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县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环评报告_第1页
永登县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环评报告_第2页
永登县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环评报告_第3页
永登县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环评报告_第4页
永登县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永登县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二期)建设单位永登县给排水公司法人代表冯 明联系人薛 军通讯地址永登县城关镇华锐大厦七层联系电真-邮政编码733300建设地点永登县城区立项审批部门永登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永发改发201838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管道工程建筑E4852 占地面积(m2)-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526.1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7.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7.17%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8.9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给排水工程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高生活水平的标志,也是控制水质污染,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永登县给排水公司针对城关镇城区给水管径偏小、管道老化且供水能力不足的情况,对城区管道进行改造。2017年10月已对团结街、青龙路(原G312)、和平街以南段给水管线进行改造;本次工程主要对滨河路(和平街至纬九路段)、纬五路(胜利街至滨河路段)给水管线进行改造,用以提高周边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在给水管网改造过程中,建设单位发现甘肃储备物质管理局六三八处(以下简称“六三八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吉家岔排洪沟中,故建设单位本次工程中新建一条排水管线(六三八处至青龙路),使其污水最终排至污水处理厂,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永登县给排水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永登县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即派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实地踏勘、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结合项目区域环境特征,按照环评有关技术导则及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在此向协作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原有工程概况1、建设内容及规模(1)给水管线根据现场调查,纬五路首端由胜利街(K0+807)接入,最终接至滨河路(K0+846),采用DN200聚乙烯PE管,总长度为782m,管线位于北侧车行道下距离人行道路缘石6m处;滨河路首端由和平街(K0+031)接入,最终接至纬九路(K1+231),采用DN200PVC管,总长度为1203m,管道位于东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人行道路缘石4m处。同时配套建设砖砌1000检查井30座。(2) 排水管线根据现场调查,六三八处办公楼、居民住宅楼及职工宿舍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5m3/d,经50m3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吉家岔排洪沟,最终沿青龙路(G312)排出,未设置排水管线。原有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见表1表1 原有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类别名称工程内容主体工程给水管线(1)纬五路(胜利街至滨河路段)采用DN200聚乙烯PE管,总长度为782m;(2)滨河路(和平街至纬九路段)采用DN200PVC管,总长度为1203m。排水六三八处产生的25m3/d生活污水经50m3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吉家岔排洪沟,最终排至庄浪河,未设置排水管线。配套工程给水检查井修建圆形1000砖砌检查井30座。2、现存在的主要问题(1)纬五路、滨河路段原给水管线管径偏小、管道老化且不满足周边居民生活用水水量;(2)六三八处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吉家岔排洪沟,最终沿青龙路(G312)排出,未设置排水管线,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3)经现场调查,六三八处南侧陈坪村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该排洪沟,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改建工程概况1、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永登县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二期) 建设单位:永登县给排水公司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地点:永登县城区 项目投资:536.14万元2、建设内容及规模(1)给水管线滨河路首端由和平街(K0+031)接入,最终接至纬九路(K1+231)。本工程为重新敷设管线,原有管线不动作为备用管线,管线长度为1203m,采用DN300球墨铸铁给水管。同时配套设有预留支管接口14处,采用DN200球墨铸铁给水管,每处支管接口长度为2m,总长度为28m;预留消火栓支管接口8处,采用DN150球墨铸铁给水管,每处支管接口长度为3m,总长度为24m;阀门井14座、排泥井1座、排气阀井1座、湿井1座、消火栓井8座。纬五路首端由胜利街(K0+807)接入,最终接至滨河路(K0+846)。本工程为重新敷设管线,原有管线不动作为备用管线,管线长度为782m,采用DN250球墨铸铁给水管。同时配套设有预留支管接口16处,采用DN200球墨铸铁给水管,每处支管接口长度为2m,总长度为32m;预留消火栓支管接口8处,采用DN150球墨铸铁给水管,每处支管接口长度为3m,总长度为24m;阀门井16座、排泥井1座、排气阀井1座、湿井1座、消火栓井8座。(2)排水管线六三八处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由(K0+000)处接出,最终接至青龙路(K0+566)现有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管线总长度为623m,采用DN400的III级钢筋混凝土管。工程同时配套设有污水检查井23个、竖槽式混凝土跌水井7个。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改造前后项目组成一览表见表3表2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给水管滨河路段1DN300球墨铸铁m1203开挖施工2DN200球墨铸铁m28开挖施工3DN150球墨铸铁m24开挖施工4 阀门井2000座3砖砌5 阀门井1400座3 砖砌6 阀门井1200座8 砖砌7 排气阀井1200座1 砖砌8 排泥井1200座1 砖砌9湿井800座1 砖砌10 消火栓井1500座8 砖砌二纬五路11DN250球墨铸铁m782 开挖施工12DN200球墨铸铁m32开挖施工13DN150球墨铸铁m24开挖施工14阀门井2000座2 砖砌15阀门井1200座14 砖砌16排气阀井1200座1 砖砌17排泥井1200座1 砖砌18湿井800座1 砖砌19消火栓井1500座8 砖砌三六三八处20排水管DN400III级钢筋混凝土管m623开挖施工21污水检查井1000座23 钢砼22跌水井1000座7 钢砼表3 改造前后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类别名称工程内容改造前改造后备注主体工程给水管线滨河路段敷设管线1203m,采用DN200的PVC管滨河路段敷设管线1203m,采用DN300球墨铸铁管。保留原给水管线,作为备用管线。纬五路段敷设管线782m。采用DN200的聚乙烯PE管。纬五路段敷设管线782m,采用DN250的球墨铸铁管。排水管线六三八处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排洪沟敷设排水管线623m。新建DN400的I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采用DN400的III级钢筋混凝土管。收纳范围:六三八处办公生活污水。配套工程给水井现有1000圆形砖砌检查井30个。修建2000圆形砖砌阀门井5个;修建1400圆形砖砌阀门井3个;修建1200圆形砖砌阀门井22个;修建1200圆形砖砌排气阀井2个;修建1200圆形砖砌排泥井2个;修建800圆形砖砌湿井2个;修建1500圆形砖砌消火栓井16个。原检查井保留。排水检查井无修建1000圆形混凝土污水检查井23个;修建1000竖槽式混凝土跌水井(直线外跌)7个。环保工程噪声设施工挡板废气施工期洒水降尘固体废物弃土运至当地部门指定地点处置3 管线布置(1)给水管线A管线平面布置给水管布置在滨河路东侧非机动车道下距人行道路缘石2m处及纬五路北侧道路下距人行道路缘石4m处,均与原给水管线并行单独建设;每隔100200m左右预留支管接口,垂直于主管布置DN200球墨铸铁管,支管接口采用阀门井;纬五路为双侧布置支管接口,滨河路为西侧单侧布置支管接口。B附属设施a阀门及阀门井管线每隔0.51.0km设检修阀及阀门井;预留支管接口处均设检修阀及阀门井,阀门井为砖砌结构,设计井深2.0m。共设置阀门井32座,其中:2000阀门井5座;1400阀门井3座;1200阀门井22座。b排气阀及排气阀井给水管最高点处及干管沿线每隔1000m设置排气阀及排气阀井,采用1200圆形砖砌排气阀井,设计井深2.0m。共布设2座。c排泥阀给水管最低点处设置湿井及排泥阀井,采用1200圆形砖砌排泥阀井及800圆形砖砌湿井,设计井深2.0m。共布设2座排泥阀井及2座湿井。d室外消火栓消火栓井埋设最大间距为120m,消火栓保护半径为150米,采用1500圆形砖砌消火栓井,设计井深2.0m;其中:滨河路段布设于东侧非机动车道,纬五路段布设于北侧机动车道。共布设16座。(2) 排水管线A排水管线平面布置排水管线从六三八处化粪池沿排洪沟道敷设至青龙路(原G312),管道在K0+000K0+570段布置在排洪沟道西侧距离西侧沟沿5m处。接入青龙路(原G312)现有DN400污水管道,排水管道标高为2097.753,排水方式以自流为主。B附属设施在管道方向转折处、管道坡度改变处、管道断面(尺寸、形状、材质)、基础、接口变更处、管道交汇处、直线管道上每隔4080m处设置检查井,设计井深2.5m,共布设1000圆形混凝土检查井23座。由于六三八处化粪池出水口裸露于地面,沟道纵坡较大,为保证水流均匀性,在化粪池出口及跌水水头超过2m处设置跌水井,采用竖槽式混凝土跌水井,设计井深2.5m,共布置跌水井7座。C穿越工程K0+507K0+531段排水管道穿越铁路涵洞,现有铁路涵洞为BH=3m4m的行洪通道,涵洞底端为混凝土衬底。污水管道穿越铁路涵洞并在出入口两侧设置检查井。管线总平面布置见附图1-1,给水管线平面布置见附图1-2,排水管线平面布置见附图1-3。4 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见表4。表4 主要工程量统计表路段给水管管径(mm)管长(m)管材配套井尺寸配套井(个)布设位置滨河路DN3001203球墨铸铁2000/1500/1200/80025道路南侧非机动车道、沥青路面DN20030球墨铸铁DN15024球墨铸铁纬五路DN250782球墨铸铁2000/1500/1200/80027道路西侧、沥青路面DN200187球墨铸铁D15045球墨铸铁小计227152路段排水管六三八处DN400623III级钢筋混凝土管100030排洪沟道西侧距离西侧沟沿5m处小计62330合计2894825 管材(1)给水管线管材给水管均采用离心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承接采用承插方式,T型滑入式橡胶圈柔性接口。(2)污水管线管材排水管均采用III级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滑动橡胶圈接口,检查井内采用管顶平接方式。6 管网敷设(1)给水管线工程全部采用直埋敷设,管道采用开槽施工,开挖深度2.0m、宽度0.8m;底部基础采用沙土垫层,厚度为0.5m,给水管顶覆土为1.55m。(2)排水管线工程全部采用直埋敷设,管道采用开槽施工,开挖深度为2.5m,宽度1.1m;底部采用砂土垫层,厚度为0.5m;沙土层上采用180混凝土基础,厚度0.3m。穿越铁路涵洞采用直埋敷设,底部采用180混凝土基础,厚度0.3m,管顶覆土1m。7施工场地及弃渣场布置工程位于城区,交通便利,施工人员均为当地人员,故不设置施工营地;工程所需砂石料及管材(包含防腐)均外购。工程弃渣较少,不需设置弃渣场。8 工程占地(1)给水管线给水管工程占地面积0.67hm2,均为临时占地,主要为管槽、土石方临时堆放场及管道施工作业占地等。(2)排水管线排水管工程占地面积0.342hm2。其中,永久占地0.002hm2,为检查井及跌水井占地;临时占地0.34hm2,主要为为管槽、土石方临时堆放场及管道施工作业占地等。工程占地面积汇总见表5。 表5 工程建设占地面积汇总表 单位:m2项目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合计占地类型面积占地类型面积给水管线管槽-交通道路用地15881588土石方临时堆放-交通道路用地31763176管道施工作业-交通道路用地19851985小计-67496749排水管线管槽-河道用地685685土石方临时堆放-河道用地17811781管道施工作业-河道用地935935检查井及跌水井河道24-24小计-24-34013425总 计-24-10150101749、施工组织方案为降低施工期施工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环评对其施工组织提出以下要求:(1)管线施工给水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管,PN2.0MPa,K8级,管顶埋设深度1.50m,均采用地埋式敷设方式。排水管材采用III级钢筋混凝土管,底部采用砂土垫层,厚度为0.5m;沙土层上采用180混凝土基础,厚度0.3m,均采用地埋式敷设方式。(2)建筑材料来源本工程线路较短,环评要求本项目所用建筑材料全部外购,工程全线不设置临时混凝土搅拌站,所需混凝土全部依托永登县城区内商砼站供给,工程不设置取土场及料场。(3)施工营地布置本工程施工人员均为本地居民,故不设施工营地,管线施工临时占地现为交通道路用地或河道,施工过程不会对土地结构及土壤肥力造成大的影响。本项目挖方大于填方,无需取土。工程建设产生的弃方进入环保部门指定填埋场填埋。(4)施工道路拟建项目用地为城市交通用地及河道,工程征地时,将管线两侧2m范围内用地均征收为临时占地,因此施工过程可利用管线两侧2m临时征地范围作为临时施工作业带,且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利用现有城市道路进行施工,因此工程不新建施工道路及作业带。待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道路用地及河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说明弃土去向,环评要求弃方进入环保部门指定填埋场填埋,工程不新建弃土场。 10 工程实施计划工程建设期为2个月。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本项目给水管线为重新敷设管线,原有管线不动作为备用管线,无原有污染情况。(2)六三八处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吉家岔排洪沟,最终沿青龙路(G312)排出,未设置排水管线,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3)经现场调查,六三八处南侧陈坪村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吉家岔排洪沟,最终沿青龙路(G312)排出,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47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1、交通地理位置拟建项目在永登县城区。永登县隶属于甘肃兰州市,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东经东经10236至10345之间,北纬3612至3707之间,东邻皋兰县和白银市景泰县;南邻黄河与西固区、红古区相接;西依祁连山与青海省民和县、乐都县、互助县为界,北枕乌鞘岭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相接,是兰州的西北大门,古“丝绸之路”之重镇。县城位于兰州市西北部,地处资源富足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结合部,距兰州市113km,居古丝绸之路要道,亚欧大陆之要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2。2、地形地貌地质永登县的地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与黄土高原西部过渡地带,也是祁连山支脉东延与陇西沉降盆地间交错的过渡地区,祁连山的两条余脉纵贯全境,将全县分河谷、中山及梁峁丘陵等多种地貌。地貌呈“三川两河”:即秦王川、永登川、八宝川、大通河、庄浪河。境内山峦重叠,丘陵起伏,河水贯穿,河谷川区和盆地分别占3.8%和7.7%,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88.5%。高耸入云的乌鞘岭矗立县北,黄河在县南蜿蜒流过,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上表现为黄土丘陵与石质山地交错分布。(1)区域地质主要城区(纬五路及滨河路)区域底层结构较为简单,自上而下,场地岩土层主要有杂填土,圆砾。六三八处沟道在勘探深度内,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填土及冲洪积的粉土、角砾组成。先根据各工点地层分布情况分述如下:素填土 (Q4ml):杂灰色,主要以粉土为主,含少量碎石颗粒,松散,稍湿。除六三八处家属楼段外,其他路段均有分布。本层厚度:2.105.60m,层面标高:2075.472105.83m。粉土 (Q4al+pl):黄褐色,土质较均匀、纯净,具水平层理,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稍湿,稍密。仅分布在638处家属楼段沟道内。层面标高:2093.502099.78m。角砾 (Q4al+pl):杂灰色,棱角形,级配不良,一般粒径68mm,含量约37%,最大粒径20mm,含量约19%,充填以粉、细砂为主,含量约17%,稍密中密。母岩成分多为石英岩、灰岩,风化程度中等,孔壁易坍塌。场地内均有分布。3、水文概况全县水利资源丰富,大通河、庄浪河纵穿全境,“引大入秦”工程横跨东西。县城的庄浪河河谷潜水储量丰富,水质优良,由于县城处于“永登河口”凹陷地带,在白垩系下沉时期沉积的红色碎屑,又覆盖了第三系密实的泥质、硕岩、砂岩,形成良好的不透水层,使第四系全新统(Q4)和部分上更新统(Q3)疏松的河床相硕卵石构成良好的潜水层。储水层的度在2060m。潜水在、级阶地,埋深110m,级阶地埋深3080m;含水层厚度在1731m之间,单井出水量500010000m3/d,在级阶地后缘打的机井,日出水量在7200m3,属于水量极丰富级。4、气候与气象永登县属大陆性冷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降水稀少,干燥寒冷,昼夜温差大,冬季较长。据永登县气象局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降雨量294.5mm,年内多集中于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446.7mm;主导风向NNW,平均风速为1.28m/s;平均气温5.9,极端最高气温34.4,极端最低气温-28.1;地表有季节性冻土,标准冻土深度1.35m。5、动、植物永登县资源、特产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农副土特产主要有玫瑰、油料、中药材、瓜果、蕨菜、豌豆、百合等,永登县出产的玫瑰花及玫瑰油都站到全国总量的50%以上,出油率万分之四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素有“中国玫瑰之乡”的美誉。全县以虹鳟鱼、奶牛、猪、鸡等为主的养殖业走向规模化经营,主要的农副土特产品有蚕豆、发菜、蕨菜等。6、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地震烈度为度,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环境质量状况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永登县旧城区15#供热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检测试验中心,2015)中的照远花苑、永登县法院监测点的数据进行评价,其引用的监测点均位于永登县城区内,且照远花苑为本项目敏感点,永登县法院距本项目500m处,可以代表该城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监测点位于本项目位置关系图见附图3。(1)监测项目SO2、NO2、TSP、PM10、PM2.5(2)监测时间与频次2015年8月25日2015年8月31日,连续监测7d。(3)采样分析方法采样环境、采样高度的要求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执行,分析方法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规定要去,具体见表6。表6 各项污染物采样分析方法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依据标准最低检出限SO2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计HJ482-20097ug/m3(小时值)4ug/m3(日均值)NO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5ug/m3(小时值)3ug/m3(日均值)TSP重量法GB/T15432-19951ug/m3PM2.5重量法HJ618-201110ug/m3PM10重量法HJ618-201110ug/m3(4)监测结果与分析监测结果具体见表7、8。表7 SO2、NO2小时浓度监测结构 单位:ug/m3监测点位监测内容SO2NO21#照远花苑监测浓度范围671452487Cmax占标率%0.290.72Cmax超标倍数002#永登县法院监测浓度范围321223995Cmax占标率%0.2440.79Cmax超标倍数00表8 SO2、NO2、TSP、PM10、PM2.5日均浓度结果 单位:ug/m3点位内容SO2NO2TSPPM2.5PM101#照远花苑监测浓度范围681162495151191364975107Cmax占标率%0.7730.6330.6430.6530.713Cmax超标倍数000002#永登县法院监测浓度范围34934373163200435778105Cmax占标率%0.620.9120.6670.760.7Cmax超标倍数00000由以上表分析可知:(1)各监测点SO2、NO2的小时浓度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要求;(2)各监测点SO2、NO2、TSP、PM10、PM2.5单项污染指数各点均小于1,日均浓度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要求。2、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位于永登县城内,区域噪声主要来源于道路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其噪声影响范围及程度有限,未对区域声环境噪声明显影响,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3、水环境质量现状1)地表水经现场勘查和资料调查,排水管线敷设于吉家岔排洪沟下,该排洪沟起点为六三八处,终点为小洞子口,全长3km,其上游无洪水汇集,只有在降雨集中季节,形成暂时性洪流汇集。根据兰州市环保局对兰州市地表水水质现状监测报告,2018年5月份对庄浪河25项监测项目进行了常规监测结果,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具体见表9。甘肃省水功能区划图见附图4。表9 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要素区划依据区划结果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六三八处至青龙路(原G312段)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纬五路及滨河路段为城市主干道执行4a类区水环境属甘肃省水功能区划(2012.8)中庄浪河天祝、永登开发区红疙瘩入黄口断面为类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本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评价区内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生态环境:排水管线的施工应减少对吉家岔排洪沟的施工扰动范围及植被破坏。2、水环境:给水管线部分施工位于庄浪河东侧300m处,严禁施工过程中将垃圾等固体废物倾倒至河道,确保庄浪河地表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要求。3、环境空气: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4、声环境:排水管线(六三八处至青龙路段)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给水管线区域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该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敏感点见表10、图5。表10 主要环境敏感点统计表序号路名敏感点名称规模(人数)方位距离/m保护类别1滨河路欣德嘉园4600E2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区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级标准2照远花苑5600E283万博小区2000E284兴勇大厦1200E285纬五路中国人民银行200S416昌盛家园6000N307兰庭家园5400S568华光现代城6200S609永登县第八中学3000N2810福仁居5340N2711西太华6350S6412永泰小区6240N19新泰家园5200N2113东坪村3500S1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级标准14六三八处500N3515青龙山公园国家2A级景区,占地面积4000m2N10016庄浪河给水管线滨河路(和平街至纬九路段)位于庄浪河东侧300m处,该管线长度为1203mW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要求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a类;(3)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1和表4中三级标准标准要求;建议总量控制指标该项目运营期无“三废”污染物排放。本次环评不再给出建议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程分析1、政策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鼓励类”中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第9条“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2、选线合理性拟建项目排水管线利用现有吉家岔排洪沟布置,其主要原因为其排洪沟西侧紧邻山体,右侧紧邻城市乡镇盘山道路,道路周边居民较多,且道路较窄,如在道路两侧施工直埋排水管道其无法满足施工条件,且如在道路两侧直埋排水管道,须设置涵洞穿越铁路,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故本次排水管线选在吉家岔排洪沟内。3、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土石方主要来自管槽开挖产生的土石方,根据永登县城区给排水管网(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相关参数,经计算施工过程中挖方量为5145.6m3,填方量为3447.1m3,弃方量为1598.5m3,弃土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填埋场填埋。工程土石方平衡见表11、附图6。表11 工程土石方平衡表名称长度/m埋深/m开挖量/m3回填量/m3弃方/m3DN4006232.51713.31165.1548.2DN30012032.01924.81343.6481.2DN2507822.01251.2938.4312.8附属井82个256.30256.3合计5145.63447.11598.5附图6 工程土石方平衡图4、工艺流程1)给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噪声、扬尘、固废扬尘、噪声噪声、废气废水管道基础(垫层)管道安装管道试压开挖基槽路面恢复回填土方噪声、扬尘、固废噪声、废气附图7 给水管道安装及产污环节示意图(1)开挖基槽管沟开挖首先采用小型切割机沿灰线将路面切开剥离道路表面临清块,然后采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随时测定沟底标高,尽可能不超挖或少超挖。在此工序产生污染物主要为噪声、扬尘和固废。(2)管道基础(垫层)管道基础采用中、粗砂垫层作为基础,采用人工摊铺,铺设厚度充分考虑垫层的虚铺压实系数,厚度为0.5m。在此工序产生污染物主要为噪声、扬尘和固废。(3)管道安装管道安装由两部分组成,即管道吊装和管道连接。a管道吊装管道采用机械吊装方式,先找准安装面,根据设计用观测器、水平仪找准安装面。通常情况下,水流方向用从承口流向插口。坡度较大区域,需将承口朝上,安装时从下往上进行。放管下沟时,要避免与底部和壁面强烈碰撞。b管道连接管道接口为T型滑入式橡胶圈柔性接口,承接方式为承插式,无需焊接综上在此工序主要产生噪声及废气。(4)管道试压当管道进水时打开排气阀排气,管道内气体排净后,接入试压泵升压。将管道内水压缓缓地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30min,检查管道接口、配件等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在此工序主要产生废水。(5)回填夯实管道基槽回填采用分层回填、分层碾压的方式。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至少碾压3遍直至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密度为准。在此工序产生污染物主要为噪声、扬尘和固废。(6)路面恢复管道沟槽回填夯实后采用沥青混凝土将其路面恢复,其恢复时产生少量沥青烟污染。2)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噪声、扬尘、固废扬尘、噪声噪声、废气回填夯实管道基础(垫层)管道安装开挖基槽噪声、扬尘、固废附图8 排水管道安装及产污环节示意图(1)开挖基槽管沟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将排洪沟表土层及表土植被剥离后沿线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随时测定沟底标高,尽可能不超挖或少超挖。在此工序产生污染物主要为噪声、扬尘和固废。(2)管道基础(垫层)管道基础采用中、粗砂垫层后用180混凝土浇筑基础,沙土垫层采用人工摊铺,铺设厚度充分考虑垫层的虚铺压实系数,厚度为0.5m;混凝土浇筑采用机械浇筑,厚度为0.3m。在此工序产生污染物主要为噪声、扬尘和固废。(3)管道安装管道安装由两部分组成,即管道吊装和管道连接。a管道吊装管道采用机械吊装方式,先找准安装面,根据设计用观测器、水平仪找准安装面。通常情况下,水流方向用从承口流向插口。坡度较大区域,需将承口朝上,安装时从下往上进行。放管下沟时,要避免与底部和壁面强烈碰撞。b管道连接管道接口为滑动式橡胶圈柔性接口,承接方式为承插式,无需焊接综上在此工序主要产生噪声及废气。(4)回填夯实管道基槽回填采用分层回填、分层碾压的方式。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至少碾压3遍直至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密度为准。夯实后将剥离的表土平铺于表面,恢复植被。在此工序产生污染物主要为噪声、扬尘和固废。二、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1)废气施工期给水管线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基槽开挖、回填、土方临时堆存以及弃土装运等过程产生无组织扬尘以及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废气,道路恢复产生的扬尘及沥青烟等;排水管线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基槽开挖、回填、土方临时堆存以及弃土装运等过程产生无组织扬尘以及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废气。 扬尘施工过程中由于基槽开挖、回填以及弃土装运等过程产生无组织扬尘,以及土方临时堆存风起扬尘。无组织扬尘分散在施工场地周边以及运输道路两侧,受施工方式、天气以及管理等因素影响,根据相似线性工程施工在不采取降尘措施情况下施工现场的监测结果:施工处TSP浓度为11.03mg/m3,距施工现场20m处为2.89mg/m3,50m处为1.15mg/m3,远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因此,TSP和PM10将会对施工人员及沿线敏感点居民的呼吸系统产生一定的危害,并引发一定的健康问题。 沥青烟给水管道敷设结束后对破坏的道路进行恢复。将原道路的沥青块收集后运往沥青搅拌站进行热熔后回用,施工沿线不设沥青热熔炉,沥青废气主要是沥青混凝土摊铺产生的沥青烟。摊铺过程中沥青熔融会释放苯并a芘、酚和THC。一般下风向50m外苯并a芘低于0.0001mg/m3,酚在60m左右浓度接近0.01mg/m3,THC在60米左右浓度接近0.16mg/m3。 施工机械尾气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会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以柴油为燃料,排放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CO、THC、NOx等。管道工程施工机械相对分散,尾气排放源强相对较小,为间歇式、流动无组织排放,其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2)废水施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清管试压废水排放。1)工程施工期平均作业人员约30人,生活饮食等依托施工沿线社会资源,不设施工营地。2)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分段试压,根据规范要求对管线进行分段试压,中间设有附件的管段,分段长度不大于1km,本项目给水管线按1km长度分两段进行试压,试压废水量为123m3,清管试压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期清管试压废水排至现有污水管道最终排至污水处理厂处置。(3)噪声施工期噪声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夯实机、切割机等,由于管道施工具有施工点多、线长的特点,因而一般情况下施工机械设备分布较分散,多数情况下只有12台施工设备在同一作业点同时使用。施工期主要噪声统计见表12。表12 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噪声源强序号名称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噪声源强dB(A)1挖掘机5902切割机5943夯实机5924吊机5755运输车辆570(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管道开挖回填后产生的弃方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工程土石方开挖约5145.6m3,总填方3447.1m3,弃方1598.5m3,弃方中给水管线剥离的沥青块收集后用作后期道路恢复重复利用,其余土方运往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填埋。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5kg/d,依托沿线垃圾收集点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至永登县生活垃圾填埋场。(5)生态环境给水管线沿城市道路敷设,周边为城市生态环境,自然植被及野生动植物极少,且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该工程段开挖深度无地下水渗出,故其影响极小。排水管线沿吉家岔排洪沟敷设,其洪沟上游段植被较好,在施工过程中对原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开挖土方临时堆放增大了区域的地表扰动。且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该工程段开挖深度无地下水渗出,因此,对周边覆盖植被影响极小,同时由于该段排水管线工程量很小,施工时间短暂,其影响相对较小。2、运营期本项目为排水收集管网及给水管网工程,管网埋设在地下,管线工程本身无污染物排放。因此,正常情况下,项目运营期间无“三废”污染物排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处理后浓度(mg/ m3)产生量(t/a)浓度(mg/ m3)排放量(t/a)大气污染物汽车尾气、施工扬尘SO2、CO、NOx和粉尘、扬尘/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CODcr/不外排/不外排BOD5试压水SS固体废物工地施工弃方500.8m3500.8m3生活垃圾0.9t0.9t噪声设备、运输噪声7094dB(A)主要生态影响:该项目排水管线工程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来自排水管线施工期随着土方开挖,对原有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开挖土方临时堆存增大了区域的水土流失量和地表扰动。且施工期产生的生态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随着施工后期地表植被恢复,项目排水管线工程造成的生态破坏得到补偿。项目给水管线工程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来自沟槽开挖、车辆运输、设备及材料堆放等活动,扰动地表;弃土及裸露地表在雨水季节增大水土流失量,对施工场地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扬尘施工场地产生的无组织扬尘主要来自为管道开挖、垫层、安装、回填夯实的扬尘。其产生量随天气条件、施工期时间而变化,遇到大风天气施工扬尘将更加严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本项目在施工期产生的无组织扬尘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临时土方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尘扬尘。根据有关施工现场实测资料的记录,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当风速在2.5m/s的情况下,施工范围内TSP浓度是上风向对照点的2.0-2.5倍,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为其下风向150m左右。通过类比调查研究,未采取防护措施和土壤较干燥时,开挖的最大扬尘约为开挖土量的1%。在采取一定防护措施或土壤较湿润时,开挖的扬尘量约为0.1%。在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施工扬尘范围一般在场界外50-200m左右。动力起尘主要是在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公式1)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r;W汽车载重量,吨;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13为一辆10t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表13 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 单位:kg/辆km车速P0.1(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1.0(kg/m2)5(km/hr)0.0510560.0858650.1163820.1444080.1707150.28710810(km/hr)0.1021120.1717310.2327640.2888150.3414310.57421615(km/hr)0.1531670.2575960.3491460.4332230.5121460.86132325(km/hr)0.2552790.4293260.581910.7220380.8535771.435539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覆土越厚,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放的临时土方造成的风力扬尘。由于管道施工的需要,沟槽一边会临时堆放土方,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 (公式2)其中:Q起尘量,kg/吨年; V50距地面50m处风速,m/s; V0起尘风速,m/s; W尘粒的含水率,%。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以沙尘为例,不同粒径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14。表14 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粒径,a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a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a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表17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m时,主要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