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1516-2006ip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ip电话终端_第1页
ydt1516-2006ip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ip电话终端_第2页
ydt1516-2006ip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ip电话终端_第3页
ydt1516-2006ip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ip电话终端_第4页
ydt1516-2006ip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ip电话终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3 30 4 0 M 33 Y0 中华人 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fr 1 5 1 6 一 2 0 0 6 IP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IP电话终端 T e c h n ic a l R e q u ir e m e n ts f o r In t e lIig e n t T e r m in a I E q u iP m e n t b a s e d o n l P : I PTele P h o n e Ter min a l 2 0 0 6 一 1 2 一 1 1 发布 2 0 0 7 一 01 一 01 实施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O汀1 51 6一 2 0 0 6 目次 前言 , , , , n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 , 1 3 定义 , , 2 4 缩略语 , , , 2 5 网络位置 , , . . . . . . . . 2 6 业务 要求 , , , 3 7 功能要求 , 8 接口 要求 , , 4 8 9 通信的协议流程 4 9 10 通信的消息 定义 15 11 编 号和 正 地 址自 动 配 置 , “ “ “ “ ” 巧 12 安 全要求 , , , , 15 13 网管 要求 4 16 14 性能指标要求 , 17 15 供电要求 , 一 加 16 环境适应性要求 , , , 加 17 标志和包装 . 21 18 安全性要求 佗 1 19 防雷要求 一 21 2 0 电磁兼容性要求 。 , 21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D汀 1 51 6 一 2 0 0 6 月 IJ吕 本 标准是正 名能 终端设 备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 列标准的 名称及结构预计如下: 1 .IP 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P 电 话终端 2 .护 智能终端设备测试方法一一正电 话终端 3. JP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一 - 可视电话终端 4 .IP 智能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可视电话终端 其中, Y D fr1 5 1 7 一 加06 IP 智能终端 设备测试方法护 电话终端 是本标准的配套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 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 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 信研究院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 标准主要起草人: 柳 扬 张 薇 李 巍 薛 宁 刘晓 红 崔进水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D/T 1 51 6 一 2 0 0 6 IP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IP电话终端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IP电话 终端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主要功能、 通信接口、 协议、 性能以 及设备的一般 性要求, 还规定了IP电 话终端代理在网 络中的 位置和它为管理和控制终端设备所需具备的 基本功能。IP 电 话终端设备涉 及信息化管 理功能的部分、以及终端代理为管理和控制呼叫而应具有的其他功能不在本 标准中 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IP电 话终端设 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通过本 标准的引用而成为 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 其随 后所有的 修 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 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 否可 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本。凡是不 注日 期的引 用文 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ll 01 6塑 料 绝 缘和 橡皮 绝缘 电 话 软 线 GB厅15279自 动电 话机技术条件 GB 厅1 8031一 2 以 刃信 息技术 数字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 Y D 厅577 一 1 992室内电 话机插头座 Y D fr%8 一 2 002电 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限 值及测量方法 Y D 汀993 一 2 00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Y D frl 071 一 2 006护 电话网关设备技术要求 Y D 厅12 64一 2003IP 电话了 传真业务总体技术 要求 ( 第二阶段) Y D frl4 34 一 20 06软 交 换 设 备总 体 技 术 要求 Y l 厅1518一 2006IP电话接人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H .2 48协 议 Y D 厅巧1 9 一 2006IP电话接人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媒体网 关控制协议 ( MG C P ) Y D rr1 5 20一 Z oo6IP电 话接人设备 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一一H . 3 23协议 Y D N065 一 19 97邮电 部电 话交 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Y l No 65f-1997邮电 部电 话交 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附录) IEEE802 3-2000信息技术一系 统间的通讯和信息交换一局域和城域网 特殊要求一第3 部分: 采用冲突检测存取方法的载波检测多路存取 ( C S MA Z C D) 及物理层规范 正 T F R F c 2833D I川 F 数字电 话音调和电话信号的 R T P 负载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DfT1 5 1 6 一 2 0 0 6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l lP智能终端 IP 智能终端是指连接到IP网络的能够提供和 处理多种业务的末端设备。 IP智能终端可以处理包括话 音、 数据、图 像等多种类型的 信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功能。 3 . Z IP电 话终端设备 护电 话终端设 备是指采用IP协议传输语音业务的专用终端设备。 IP电 话终端设备允许设置用户线端 口, 再连接普通电话机。护 电话终端一般通过以 太网接口 或无线局域网接口( 认 几 A N ) 与IP 网络相连接。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D H C PD 押a m lc HOs t C o n fi g uzati( 川RO toco l Dl ,州FDu alTone Mu l ti 一 Requ enc y I V R加te m c tive voice Res POnse MG CMedi a G a l e w ayCon tr o l 】 e r MG C PM司i a G a te w ayC O . t r o U e r P r o t o c O 1 M BMan昭e men t h fon 刀 a ti onB 毗 MO SMe a n OPi n l ons core NATNe tw o r kAd dre ss T r an sl ati on Nl 下Ne 盆 w o r kT i l理 R以沉。 1 PES QP e r c ePtUalE v al u a t i o n o f S P 以 父 h Q u allty RTC PRe a l t i meTr a n s fer Con仕 0 1 Pro t ocof R T PReah l n l eTr a n s fer P r o t oco l S IPS e s s ion n it atio n P r o t oco l S N州 Ps l m p leN e t w o rkM ana g e IT 祀 nip f O t O col TF T PT ri viaiRleT r a n s fer P rot o col UD PU s e r D a ta gram R0 r oco l VA DV心 i ceA cti城tyDe teCt i on 5 网络位置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双音多频信号 交互语音应答 媒体网关控制器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管理信息库 平均主观评分 网络地址转换 网络时间协议 感知评估语音质量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实时传输协议 会话初始协议 简 单网络管理协议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 话音激活检测 IP电 话 终端设 备 和 终 端 代 理 在电 信 网 络 中 的 位 置 如 图1 所 示。 在IP网 络中 , 护电 话 终 端 设 备 位 于 靠 近最终用户的位置, 处于 接人层的边缘, 受专用的IP电话终端代理的 控制。 IP电 话 终 端 代 理 管 理 和 控 制IP电 话 终 端 设 备之 间的 呼叫 , 由 运 营 商 负 责 维护 和 管 理。 在 两 个 终 端 设 备间 的 一次 完 整 呼 叫 , 可 以 由 一 个 终 端代 理 控 制 完 成, 也 可 以 在 两 个 终 端 代 理 和 其 他 设 备的 共同 控 制 下 完 成。 仅涉 及 终 端 代 理 而 与IP电 话终 端 设 备 无 关的 管 理 和 控 制 流 程 不由 本 标 准 描 述。 终 端 代 理为 护 电 话终 端 设 备 提 供呼 叫 控 制 服 务。 具 体 而 言, 终端 代 理 主 要 负 责 所 属 区 域内 用 户 终端 的 地 址 解析 和 认 证, 防 止 非法 用 户的 接人 和 非法 终端 设备 的 登 记; 向 所 属 终 端 设 备 提 供 路由 信 息, 包 括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D fl- 1 5 1 6 一 2 0 0 6 被叫终端设备的端口 信息等; 控制终端设备进 行资源的分配和释放, 监视终端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并进 行统计; 负责完成IP 电话终端设备到普通电话的业务的呼叫建立、 释放和计费信息的采集。 IP电话终端代 理还可以依据主叫 用户号码, 被叫 用户号码或其组合, 对某些呼叫进行过滤、 拦截。 在H . 3 23协议或S IP 协议中, 终端代理还为终端提供媒体流的转接服务。终端代理可以 是独立的 设备, 也可以是设备中 完成 上述功能的模块。 图l lP电话终端设备和终端代理在网络中的位皿 6 业务要求 IP电 话终端设 备主要为最终用户提供 基本的P电话业务。 它在终端代理的控制下完成呼叫的建立与 释放, 并在必要时将 终端用户的 原始语音信号编码为护包格式发送至IP网, 将从护网收到的IP语音包 解码为 连续的 语音 信号。 同时, 企电 话终端设备也可以支持护传真 业务、 各种补充业务和数据增值业务 等。 护语音业务: 经IP网 络传送的 语音 业务, 包括IP电 话终端之间和护电 话终端与普通电话机之间发 生的业务。 IP传真业务: 经 IP网 络传送的实时传真业务, 包括支持传真功能的护电 话终端设备之间的传真业 务, 以及IP电 话终端设备与普通传真机之间发生的 传真业务。 补充业务: 泛指在IP网上, 以基本的语音 和传真业务为基础开放的 其他业务。 这些业务分为类P S T N 补充业务和类智能网业务两种。 其中类 P S I ,N补充业 务包括缩位 拨号、 热线服务、呼出限制、 免打扰服 务、 查找恶意呼 叫、 无条件呼叫 前转、无应答呼叫前转、 遇忙呼叫 前转、缺席用户服务、呼叫等待、遇 忙回叫、 三方通话、主叫 号码显 示和主叫号码显示限制, 它们操作方法应符合y D No 65f-1 9 97 邮电 部 电 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附录) 附录1 的要求。智能网业务包括被叫集中付费 业务、 虚拟专用网业 务、 通用个人通信业务等, 它们的 含义参 见Y D 汀1 2 64一 2 0 0 3 IP电话 2 传真业务总 体技术要求( 第二阶 段) 附录 Fo 数据业务: 指在IP网 上承载的 数据业务,例如电 子白 板、 消息等业务。 IP电 话终端设备应该支 持语音业务。IP 电话终端设备可以支 持护传真业务、补充业务和数据业务。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Dfl- 1 5 1 6 一 2 0 0 6 7功 能要求 7 . 1 语音编码格式 IP电 话 终 端 设 备 应 该 支 持 多 种 编 码 方 式, 至 少 提 供 对G 7 l l A 律 的 支 持 。 可以 根据 需 要 支 持G 7l l 林 律、 Q 7 26、 Q 7 2 9 、 G 7 2 3 . 1 等编码格式。 IP电 话终端设备可以支持编码动态转换功能。 即IP电 话终端设备能够根据IP电话终端代理的命令, 在较高速编 码与 较低速编 码方式之间进行切 换。当网 络拥塞时, 可将高 码速编码方式转换为低码速编码 方式,以 便从媒体流的 源端进行流量控制以 缓解拥塞状况;当网 络资源 宽松时, 可以将低速编码方式转 为高速编码方式,以 提高通信质 量。 7 2 呼叫处理与呼叫控制 7 . 2 . 1 设备状态的检测和报告 IP 电话终 端设 备应能接受终端代理的命令, 按照命令 进行各类事件侦测,检测自 身 ( 或其附 接的 用 户电 话机) 的 实际 状态并在需要时上报终端代理, 如摘机、 挂机、 拍插簧等。 7. 2 2 D T M F 信号的生成和处理 企 电 话终 端设备应具有生成及传送功能, 应能够 根据呼叫的 不同阶 段对用户所拨的 号码作出 不同的 响应: 若处于呼叫 建立阶 段,应能识别出 用户所拨的 号码, 将其转换为 相应的数字封装在信令中 传给终 端代理簇 若已 处于通话状态, 应能 将该用户所拨的号码与其他语音信号一样封装在R TP包中 传送。 对于附接普通电话机的IP电 话终端设备, 应具有 D l哪 F 检测、 传送和 恢复的 功能。 即作为发送方, 能 够检测普通电 话机发出的D T M 田 信号, 将其编码后传送; 作为接收方, 能够根据编 码后的 R T P 包恢复生成 D T M 田音。 7. 2. 2.I O T M F 僧号的 频率组成 为保证D T M 田信号的正确生成与检测, 其频率组 合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I D T MF 信号的频率组成 1 2 的 H Z1 3 3 6 H Z1 4 , 7 H z1 6 3 3 H z 69 7 112l 23A 77 0 H z45 6B 肠 Z H Z 789C 94 1 112 * 0 #D 7 2 :2O T M F 信号的发送误差指标 发送频偏: 频率组合中, 单一频率的允差范围不超过标称 值的士 1 一 5 % ; 发送电平: 双频工作时单频发送电 平见表2 , 同时 任一频率组合中, 高频分量电 平应比 低频分 量电 平 高Z dB月dB。 表2 双音多频信号的电平 ( 单位:d B m) 环路电流 ( m A) 8 03 5 l 8 高频群 一 7 士 ; 一 7士3 一7 只 低频群 一 9 北 一 9士3 一9 只 7 .2 ,2 .3 O T M F 信号的 接收指标 接收频偏: 频偏在玖, 0 % 内可靠接收, 幻.。 % 以上 保证不接收, 土 2 .0 % 一 幻.0 % 之间 不保证接收。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D厅1 51 6 一 2 0 0 6 接收电 平: 双频工作时 单频接收电 平范围为一 4 一 1 9 d B m, 不动作电 平范围为一 3 1 d Bl n 以下, 双频 电 平差应该6 dB。 7 .2 2 . 4 O T M F 的信号持续时led D T MI习 信号的电平在达到 稳定值的90% 后, 信号持 续时间 应不小于40此 , 相邻的两组双音多频信号 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0Ins。 接收信号极限 时长为40m s l 位, 相邻的 两组双音多频信号的时间间隔 应至少 4 0 n l s o 7 .2 .2 石 无用信号功率电 平 终端设备发号时, 输出信号中无用频率分量的总功率电平应比 D T 州 于 信号中 低频分量的功率电平至少 低Z o d B 。 7 . 2 2 .6 不发号时的单 频信号电 平 终端设备不发号时, 输出 端的 D T M F 信号每一单频信号的电 平不大于一 7 0 d B m 。 7 么3 拨号处理和信号音的放送 IP电话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和执行终端代理 所下发的拨号计划, 对所接收的号码进行分析, 按照预定 原则, 将匹配的号码信息上报终端代理,否 则将回 送给用户相应的 错误提示。P电 话终端设备也可以 不 接收拨号计划, 直接将号码信息上报终端代理。 护电话终端设备应能够根据终端代理的命令进行相应的 操作, 例如选择接续、中断、产生并向 用户 放 送各种信号音及铃流。 IP电 话终端设备应能根据终端代理的指令, 释放任何已 建立的连接所占 用的及 预留的所有资源。 各种信号 音定义及时间结 构见表3 , 在不违背表3 要求的前提下设备可以自 行扩展信号音。 信号音含 义参见Y D N065 一 1 9 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表3 信号音的定义 信号音名称信号音频率( H z ) 时间结构 电平 ( dBl ll o ) 一1 肚 3一2 肚 30 叫在 5 拨号音 45 0 士 2 5 连续 V 忙音0 川O ff:3 5 0 门5 0 m s丫 0 川0 日:7 澎 7 (X bls V拥塞音 Oll 2 0 ff: 1 仪旧 1 取 刃肠 1 15 V 回铃音 提醒音 9 5 肚 5 0 OllZ 0 f f :闷 戒 刃 尹 ! 以 刃伍 1 1 5V 连续甲 证实音 催挂音 1 )连续 2 )采用五级响度逐级上升 甲 铃流源为25幻H z 的 正弦波或梯形波, 输出电 压有效值为32幻v ; 振铃的 卿断时间为1 00O 1 1 1 5 1 4 0 x ) ms, 断续时间偏差不超过士 1 。 % 。 终端设备应在事件发生后l oom s 之内发送相应的 信号音。 7 .3 语音处理 为 避 免 回 声 对 通 话 质 量 的 影 响, 职电 话 终端 设 备 应 该 具 有回 声 抵消 功能 。 其回 声抵 消 器的 设 计 应 遵 守n 勺 , T Q1 6 8 建议。 为了操高带赛利用率.IP 申 话终端设各应 该提供静音检测 技术.并 进行静音压缩。在 接收方, 在静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0fF 1 5 1 6 一 2 0 0 6 音期问应能产生舒适背景杂音信号以模拟真实环境。 由于IP网中 路由 的不对称性及各P节 点的 处理时间不同, 会造成分组的时延抖动, 影响通话 质量, 因 此IP电 话终端设备应该设有输人缓冲,以 尽可能消除时延抖动对通话质量的 影响。 7.4 协议处理 IP电话终端设备应该支持T C P 月 P协议族, 至 少应能支持U D P协议。 设备应该支持H . 3 23或H 2 48 或M G ( :p 或S IP协议之一, 或上述任意协议的组 合。 为保证话音信息经过IP电话终端设 备在P网 上传输, IP电话终端应该支持R l l , 协议, 建 议支持RTC P 协议。 为承载D I MF 信号于RTP 包中, 应符 合正 T F R F C 2 8 33 的 规定。 为方便系统版 本更新, 可以支 持T F T p 协议, 可以 支持F T P 协议。 为动态获取IP地址, 可以 支持D H c P 协议。 为提供时 钟相 关的附加功能,可以支持N T p 协议。 为提供远程网管能 力,可以支持S N 孔 n , 协议。 为提高终端接 人正 网络的安全性, 可以支持P P P oE协议。 7. 5 资源管理 IP 电话终端设备应该及时地向终端代理报 告由于 重起、 故障、 设备恢复或维护管理而 造成终端设备 自 身状态的改变, 护电话终端应自 动将状态变化报告给终 端代理。 企 电话终端设备应能接受终端代理的 命令, 按照命令要求回 送资源状态信息, 使终端代理保存的资 源 状 态 与自 己 保持 一 致 。 7. 6 维护管 理 7 6.1 控制和连通性保证 矽 电话终端 设备应该为终端代理提供启动和重 启动 指示, 并能在启动 完成后向 终端代理 报告其配置 状况。 IP电 话终端设备应能检测到与 终端代理 之间失去联系的各种情况, 例如通信链路故障 月 日 塞、 终端代 理故障等, 并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尽量减少通信的损失。 在终端代理 发生故障的 情况 下, 在正电话终端设备中 处于 运行态的媒体流应能够继续维 持至 本次呼 叫 结束。 7 .6 . 2 故障处理 当护电 话终端设备发生故障不能继续正常工作时, 应尽可能向终端代理上报其状态并通告原因,以 便终端代理 停止对 其试占 用。 当P电 话终端设备较终端代理先检 测到媒体连接中断或已被释放, 则其应能向终端代理报告 原因 并 请求拆除该连接。 7. 6 召 本地维护和系 统升级 IP电 话终端设备应提供菜单或命令行方式的 本地维护接口( 可以是按键键盘或E IA2 32接口) , 用于 实现端口、 设备标识、 编码方式等配置和维 护功能。 设备应支持其配置文件的导人和导出。 设备应支持 手工升级软件的 方式, 建议设备支持T FTP 方式的系统在线升级和自 动升级。 如果设备支 持这些升级方式, 则建议支持在用户升级后快速退回 到以 前的 版本。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丫O fl-1 5 1 6 一 20 0 6 7 石. 4远程维护管理 IP电 话终端设备应能够通过远 程管理终端以 Teln e 赫议( 或其他能够实现远程 维护管理的协议) 对设 备进行远程维护管理, 可管理的内容应包括本地命令行方式可以维护的所有内容。 7 7 语音0 o 5管 理 7 7 , 1 收端输入缓冲的动态 调整 在网 络中, 由于 存在时 延抖动, 从而造成分组端到端时延的不一致而影响通话质量。在一般情况下, 收端输人缓冲是 根据网 络时 延抖动的 最差情况而设计的, 这种做法的 一个缺点是往 往会使端到端时延过 大, 通信效率降 低。因此为了 使网 络时延能够反映网络的负载情况, 建议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网 络的负载 情况动态调整 输人缓冲区的 大小,以 使网 络的 端到端时延 在网络的当时条件下是最小的。 7. 7. 2 媒体流情况统计 建议终端设备能够检测媒体流的服务质量, 当 服务质量低于一定的 域值时, 可以主动上报终端代理, 使其能够根据情 况进行拥塞控制 ( 如转换编 码方式)o 在缺省的 情况 下,收到 终端代理下发的查询命令后,网 关设备应能 按照命令要 求或事先定义好的统 计内 容, 进行媒体流相关内容的 统计并向终端 代理回 送统士 日 洁 果报告, 以 便其分析IP网络实际传输质量, 是否出 现拥塞, 进行相应的 后续控制和 处理。 7 .8 话机功能 如果护电话终 端设备以 一体化话机的形态出现, 则应该满足本节的要求。 7.8., 按键号盘 a . 盲人识别 标志 应设在 “ 5“ 字键上, 按压该键有明显的凸 起手感。 b . 按键行程 应在1 一 3 Inln 之间, 将按键压到底时应具有明显手感, 否则话机应设声或光显示。 c . 号盘上的 数字 键、 功能 键和 备用键应按顺序排列, 键面 上的字 迹应清楚、醒目、 耐磨, 字体比例 协调。推荐的排列 顺序如图2 所示。 d . 使用数字 键盘进行汉字输人的IP电话终端可以采用标准GB 厅1 8 o 3 卜2000 信息技术 数字键盘汉 字 输人通用要求 推荐的拼音字 母的 键位设 定。 e . 按 键号 盘 的 使 用 寿 命 应 不 小 于3 x l o 5 次。 1 GHI 4 P Q R S 7 ABC 2 J KL 5 TU V 8 DE F 3 M NO 6 W XYZ 9 ABCD 369# 2580 ,147水 月JUQ户# ,创FsnU 147今 ( a ) ( b ) 图2 按键号盘排列要求 7 名 2 电话铃特性 a . 正常响铃时的 铃声声级应不小于7 0dB( A) 。 b . 具有铃 声调节功能的IP电话终端, 其最低铃声声级应不小于55dB ( A) 。 c . ( 可选) 具有多 种铃声, 可以由 用户选择使用。 d . 若需设铃声关断 功能, 振铃时应有明 显的 视觉显示。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 DfT 1 51 6 一 2 0 0 6 7 么3 lP 电话终端的叉簧特性 a . IP电话终端义簧的启动压力与装有送 受话器的手柄对叉簧的压力之比 应不大几 J 几 : 1 . 5 b . 当驱动叉簧时, 叉簧的外露部分移动到全程的1 /3一 明 时, 叉簧应转换。 c . 叉 簧 经Z xl 护 次 动 作 后 仍 能 正 常 工 作。 7 . 已 4 话机绳和手柄绳 特性 a . 话机绳和手柄绳的端子 采用插头座时, 所用插头应符合 Y D fr 5 7 7 一 1 9 92 室内电话机插头座 的 要求。 b . 推荐的话机绳和手柄绳 采用塑 包多 股铜线, 话机绳的长度 应不小于Z m 。 手柄绳如采用螺旋绳, 其 能自 然恢复成螺旋状态的最大伸长应不小于Z m 。 c . 话机绳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6 吨。 d . 螺旋绳连续伸长10 000 次后, 其长度变化率应不大于80% 。 e , 螺旋绳的 其他要求参照G Bl l 0 16 塑料绝缘和 橡皮绝缘电话软线 第1 部分、 第 2 部分、 第3 部 分、 第4 部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7 .氏 5 话机界面要求 a . 具有荧光或液晶显示屏, 可以 显示 英文字符与阿 拉伯数字。 应能 够显示的内 容有:主 破 叫 用户号 码、呼叫 失败 原因和 故障 指示; 此外还可以显 示其他内 容, 如终端使用方法的提示、 呼叫进行的状态等。 b . 应具有免提、 暂停、 重拨功能按键, 还可以设置缩位拨号键和用于自 检等的 功能键。 c . 应能够通过按键对话机的配置进行设定。 这些配置包括铃声选择、 振铃音量调节、 话筒和听 筒的 音量调节、 网络地址、 用户标识、 呼叫代理、媒体参数、通讯录等内 容。 d . 应能够输人英文字符, 可选输人中 文字符。 e .( 可选) 配置指示灯用于指示电 源状况、 联网情况、摘机提示 ( 包括免提) 。 f. ( 可选) 能够存储一定容量的通讯录。 8 接口要求 8 . 1 以太网接口 位于用户网络中的 IP 电 话终端设备一般通过以太网与运营商 IP 网络连接。上述接口可以是 1 0/ 10O M b i 口 : 的电 接口 或光接口, 所有类型的 接口 都应符合IEEE S O Z .3 一 2 00 0 的要求。 8 . 2 2接口 IP电话终端设 备还可以支 持内 线侧2 接口, 从而附接普通电话机如图3 所示。内线侧2 接口 的指标 要 求应符合Y D NO 65第10念3 条。 2 接口 在摘机时馈电电压应不小于24V , 馈电电 流不小于18 m A 。 图3 内线侧2接口 8 .3 E I A 2 3 2串 行接口( 可选 ) 对IP电话终端设备的 本地维护操作可以 通过串行接口 进行, 该接口 应符合E IA2 32的要求。 R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D fl- 1 5 1 6 一 2 0 0 6 巳4 W以 N接口 ( 可选 ) 护电 话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认 毛 A N 接口 接人IP网络, 该接口 应符合IE E E 8 02, 11的 要求。 a s 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口( 可 选 ) 待研究。 8-6 其他接口 如果有上述未列明的其他接口, 其要求参考该接口的相关行业标准。 9 通信的协议流程 IP电 话终端设 备与 终端代理之间可以依H 3 23、 H .2 48或M GC P 协议 之一进行通信。 通信的协议 流程 应 该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9 H 召2 3协议 IP电 话终端 设备与 终端代理间的 通信流程应符合 y D 厅1 5 20一 2 以 ) 6 IP电 话接人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 测试方 法H 3 23协议 第7 章的 规定。 典型的呼叫流 程如图 月 所 示。 图4 H 32 3 协议下的典型流程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Y DfT 1 5 1 6 一 2 0 0 6 流程说明: 1)护电 话终端发 送A R Q 消息, 由 终端代理转发给网守, 进行接人认证, 其中 应包含主叫 终端号 码( 号 码采用 E . 1 64编码) , A R Q 带有c ryPt oTok即字段和T o ke ns字段, 其具体 含义参见Y l 们 巧2 0 一 加06 第7 2 .4 节的 规定; 2 ) 网守对c ryPt o T o ke n 进行检查, 验 证终端的安全 性,如 果该设备合法则回 送Ac F ,接人认证通 过, 否 则回 送人 R J 消息拒绝认证; 3 ) 护 电话终端发送A R Q 进行地址解析并请求返回 允许的通话时长, 由 终端代理转发给网 守; 4 ) 地址解析完 成后,网守 发送A C F , 其中目 的地 址设为终 端代 理的 地址以 及与被叫 IP电 话网 关对应 的 A CC e s s T 0 k e n , A 二s s T O k e n 带有被叫IP 电话网关的安全信息, 填写 在to ke ns字段发送给主叫IP 电话终端; 5) 主叫 IP电话终端向终端代理发 起呼叫建立请 求 “ Setu 扩 ,将A c ees s T o k e n 填人s e 山 p 消息的t oke ns字 段, 对快速呼叫该消息中 还包含有H.2 45的 通道消息; 6 ) 终端代理向 被叫 P电 话网 关转发se tu p 消 息; 7) 被叫 IP电 话网 关向 终端代理发送 “ 呼叫进展” ( c all p r 仪 洲 记 i n g ) 消息, 里面可以包含有H . 2 4 5 的 通道信息, 也可以没有; 8)终 端 代 理向 主叫 护 电 话 终 端 转 发 该 c a l lP r oc e e d in g 消 息; 9)被叫 护 电 话 网 关接 收 到 se tu p 消 息 后, 提 月 队c ce s s T o k e n 字 段 。 被 叫 IP 电 话网 关 根据 其 与 终 端 代 理 之 间 的 安 全 信 息, 加 密 生 成 带 有 安 全 性 的 C ryPt 0 T 0 k e n 字 段。 被叫 IP 电 话网 关 将 C 卿t o T o ken 和 Acce s sT o k e ll 放在A R Q 消 息中 发送给网 守; 10) 网 守接 收到 被叫 护 电 话 网 关发 送的 ARQ 消 息, 根据 c 乃 , t o T o k e n 检验 终端 安全 性。 同 时根 据 A c c e s s T 0 k e n 检验呼叫的 安全性。 如果都验证 通过, 网守给被叫护电 话网 关发送A C 川肖 息; 否则发送A R J 消 息; 被叫 IP电 话网 关向被叫振铃; 1 1)被 叫 正 电 话网 关向 终 端 代 理 发 送 A l erting 消 息 , 该 消 息中 , 可以 包 含 H . 24 5 的 通道 信 息 , 也 可 以 不 包含; 12) 主叫 IP电 话终端收到 终端代理转发的 A le 由 ng消息, 产生回铃音; 13) 被叫摘 机后, 被叫 IP电 话网 关向 终端代理发送 “ 连接”( C o n n eC t ) 消息, 里面 可以包 含有 H 2 45 的通道信息, 也可以 不包含; 14) 主叫正 电话终端收到终端代理转发的C o n n e c t 消息; 15) IP 电话终端与被叫网 关之间进行能力交换, 仅在非快速呼叫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