) B i 空间干扰信号功率通f密度测试 B l . 1 测试目的 落入微波接收机工作频段内的空间发射干扰信号将对有用信号产生干扰, 本测试方法用以确定微 G B 1 3 6 1 6 一9 2 波接收机输人端的射频信号干扰比。 日 12 测试系统( 建议采用系统) 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B l 所示, 并应满足下述要求: 8 1 . 2 . 1 适用于微波频段经过计量的频谱分析仪, 并应具有如下特性 e 输入端电压驻波比小于2 . 0 ; b , 屏蔽能力大于6 0 d B ; 图 B I 测试系统 存储型显示器, 以便观察拍照; 带有频率跟踪的颇率预选器; 频谱分析仪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B 1 的规定; 表 B l c.d.仁 颇率范围, G H :灵敏度, d B . 0 . 0 0 1 -2 . 5 一 1 3 4 2 - 5 . 8 一 1 3 2 5 . 8 - 1 2 . 5 一 1 2 5 1 2 . 5 - 1 8 . 6 一 1 1 9 1 8 . 6 - 2 2 一 1 1 4 注: 上表为频谱分析仪接收带宽1 0 H : 时的灵敏度。 f . 射频和中频部分的衰减器均可调。 8 1 . 2 . 2 宽频带标准喇叭天线。 8 1 . 2 . 3 适用于 微波颇段的射颇连接电 缆. B 1 . 3 测试方法 8 1 . 3 . 1 按图B 1 连接好测试系 统。注意仪表良 好接地, 在仪表轴人端串 接高频衰减器, 以防 过强信号 侵入仪表, 喇叭天线距地面1 . 5 m以.上。 8 1 . 3 . 2 按仪表使用说明书预置仪表各功能键, 开机进行全方位搜索或按已 知方位找出干扰信号, 转 动天线, 分别在仪表上读出干扰信号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分量最大电平值尸 。 8 1 . 3 . 3 天线口面处干扰信号电平值P R 的折算公式如下: P R二P一 G+b . ” , , ” “ , ( B I ) 式中: 尸 R 天线口 面处干扰信号电 平, d B W ; P - 频谱分析仪电平读数, d B W; G-测试天线增益, d B ; G B 1 3 6 1 6 一9 2 b 射频连接电缆衰耗( 在加衰减器进行测试时, 还应包括衰减器的衰耗) , d B , B 1 . 14 天线口面处空间干扰信号功率通量密度P , 的折算公式如下: P , =1 0 馆( P . , / S 0 ” “ , . . . . . . . . . . . ( B 2 ) 式中: P , 天线口 面处空间干扰信号功率通量密度, d B ( W/ m ) ; P x -天线口面处干扰信号功率, W; S . -天线口面有效面积, M I . B 2 空间千扰信号电场强度测试 B 2 . 1 测试目的 与微波设备的视频、 中 频和群频相重合的干扰信号将对微波接收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为确定 微波接力站所处地点的空间干扰信号电 场强度的大小, 需要进行现场实测以证明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B 2 . 2 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测试系统由天线、 俊线、 仪表及电源四部分组成。 测试仪表符合G B 8 1 1 3 的规定, 并经计量部门 检定, 以保证测试数据准确, 测试方法应符合以下国标规定: G B 7 4 3 2 附录 A 2 , G B 7 6 1 5中的2 , 3 条。 氏h B 3 空间场强与功率通t密度的换算 测试空间 干扰信 号得到的电 场强度( d B ( V / m ) 可按下式换算成功率通量密度 d B ( W/ m ) ) . P二2 0 t g E一1 Q I g 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3 ) 式中 式中 P - 功率通量密度, d B ( W / m a ) ; E 电场强度, V / m; Z 自由空间阻抗, 3 7 7 n . 当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场强时, 场强与读数的 关系 式如下 E =尸+ A+ F . ” . ” 一 ,. .( B 4 ) E 电场强度, d B 年V / m ) ; P - 频谱分析仪读数, d B m; A -天线系数, d B ; F 一 一 折算系数, d B .频谱分析仪输入阻抗为5 0 S a 时F 二1 0 7 d B , 输人阻抗为7 5 d a 时 F=1 0 9 d B 附录C 橄波接力站周围环境千扰场强与机房自然屏蔽效果 ( 补充件) C l 微波接力站机房对中波、 电 视广播发射干扰的自 然屏蔽效果应以实测为准。 C 2 微彼接力站的微波载波设备抗中波广播发射干扰的能力为1 1 0 d B 如V f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