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_公文写作知识汇总1_第1页
公文写作_公文写作知识汇总1_第2页
公文写作_公文写作知识汇总1_第3页
公文写作_公文写作知识汇总1_第4页
公文写作_公文写作知识汇总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文写作知识汇总公文写作知识汇总 目目 录录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2 公文概念公文概念2 公文分类公文分类2 常用的公文种类常用的公文种类 .4 公文结构公文结构5 公文格式公文格式8 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写作与处理10 1、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 .10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公文的特点和种类10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1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2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13 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公文格式排版规定14 7、公文的稿本、公文的稿本.14 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5 9、行文规则、行文规则.15 1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15 11、各种文种的撰写、各种文种的撰写16 1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16 13、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17 1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18 1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18 公文写作技术规范公文写作技术规范20 第一专题第一专题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公文写作基本要求20 第二专题第二专题 行文规则行文规则 20 第三专题第三专题 文稿书写规范文稿书写规范.20 第四专题第四专题 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20 第五专题第五专题 公文的语言特点公文的语言特点 .21 第六专题第六专题 公文词语的选择公文词语的选择 .21 第七专题第七专题 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22 第八专题第八专题 公文修辞公文修辞 22 第九专题第九专题 公文专用词语公文专用词语.22 第十专题第十专题 公文语言表达的简化公文语言表达的简化 23 第十一专题第十一专题 公文中避免歧义的一般方法公文中避免歧义的一般方法23 常用行政公文写作技巧常用行政公文写作技巧.24 一、报告一、报告24 二、请示二、请示25 三、意见三、意见29 四、批复四、批复30 五、决定五、决定32 六、议案六、议案35 七、通报七、通报39 八、通告八、通告40 九、通知九、通知41 十、会议纪要十、会议纪要.44 十一、函十一、函45 十二、简报十二、简报.48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概念公文概念 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书,是统治阶级管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书,是统治阶级管 理国家,处理政务时用来颁布法律、法规、规章、传达政理国家,处理政务时用来颁布法律、法规、规章、传达政 策法令、请示和答复问题、汇报情况、联系工作、制定计策法令、请示和答复问题、汇报情况、联系工作、制定计 划以及记载政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出自法定的机关单划以及记载政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出自法定的机关单 位,具有处理公务的合法效用。位,具有处理公务的合法效用。 公文分类公文分类 (1)公文的分类方法各种机关有各自不同的职责范围,)公文的分类方法各种机关有各自不同的职责范围, 并依法形成了各自使用的公文种类。高级领导部门与基层并依法形成了各自使用的公文种类。高级领导部门与基层 单位,行政机关与业务机关,地方政府机关与军事、外交、单位,行政机关与业务机关,地方政府机关与军事、外交、 经济、科技部门,它们所使用的公文除了共同种类之外,经济、科技部门,它们所使用的公文除了共同种类之外, 还各有不同的侧重种类,各式各样,差异很大,这就带来还各有不同的侧重种类,各式各样,差异很大,这就带来 公文分类学的复杂性,即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法。公文分类学的复杂性,即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法。 1)从文体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分,公文可分为对外文件、)从文体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分,公文可分为对外文件、 收来文件、内部文件三种。收来文件、内部文件三种。 2)从行文关系上分,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从行文关系上分,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三种。三种。 3)从文件的机密性分,可分为机密文件、内部文件、)从文件的机密性分,可分为机密文件、内部文件、 公布文件三种。公布文件三种。 4)从文件的性质、作用分,可分为法规文件、行政文)从文件的性质、作用分,可分为法规文件、行政文 件、党内文件三种。件、党内文件三种。 5)从文件的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从文件的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 等。等。 (2)党和国家机关通用公文的种类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党和国家机关通用公文的种类国务院办公厅曾发 布的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修,经过多年的实践,修 订后的订后的办法办法从从 1994 年年 1 月月 1 日起施行。把公文种类调日起施行。把公文种类调 整为十二类十三种,删去整为十二类十三种,删去“指令指令” 、 “决议决议” 、 “布告布告”三个三个 文种,将文种,将“议案议案”作为一个新文种列入主要公文种类。即:作为一个新文种列入主要公文种类。即: 命令(令)命令(令) ,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此外,中共中央办公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此外,中共中央办公 厅于厅于 1989 年年 4 月月 25 日发布的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 文件处理条例(试行)文件处理条例(试行) 中,正式文件的种类里还列有公报、中,正式文件的种类里还列有公报、 条例、规定三个文种。这样,现在常用的公文种类总共有条例、规定三个文种。这样,现在常用的公文种类总共有 十六种。十六种。 1)命令(令)命令(令) ; 2)议案;)议案; 3)决定;)决定; 4)指示;)指示; 5)公告;)公告; 6)通告;)通告; 7)通知;)通知; 8)通报;)通报; 9)报告;)报告; 10)请示;)请示; 11)批复;)批复; 12)函;)函; 13)会议纪要;)会议纪要; 14)公报;)公报; 15)条例;)条例; 16)规定。)规定。 还有一些文种虽不在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规定之内,实还有一些文种虽不在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规定之内,实 际上应用也很广泛,同样可能具有公文的性质,或在一定际上应用也很广泛,同样可能具有公文的性质,或在一定 条件下具有公文的性质。如某些章程、办法、计划、协议条件下具有公文的性质。如某些章程、办法、计划、协议 书、电报、记录、简报、调查研究、首长讲话稿等。书、电报、记录、简报、调查研究、首长讲话稿等。 常用的公文种类常用的公文种类 一、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用一、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用“决决 议议” 。 二、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二、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决 定定” 。 三、公告。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三、公告。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 “公告公告” 。 四、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四、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用用“通告通告” 。 五、通知。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五、通知。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 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 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 用干部,用用干部,用“通知通知” 。 六、通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六、通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 流重要情况,用流重要情况,用“通报通报” 。 七、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七、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 议,用议,用“报告报告” 。 八、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八、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请示” 。 九、批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用九、批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用“批复批复” 。 十、条例。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十、条例。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 度,用度,用“条例条例” 。 十一、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十一、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 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用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用“规定规定” 。 十二、意见。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十二、意见。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 用用“意见意见” 。 十三、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十三、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 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函” 。 十四、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十四、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 神,用神,用“会议纪要会议纪要” 。 公文结构公文结构 公文体式的结构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号、秘密等级、公文体式的结构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号、秘密等级、 紧急程度、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紧急程度、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 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报、抄送机关、印发机关等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报、抄送机关、印发机关等 项。项。 (1)文头部分)文头部分 1)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名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种类)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名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种类 构成文件头,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以示庄构成文件头,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以示庄 重。重。 2)发文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如)发文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如“国发国发 199号号”用黑体字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左下方,用黑体字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左下方, 下边用一红线与正文区分,有的线中带有五星。下边用一红线与正文区分,有的线中带有五星。 3)秘密等级。公文内容涉及国家机密的,应根据机密)秘密等级。公文内容涉及国家机密的,应根据机密 程度,在公文头的左角或右角,也可在正标题的左上方标程度,在公文头的左角或右角,也可在正标题的左上方标 明明“绝密绝密” 、 “机密机密” 、 “秘密秘密”字样。字样。 4)紧急程度。公文内容紧急,在时间上要求紧急递送)紧急程度。公文内容紧急,在时间上要求紧急递送 的,应根据紧急程度在正文标题左上角注明的,应根据紧急程度在正文标题左上角注明“急急” 、 “紧急紧急” 、 “特急特急” 、 “限时送达限时送达”字样。字样。 5)签发人。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号右侧标注)签发人。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号右侧标注“签发人签发人” , “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明签发人姓名。后面标明签发人姓名。 (2)行文部分)行文部分 1)标题。根据字数可占几行,要排列正中,位于发文)标题。根据字数可占几行,要排列正中,位于发文 字号下方,字体比文件头的字体小些,比正文的字体大些。字号下方,字体比文件头的字体小些,比正文的字体大些。 通常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的事由和文种组成。通常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的事由和文种组成。 2)主送机关。是公文的致发对象,应标注在标题之下,)主送机关。是公文的致发对象,应标注在标题之下, 正文之上靠左,并顶格书写,其后用冒号。标注主送机关,正文之上靠左,并顶格书写,其后用冒号。标注主送机关, 要写明其全称、规范性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其名称要写明其全称、规范性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其名称 之前不能标出之前不能标出“主送主送”字样。字样。 3)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内容。字体不能太小,)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内容。字体不能太小, 字距行距要清晰。要求一文一事,文字准确、简炼、逻辑字距行距要清晰。要求一文一事,文字准确、简炼、逻辑 清楚,标点正确。清楚,标点正确。 4)附件。是附属于公文正文之后的文字材料,是公文)附件。是附属于公文正文之后的文字材料,是公文 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 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3)文尾部分)文尾部分 1)印章。是公文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除)印章。是公文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除 会议纪要和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都应当加盖发文会议纪要和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都应当加盖发文 机关印章。机关印章。 2)成文时间。是公文生效的日期。成文日期应标注在)成文时间。是公文生效的日期。成文日期应标注在 公文公文“落款落款”即发文机关署名的下面,如无落款,可直接即发文机关署名的下面,如无落款,可直接 写在正文右下方,必须以汉字标注。写在正文右下方,必须以汉字标注。 3)附注。是用以对文内某些内容事项进行解释说明的)附注。是用以对文内某些内容事项进行解释说明的 格式项目。标注在公文生效标识域以下,主题词检索标识格式项目。标注在公文生效标识域以下,主题词检索标识 域以上。域以上。 4)主题词。是用以确切表达公文主旨的规范化名词或)主题词。是用以确切表达公文主旨的规范化名词或 名词性词组。主题词必须准确、有惯次性,不能与标题混名词性词组。主题词必须准确、有惯次性,不能与标题混 为一谈。它的位置在文件尾部横线之上,即抄送机关之上,为一谈。它的位置在文件尾部横线之上,即抄送机关之上, 由左向右排列,词与词之间要空一格,不能用标点符号。由左向右排列,词与词之间要空一格,不能用标点符号。 5)抄报抄送机关。抄报抄送机关是受文的机关单位。)抄报抄送机关。抄报抄送机关是受文的机关单位。 标注在文件尾部的横线之下,分列两段,抄报机关在上,标注在文件尾部的横线之下,分列两段,抄报机关在上, 名称要使用全称或规范性简称。名称要使用全称或规范性简称。 6)印发机关。指发文机关的办理部门。应在抄报抄送)印发机关。指发文机关的办理部门。应在抄报抄送 栏之下设印发机关栏,要标明公文印发机关或部门的全称栏之下设印发机关栏,要标明公文印发机关或部门的全称 及印发时间。这里的印发时间与成文时间不一样,应晚于及印发时间。这里的印发时间与成文时间不一样,应晚于 成文时间。成文时间。 公文格式公文格式 第一条第一条 公文一般由眉首,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公文一般由眉首,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 第二条第二条 公文眉首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公文眉首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 紧急程度、机密等级等内容,一般用横线与正文部分隔开。紧急程度、机密等级等内容,一般用横线与正文部分隔开。 一、发文机关一、发文机关(公文版头公文版头)用醒目、整齐、庄重字体套红用醒目、整齐、庄重字体套红 印刷,置于眉首上部,居中。印刷,置于眉首上部,居中。 二、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组成,二、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组成, 置于发文机关之下、横线之上,居中。置于发文机关之下、横线之上,居中。 三、向上级报送的重要文件,要标注签发人,置于发三、向上级报送的重要文件,要标注签发人,置于发 文字号的同行右端。文字号的同行右端。 四、紧急文件分四、紧急文件分“急件急件” 、 “特急件特急件”两种,标于眉首两种,标于眉首 右上角。右上角。 五、秘密文件应准确标明五、秘密文件应准确标明“绝密绝密” 、 “机密机密” 、 “秘密秘密” , 标于眉首右上角。标于眉首右上角。 第三条第三条 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内容、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内容、附 件、落款、附注等。件、落款、附注等。 一、标题置于眉首之下,主送机关之上,居中。标题一、标题置于眉首之下,主送机关之上,居中。标题 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公文种类,要准确简要地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公文种类,要准确简要地 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除发布和批转上级规章性文件外,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除发布和批转上级规章性文件外, 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也不用其它标点符号。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也不用其它标点符号。 二、二、 “公告公告” “通告通告” “条例条例” “规定规定” “决议决议” “决定决定” 等公文可不标明主送机关,其它公文应标明主送机关。主等公文可不标明主送机关,其它公文应标明主送机关。主 送机关一般置于正文内容之上、左端顶格。送机关一般置于正文内容之上、左端顶格。 “决议决议” “决定决定” 若标明主送机关也可置于文稿尾抄送栏。若标明主送机关也可置于文稿尾抄送栏。 三、正文内容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三、正文内容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一、一、 ” “(一一)” “1.” “(1)”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有关规定,用章、节、。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有关规定,用章、节、 条、款、项标明层次。条、款、项标明层次。 四、附件名称标于内容之后,成文日期之前。附件一四、附件名称标于内容之后,成文日期之前。附件一 般与主件合订发送,不能合订的应在附件首页左上角注明般与主件合订发送,不能合订的应在附件首页左上角注明 文件发文字号,与主件同时发送。文件发文字号,与主件同时发送。 五、文件落款,指正文末尾的发文机关名称、印章和五、文件落款,指正文末尾的发文机关名称、印章和 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六、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公章。加盖印章的六、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公章。加盖印章的 公文一般不再另署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一般不再另署发文机关名称。 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栏、印发机关栏、印发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栏、印发机关栏、印发 日期、份数等项。日期、份数等项。 第四条第四条 主题词。置于横线之上左端,按主题词表规定主题词。置于横线之上左端,按主题词表规定 标引,词目间间隔一个汉字距离。标引,词目间间隔一个汉字距离。 第五条第五条 抄送栏。在主题词横线之下。抄送单位可使用抄送栏。在主题词横线之下。抄送单位可使用 规范化的简称。规范化的简称。 第六条第六条 印发机关及日期栏。在抄送栏下用横线与抄送印发机关及日期栏。在抄送栏下用横线与抄送 栏隔开,左端署印发机关全称,右端署印发日期。栏隔开,左端署印发机关全称,右端署印发日期。 第七条第七条 文件份数。标于印发机关及日期栏横线之下,文件份数。标于印发机关及日期栏横线之下, 居右。居右。 第八条第八条 公文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公文用纸为公文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公文用纸为 A4 型,并用统一印制的红头公文纸印刷,左侧装订。张贴的型,并用统一印制的红头公文纸印刷,左侧装订。张贴的 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公文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内容用三号仿宋体。公文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内容用三号仿宋体。 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写作与处理 1、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 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 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直接阐述;直接阐述;单单 一集中;一集中;以意役法;以意役法;片言居要;片言居要;善用标题。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 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 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 、自然、自然 (顺理成章,开阖自如)(顺理成章,开阖自如) 、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 、 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 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例证法;例证法;喻证法;喻证法;类类 比法;比法;对比法;对比法;反驳法;反驳法;归谬法。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 洁、明快,生动、有力。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 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 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由法定作者制发;由法定作者制发; 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具有规范的体式;具有规范的体式;履行履行 法定的程序。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 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 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 行文三类。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 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 特急件三类。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 发文两类。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 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条例” 。 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领导指导性文件 命令(令)命令(令) 。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 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 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 导原则。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 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 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 况。况。 (3)公布性文件)公布性文件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 项。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陈述呈请性文件 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 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 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 相与规律。相与规律。 (5)商洽性文件)商洽性文件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 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 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 力的行为规范。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领导指导性文件 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 则和要求。则和要求。 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 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 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 或者周知的事项。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 流重要情况。流重要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公布性文件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情文件)陈述呈请情文件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 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商洽性工作 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 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 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 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 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 印章或签署、主题词。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 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 注释、印发说明等。注释、印发说明等。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 效力的标志。效力的标志。 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保密等级:保密等级:“绝密绝密” “机密机密” “秘密秘密”标注后,加标注后,加“”“” , 必要时加期限(如机密必要时加期限(如机密5 年)年) ,3 号或号或 4 号黑体。号黑体。 紧急程度:紧急程度:“急急”或或“特急特急” ,在保密等级下一行,字,在保密等级下一行,字 号字体同保密等级。号字体同保密等级。 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如有签发人,居左,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如有签发人,居左, 两者排一行,两者排一行,3 号或号或 4 号仿宋字。号仿宋字。 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一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一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 号。号。 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可省)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可省) ,字数一,字数一 般不超过般不超过 50 字;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字;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 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 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附件: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以下日附件: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以下日 期以上,排出附件号。期以上,排出附件号。 注释:注释排在日期下方,用注释:注释排在日期下方,用 4 号或小号或小 4 号仿宋体。号仿宋体。 7、公文的稿本、公文的稿本 (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讨论稿”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送审稿送审稿” “草稿草稿” “初稿初稿” “二稿二稿” “三稿三稿” 等稿本标记。等稿本标记。 (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 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 (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 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 (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 定效用。定效用。 (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 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 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 “副本副本”字样标记。字样标记。 (7)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修订本) ” , 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修订某年某月修订” 。 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合“法法” 、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 整、清晰、耐久。整、清晰、耐久。 9、行文规则、行文规则 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 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 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有上级机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有上级机 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 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 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 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 批准。批准。 1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 规范。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 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 1912 年(民国元年)年(民国元年) 。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 只能用分数。只能用分数。 11、各种文种的撰写、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一般包括文件标题、发)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一般包括文件标题、发 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 由事由(问题)由事由(问题) 、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 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纲领” 。 (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 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 (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 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 。 (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 也可在标题中标明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同意” “批准批准”与否的态度。与否的态度。 (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 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 (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 (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 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 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 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一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一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1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 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 (2)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技)全面技 师原则;(师原则;(4)时效原则;()时效原则;(5)集中统一原则;()集中统一原则;(6)党政)党政 分工原则;(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简化原则 13、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 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 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 文情况做简要记载。文情况做简要记载。 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 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 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 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 人员阅知办理。人员阅知办理。 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 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办理收文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 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 务和问题。务和问题。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 实施的催促检查。实施的催促检查。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 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1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文稿形成 拟稿。撰拟公文文稿。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 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 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 人进行全面核查。人进行全面核查。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 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 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 签等数种。签等数种。 (2)公文的制作)公文的制作 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 签发意见进一步具体化、技术化。签发意见进一步具体化、技术化。 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 有关领导签名。有关领导签名。 (3)公文的对外传递)公文的对外传递 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 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 (4)处置办毕公文)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 1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 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 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 。 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 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 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 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公文写作技术规范公文写作技术规范 第一专题第一专题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 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律,公文写作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律,公文写作 基本要求就是对这些规律的反映。其内容是:合基本要求就是对这些规律的反映。其内容是:合“法法”、求、求 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第二专题第二专题 行文规则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是关于正确有效传递文件的规定,也是撰拟行文规则是关于正确有效传递文件的规定,也是撰拟 公文的指导依据。遵守行文规则具有重要意义。公文的指导依据。遵守行文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机关间的工作关系准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机关间的工作关系准 确行文;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越级行文;正确选确行文;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越级行文;正确选 择主送、抄送机关;明确发文权限,不越权行文;坚持择主送、抄送机关;明确发文权限,不越权行文;坚持“党党 政文件分开政文件分开”;联合行文时,作者应为;联合行文时,作者应为“同级同级”;行文前需就;行文前需就 有关问题协商一致;严格控制文件数量,简化行文手续。有关问题协商一致;严格控制文件数量,简化行文手续。 第三专题第三专题 文稿书写规范文稿书写规范 文稿书写规范主要涉及:文稿用纸要求;图文区的规文稿书写规范主要涉及:文稿用纸要求;图文区的规 定;稿纸的使用;书写格式要求;字体与各种计量单位的定;稿纸的使用;书写格式要求;字体与各种计量单位的 使用;标点符号使用;外文字母书写;公文中的数字表示;使用;标点符号使用;外文字母书写;公文中的数字表示; 序号表示;标注格式设计、排版、印刷注意事项的要求;序号表示;标注格式设计、排版、印刷注意事项的要求; 文稿的修改;页码的标注;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