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936-2007土方机械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pdf_第1页
GBT16936-2007土方机械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pdf_第2页
GBT16936-2007土方机械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pdf_第3页
GBT16936-2007土方机械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pdf_第4页
GBT16936-2007土方机械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5 3 1 0 0 P9 7 a 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16 9 3 6 - - 2 0 0 7 代替G B T1 6 9 3 6 - - 1 9 9 7 土方机械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 E a r t h 。m o v i n gm a c h i n e r y m E n g i n et e s tc o d e N e tp o w e r 2 0 0 7 一”一01 发布 ( I S 09 2 4 9 :1 9 9 7 ,M O D ) 2 0 0 8 - 0 1 - 0 1 实施 中华厶匿共;f 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曾士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仲 目次G B T1 6 9 3 6 - - 2 0 0 7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设备仪器的测量精度- 35 试验- - - - - - - - 。一46 校正系数67 压燃式发动机烟度的测量和校正88 试验报告99 发动机性能的声明和校验1 6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刖昌 G B T1 6 9 3 6 - - 2 0 0 7 本标准修改采用I S O9 2 4 9 :1 9 9 7 土方机械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 英文版) ,包括其技术勘误 I S 09 2 4 9C o r 1 :1 9 9 9 。 本标准根据I s 09 2 4 9 :1 9 9 7 重新起草。 本标准与I s 09 2 4 9 :1 9 9 7 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对I S O9 2 4 9 :1 9 9 7 中引用的国际标准,用已被采用为我国的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 对表1 中的脚注编号“,。”进行重新编号,改为,5 ,。 对全文脚注进行了重新编号,并对全文的公式增加了编号。 增加了表4 ,将8 4 内容放到表4 中,并对其脚注进行重新编号。原表4 改为表5 。 本标准将表述公差数值的n 、6 、f 和d 改为n 、6 、c 和d 的形式表述( 因9 3 1 4 中规定 n 、b 、c 和d 已为百分数值) 。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是对G B T1 6 9 3 6 - - 1 9 9 7 ( 土方机械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的修订。 本标准与G B T1 6 9 3 6 - - 1 9 9 7 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在5 3 中增加进气压降、发动机进口处绝对压力和排气背压等内容; 在5 3 中燃油温度的规定按点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分别进行规定; 对第7 章“压燃式发动机烟度的测量和校正”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第8 章中按压燃式发动机和点燃式发动机分别进行规定; 增加了“9 3 公差”的规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 B T1 6 9 3 6 1 9 9 7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阎垫。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 T1 6 9 3 6 - - 1 9 9 7 。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1 范围土方机械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G B T1 6 9 3 6 - - 2 0 0 7本标准规定了G B T8 4 9 8 中定义的土方机械用发动机净功率的试验规范。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土方机械发动机的性能,用于介绍发动机在满负荷条件下功率、燃油消耗率对转速的特性曲线。发动机可以是自然吸气式的也可以是增压式的( 采用机械增压器或是涡轮增压器) 。本标准涉及土方机械上用的内燃机和以下类别的内燃机:除自由活塞式发动机外的往复式内燃机( 点燃式或压燃式) ;旋转活塞式发动机。注t 本标准提供的发动机功率校正系数与I S O1 5 8 5 :1 9 9 2 是一致的。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 T1 8 8 3 1 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1 部分:发动机设计和运行术语( G B T1 8 8 3 1 2 0 0 5 ,I S O2 7 1 0 1 :2 0 0 0 ,I D T )G B T1 8 8 3 2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2 部分:发动机维修术语( G B T1 8 8 3 2 2 0 0 5 ,I S O2 7 1 0 2 :1 9 9 9 ,I D T )G B T1 8 8 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 密度计法) ( G B T1 8 8 4 - - 2 0 0 0 ,e q vI S O3 6 7 5 :1 9 9 8 )G B T6 8 0 9 1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l 部分:固定件及外部罩盖( G B T6 8 0 9 1 - -2 0 0 3 ,I S 07 9 6 7 1 :1 9 8 7 ,I D T )G B T6 8 0 9 2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2 部分:气门、凸轮轴传动和驱动机构( G B T6 8 0 9 2 2 0 0 6 ,I S 07 9 6 7 3 :1 9 8 7 ,I D T )G B T6 8 0 9 3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3 部分:主要运动件( G B T6 8 0 9 3 2 0 0 6 ,I S 07 9 6 7 - 2 :1 9 8 7 A m d 1 :1 9 9 9 ,I D T )G B T6 8 0 9 4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4 部分:增压及进排气管系统( G B T6 8 0 9 4 - -2 0 0 7 ,I S O7 9 6 7 4 :2 0 0 5 ,I D T ,R e c i p r o c a t i n gi n t e r n a lc o m b u s t i o ne n g i n e s - - V o c a b u l a r yo fc o m p o n e n t sa n ds y s t e m s - - P a r t4 :P r e s s u r ec h a r g i n ga n da i r e x h a u s tg a sd u c t i n gs y s t e m s )G B T6 8 0 9 5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5 部分:冷却系统( G B T6 8 0 9 5 1 9 9 9 ,i d tI S O7 9 6 7 5 :1 9 9 2 )G B T6 8 0 9 8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8 部分:起动系统( G B T6 8 0 9 8 2 0 0 0 ,i d tI S O7 9 6 78 :1 9 9 4 )G B T8 4 9 8 土方机械基本类型术语( G B T8 4 9 8 - - 1 9 9 9 ,e q vI S O6 1 6 5 :1 9 9 7 )I S O1 5 8 5 :1 9 9 2 道路车辆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I S O3 1 0 4 :1 9 9 4 石油产品透明和不透明石油液体运动黏度的测定和动力黏度的计算I S O5 1 6 3 ;2 0 0 5 汽车和航空类燃料爆震特性的测定马达法I S O5 1 6 4 :2 0 0 5 柴油发动机燃料爆震特性的测定研究法I s O5 1 6 5 :1 9 9 8 石油产品柴油点火质量的测定十六烷值法1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T1 6 9 3 6 2 0 0 7 l s O7 8 7 6 1 :1 9 9 0 燃油喷注设备术语第1 部分:喷油泵 I S O1 1 6 1 4 :1 9 9 9 往复压燃式内燃机废气的不透明度测量和吸光系数测定用仪器 A S T MD2 4 0 一8 7 弹式量热器测定液烃燃料燃烧热的标准试验方法 A S T MD3 3 3 8 - - 8 8 航空燃料燃烧的有效热估算的标准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 B T1 8 8 3 1 、G B T1 8 8 3 2 、G B T6 8 0 9 1 、G B T6 8 0 9 2 、G B T6 8 0 9 3 、G B T6 8 0 9 4 、G B T6 8 0 9 5 、 G B T6 8 0 9 8 和I S O7 8 7 6 1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标准。 3 1 净功率n e tp o w e r 在试验台上。发动机配备有表l 所列部件和附件时,在相应的发动机转速下,曲轴或其等效件的末 端获得的功率。 注t 如果功率测量仅在安装变速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发动机功率应是测量的功率加上变速器损失的功率。 3 2 标准配置部件s t a n d a r dp r o d u c t i o ne q u i p m e n t 制造商提供的用于发动机特定用途的部件。 表1发动机净功率的试验需安装的部件和附件 序号 部件和附件发动机净功率试验安装情况 进气系统 进气歧管 曲轴箱通风装置 1 安装,标准配置部件 双重进气歧管系统的控制装置 空气流量计,进气管路系统,空气滤清器,进气消声器 限速装置 安装,标准配置部件如有可能,可调至 2 进气歧管预热装置 最佳位置 排气系统 排气净化器 3 排气歧管安装,标准配置部件 增压装置 连接管、排气消声器6 排气尾管。排气制动器。 4 输油泵。安装标准配置部件 汽化装置 5 化油器,电子控制系统,空气流量计等( 如安装) ,汽燃机减压装安装,标准配置部件 置,蒸发器,混合器 燃油喷射装置 点燃式和压燃式( 内燃机) 预滤清器,滤清器,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嘴,进气气f 1 ( 如果安 6 安装,标准配置部件 装) ,电子控制系统等( I n 果安装) ,调速器:按大气状态控制全负 荷自动挡块 水冷装置 7 安装,标准配置部件 散热器,风扇“一,风扇罩,水泵,节温器 风冷装置 8 安装。标准配置部件 导风套,风扇或吹风机“一,调温装置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寰1 ( 续)G B T1 6 9 3 6 - - 2 0 0 7序号部件和附件发动机净功率试验安装情况电气或电子点火装置9发电机1 。火花分配器,线圈,配线,火花塞,包括爆震传感器火花安装,标准配置部件延迟系统,在内的电子控制系统增压装置( 如安装)由发动机直接驱动和或由排出废气驱动的压缩机,增压器。中1 0安装,标准配置部件冷器“m 。,冷却泵或风扇( 发动机驱动) 玲却液流量控制装置( 如果安装)1 1辅助试验台风扇安装如有必要1 2净化装置“安装标准配置部件a 如果不存在对发动机功率有显著影响的风险,可以采用等效的进气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进行检查,以确保发动机进气压力与制造商对空滤器规定的限值相差不超过1 0 0P a 。b 如果不存在对发动机功率有显著影响的风险,可以采用等效的进气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进行检查,以确保发动机排气系统的背压值与制造商规定的上限值之差不能超过1o o oP a 。C如果发动机装有排气制动器,节流阀应固定在全开位置。d 必要时,可调整供油压力,以重新达到发动机特定应用时的人r n 泵压力状态( 特别是使用了诸如油箱或滤清器的“燃油回油”系统) 。e空气进气气门是喷油泵的气动调节器的控制阎。喷油调节器包括可控制喷油量的其他装置。f 散热器、风扇、风扇罩、水泵和节温器在试验台上的位置应与其安装在发动机上的位置保持一致。冷却液循环只能由发动机水泵带动。倘若这种循环的压力损失及泵进口处韵压力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压力保持大体相同,剐冷却液的冷却可由散热器或外部循环实现。若装有散热器百叶窗,则百叶窗应处于“开”位置。如果风扇、散热器和风扇罩不能安装在发动机上,风扇可单独安装并与散热器和风扇罩( 如安装) 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风扇吸收的功率应在测定发动机功率的相同转速下确定。发动机功率的测量通过标准特性计算或者实际测试得到。将此功率按6 2 定义的标准大气状态校正后,应从( 发动机) 校正功率中减去。g 若安装有可分离式或分级式风扇或风机,则试验时应将可分离式风扇或风机脱开,或将分级式风扇处于最大滑移下运转。h 节温器可固定在全。开”的位置,i发电机的最小功率:发电机功率应限制在使驱动发动机运转所不可缺少的附件工作所必须的功率( 范围内) 。若需用蓄电池,则应使用状态良好的、充足电的蓄电池。j 提前点火应能代表使用状态,该状态应建立在制造商推荐的辛烷燃料最低值范围内。k 对装有具有按增压或吸收空气温度辛烷值与或发动机转速成函数关系的可变增压器的发动机来说增压压力应对按制造商推荐的最低辛烷燃料建立的装机状态有代表意义。1 增压冷却发动机无论水冷或风冷都带着增压冷却器进行试验。但如果制造商允许,可以用试验台增压冷却系统代替增压冷却器。这两种情况下测量各个转速下的功率时,都应使经过增压冷却器或试验台系统的空气压力降或温度降与制造商在整机系统上的规定值相同。m 净化装置可能包括例如废气再循环( E G R ) 系统、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热反应器、二次进气系统和燃油蒸发保护系统。4 设备仪器的测量精度4 。1 扭矩扭矩测量仪的测量精度应在试验所要求测量量程的士1 范围内。3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T1 6 9 3 6 - - 2 0 0 7 4 2 发动机转速( 旋转频率) 发动机转速( 旋转频率) 测量精度应为士o 5 。 4 3 燃油流量 燃油流量测量精度应为士1 。 4 4 燃油温度 燃油温度测量精度应为2K 。 4 5 进气温度 进气温度测量精度应为士2K 。 4 。6 大气气压 大气气压测量精度应为i 0 0P a 。 注:lP a = 1N 甜。 4 7 排气背压 排气背压测量精度应为2 0 0P a ,测量应按表1 中脚注6 的要求进行。 4 8 进气压降 按表1 中脚注测量,测量精度应为士5 0P a 。 4 9 绝对进气压力 绝对进气压力测量精度应为测量压力的土2 。 5 试验 5 1附件 5 1 1 需要安装的附件 在试验期间,发动机实际使用中所必需的附件( 见表1 ) 应安装在试验台上,并尽可能与实际使用位 置一样。 5 1 2 需要拆除的附件 某些机器上的附件,只是在机器工作时需要安装在发动机上,试验时应拆除。下面给出一些例子: 机器液压泵 机器控制系统液压泵; 机器系统空气压缩机; 空调系统压缩机。 若附件无法拆除,应当测得其无负荷状态下吸收的功率并加到发动机的功率上。 5 1 3 压燃式发动机起动附件 关于压燃式发动机的起动用附件,要考虑下列二种情况: a ) 电气起动:安装发电机,为发动机运转必需的用电附件供电 b ) 非电气起动:除非安装发电机是为发动机运转必需的用电附件供电,否则,将其拆除。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应安装产生和储存起动所需能量的装置,并在无负荷工况下运转。 5 2 调整状况 测定发动机净功率的调整状况应按表2 的规定。 表2 调整状况 序号项目调整状况 1 化油器的调整 应按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调整。在特定用途使用 2 喷油泵供油系统的调整 时,不再进行改变 3 点火或喷油正时( 正时曲线) 调整 4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表2 ( 续)G B T16 9 3 6 - - 2 0 0 7序号项目调整状况4调速器调整应按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调整,在特定用途使用5净化装置时,不再进行改变6增压控制器5 3 试验条件5 3 1 净功率试验时发动机应装备按表1 规定的附件。在点燃式发动机中应全开油门。在压燃式发动机中应将油泵固定在全供油量处,以测取净功率。5 3 2 性能参数应在发动机有充足的新鲜空气供应下,并在稳定的正常运转条件下取得。发动机应按照制造商推荐的方式磨合。燃烧室允许有限量的沉积物,进气温度应尽可能选择与标准状态( 见6 2 ) 接近,使校正系数的数值最小。5 3 3 发动机进气温度应在进气管路内测量,并在同一点测量进气压降。温度计或热电偶应将辐射热屏蔽掉,并应直接固定于气流中。同时还要预防燃油反喷,并且应选择足够多的位置( 进行测量) 以得到有代表性的平均进气温度。5 3 4 进气压降应在进口管路、空滤器、进气消声器、限速器( 如安装) 或其相应设备的下游测量。5 3 5 如果发动机安装了压缩机和散热器,其下方到发动机人口处的绝对压力应在进气歧管内和任一其他为计算校正系数不得不测量的点上测量。5 3 6 排气背压应在离排气歧管的出口法兰至少3 倍排气管直径处测量,且在涡轮增压器下方( 如安装) 测量。其位置要规定。5 3 7 在扭矩、发动机转速和温度基本保持稳定在制造商规定值后再测取数据。5 3 8 在运转或读数时,发动机的转速与选定的转速之间的误差不得大于士1 或士1 0r r a i n ,取其中较大者。5 3 9 应同时观察测功器的载荷、燃油流量和进气温度。并且在每一种情况下,测功器载荷和燃油消耗率至少应取两次变化量不超过2 的稳定连续读数的平均值。发动机不做任何调整,约1r a i n 后读取第二个读数。5 3 1 0 发动机冷却液出口温度应保持在制造商规定的恒温控制温度土5K 以内。若制造商未作规定,则冷却液温度应为3 5 3K 士5K 。对于风冷发动机,制造商指定点的温度应保持在制造商规定最大值的( - - 2 0K oK ) 以内。5 3 11 燃油温度应遵循以下规定。a ) 对点燃式发动机来说,燃油温度应当在尽可能接近喷油器总成的进气口处测量,并在制造商规定温度的土5K 范围以内。然而,允许的最低燃油温度应是环境温度。如果制造商没规定燃油测试温度,则为2 9 8K 土5K 。b ) 对压燃式发动机来说,燃油温度应当在喷油泵的进口处测量。在制造商的要求下,可在代表发动机运转状态的喷油泵的其他点测试燃油温度。燃油温度保持在制造商规定温度的- 4 - 3K以内。无论如何,喷油泵人口处燃油温度的最低值为3 0 3K ,如果制造商没规定燃油温度,则为3 1 3K 土3K 。5 3 1 2 润滑油温度应在油道人r 3 、油冷却器( 如安装) 出口或按制造商规定测量。该温度应保持在制造商规定的极限范围内。5 3 1 3 必要时,可使用辅助调整系统,以保证各种温度在5 3 1 0 、5 3 1 1 和5 3 1 2 的规定范围内。5 3 1 4 净功率试验用燃油的选择需经过相关方的同意,并按照表3 进行选择。5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G B T1 6 9 3 6 - - 2 0 0 7 表3 试验用燃油 试验目的 相关方燃油选择 l 鉴定机构l 基准燃油( 如有规定) ; 型式批准( 经证明)若没规定基准燃油,则选择商品 2 制造商或供应商 燃油 1 制造商或供应商; 验收测试制造商规定的商业燃料 2 用户或检验员 5 4 试验步骤 在制造商建议的发动机最低和最高转速之间,选取足够多数量的发动机转速点测量,来测定完整的 功率和扭矩曲线。速度范围应包括发动机产生其最大功率和扭矩的速度。 5 5 需要记录的数据 需要记录的数据应按第8 章的规定。 6 校正系数 6 1 功率校正系数口的定义 用系数a 乘以实测功率,即得出在6 2 规定的标准大气状态下的发动机校正功率。此校正功率( 即 标准大气状态下的功率) p 。t 按式( 1 ) 计算: P 。f 一肇, ( 1 ) 式中: a 校正系数( 点燃式发动机的校正系数为吼,压燃式发动机的校正系数为a 。) ; 户,实测功率。 6 2 大气状态 6 2 1 标准大气状态 为了定义发动机功率和燃油消耗率,应采用6 2 1 - l 6 2 1 3 给出的标准状态。 6 2 1 1 温度 标准温度T 。f 为2 9 8K 。 6 2 1 2 干空气压 总气压P 。f 为1 0 0k P a 。 标准干空气压P t 为9 9k P a 。 注;在温度为2 9 8K 下,相对温度为3 0 对应1k P a 水蒸气压,因此相应的干空气压为9 9k P a 。 6 2 。1 3 相对湿度 标准相对湿度。r 为3 0 。 6 2 2 试验大气状态 试验中试验大气状态应在6 2 2 1 和6 z 2 2 规定的范围内。 6 2 2 1 温度T 点燃式发动机:2 8 8K T 3 0 8K 压燃式发动机:2 8 3K T 3 1 3K 。 6 2 2 2 干空气压力p d 对所有发动机:8 0k P a p d 1 1 0k P a 。 6 3 功率校正系数的确定 该试验应在能将大气状态控制到等于标准状态的空调试验室中进行。 假如可影响的参数由自动仪器控制,而且有关参数在该装置的相应范围之内。则该参数无需功率校 6 G B T16 9 3 6 - - 2 0 0 7正。这特别适用于:a )自动空气温度控制使装置保持在2 9 8K 工作;b )自动增压控制,当大气压力在自动增压控制工作时,与大气压力无关;c ) 燃油自动控制,由调速器调整燃油输出以保持恒功率输出( 通过补偿环境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然而,在a ) 情况下,在2 9 8K 满负荷下,自动空气温度装置处于全“关”时( 没有热的空气加到进口空气中) ,试验应在装置全“关”的状态下进行,并且应用正常的校正系数;在c ) 情况下,压燃式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应按功率校正系数的倒数来校正。6 3 1自然吸气和增压点燃式发动机系数吼点燃式发动机的校正系数a 。是从式( 2 ) 计算出来的:一( 鼢2 ( 嘉) “6( 2 )式中:丁发动机空气进口处的绝对温度,单位为开( K ) ;P 。于空气压,也就是总大气压减去水蒸气压,单位为千帕( k P a ) 。公式( 2 ) 适用于配有化油器的发动机和其他发动机上,此类发动机的测量系统设计为当周围环境变化时,仍可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燃气比。对于其他的发动机类型见6 3 3 。公式( 2 ) 仅适用于o 9 3 1 0 7 。若超过该限值,则应给出校正值,并且在试验报告里准确地说明试验条件( 温度和压力) 。6 3 2 压燃式发动机系数仉压燃式发动机在恒油量时的功率校正系数a 。由式( 3 ) 得出口。一( ,) 式中: 大气系数( 见6 3 2 I ) ;,m 每种发动机形式和调整的特性指数( 见6 3 2 2 ) 。6 3 2 1 大气系数,大气系数 反映了周围条件( 压力、温度和湿度) 对于发动机进气的影响。大气系数由式( 4 ) 式( 6 ) 计算:a )自然吸气式和机械增压式发动机:,I 一伴P d I , 三2 9 8 rb ) 不带中冷器或带空空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一( 鼢7 ( 磊) 12 c ) 用发动机冷却液冷却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一( 黔7 ( 磊) 。7 式中的T 和P a 在6 3 1 中定义。6 3 2 2 发动机系数厶 为校正的燃油供给量q c 的函数,应按式( 7 ) 计算:,二一0 0 3 6 q 。一1 1 4式中:q c = q r 。其中:口发动机比排量燃油供给量,由式( 8 ) 给出,单位为毫克每升循环 - m g ( L 循环) ;( 4 )5677(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G B T16 9 3 6 - - 2 0 0 7 r 如果安装了增压器或中冷器,在其出口处的绝对静压与周围压力的比值( 非增压发动机r 1 ) 。 。一竖! 茎! 塑塑煎量! g ! ! ( 8 ) 1 ( 排量,L ) ( 发动机转速,m i n - 1 ) 、7 式中: z = 1 2 00 0 0 ( 四冲程发动机) ; z = 6 00 0 0 ( 两冲程发动机) 。 公式( 7 ) 仅当3 7 2m g ( L 循环) q 。6 5m g ( L 循环) 时才适用。若q 。( 3 7 2m g ( L 循环) 时,则,m 为常量0 2 ;若q c 6 5m g ( L 循环) 时,则,m 为常量1 2 ( 见图1 ) 。 图1 发动机系数,- 与校正的燃油供给g 。的关系图 6 3 2 3 校正公式使用范围 公式( 3 ) 仅适用于0 9 峨1 1 。 若超过该范围,则应给出校正值,并且在试验报告里准确地说明试验条件( 温度和压力) 。 6 3 3 其他类型的发动机 对于不属于6 3 1 和6 3 2 的发动机,当周围空气密度在标准状态( 2 9 8K 和9 9k P a ) 的土2 内变 化,采用校正系数等于1 。当周围空气密度超过这个限值,不用校正,但是在试验报告中应说明试验 条件。 7 压燃式发动机烟度的测量和校正 在每个试验点均舞测量和记录烟度。按I S O1 1 6 1 4 设计安装使用烟度计。 7 1烟度光吸收系数用校正系数 用此系数乘以以绝对单位表示的烟度光吸收系数s ,式( 9 ) 给出在6 2 1 中规定的标准大气状态的 发动机烟度光吸收系数: S ,一日。S ( 9 ) 式中: 吒校正系数( 见7 2 ) # s 测量的烟度光吸收系数( 实测的烟度) ,单位为每米( m “) 。 7 2 烟度光吸收系数用校正系数的定义 在恒油量输出设置下,压燃式发动机的校正系数q 由式( 1 0 ) 得出: 口。= l 一5 ( ,- 一1 ) ( 1 0 ) 式中: 大气系数( 见6 3 2 1 ) 。 7 3 应用范围 出于批准目的,此校正系数仅适用于: 8 O 9 2 ,1 0 8 ;2 8 3K T 3 1 3K ;8 0k P a P d 1 1 0k P a 的情况下。8 试验报告( 在不适用处应标出“无”或删掉。)8 1压燃式发动机基本特性”8 1 1 发动机制造商:一类型:循环:四冲程两冲程”缸径:冲程:缸数:气缸排列t 点火顺序= 发动机总排量:压缩比”:8 1 2 冷却系统a ) 水冷冷却液性质:循环泵:有无”特性或制造商:型号:传动比:一节温器设定值:散热器,图纸或制造商:型号:减压阀,压力设定值:”风扇,特性或制造商:型号:风扇传动系统;传动比= 风扇罩:b ) 风冷吹风机,特性或制造商:传动比:导流罩( 标准型) 温度调节系统:有无”型号:简要说明:h 8 1 3 制造商规定的温度水冷出口最高温度:1 ) 在非常规发动机和系统的情况下制造商应提供与该处要求相当的资料2 ) 不用的划掉。3 ) 应规定公差。G B T1 6 9 3 6 - - 2 0 0 7LK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G B T1 6 9 3 6 - - 2 0 0 7 风冷 标准点( 说明) 标准点最高温度: 最高排气温度t 一 燃油温度,最低值: 润滑剂温度,最低值= 8 1 4 增压器:安装未安装2 系统说明= 制造商: 压缩机系统,制造商 中冷器系统,制造商 8 1 5 进气系统 类型 类型 类型 进气装置及其辅助附件( 加热装置,进气消声器等等) 的说明和简图: 进气歧管: 空滤器: 进气消声器:“ 8 1 6 附加净化控制装置( 如有,并且包含在另外项目中) 说明和简图:“ 一 8 1 7 供油系统 燃油供给 输油泵 压力”: 1 0 或者特性曲线2 喷油系统t 泵 说明t 制造商:一类型= 制造商:类型: k P 8 制造商- 型号t 供油量- 一m m 3 冲程 泵转速为r m i n ”( 全量喷射下) 或特性图曲线”= 提出使用的方法:发动机泵试验台上” 喷油提前”: 喷油提前曲线: 正时: 喷油管 长度: 内径: 喷油器 制造商- 型号: 开启压力”= 或特性曲线”: k P a 二| 一最最 一 j | 高高 | | 一 | 虬虬 调速器制造商= 一型号= 一满负荷时断油点转速_ 最大空载的转速= 怠速转速= 冷起动系统G B T1 6 9 3 6 - - 2 0 0 7制造商:一型号:“说明:8 1 8 气门正时气门的最大升程和相对死点的开启与关闭角度:基准点和或设定值范围”:8 1 9 排气系统排气歧管的说明:如果试验采用制造商提供的全套排气装置,或者指出制造商规定的在最大功率下的最大背压,排气装置其他部分的说明”= 8 1 1 0 润滑系统系统说明:润滑油箱的位置:供油系统( 泵循环、喷人进气中、与燃油混合等) 循环泵:有无2 制造商:类型:一燃油混合物百分比:油冷却器:安装未安装2 图纸或制造商= 型号8 1 1 1 电器设备发电机交流发电机2 特性或制造商:型号8 1 1 2 试验中不拆除的发动机驱动的附件如有必要,列出并简述:一8 2 点燃式发动机基本特性”8 2 1 发动机描述制造商:类型:循环:四冲程两冲程2 缸径:冲程t 缸数t 气缸排列:发动机总排量:压缩比”:点火顺序= 一| | J | |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G B I T1 6 9 3 6 - - 2 0 0 7 8 2 2 冷却系统 a ) 水冷 冷却液性质:“一 循环泵:有无” 特性或制造商:型号:“ 传动比= 节温器设定值: 散热器,图纸或制造商: 型号: 减压阀,压力设定值: 风扇,特性或制造商: 型号: 风扇传动系统: 传动比= 风扇罩= b ) 风冷 吹风机,特性或制造商= 型号:一 传动比= ” 导流罩( 标准型) 温度调节系统:有无” 简要说明: 一 8 2 3 制造商规定的温度 水冷 出E l 最高温度:K 风冷 标准点( 说明) K 标准点最高温度: K 最高排气温度: 一K 燃油温度,最低值:K 最高值= K 润滑剂温度,最低值:一K 最高值:一K 8 2 4 增压器:安装未安装” 系统说明:” 制造商:“一类型= 压缩机系统,制造商:类型= 中冷器系统,制造商: 类型: 8 2 5 进气系统 进气装置及其附件( 缓冲器、加热装置、进气消声器等) 的说明和简图: 进气歧管:一 说明: 空滤器:制造商= 类型: 进气消声器:制造商:类型: 8 2 6 附加净化控制装置( 如有,并且没有包含在另外项目中) 说明和简图: 一 8 2 7 供油系统 燃油供给 1 2 G B T1 6 9 3 6 - - 2 0 0 7化油器”= 数目k量孔:1耋兰二j ;【前女相对于空气流量的供油曲线和要三妻翌面: 或者i 磊童该曲反要求的设定值n浮子质量:l浮子针阀:J关闭度设定值”:输油泵压力:通过燃油喷射2 制造商:“+型号:说明( 总体) 校准:8 2 8 限时阀气门的最大升程和相对死点的开启与关闭角度基准点和或设定值范围”= “8 2 9 点火系统分电器爆震传感器:有无2 方法:仅滞后或提前滞后2 制造商:类型:点火提前曲线”:点火正时”= 一触点间隙”或闭合角”火花塞制造商:类型;火花塞间隙设定值- 点火线圈或者特性曲线”:或者特性曲线”:制造商:一类型:”一点火电容器制造商:类型:“无线电干扰抑制装置制造商:类型t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G B T1 6 9 3 6 2 0 0 7 8 2 1 0 排气系统 说明和简图: 一一 8 2 1 1 润滑系统 系统说明:一一一 润滑油箱的位置:一 供油系统( 泵循环、喷入进气中、与燃油混合等) 一 循环泵:有无2 制造商t 类型: 与燃油混合 百分比”t 一一 油冷却器:有无” 图纸或制造商:型号- 8 2 1 2 电气设备 发电机交流发电机” 特性或制造商t 型号 8 2 1 3 试验中不拆除的发动机驱动用附件 如有必要,列出并简述t _ 一一一 8 3 测量发动机净功率的试验条件 发动机商品名称或商标:一 类型及发动机编号f 一 试验条件 最大功率下压力测试值: 一 总大气压;一一 k P a 水蒸气压: k P a 排气背压:“ k P a 排气背压测试点的位置: 进气压降:“一一k P a 进气管绝对压力:一一一 k P a 最大功率下测得的温度 a ) 进气口温度: b ) 发动机中冷器出口温度;一 c ) 冷却液温度 发动机冷却液出口温度: 风冷情况下标准点的温度: d ) 润滑油温= 测试点= 一一 e ) 燃油温度 在进口燃油喷射系统进E l 温度”= 在燃油流量测量仪上温度: 测功器特性 制造商: 型号 K K K K K K K 一兰 形式:额定值烟度计特性制造商:类型:“燃油流量测量仪:重量式体积式”点燃式发动机( 液态燃油)型号= G B T1 6 9 3 6 - - 2 0 0 7制造商和类型= 技术规范:理论辛烷数( R O N ) :( 按照I S O5 1 6 4 ) ”发动机辛烷数( M O N ) :( 按照I S O5 1 6 3 ) ”氧化比及氧化类型l 在2 8 8K 下的密度t g c m 3 ( 按照G B T1 8 8 4 ) 4 存储压力= 一k P a低热值( 测量值) ”:一k J k g ( 按照A S T MD2 4 0 )或低热值( 估计值) ”:“k J k g ( 按照A S T MD3 3 3 8 )点燃式发动机( 气态燃料)制造商;技术规范= 使用压力t 低热值= 压燃式发动机( 气态燃料)供料系统,气体= 一所用气体的规范:“燃油气比率:h低热值_ 压燃式发动机( 液态燃料)k P ak J k gk J k g制造商:所用燃油的规范:十六烷值:( 按照I S O5 1 6 5 ) ”在4 0 运动黏度:“ ( 按照I S O3 1 0 4 ) ”在2 8 8K 下的密度:一一g c m 3 ( 按照G B T1 8 8 4 )低热值( 测量值) ”:“k l k g ( 按照A S T MD2 4 0 )或低热值( 估计值) ”:k J k g ( 按照A S T MD3 3 3 8 )润滑油制造商:规范= ,S A E 黏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