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_某机械设备公司环境管理手册_第1页
环境管理_某机械设备公司环境管理手册_第2页
环境管理_某机械设备公司环境管理手册_第3页
环境管理_某机械设备公司环境管理手册_第4页
环境管理_某机械设备公司环境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環境手冊EM-0-1001初版制訂日期制訂單位版次核准日期2009/7/10行政部A審核日期制修訂日期文件履歷表文件名稱環境手冊文件編號EM-0-1001版次變更章節內容變更前後描述擬案單位/擬案人修訂日期變更單號A/0ALL初次發行行政/王端祥2009/7/10環境手冊目錄章 節 號名 稱頁 碼版 本0.1 環境手冊修改頁2A0.2環境手冊目錄3-4A0.3定義、術語5-6A0.4公司簡介7A0.5關於本環境管理手冊8A4環境管理體系要求8A4.1總要求8A4.2環境方針8-9A4.3規劃(策劃)10A4.3.1環境因素10-11A4.3.2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11-12A4.3.3目標.指標和方案12-13A4.4實施與運行14A4.4.1資源、作用、職責與權限14-17A4.4.2能力.培訓和意識18-19A4.4.3資訊交流19-20A4.4.4文件20-21A4.4.5文件控制22A4.4.6運行控制23-25A環境手冊目錄章 節 號名 稱頁 碼版 本4.4.7應急準備和回應26A4.5.1監測和測量27A4.5.2合規性評價28A4.5.3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28-29A4.5.4記錄控制29A4.5.5內部審核30A4.6管理評審31-32A附件:1、工廠組織架構圖 2、廠區排汙管網圖3、環境管理者代表任命書0.3定義、術語 1. 本環境管理手冊採用ISO14001系列國際標準現行正式版本中的定義。 定義: 1.1審核員:有能力實施審核的人員。GB/T 190002000,3.9.9 1.2持續改進:對環境管理體系(3.8) 進行強化的反復發生的過程,目的是根據組織(6.16) 的環境方針(6.11),實現對環境表現(行為)(6.10) 的全面改進。 注:該過程不必同時發生於活動的所有方面。1.3 糾正措施: 消除所發現的不符合(3.15) 的原因所採取的措施。1.4 文件:資訊及其承載媒體。 注1:媒介可以是紙張,電腦磁片、光碟或其他電子媒體,照片或標準樣品,或它們的組合。 注2:根據GB/T 190002000中3.7.2條改寫。 1.5 環境:組織(6.16) 運行活動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氣、水、土地、自然資源、植物、動物、人,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注:從這一意義上,外部存在從組織內延伸到全球系統。 1.6 環境因素:一個組織(3.16) 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3.5) 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環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夠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 1.7 環境影響:全部或部分地由組織(6.16) 的環境因素(6.6)給環境(6.5) 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變化。 1.8 環境管理體系:組織(6.16) 管理體系的一部分,用來制定和實施環境方針(6.11),管理環境因素(6.6)。 注1:管理體系是用來建立方針和目標,並進而實現這些目標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要素的集合。 注2:管理體系包括組織結構、策劃活動、職責、慣例、程式(6.19)、過程和資源。1.9 環境目標:與組織(6.16) 所要實現的環境方針(6.11)相一致的總體環境目的。6.10 環境表現(行為):組織(6.16) 對它的環境因素(6.6) 進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測量結果。注:在環境管理體系條件下,可對照組織(6.16)的環境方針(6.11)、環境目標(6.9) 、環境指標(6.12) 及其它環境表現要求對結果進行測量。 1.10 環境方針: 組織(3.16)對其環境表現(行為)(3.10)的總體意圖和方向所做的正式闡述。 注: 環境方針為採取措施,以及建立環境目標(3.9) 和環境指標(3.12)提供了一個框架。 1.11 環境指標:直接來自環境目標(6.9),或為實現環境目標所需規定並滿足的具體的表現(行為)要求,它們可適用於整個組織(6.16) 或其局部。 1.12 相關方: 關注組織(6.16)的環境表現(行為)(6.10) 或受其環境表現(行為)影響的個人或團體。 1.13 內部審核:客觀地獲取審核證據並予以評價,以判定組織(6.16) 對其設定的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準則滿足程度的系統的、獨立的、形成檔的過程。 注:在許多情況下,特別是對於小型組織,只要與被審核的活動無關,就可以被視為獨立的。1.14 不符合:未滿足要求。GB/T 190002000,3.6.2注:此術語在GB/T 190002000中為“不合格”1.15 組織:具有自身職能和管理的公司、集團公司、商行、企事業單位、政府機構或社團,或是上述單位的部分或結合體,無論其是否有法人資格,公營或私營。 注:對於擁有一個以上運行單位的組織,可以把一個運行單位視為一個組織。(與9000:94相同與2000不一致) 1.16 預防措施: 消除潛在不符合(6.15) 原因所採取的措施。 1.17 污染預防:為了降低有害的環境影響(6.7)而採用(或綜合採用)過程、慣例、技術、材料、產品、服務或能源以避免、減少或控制任何類型的污染物或廢物的產生、排放或廢棄。 注:污染預防可包括資源的減少或消除、過程、產品或服務的更改、資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恢復、再迴圈、回收和處理。 1.18 程式:為進行某項活動或過程所規定的途徑。 注1:程式可以形成檔,也可以不形成檔。 注2:根據GB/T 190002000中3.4.5條改寫。1.19 記錄:闡明已取得的結果或提供已從事活動的證據的檔。 注:根據GB/T 190002000中3.7.6條改寫。2. 其他術語:2.1 WTC深聯得精密連接器(深圳)有限公司2.2 EM環境手冊2.3 EP環境程式檔2.4 EI環境作業指導書2.5 EF環境記錄0.4公司簡介深聯得精密連接器(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3月,專門從事各類精密連接器的研發生產,隸屬於深聯得香港公司。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技術力量均來自同集團揚明公司,塑膠件的開發生產由同集團的好潤塑膠廠完成,五金件的生產由同集團揚明公司完成。 經營理念:團隊企業的成功,有賴於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協調。誠信-誠信待人,互利經營。創新-技術、產品、管理勇創新高。感恩-以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回報客戶,互利供應商,以永續經營為目的回饋社會,厚待員工。0.5關於本環境管理手冊1. 本手冊闡述了WTC的環境方針,並描述了本公司按ISO14001:2004標準要求和公司的需要所建立的環境體系,該手冊對內用於實施環境管理、對外用於證實本公司的環境保証能力。2. 為了將本手冊的規定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程式檔(見第五章).環管手冊和程式檔匯編在一起,是本公司基本法規的組成部分,任何員工必須遵照執行。3. 對本手冊的管理控制 3.1 本手冊由總經理批準後生效。3.2 本手冊受控收放詳見檔管制作業程式。 3.2.1文控中心在發放本手冊時,需做好相應的發放記錄。 3.3 本手冊的正本由文控中心存檔管理.受控副本則由各受領人妥善保管。 3.4 對於本手冊的任何修訂,都須由總經理予以批準.當本手冊發生修訂時,各受控版均應得到相應的修改。 3.5 當手冊中某頁發生更改時,這頁的改次將相應的按1、2的順序遞增.當手冊發生過重大更改或20次以上的更改時,則對手冊的版本號(即版次)按A、B、C的順序予以更新。 3.6 對於受控的舊版之手冊,文控中心予以回收及銷毀.對於舊版的正本,則由文控中心加蓋“作廢”後以實際情況保存。4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4.1總要求本公司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按照ISO14001:2004標準的要求建立起結構化的環境管理體系,並編制了系統化的、配套的環境管理體系文件.本體系將在“策劃、實施、檢查與糾正、評審”構成的動態循環過程中補充和完善,通過環境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和運行來達到本公司的總體環境行為的持續改進.本體系的核心要素及對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查詢相關檔的途徑在以下各章節中均給予了明確。公司認證範圍: a.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辦燕川第三工業區2號5棟. b.列入認證範圍:深聯得公司, 暫只存在組裝生產部分, 沖壓及成型屬於協力之揚明廠範疇。 c.產品範圍: 連接器產品裝配. .服務及相關管理活動。 4.2環境方針(一)為求人類之永續生存及做好環境保護,積極落實企業環保責任與使命,本公司於平日推動活動。產品實現過程中,將透過全員參與不斷地改善環境行為,並主動向全社會大眾公開,應全力實施環境保護與改善。目前本公司的環境方針:污染預防,遵守法規,提供環保產品;全員參與,持續減廢,合理利用資源環境方針(二)1. 目的: 制定公司的環境方針,明確公司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宗旨和方向,體現公司最高管理者對改善環境的指導思想和承諾。2. 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環境方針的制定、修訂、宣傳和教育等相關業務。3. 職責與權限: 3.1 總經理負責批準公司的環境方針。 3.2文控中心負責對公司全體員工組織環境方針的宣傳。3.3總務負責對公司全體員工組織環境方針的教育。 3.4 各部門負責向相關方宣傳公司的環境方針。4. 程式: 4.1 環境方針 4.1.1 公司在制定環境方針時,須確保它: 4.1.1.1 適合於公司活動、產品或服務的性質、規模與環境影響。 4.1.1.2 包括對持續改進和污染預防的承諾。 4.1.1.3 遵守一切與我公司有關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並嚴格執行之。 4.1.1.4 提供建立和評審環境目標和指標的框架。 4.1.2 公司的環境方針見本手冊第9頁,公司的環境方針闡述了公司的環境宗旨。 4.1.3 公司環境方針經總經理批準後明文發佈。 4.2 環境方針的教育 4.2.1 公司由文控中心組織各部門對全體員工進行ISO14001基礎知識的培訓。4.2.2 公司由總務其中把公司的環境方針的含義及如何貫徹做為一個重點內容。 4.2 3 培訓記錄由總務部及各部門保存。 4.2.4環境方針的傳達應包括全體員工或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員。 4.3環境方針的宣傳 4.3.1公司將印有本公司環境方針的資料,通過公司各部門向社會公開。 4.3.2 任何外部人員均可通過電話、傳真、書信等方式獲取本公司的環境方針。 4.4 環境方針的實施 公司通過對目標、指標的判定,環境管理方案的實施以及運行控制使公司的環境方針得以貫徹實施。 4.5 環境方針的評審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公司將對環境方針的合適性進行評審: 4.5.1 進行管理評審時。 4.5.2 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發生變化時。 4.5.3 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發生變化時。 4.5.4 相關方提出新要求時。 4.6 環境方針的修訂 當有需要時,可對環境方針進行修訂,並由總經理批準後重新發佈。 5. 相關文件: (略)4.3規劃(策劃)4.3.1環境因素1. 目的: 確定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式,以確保正確、有效地識別、評價出公司在認證範圍內的活動、產品和服務全過程中能夠控制或希望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及重要環境因素。 2. 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認證範圍內所有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並包括新的發展、新修改的活動、產品及服務。3. 職責與權限:3.1 總經理負責批準重要環境因素。3.2 管理者代表負責確認重要環境因素。3.3 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 3.3.1 組織公司各部門對環境因素進行識別,並予以匯總。 3.3.2 對公司的環境因素進行評價,並確定環境因素匯總評價表。 3.4 各部門負責識別責任範圍內的環境因素。4. 程式概要: 4.1 公司建立並保持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程式。 4.2 公司各部門對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夠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對它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採用工藝流程法、現場評審法或專家咨詢法進行識別。 4.3 公司在識別環境因素時均重點從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地污染、噪聲污染、破壞臭氧層、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廢棄物問題、其他,這八個方面以及其時態(含過去、現在和將來),狀態(含正常和異常,緊急)來考慮。 4.4 公司由文控中心對各部門識別出來的環境因素進行匯總及登記. 列入環境因素匯總、評價表。 4.5 公司由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採用”是非判斷”對公司的環境因素進行評價,評價時綜合考慮:嚴重性、環境影響涉及的範圍、法律法規要求、公司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方的要求。 4.6 文控中心將評審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列入重要環境因素策劃表交由管理者代表確認,最終由總經理予以審批。 4.7 當公司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以及法律、法規等發生變化時,公司將重新進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 4.8 對於識別出的重要環境因素公司在環境方針、目標和指標及環境管理方案和運行控制,應急準備與響應等環境管理體系策劃中均予以考慮。5. 相關文件: 5.1 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程式EP-0-31014.3.2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1. 目的: 為了確保在建立實施和保持環境管理體系對適用於本公司的活動、產品、服務中環境因素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加以考慮,並明確之收集、識別、登記的管道及管理控制方法。2. 適用範圍: 適用於本公司認證範圍內所有環境因素所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3. 職責與權限: 3.1管理部3.1.1 負責收集、登記、識別及保存適用於公司的環境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3.1.2 負責向公司各部門傳達有關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 3.2品管部 3.2.1 負責收集、登記、識別及保存適用於公司的行業標準及行業協定。. 3.2.2 負責向公司各部門傳達有關的行業標準及行業協定。 3.2.3 負責評審適用於公司的環境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 3.3 各部門 3.3.1 負責對本部門員工實施相關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教育培訓。 3.3.2 負責將有關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內容納入各個指導書中,並貫徹執行。4. 程式概要: 4.1 公司建立並保持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獲取和確定程式。 4.2 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範圍。 本公司的活動產品服務所必須遵守的與環境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範圍包括: 4.2.1 國家性法律、法規、條例、規章及標準。 4.2.2 地方性法律、法規、條例、規章及標準(含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鎮沙頭工業區分發的) 。 4.2.3 國際公約。 4.2.4 行業協定及行業標準。 4.3 公司由管理部採用向地方政府機關索取及購買等方式來收集適用的或可能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並將收集到的予以記錄。 4.4 公司由品管部對所收集到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進行評審,把適用於本公司環境因素的內容及其他們是如何作用於相關的環境因素的識別確認出來,並予以登記和保存。 4.5 公司由文控中心將適用於本公司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發放給公司的相關部門,各部門則針對其中具體的條款內容組織相關員工學習,以便員工能貫徹執行.需要時,各部門應將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中的具體要求納入各個指導書中,以確保員工能貫徹執行。 4.6 公司由管理部負責對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變化進行跟蹤,當環境因素和法律、法規本身發生變更時,須重新進行收集、識別、登記及管理控制。5. 相關文件: 5.1 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獲取和確定程式 EP-0-32014.3.3目標.指標和方案1. 目的:制定公司的環境目標和指標,對重要環境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從而實現持續改進和預防污染的總體目的。2. 適用範圍:適用於公司範圍內所有的環境目標和指標的制定和實施控制業務。3. 職責與權限: 3.1 總經理負責審批公司的環境目標指標和方案。 3.2 管理者代表負責審核公司的環境目標指標和方案。 3.3 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和相關部門共同擬定公司的環境目標指標和方案。4. 程式: 4.1 環境目標和指標的制定 4.1.1 由文控中心及相關部門對以下各方面予以妥善考慮後共同擬定公司的環境目標和指標:1) 公司的環境方針;2) 適用於公司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3) 公司的重要環境因素;4) 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5) 各相關方的觀點;6) 對預防污染的承諾;7) 目標應具體、量化, 指標應明確並可測量,並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分解到相關部門或層次。 4.1.2 由管理者代表對環境目標和指標進行審核,並提交總經理予以審批。 4.2目標和指標的實施:4.2.1爲了實現公司的環境目標、指標,各相關部門應共同研究建立環境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應包括:(1) 實現目標和指標的詳細實施計劃(即方法和時間表) 。(2) 各實施步驟的主要職能部門的負責人。(3) 方案的整體完成時間。(4) 方案實施的費用分析及指標情況。4.2.2 由管理者代表對環境管理方案進行審核, 並提交總經理予以審批。 4.2.3 各部門各級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圍繞“公司環境方針”這一主導思想通過環境管理方案和運行控制等來實施目標和指標。4.3環境目標和指標的監控:4.3.1定期對環境目標和指標進行監控:4.3.1.1 各部門按監測與測量管理程式每月定期進行檢查、總結,並將完成情況上報文控中心。4.3.1.2 管理每年定期進行全面檢查、總結及監督, 並將結果匯報給管理者代表。4.4環境目標和指標的修訂和更新4.4.1 最高管理者在管理評審時對環境目標和指標的實現情況進行評價。4.4.2 當有下列情況發生時 ,要考慮對環境目標和指標進行修訂。a. 公司的産品、活動和服務發生變化時。b. 適用的法律法規發生變化時。c. 重要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時。d. 相關方要求時;e. 相關的環境目標和指標已完成,持續改進需要時。f. 環境管理方案無法取得預期效果,允許修訂目標和指標時。 4.5 當有下列情況發生時, 需對環境管理方案進行修改。 A 環境目標和指標修訂或更新時。 B 方案涉及到的産品、活動或服務發生變化時。 C 因技術、設備、資源等原因,方案無法實施時。 D 原管理方案實施後, 無法取得預期效果, 但目標和指標又不能修訂時。 4.6 環境目標和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的修訂應檔化並按制定程式進行審批。5 相關文件: 監測與測量管理程式 EP-0-51014.4實施與運行 4.4.1資源、作用、職責與權限1. 目的:為提供資源明確各管理層結構,規定其環境相關職責和權限,確保公司環境工作的貫徹和落實。2. 適用範圍:適用於公司管理層及各職能部門和相關人員。3. 資源、職責與權限: 3.1總經理應確保為建立、實施、維護和提高環境管理體系所必須的資源提供.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專項技能、組織架構、技朮以及財政資源。3.2 總經理負責決定公司的組織結構及分配各部門的職責與權限。3.3 管理者代表負責就環境體系的運行情況對公司的組織及權責分配進行評估。3.4 各部門負責人負責分配部門內各級人員的職責與權限。4. 公司的組織結構:(略)5. 公司的權責分配: 5.1 總經理 5.1.1 制定公司的環境方針。 5.1.2 明確組織結構,規定其責任與權限。 5.1.3 審批環境管理手冊。 5.1.4 任命管理者代表。 5.1.5 組織管理評審,確保環境體系的實施及有效性。 5.1.6 重要環境因素、環境目標指標和方案的確定和審批。 5.1.7 為實施和保持環境管理體系提供必要的資源。 5.1.8 負責對重要相關方的選定進行最終的審批。 5.2 管理者代表 5.2.1 負責按ISO14001標準組織建立、實施和維持公司的環境體系。 5.2.2 組織制定並審核公司的環境管理手冊和程式檔。 5.2.3 任命審核組長,組織內部審核,檢查環境體系運行情況,並向總經理匯報。 5.2.4 對外聯絡和協調環境體系認証工作。 5.2.5 重要環境因素的確認。 5.2.6 組織制定並審核環境目標和指標、環境管理方案。 5.2.7 協助總經理組織管理評審。 5.2.8公司緊急狀態預防及應急準備的監控。 5.2.9客戶環境信息的審批。 5.3 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 5.3.1 負責環境管理手冊、程式檔、環境管理作業指導書、環境記錄表格的編寫組織與管制。 5.3.2 負責環境體系的組織、協調實施和維持、改善。 5.3.3 定期組織ISO工作會議及管理評審資料和資訊的收集。 5.3.4 負責公司環境因素的匯總、評價,重要環境因素的登記及環境目標和指標、環境管理方案的提出。 5.3.5組織各部門環境因素的識別、確定。 5.4品保 文控中心5.4.1負責環境管理文件的發放與管理。5.4.2 負責收集各相關方的環因素資訊,並轉達各部門。 5.5 管理部5.5.1 統籌處理公司的廢棄物。5.5.2 統籌管理公司的能源和資源。5.5.3 對非生產物料供方及承包方的環境行為施加影響及管理控制,並向其公佈本公司環境方針。5.5.4 統籌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5.5.5 統籌環境目標和指標達成獎罰制度的制定和實施。5.5.6 負責對新員工進行環境意識的培訓。5.5.7 保証公司改善環境所需的資金到位。5.5.8 負責柴油罐區、危險品倉庫及危險廢棄物場所等環境管理,保證以上能正常運作,如有異常情況出現時,能及時處理。5.5.9 負責統籌整個公司培訓活動,組織制定公司年度員工培訓。5.5.10負責對公司新改擴建項目的申報進行評審和處理. 負責法律法規的收集、登記、評審。 5.5.11 統籌環境監測的管理。 5.5.12 是公司環境資訊的反饋和處理中心。 5.5.13 統籌公司內的環境相關教育培訓。 5.5.14 統籌管理公司的環境不符合糾正及預防措施。5.5.15 負責環境目標和指標以及環境管理方案的擬定。 5.6 資材5.6.1對運輸承包方的環境行為施加影響及管理控制,並向其公佈本公司的環境方針。5.6.2 對化學藥品的數量等進行點檢,對化學品的存放進行規劃管理。5.6.3要求所有的運輸承包方提供環保法律、法規的證明。5.6.4對化學危險品的儲存及搬運。5.7 採購 5.7.1 負責全廠的非生產物料的合理採購。 5.7.2 對生產物料供方及承包方的環境行為施加影響及管理控制,並向其公佈本公司的環境方針。 5.7.3 對要求所有的承包方提供環保法律、法規的證明。 5.7.4 負責對化學品供方的環境條件作審查確認。5.8 生產 5.8.2 協助管理者代表對廢棄化學危險品的處理。5.8.3 對化學藥品的數量等進行點檢,對化學品的存放進行規劃管理.(已領用出倉的部分) 5.8.4對化學危險品的儲存及搬運。5.9 品保部5.9.1 負責管理各部門的環境管理的點檢與查看。5.9.2 負責統籌組織ISO活動,組織內審活動的正常進行。5.9.3 負責監控水、氣、聲、渣等關鍵環境特性的監控與測量實施情況。5.9.4 負責與客戶及供應商的產品環境資訊交流。5.9.5 負責接收及統籌處理各部門所反饋的內外部產品環境資訊。 5.10 財務5.10.1 負責各項財政支出的核對等,配合總務保證公司改善環境所需的資金到位。 5.11 業務部/市場5.11.1 負責對客戶資訊交流。5.11.2 負責本公司與客戶、之間環境資訊的交流。5.12 工程部5.12.1 新產品的設計開發策劃、實施、評審、驗證、確認。5.12.2 環保材料的選擇。5.12.3 新材料、新技術的評估及認可。5.12.4 設計開發過程不合格的控制與管理。5.12.5 工程圖紙及標準的制定。5.12.6 負責組織降低新產品的資源能源消耗量和考慮減少新產品的環境污染。5.12.7 配合ISO小組收集和重新收集有關產品方面的品質、環境法律、法規和標準等。5.12.8 工藝流程能力提高與優化,工藝流程改善;審核產品製造及測試規範,量產工程確認。5.13 各部門5.13.1 保存本部門環境管理活動符合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5.13.2 負責本部門相關的環境信息反饋和傳達。5.13.3 負責本部門員工教育培訓的實施。5.13.4負責部門內的環境體系文件的管理。5.13.5 負責本部門環境記錄的管理。5.13.6 認真配合環境體系審核。5.13.7 負責做好部門內污水、廢氣、噪聲、固體廢棄物的排放控制措施,並進行日常監督檢查。5.13.8 負責對本部門化學危險品的領取、儲存、使用安全地進行控制。5.13.9 負責做好部門內的節能措施。5.13.10 環境活動的執行、監督及糾正措施。5.13.11 各部門內的職責與權限:各部門負責人應根據本部門的職能,明確規定部門內各級人員(特別是特殊崗位人員)的職責與權限,以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5.13.12 點檢表的歸檔與整理由所屬部門保管。5.13.13 及時瞭解本公司有關的實際狀況並確實依相關要進行環境關連物質的管理。 5.14 內部審核員5.14.1 具體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內部審核。5.14.2報告環境管理體系的實際情況。5.14.3 跟蹤不符合項的糾正及預防措施的有效實施。5.14.4 在日常工作中監察環境體系文件的執行情況。 5.15 全員5.15.1 執行環境方針、程式檔、作業指導書的規定。5.15.2 接受環境培訓、提高環境意識. 。5.15.3 緊急狀況下及時報告有關信息。5.15.4 掌握有關的環境工作技能。 5.16 組織結構與職責的傳達5.16.1公司應通過發放檔、培訓實施等方式將結構、職能和權限傳達至全體員工和相關人員。 6. 相關文件:(略).4.4.2能力.培訓和意識1. 目的:確立公司的環境教育培訓體系並謀求實施,從而不斷提高員工的環境意識,並達到必備的能力。2. 適用範圍:適用於公司範圍內的各種環境教育培訓。3. 職責與權限: 3.1 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及相關部門3.1.1 負責內部審核員(包括外部培訓)的培訓。3.1.2 負責環境相關培訓的實施與監督檢查。3.1.3 向全體員工提供環境方針的宣傳。 3.2 管理3.2.1 負責對新員工進行規定的環境知識培訓。3.2.2 負責將每個員工的環境培訓記錄存入人事檔案。3.2.3 負責將環境培訓編入公司的年度培訓計劃表中,並組織實施。 3.3 各部門3.3.1 負責對新調入本部門的員工進行相關的環境知識培訓。3.3.2 負責對本部門內一般員工的環境知識培訓。3.3.3 負責對本部門內特殊崗位的人員進行培訓。3.3.4負責對本部門材料和基礎環境知識的培訓。3.3.5負責對化學危險品的使用人及管理者等承擔環境職責的人員進行培訓及能力測定。4. 程式概要: 4.1 公司建立並保持人力資源管理程式,通過培訓使得不同職能和層次的員工意識到:符合環境方針與程式和符合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他們工作活動中實際的或潛在的重大影響,以及個人工作的改進所帶來的環境效益;他們在執行環境方針與程式,實現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包括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方面的作用與職責;偏離規定的運行程式的潛在後果。 4.2 公司規定出各類教育一監表,對各級人員的受訓內容、受訓目的、教育擔當部門及指導者作出規定。 4.3 公司由管理部每年底制定下一年年度培訓總計劃表,並由管理者代表審批後發至各部門予以實施。 4.4各擔當部門根據年度培訓總計劃表,編寫教材、統計受訓人員名單、確保課程表,並安排指導者實施培訓,同時做好培訓記錄。4.5 公司的培訓應覆蓋為公司或以公司名義從於工作且已經識別出其工作可能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任何人員。4.6 公司由各部門對從事環境監測的人員及重要崗位的人員進行培訓和能力測定/考核,並做好測定/考核記錄,管理部門保存。4.7 各部門對培訓的有效性進行定期/不定期評估,並做出必要的對應,以求達成培訓目的。5. 相關文件:5.1 人力資源管理程式 QP-0-62014.4.3資訊交流1. 目的:確定本公司內各層次與職能間的及公司與外部相關方之間的環境資訊的交流管道及方式,以確保環境相關資訊的流暢。2. 適用範圍:適用於所有公司內部之間的以及公司與外部相關方之間的環境相關資訊交流業務。3. 職責與權限: 3.1 品管部 3.1.1 負責與客戶及供應商的產品環境資訊交流。3.2 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 3.2.1負責接收及統籌處理各部門所反饋的內外部產品環境資訊。 3.2.2 負責定期組織ISO工作會議及管理評審資料和資訊的收集。 3.2.3負責將客戶環境資訊,呈報管理者代表批準後,分發相關部門。 3.3 業務部3.3.1 負責本公司與客戶以及各專業協會、學會之間環境資訊的交流。3.3.2 負責本公司與客戶之間環境資訊的交流。 3.4 管理3.4.1 負責公司與非生產物料供方、公司附近居民及團體、新改擴建和固體廢物處理等承包方之間的環境資訊交流。3.4.2負責接收及統籌處理所有內外反饋的環境資訊。 3.5 資材課3.5.1 負責公司與運輸承包方之間環境資訊的交流。3.6 採購 3.6.1 負責外協廠商生產物料供方之間環境資訊的交流。 3.7 各部門3.7.1 負責部門內外環境信息的反饋、傳達。3.7.2 負責按規定落實有關環境資訊的處理措施。4. 程式概要: 4.1 公司建立並保持資訊交流管制作業程式。 4.2 交流內容法律、法規等對環境的要求;法律及其他要求評估的結果公司的環境方針、目標、指標、方案;公司環境體系的監測、審核、管理評審的結果;公司的環境績效及環境改進情況,環境事故等一切與環境相關的資訊均可做為交流的內容。 4.3 公司內各級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對所發現的環境問題逐級向上反饋.受理者對此妥善處理,並做好必要的記錄。 4.4 公司自上而下地採用會議、發文、培訓等各種方式向全體員工傳達環境資訊。 4.5 公司各部門負責與業務範圍內的相關方進行外部資訊交流,交流時做好必要的確認、查詢、處理和記錄等.對涉及到重要環境因素的外部資訊的處理與答復,須經環境管理者代表批準認可後再由相關部門實施。 4.6 公司將本公司環境方針以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 4.7 當客戶或其他相關方向公司素取重大環境因素時,經管理者代表認可後.公司應將重大環境因素及其控制方法通報給相關方並記錄其決定。5. 相關文件: 5.1 資訊交流管制作業程式 QP-0-55014.4.4文件1. 目的:以檔的形式描述公司的環境管理體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並提供查詢相關檔的途徑。2. 適用範圍:適用於環境體系涉及到的所有環節。3. 職責與權限: 3.1 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負責統籌公司各部門編制公司的環境管理手冊、程式檔、指導書和記錄表格。 3.2 公司各管理層及工作人員,有責任執行環境體系文件的各項規定,並滿足規定所提出的要求。4. 程式概要: 4.1 公司為了明確環境管理體系中要素及相互關系,特制定了環境管理手冊作為環境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為了使環境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制定相關要素的程式檔和作業指導書等其他文件。 4.2 文件的構成及相互作用手冊作業指導書B層文件C層文件D層文件程序記錄、表格、其它文件A層文件A層文件環境管理手冊 是環境管理體系的最高一級文件,也是環境管理體系中綱領性文件,它規定了公司有關環境管理工作的原則, 文件闡述了公司的環境方針目標及指標規定了環境管理體系的範圍,闡明瞭環境管理體系各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提供了程式檔及部份重要記錄的途徑。B層檔環境管理程式檔 是環境管理手冊的支援性文件,它規定了有關環境管理體系要素涉及到的各職能部門活動的方法、程式等原則,使公司的環境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查性,是環境管理體系實施中的內部法規性文件。C層文件作業指導書 是在特定的部門、活動、場所使用的檔,它規定了產品、活動和服務中詳細的環境管理和操作內容環境管理方案:控制相關的重大環境因素,實現目標指標的專項計劃性文件。D層文件 記錄報告是詳細的作業文件,是維護體系的資訊資源,是最高管理者進行評審的重要依據。4.3為統一各種環境體系文件的格式,公司建立並保持檔管制作業程式。4.4查詢文件的途徑 公司用相關檔明確各要素及不同層次檔間的邏輯關系及查詢途徑:4.4.1環境管理手冊的相關檔定出相關程式檔的清單。4.4.2 程式檔的相關檔定出相關的三級檔的清單,且列明瞭相交叉的二級檔案名稱。4.4.3 四級文件在相應的二級和三級文件中列明。4.5 公司以書面文件的形式建立和保存環境管理體系文件。4.6電子文檔資料由各部門不定期進行殺毒,備份等管理。5. 相關文件: 5.1檔管制作業程式 QP-0-42014.4.5文件控制1. 目的:對公司與環境體系相關的文件及資料進行控制,確保活動、產品及服務過程中所用的文件的正確性和有效性。2.適用範圍:適用於公司對環境體系相關的文件及資料的控制。3. 職責與權限: 3.1 所有檔及資料控制程式須按規定編制,並由指定人員實施批準。 3.2 文控中心負責環境管理手冊、程式檔、指導書、環境記錄表格的管制。 3.3 各部門負責職責範圍內的管理性文件(如計劃類文件)及環境記錄的管理控制。4. 程式概要: 4.1 公司建立並保持檔管制作業程式,按檔及資料的管理職責,實施對檔及資料控制程式的批準、發放、保存、銷毀的控制。 4.2 公司將與環境體系相關文件列入相關的文件展開一覽表,這些文件屬於公司的受控文件。 4.3 公司規定了受控檔的標識及編號方法,任何檔除審批手續完畢外,還必須具備相應的受控文件標識及編號,方可視為有效。 4.4 文控中心負責按指示把檔發行所有需要的地方,同時建立發放記錄.公司活動各環節,都應具備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檔,而且只允許使用相應檔的有效版本。 4.5必要時(如;法規變化,產品活動服務,組織架構,復審前等)公司採用內審及管理評審或其他的方式對體系檔進行整體或細節的定期/不定期評審,當對所發生的不符合採取糾正措施或發生緊急事件後,亦應對相關文件進行必要的評審,評審証實文件不適用時,則對相關文件進行修訂或更改,文件的修訂或更改根據檔原審批程式進行,由原職位人員批準。 4.6 更改後新檔發放時,及時收回所有過期檔或在過期檔上加蓋“作廢”的標志以防止誤用.檔修改一定次數後考慮再版。 4.7 公司對使用的外部標準、法規及來自客戶和供應商的文件等,實施確認並編號登記,且進行同樣的發放和更改控制,防止使用無效版本。 4.8 公司要求各職能部門,對使用的環境文件進行妥善的管理,嚴禁私自復制,防止損壞、丟失。5. 相關文件: 5.1檔管制作業程式 QP-0-4201 5.2記錄管制作業程式 QP-0-42024.4.6運行控制1. 目的:對公司與環境相關的關鍵運行和活動的過程進行控制,讓它們在規定的條件下進行,以確保環境方針、目標和指標的實現。2.適用範圍:適用於公司內所有與環境相關的運行和活動。3. 職責與權限:3.1 總經理 3.1.1 組織管理評審,確保環境體系的實施及有效性。 3.1.2 重要環境因素、環境目標,指標管理方案的確定和審批。 3.1.3 為實施和保持環境管理體系提供必要的資源。 3.1.4負責對重要相關方的選定進行最終的審批。3.2 管理者代表 3.2.1 負責按ISO14001標準組織建立、實施和維持公司的環境體系。 3.2.2 組織制定並審核公司的環境管理手冊和程式檔。 3.2.3 任命審核組長,組織內部審核,檢查環境體系運行情況,並向總經理匯報。 3.2.4 對外聯絡和協調環境體系認証工作。 3.2.5 重要環境因素的確認。3.3 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3.3.1 監督檢查公司各部門整體的運行控制情況。3.4 管理部3.4.1 負責對公司新改擴建項目的申報進行評審和處理。3.4.2 統籌處理公司的廢棄物。3.4.3 統籌管理公司的能源和資源。3.4.4 對非生產物料供方及承包方的環境行為施加影響及管理控制,並向其公佈本司環境方針。 3.5 資材3.5.1 對生產物料供方或承包方的環境行為施加影響及管理控制,並向其公佈本司環境方針。3.5.2對要求所有的承包方提供環保法律、法規的證明。 3.6 采購 3.6.1對生產物料供方或承包方的環境行為施加影響及管理控制,並向其公佈本司環境方針。 3.6.2對要求所有的承包方提供環保法律、法規的證明。 3.7業務/市場3.7.1 負責對客戶資訊交流。3.8 財務 3.8.1負責各項財政支出的核對等,配合總務保證公司改善環境所需的資金到位。3.9 品保部3.9.1 負責管理各部門的環境管理的點檢與查看。3.9.2 負責統籌組織ISO活動,組織內審活動的正常進行。3.9.3 負責監控水、氣、聲渣等關鍵環境特性的監控與測量實施情況。3.9.4 負責與客戶及供應商的質量資訊的交流。3.9.5 負責接收及統籌處理各部門所反饋的內外部質量資訊。3.10 組裝3.10.1 協助管理者代表廢棄化學危險品處理。3.11 各部門3.11.1 負責做好部門內污水、廢氣、噪聲、固體廢棄物的排放控制措施,並進行日常監督檢查。3.11.2 負責對本部門化學危險品的領取、儲存、使用安全地進行控制。3.11.3 負責做好部門內的節能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